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和女儿有了第一次用“条子”交流彼此想法的方式之后,她像突然发现了“自由通道”一样,把平时特别想说,但没有机会,或被大人的气势压下去的想法一一写在信里“发送”给了我。
小孩子的眼睛和大人的不一样,心就更不一样了
有一天,女儿在画画,她爸爸站在边上看,不停地纠正她。说她画得不像,一连六次要求她重画。最后,孩子一边流泪,一边画。此刻,她的心早已不在画画上了,而且心中还有一股气正在和她爸爸顶着。这种状态是最坏的,多持续一分钟都不好,因为不满和怨恨已经弥漫在父女之间了,爸爸所有的教诲都将白费。我去救驾,给她找了台阶下。
那天晚上,我就收到了女儿的条子。
妈妈:
小孩子画画不光用眼睛,还用心呢!小孩子的眼睛和大人的眼睛不一样,心就更不一样了。大人看不了的画,小孩子喜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女儿
她学了“踢球”法了。
为了让我跟着她的思路走,她抛给我一个问号,我不能不接她的话茬儿,只要我接,对话就能持续下去,她的心里话就可以接着说。
女儿:
你说的问题,有点深奥,妈妈不懂,你能详细给我讲讲吗?
妈妈
我特别想知道,小孩子的心和大人有什么不一样,更想看她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孩子都是好为人师的,尤其是给父母当老师,如果以请教的口气问她,她就会兴奋起来。如果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激发出孩子思考的热情和兴趣,实在是善莫大焉。
妈妈:
人都有眼睛,可人看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月亮吧:月亮是黄颜色的,可你看它的时候,心里有个幻想,幻想告诉你月亮是橘红色,你就会画出橘红色来。我的心里也有一个幻想,眼睛和心里的那个幻想一接通,我
这番话实在不像出自一个孩子之口,而且平时她也一定说不出来,这一点我确信。但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她能写出来呢?
因为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在没有接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没有那么活跃,一旦接受刺激,就像被点燃的火把,在自我燃烧中把周围照亮。
孩子跟大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所有的脑细胞都会为此而变得异常活跃,帮助她寻找解决冲突的办法,“超越年龄”的思考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女儿:
你讲得真精彩。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很多画我看不懂,是因为我不理解画家的心。我喜欢儿童画,可我从没有深入到儿童的心灵世界中去,所以,我只是喜欢儿童画的色彩和自由的想像。经你这么一说,我才真正懂了,儿童画为什么那么美,就是因为儿童的心灵太美丽了。儿童画的不是一个现实的世界,而是你们心灵的世界。对吗?
以前,我和你爸爸,经常为你画得不写实,画得不像批评你,而且态度很严厉,经常批得你痛哭流涕才肯罢休。爸爸妈妈错了,自己不会用心去看世界,自然不会用心看孩子的画了。
雨奇,你长大了,你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了。你知道,你的思想对妈妈意味着什么吗?如同一服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你不总说长大了给妈妈发明一种长生不老药吗?现在,你已经发明出来了。你的思想天天都给妈妈日渐衰老的生命注入生机与活力。我真的感谢你!
希望经常收到你的信。
妈妈
从这封信开始,我发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激励对话法。
激励对话法非常简单,不断地把话题抛给孩子,激发她动脑,让她的大脑自动运转。这样的方法古已有之。孔子和弟子,苏格拉底和弟子都采用问答对话法。这是人类最具启发性的教育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对话对思维的刺激是独特的,通过一来二往,激活大脑神经细胞,让心灵随时敞开着,思想随时处于流动状态。
有一次,女儿画画又挨了爸爸批评,她撅着嘴生气,这次没有哭,显然要开始对抗。我写了张条子给她:
女儿:
你要理解爸爸,为了让你学画画,爸爸风里雨里送你,给你买了那么多画册,对你真是用心良苦啊!
妈妈
我以为用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唤醒女儿懂得珍惜, 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没想到,女儿完全站在另外一个立场上看待这件事。
妈妈:
爸爸为什么不把良苦的心用在自己身上,偏偏要用在我身上。我不接受吧,不好意思;接受了,做不好,还得挨批。
女儿
孩子在想,你既然喜欢画画,为什么不自己去做,而要我去做。而她提出的“爸爸怎么不把良苦的心用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又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显然孩子不会理解父母的想法,自然也不会珍惜父母所花的心思。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是因为她是我们的孩子,就该什么都听我们的。中国的家长太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了,并以为只要家长为此做出牺牲,孩子就该做好。这是不是许多家长常犯的错误呢?孩子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不断地照出自己身上的污点。
大人和孩子之间,本来没有隔阂,因为大人曾经是孩子,孩子的想法、愿望、快乐和忧伤大人也曾经都有过。后来,有了孩子大人们“变”了,大人们总是站在“大人”的立场上想事情,观察孩子、要求孩子、指挥孩子。结果,话说不到孩子心里去,孩子默默地拒绝,把大人的话当作耳旁风,或者从这个耳朵进去,从那个耳朵出来,大人尽管磨破嘴皮,也没有几句话被记住。
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将心比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是不是和孩子很容易就沟通了呢。
小孩子的眼睛和大人的不一样,心就更不一样了
有一天,女儿在画画,她爸爸站在边上看,不停地纠正她。说她画得不像,一连六次要求她重画。最后,孩子一边流泪,一边画。此刻,她的心早已不在画画上了,而且心中还有一股气正在和她爸爸顶着。这种状态是最坏的,多持续一分钟都不好,因为不满和怨恨已经弥漫在父女之间了,爸爸所有的教诲都将白费。我去救驾,给她找了台阶下。
那天晚上,我就收到了女儿的条子。
妈妈:
小孩子画画不光用眼睛,还用心呢!小孩子的眼睛和大人的眼睛不一样,心就更不一样了。大人看不了的画,小孩子喜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女儿
她学了“踢球”法了。
为了让我跟着她的思路走,她抛给我一个问号,我不能不接她的话茬儿,只要我接,对话就能持续下去,她的心里话就可以接着说。
女儿:
你说的问题,有点深奥,妈妈不懂,你能详细给我讲讲吗?
