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尽忠哥尽孝,空战英雄杜凤瑞与胞兄的家国情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ian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4月7日晚8时,央视7频道《军事纪实》栏目播出的“清明祭”特别节目《永生的神鹰——杜凤瑞》,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关注。杜凤瑞,河南方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1958年10月10日,杜凤瑞驾机在福建福清县龙田镇上空,击落敌机2架、重创敌机1架后血洒长空。今年89岁的杜凤瑞胞兄杜凤嘉,也曾是一名空军战士,为了让弟弟安心飞行,他最终选择了回家尽孝。
  一人承担两人飞行梦想
  1933年8月,杜凤瑞出生于方城县杨楼乡赵洼村一个贫苦家庭。为了生计,父母用箩筐挑着出生8个月的他外出逃荒。杜凤瑞8岁那年,到地主家放牛,经常遭到辱骂和毒打。1948年春,15岁的杜凤瑞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先后参加了宛东、淮海、渡江等战役,因为作战勇敢,奋勇杀敌,参军不到一年就立功两次。
  1952年3月,杜凤瑞被选调为空军飞行员,来到长春航空预备学校学习。同年7月,杜凤瑞叉来到济南第五航空学校学习航空专业知识。毕业后,杜凤瑞被派到陕西阎家良第十一航空学校,学习初级和中级教练机飞行。3个月后,杜凤瑞便能单独驾驶战鹰翱翔蓝天。1954年4月,他叉到山西临汾第十二航空学校学习高级飞行技术。1 955年6月,杜凤瑞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航校生活,被分配到航空兵第十四师四十一团一大队。杜凤瑞胞兄杜凤嘉,比杜凤瑞罩28天入伍,参加过著名的淮海战役,曾在空军二十四师警卫营当排长,1955年复贯回乡,历任乡团总支书记、高级社社长、大队党支部书记等职。谈到为何要复员,杜凤嘉说,弟弟杜凤瑞给他写信说:“家里父母年龄大了,没人尽孝照顾不行。我是飞行员,国家培养个飞行员不容易,我得为国家出力,报效国家。忠孝不能两全,你就替我尽孝吧!”“一个尽忠,一个尽孝”,比杜凤瑞大4岁的杜凤嘉决定复员回家。于是,杜凤瑞身上承载起了兄弟两人的飞行梦想。时年23岁的杜凤瑞英俊潇洒,但他为了自己心爱的飞行事业,一直没有考虑婚事。团政治部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将自己的侄女子兰芳介绍给杜凤瑞。1958年8月1日,杜凤瑞和于兰芳在河北的空军飞行大队驻地举行了简朴的婚礼。获知儿子结婚的消息后,杜凤瑞的父亲杜龙章和母亲王长青分外高兴,他们盼望着儿子和儿媳早日回到赵洼村。然而,他们再也没有盼来儿子的身影。
  驾机击落敌机两架后壮烈牺牲
  1958年,台海上空阴云密布。8月23日17点30分,金门炮战开始。炮战的第二天,美国就向台湾增调兵力。有了美国撑腰,国民党的空军开始活跃起来,经常侵扰大陆。8月25日,杜凤瑞所在的飞行大队接到了赴福建执行战斗任务的命令。因为杜凤瑞仅有飞行300小时的经验,这次原本没有派他参战,但是杜凤瑞毅然向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于兰芳没想到,结婚24天后与丈夫的这次分别竟成永诀!
