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冰千日,用冰一时的紫禁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没有电器的古代社会,天然冰是十分珍贵的资源。从夏商周开始,中国的用冰习俗一直持续到民国,其中明清时期的用冰规模最为壮观。如何满足皇家的用冰需求,成了一件既需要技术,又关乎国力的考验。
  2016年9月29日,故宫博物院宣布神秘的故宫冰窖将开辟为观众服务区,并设冰窖餐厅,人们从此将有机会体验宫廷特色餐点,如著名的“慈禧太后小窝头”。
  皇家藏冰以清朝居多
  清朝冰窖主要分布在东起天津、西至西安一带,以北京城内及其周边居多。根据供冰对象不同,冰窖被分为官窖、府窖和民窖。
  官窖在冰窖中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从清初顺治到乾隆年间,官窖共计23座。紫禁城内的5座分布在内务府造办处院中。宫外最近的冰窖是景山西门外,共有6座;向北远至德胜门外的有10座;向南远至正阳门外的土窖有2座。城外的12座官窖主要面向兵、工、刑、吏、户、礼六部官员,以及没有资格建立自己府窖的皇亲贵胄。而分布在皇城内的11座冰窖,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皇室专用冰窖。
  官窖、府窖均由内务府和工部都水司共同管理,满、汉官员各出一人任冰窖监督,负责监管工作,经费全部由国库承担。到了清末,国库日渐空虚,开始有商人专门对府窖进行“承包”,官窖也纷纷转为“公私合营”,最后干脆改为民办。
  皇城冬日采冰故事
  采冰地点主要集中在城内的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以及由什刹海向东南流的御河等河湖。选定地点后,冰窖监督和工部所派官员马上祭祀河神,祭祀完毕便“测河”,即捞去水草杂物,开上游闸门放水冲刷,再关下游闸门蓄水,使水面上涨饱满。
  同时,工部都水司有采冰差役定员120名。采冰工作对人的技术要求很高,每年工部要在采冰前规划需用多少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采冰,要采多少冰,确定后请户部拨银子,为采冰人配备相应的皮袄、皮裤、专用“草靴鞍鞋”和长筒皮手套。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采冰的最佳时机。打冰必须在三九,“一九二九冰欠坚实,四九冰渐融化”。整整一个腊月,每天如此伐冰纳窖,直至将各个窖装满为止。时机恰当的话,整个冬季可以重复采冰三到四茬,甚至五茬。第二、三茬冰是在冬季最冷的气温下冻结的,厚而实,干净,晶莹透明可食用。四、五茬冰是在由冷渐暖,地热渐升冻结的,冰酥而多气泡,易化。
  冰蹿是采冰人的重要工具,杆长六尺多,顶部蹿头呈矛状,有1.5尺长,带有双倒钩或单倒钩的矛状。工匠在冰面上按照每块冰方正一尺五寸的标准,用冰蹿横平竖直地一排排、一行行划出来。根据工部都水清吏司规定,官冰一尺五寸见方,比私冰几乎小一半。要是遇暖冬,河冰厚度达不到的,还要把河水抽上来排放到冰面增加厚度。
  为了防止冰块出水后融化,采冰工人会把采好的冰块尽快拖至岸边堆积,再迅速运至冰窖进行贮藏。当时给皇室運冰的大车称为“御冰车”。冰装好以后,用绘龙的黄布覆盖,大车行于街市畅通无阻,以最快速度将冰块运至冰窖储藏。然后便封闭窖门,直到次年夏天取用。
  沉重的冰块运到窖口已是不易,又如何让冰块顺利运进落差数米的窖底呢?