妈妈
我特别想知道,小孩子的心和大人有什么不一样,更想看她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孩子都是好为人师的,尤其是给父母当老师,如果以请教的口气问她,她就会兴奋起来。如果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激发出孩子思考的热情和兴趣,实在是善莫大焉。
妈妈:
人都有眼睛,可人看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月亮吧:月亮是黄颜色的,可你看它的时候,心里有个幻想,幻想告诉你月亮是橘红色,你就会画出橘红色来。我的心里也有一个幻想,眼睛和心里的那个幻想一接通,我
这番话实在不像出自一个孩子之口,而且平时她也一定说不出来,这一点我确信。但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她能写出来呢?
因为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在没有接受外界刺激的时候,没有那么活跃,一旦接受刺激,就像被点燃的火把,在自我燃烧中把周围照亮。
孩子跟大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所有的脑细胞都会为此而变得异常活跃,帮助她寻找解决冲突的办法,“超越年龄”的思考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女儿:
你讲得真精彩。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很多画我看不懂,是因为我不理解画家的心。我喜欢儿童画,可我从没有深入到儿童的心灵世界中去,所以,我只是喜欢儿童画的色彩和自由的想像。经你这么一说,我才真正懂了,儿童画为什么那么美,就是因为儿童的心灵太美丽了。儿童画的不是一个现实的世界,而是你们心灵的世界。对吗?
以前,我和你爸爸,经常为你画得不写实,画得不像批评你,而且态度很严厉,经常批得你痛哭流涕才肯罢休。爸爸妈妈错了,自己不会用心去看世界,自然不会用心看孩子的画了。
雨奇,你长大了,你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了。你知道,你的思想对妈妈意味着什么吗?如同一服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你不总说长大了给妈妈发明一种长生不老药吗?现在,你已经发明出来了。你的思想天天都给妈妈日渐衰老的生命注入生机与活力。我真的感谢你!
希望经常收到你的信。
妈妈
从这封信开始,我发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激励对话法。
激励对话法非常简单,不断地把话题抛给孩子,激发她动脑,让她的大脑自动运转。这样的方法古已有之。孔子和弟子,苏格拉底和弟子都采用问答对话法。这是人类最具启发性的教育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对话对思维的刺激是独特的,通过一来二往,激活大脑神经细胞,让心灵随时敞开着,思想随时处于流动状态。
有一次,女儿画画又挨了爸爸批评,她撅着嘴生气,这次没有哭,显然要开始对抗。我写了张条子给她:
女儿:
你要理解爸爸,为了让你学画画,爸爸风里雨里送你,给你买了那么多画册,对你真是用心良苦啊!
妈妈
我以为用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唤醒女儿懂得珍惜, 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没想到,女儿完全站在另外一个立场上看待这件事。
妈妈:
爸爸为什么不把良苦的心用在自己身上,偏偏要用在我身上。我不接受吧,不好意思;接受了,做不好,还得挨批。
女儿
孩子在想,你既然喜欢画画,为什么不自己去做,而要我去做。而她提出的“爸爸怎么不把良苦的心用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又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显然孩子不会理解父母的想法,自然也不会珍惜父母所花的心思。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是因为她是我们的孩子,就该什么都听我们的。中国的家长太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了,并以为只要家长为此做出牺牲,孩子就该做好。这是不是许多家长常犯的错误呢?孩子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不断地照出自己身上的污点。
大人和孩子之间,本来没有隔阂,因为大人曾经是孩子,孩子的想法、愿望、快乐和忧伤大人也曾经都有过。后来,有了孩子大人们“变”了,大人们总是站在“大人”的立场上想事情,观察孩子、要求孩子、指挥孩子。结果,话说不到孩子心里去,孩子默默地拒绝,把大人的话当作耳旁风,或者从这个耳朵进去,从那个耳朵出来,大人尽管磨破嘴皮,也没有几句话被记住。
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将心比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是不是和孩子很容易就沟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