  9月24日,国民党空军出动140架次飞机,分批次进入福建上空。我军分别从汕头、连城、漳州、福州等机场起飞240余架次战机进行拦截,在泉州上空把敌机团团围住。这是炮击金门后,国共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国民党4架飞机被击落。10月10日,是国民党的“双十节”,国民党出动了400多架次飞机入侵大陆。早上7时,国民党空军第五大队少校指导员路靖带领6架F-86型飞机,窜至龙田地区上空。杜凤瑞所在飞行中队8架战机起飞迎敌。按照命令,二中队引诱敌机,杜凤瑞所在的一中队隐蔽飞行,伺机截断敌机退路。路靖见我方飞机烟带仅有4条,立即下令攻击。6架F-86型敌机调整方向,恶狠狠地向我二中队的4架飞机扑了过去。二中队按照预定方案,猛然掉轉机头,像一钢刀把敌机群劈为两半。敌机顿时乱了队形,隐蔽飞行的一中队猛然冲击,截住敌机。此时,杜凤瑞正驾驶着4号僚机机警地护卫着3号长机的安全。
  突然,一架敌机从侧后偷袭过来,向长机连开数炮。杜凤瑞见情况危急,急忙向长机报告,同时不顾一切地加大油门掉头向敌机冲去。长机驾驶员听到杜凤瑞提醒后,一推机头,爬上高空,脱离了险境,而杜凤瑞战机却陷入了4架敌机的包围之中。在3分钟的激战中,双方从12000米高空一直打到3500米。杜凤瑞死死咬住敌机不放,加大油门冲了上去,瞄准,猛地按炮钮,一架敌机中弹起火,拖着浓浓的黑烟坠落下去。
  击落一架敌机后,杜凤瑞战机突然遭到敌方另一架敌机的袭击,战鹰剧烈拉动一下,机尾冒出了黑烟,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杜凤瑞操纵着负伤的战鹰继续追击,直到将其击落。
  此时杜凤瑞的座机已经无法操纵,万不得已,杜凤瑞只好跳伞,刚出座舱,飞机便爆炸了。这时,一架敌机违反国际法,向杜凤瑞扫射,敌机子弹射中其颈部,年仅25岁的杜凤瑞壮烈牺牲。这架敌机也被我地面高炮部队击毁。而被国民党当局吹嘘为王牌飞行员的敌少尉驾驶员张乃军,跳伞后被生擒。此次福建龙田空战之后,国民党当局飞机再也没有侵扰过福建上空。
  蓝天英雄亲属的家国情怀
  1959年10月1日,杜凤瑞的父母应邀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天安门观礼活动,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切接见。1962年10月,杜凤瑞的父亲杜龙章与世长辞,1986年12月30日杜母王长青去世,享年96岁。杜凤瑞牺牲后,杜凤嘉时时处处以弟弟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杜凤嘉有4个子女,除小女儿在家侍奉二老外,3个子女都参了军。在杜家,为杜凤瑞做的椿木婚床仍在,上边放着杜凤瑞用过的一只箱子。在杜凤嘉心里,杜凤瑞仍在,他想弟弟了,就对着弟弟的遗物说会儿话。杜凤嘉经常看杜凤瑞写的那封已经发黄的家信和杜凤瑞那张身穿军装、英姿飒爽的照片。杜凤嘉感到遗憾的是,他和杜凤瑞没有一张合影照。有时想念弟弟,杜凤嘉就去杜凤瑞烈士纪念馆走走。杜凤瑞在部队结婚不久,给家里寄了一封信,信中说:“爹、妈,您二老整天为儿子牵肠挂肚的婚事已经办妥了,8月1日,我和于兰芳结了婚,过些时,我俩回家看望您二老……”不曾想,这一愿望永远没有实现。
  英雄事迹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
  杜凤瑞牺牲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福州西山的苍松翠柏中,福州军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许多老百姓自发前来参加。
  1958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党委为杜凤瑞追记一等功,国防部授予他“空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郭沫若为他题词:“人人都是杜凤瑞”。福州军区司令部、政治部派人到方城杜凤嘉家中慰问,献给杜凤瑞家人一块“光荣之家”匾额,北京军区也送来一面写着“光荣的父母,英雄的儿子”的锦旗。《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对杜凤瑞的英雄事迹进行了报道,他的事迹被编入20世纪6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1994年,方城人民集资近百万元建造了杜凤瑞纪念馆。
  1964年9月29日,空军党委授予杜凤瑞生前所在大队为“杜凤瑞大队”。“神舟六号”宇航员聂海胜就是杜凤瑞大队的一员。
  据《党史纵横》整理
其他文献
《人民的名义》热播之后,李学政出名了,也更忙碌了。倘若,要盘点一下今年电视剧最火热的话题,当数最近播出的《人民的名义》和《自鹿原》。可以说,《人民的名义》掀起了近年来反腐电视剧的收视狂潮。特别是大风厂持股员工王文革,虽然戏份不多,但是对于剧情的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文革的一把火,点燃了汉东省反腐斗争的序幕。“116”事件后,看不到维权希望的王文革,为了拿回股权开始谋划绑架蔡成功之子。尽管在老检
期刊
2017年3月25日播出的《朗读者》的主题词是“眼泪”。场上的嘉宾是一对夫妻,妻子赖敏患有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症。从2015年开始,她的丈夫丁一舟带着她开始了环中国旅行,两个人、两条狗、一辆三轮车,他们一起走完了滇藏线、青藏线、川藏线、新藏线,行程10000公里,走出了一段堪称传奇的心路。在现场,赖敏哭花了妆,坐在台下的丁一舟也热泪盈眶,他说:“一直以来,人们都觉得是我在照顾赖敏,但其实是她成全了我