  运用物理冷藏技术的冰窖
  早在周代,中国就有了叫作“凌阴”的简易冰窖,汉代又改称为“凌室”。这些冰窖通常建在地势较高,土质坚实的地方,由于土壤湿度较大,气温更为稳定,冰窖呈地下或半地下结构。清代冰窖主要分砖窖和土窖。砖窖是用石材和城砖砌成,窖底铺设砖块或者石板,向一端或两端倾斜,最低处与窖外排水沟或专门挖的井相连,以便融水时及时排出,或由设在窖外的井口抽出,窖顶有屋宇覆盖。土窖通常是挖土坑,筑土墙,就是一个大坑。土窖坑池里有四壁,一边有一条运冰的坡道,土窖没有窖顶,只在冬季采冰后,临时用竹竿、杉篙,搭个架子盖上苇席茅草,抹些泥或培土来保温、隔热护冰。
  冰窖地下部分深约1.5米,窖内净宽6.36米,长11.03米。地面满铺大块条石,一角留有沟眼,融化的冰水可由此流入暗沟。四壁自下而上先砌1.5米高的条石,再砌条砖至2.57米高,然后起条砖拱券,形成券顶。窖墙厚达2米,隔热效果极佳,至今进入窖内,仍有寒气袭人之感。即将开放的故宫冰窖餐厅是皇家冰窖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能存冰5000余块。
  除了土壤与厚墙,清朝发现了一种既保温又除菌的“高科技”建筑材料——豆渣石,又名麦饭石,其主要矿物质是火山岩,外观酷似大麦米饭,是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并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复合矿物或药用岩石。除了保温效果佳,多孔结构的豆渣石还能够吸收、分解、清除各种物质,具有除菌、抑菌的作用。
  天然的“空调”与冰箱
  在清朝统治者眼里,“冰”与“兵”同音,“贮冰”与“屯兵”的意义不相上下,采冰人更由兵部统一管理。夏日内廷用冰,主要是为消暑。在一没空调、二没冰箱的宫廷内,只有冰块能代替这两件现代设备。到了夏天,在厅堂内放一个木架,把冰盆或冰桶置于木架上,盆内或桶内放好冰块,凉气徐徐,室内顿时清凉许多。
  与普通的木质冰桶不同,皇室所用的都是珍贵的琉璃冰桶、景泰蓝冰桶等。形状多半为方形,稍特殊的是上大下小的形状。每个大冰桶上都会有上、中、下三道铜箍,在中间的铜箍下方,每面都有两个雕成贯圈花纹的孔,以散发冰凉气。桶内有一层抽屉式的木档子隔板,位于上下二道铜箍间。隔板屉子是活络的,拿起屉子,把冰块放在里面。这种冰桶的底层所放的冰块,大约一尺多见方。冰桶内部,以厚厚的锡镴皮包裹,非但不长锈,而且可以隔热。冰在里面慢慢融化,化的水即由铜箍下方的孔中流出。
  天然“空调”有了,冰块继续履行冰箱的职责。清朝统治者爱吃冷饮、冰食是出了名的。最爱吃冰食的是慈禧太后。慈禧要求消暑小吃必须冰镇,而且花样繁多。慈禧住在颐和园时,用冰都取自海淀冰窖,据说运冰的车套了一匹瞎马,赶车的是个独眼龙。每当盖着画龙黄布的御冰车走到狭窄的路段时,其他车辆行人必须赶紧让路,否则它便横冲直撞。所以当时有“三瞎”,即“瞎人、瞎马、瞎横”之说。
  当然,统治者不会只顾着自己吃冷饮,多少会体恤到进宮上朝的文武百官和京城百姓。顺治初年,政府曾定下制度,“每年自小暑日起至处暑日,凡应安设香薷汤之处,具奏安设”。安薷汤是一种消暑汤,酷夏时节为上朝办事官员提供冰镇饮料。
  但是在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停止为八旗及各部院衙门提供冰块,直至乾隆年间才恢复。乾隆八年,皇帝奏准在京部院大小衙门,及八旗印房、护军统领、前锋统领,并问刑衙门凡有监狱之处,准于土窖十万额冰内取用。
  后来,《钦定总管内务则例》明文规定,每年五月初一至七月二十日,内务府各司处官员等,每人每日用冰2块。除了内务府官员,北京各衙署官员都会根据自己的级别,领取皇帝通过工部赐给的冰票,然后凭票领冰,从入伏一直持续到立秋。
  清代以后,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颁冰规定才随之结束,但紫禁城护城河的起冰活动,则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后来随着冷冻技术的发展,人造冰才替代了天然冰。
  摘自《华声》
其他文献
本实验通过大鼠自体血注入脑内制备脑出血模型,通过比色法测脑组织内NO、MDA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出血周围脑组织ICAM-1、ET-1表达的动态变化.同时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以研究其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和评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1.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观察和测量下肢动脉血管分级、狭窄部位、程
目的 肝肾综合征(HRS)是重症肝病晚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预后很差。尽管此时肾脏发生了严重的功能障碍,却仅有相对轻微的病理损伤。因此普遍认为肾血管收缩引起的肾血流量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