期刊
很喜欢袁泉微信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剧本里最打动她的是唐晶的脆弱,“这种脆弱被很强的职业感包裹着,可能常会被人忽略掉。她表面上非常跋扈和强悍,能够掌控自己所有的生活,但同时心底角落里有一个孤独的小影子。这种双面性才是表演当中最好玩、演员有的演的地方。”  长期游离于公众视线之外、偶尔才在大银幕惊鸿一现的袁泉,终于借北京卫视热播剧《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一角引燃观众热议,连唐晶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各类着装都
期刊
从1996年至今,圆明园遗址公园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古。20余年来,发掘了5萬多件(片)文物,考古发掘工作还将继续进行。最近的一次考古发掘始于201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成立团队,先后对桃花洞遗址、大宫门遗址、养雀笼遗址、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等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在圆明考考古中,如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眼中,如园是近年圆明园考古发掘中保存最好的遗址。
期刊
“华谊兄弟”创始人之一王中军先生,不仅电影做得好,古董艺术品收藏也不遑多让,且是位“跨界”收藏家,既藏有非常好的毕加索、梵高、莫迪里阿尼等人的作品,也藏有引发轰动的《局事帖》;颜明是古画收藏家。很多人认为古画极难鉴定,于是就以出版著录作为收藏依据;黄玄龙是著名的台湾收藏家,将每一件藏品都做足文章,他的“翦松阁”堪称古董界的“奢侈品晶牌”;徐累则是著名的画家和艺术评论家,与收藏圈多有交集。他们最近在
期刊
喜欢贾探春的几点理由  木匠  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我在上中学时读的,唯独《红楼梦》是上大学以后读的。早没读,不是没时间读,而是读不进去。总觉得它废话太多,当然在红学家眼里,这些废话都是大有深意的。后来,要不是怕人说“连《红楼梦》都没读过,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学中文的”,十有八九也不会读——好小说多了,有读它的工夫,不如读点剐的。所以,我第一次读《红楼梦》,与其
期刊
纪念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2周年系列活动《百虎迎冬奥》的大型书画展览,将于2017年8月中旬在张家口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是著名画家姚少华先生在冬奥会正式申办成功的时候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之后叉在山西等各地巡展,这次来到了张家口组委会所在地。除了“百虎迎冬奥”的很多作品以外,各界的知名人士都踊跃地积极参加,群策群力,不仅是“虎”展,也是各界人士用自己的行动来迎接我们的冬奥会。  采访的时候姚少华先生说
期刊
第一次见到李路导演是2009年。《老大的幸福》拍摄现场。有机会去客串了一个小小的角色。跟范伟老师有几句对话。以为还是在排练的时候。导演已经喊了OK。悄无声息间就已经准确抓住了镜头前最自然的状态。李路给人的是完全没有压力的亲切感。自成气场中心的安全感,执行力超强。做决定果断。却被贴上“慢产”标签。2017年李路担任出品人、制片人、导演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炸响惊雷,收視破七。全民热议。几经约请。兴奋
期刊
我与作家易海云老先生相识四十余年,时光荏苒,除了他的作品在与日俱增外,那种简朴不能再简朴的生活理念和无怨无悔的付出、不沾名利两袖清风的做人准则是一点儿都没变,埋头耕耘与时间赛跑的韧劲儿更是没有变。他退休23年,但给自己的日程安排的比上班时还要加码。  易老先生少年时期随舅父田汉(著名剧作家)移居北京,1951年参加工作,1994年退休。他从海淀区政府的区文化局、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岗
期刊
2017年2月,秦胡飞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还登上央视《朗读者》。曾经,“大学生村官”这个词,和这名学霸的人生方向一点都不搭边:高中毕业后,他以托福满分的成绩入读耶鲁大学,拿着每年4.6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一个偶然的机会,秦壬月飞听说大学生可以当“村宫”。他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是高薪豪车,而是想要做一些事,改变一些人的生活。自从卷起裤脚走进田野,他的故事就不仅是他自己的故事了。那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