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消费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行为。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体现了社会整体的经济水平和价值取向等。高中生作为消费的特殊群体,要避免盲从和攀比心理,以正确的消费观念来引领自己的各项消费行为。
【关键词】高中生;消费观;途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2-0092-01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出现。部分歪理邪说例如“不再提倡节俭,片面强调经济基础”、“xxx名牌才是帅”,一些高消费、攀比性消费、浪费性消费的现象层出不穷,都深深影响着我们高中生的消费行为。我们需要及时纠正不良消费观念,重视健康心理和正确消费观的培养和树立。
一、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意义
(一)保障身心健康
在不正确消费观念的影响下,高中生在消费上会逐渐产生攀比、盲目从众等行为。支配金钱的极大自由,会导致高中生过早踏足社会,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例如产生网瘾沉迷于网络中不能自拔,或者无节制地购物,或者无法脱离对一些“垃圾”消费品的“执念”,这都是不良消费观消极影响的体现。培养正确消费观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摆脱不正确的消费行为,培养高中生的自控能力。
(二)形成良好习惯
培养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还有利于帮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些高中生的家庭优越,生活富裕,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产生浪费的习惯,不懂得珍惜,有的甚至会把奢侈当成习惯。因此,培养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让高中生意识到自己所消费的金钱凝聚了父母的血汗、无节制的浪费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懂得勤俭节约是永恒的美德,从而能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念,有利于高中生摆脱物欲的控制,减少内心的浮躁,专心、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有效掌握知识。
二、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途径
(一)培养理财意识
高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利用班会课或集体活动的机会,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真实想法的基础上,谈观念、讲经历、说典故,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消费观念,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要在日常与孩子一起消费或观察孩子消费的实际中,教会高中生理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强化自己的理财意识,具体体现在生活费和零用钱的分配、月开支的具体规划等方面,要明确自己具体花销的方方面面,对自己每一次的购买有没有实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懂得发挥金钱的作用,利用金钱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并做到不需要刻意行之,而是像儿童识字一样的自然,掌握好尺度,正确理财。这样,通过高中教师、高中生家长、高中生自己的共同努力,高中生能增强理财意识,懂得如何合理支配金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强化责任意识
责任有家庭责任,也有社会责任。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引导高中生在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首先,要对高中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使其明确正确消费的范畴,懂得“成由俭来败由奢”,增强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自觉性;其二,要对高中生进行消费伦理教育,使其感受到父母的钱挣之不易,激发其家庭责任感,促使其逐渐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行为习惯。其三,要对高中生进行消费道德观念教育,使之懂得无节制的浪费是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阻碍,对高消费、奢侈品的无度追求会带来社会的不公平,炫耀性消费显示的其实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同时,高中生自己也要通过增强家庭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高中时的消费支出占整个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是最大的,消费支出越多就意味着家庭的压力越重,因此高中生需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减少在学习和生活上不必要的支出,通过减轻家庭负担来承担家庭责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体恤父母、回报家庭;高中生要懂得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通过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树立适度、合理、节俭、健康、绿色的正确消费观念。
(三)加强文化熏陶
高中生正确消费观念的树立还需要长期的文化熏陶。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是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三观”也直接影响消费观念的形成。因此,学校需要格外重视对高中生的熏陶,使之各种观念正确,避免步入歧途,学校可以通过建设与正确消费观念相符的校园文化达到这一目的。学校要巧设消费文化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文化载体,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消费文化氛围。例如,可以开展“如何正确消费”主题班会、消费知识竞赛、学生有关消费行为的辩论赛等,使高中生通过这些活动体会生活,在活动中了解到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行为,摆脱错误消费观念影响下的错误消费行为;还可以通过黑板报、文化墙、动漫宣传画栏等图文并茂的方式,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让高中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正确消费的真谛。除了以校园文化为主的文化熏陶外,社会、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都要注重对高中生的正确消费观念的培养,可以采取正面新闻、专题宣传片、公益广告等文化传媒手段,坚决反对挥霍无度、拜金主义的消费行为,倡导适度、绿色、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综上,通过文化传播、熏陶,高中生能在正确消费的文化氛围中,吸收知识,健康成长,收获学习的快乐。
总而言之,高中生是消费的特殊群体。高中生没有资金收入,各种消费行为都是依赖父母。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高中生应当充分认识到良好消费意识、正确消费观念的重要性,并发现消费背后的更多要求,通过不断学习进步来实现自己的思想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益乐.普通高中消费教育的缺失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12-13.
[2] 胡敏春 霍延露.江苏省新坝中学高中生体育消费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6):23-24.
[3] 段畅兵.高中生消费状况及行为原因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45-46.
【关键词】高中生;消费观;途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2-0092-01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出现。部分歪理邪说例如“不再提倡节俭,片面强调经济基础”、“xxx名牌才是帅”,一些高消费、攀比性消费、浪费性消费的现象层出不穷,都深深影响着我们高中生的消费行为。我们需要及时纠正不良消费观念,重视健康心理和正确消费观的培养和树立。
一、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意义
(一)保障身心健康
在不正确消费观念的影响下,高中生在消费上会逐渐产生攀比、盲目从众等行为。支配金钱的极大自由,会导致高中生过早踏足社会,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例如产生网瘾沉迷于网络中不能自拔,或者无节制地购物,或者无法脱离对一些“垃圾”消费品的“执念”,这都是不良消费观消极影响的体现。培养正确消费观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摆脱不正确的消费行为,培养高中生的自控能力。
(二)形成良好习惯
培养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还有利于帮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些高中生的家庭优越,生活富裕,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产生浪费的习惯,不懂得珍惜,有的甚至会把奢侈当成习惯。因此,培养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让高中生意识到自己所消费的金钱凝聚了父母的血汗、无节制的浪费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懂得勤俭节约是永恒的美德,从而能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念,有利于高中生摆脱物欲的控制,减少内心的浮躁,专心、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有效掌握知识。
二、培养高中生正确消费观的途径
(一)培养理财意识
高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利用班会课或集体活动的机会,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真实想法的基础上,谈观念、讲经历、说典故,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消费观念,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要在日常与孩子一起消费或观察孩子消费的实际中,教会高中生理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高中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强化自己的理财意识,具体体现在生活费和零用钱的分配、月开支的具体规划等方面,要明确自己具体花销的方方面面,对自己每一次的购买有没有实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懂得发挥金钱的作用,利用金钱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并做到不需要刻意行之,而是像儿童识字一样的自然,掌握好尺度,正确理财。这样,通过高中教师、高中生家长、高中生自己的共同努力,高中生能增强理财意识,懂得如何合理支配金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强化责任意识
责任有家庭责任,也有社会责任。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引导高中生在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首先,要对高中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使其明确正确消费的范畴,懂得“成由俭来败由奢”,增强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自觉性;其二,要对高中生进行消费伦理教育,使其感受到父母的钱挣之不易,激发其家庭责任感,促使其逐渐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行为习惯。其三,要对高中生进行消费道德观念教育,使之懂得无节制的浪费是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阻碍,对高消费、奢侈品的无度追求会带来社会的不公平,炫耀性消费显示的其实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同时,高中生自己也要通过增强家庭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高中时的消费支出占整个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是最大的,消费支出越多就意味着家庭的压力越重,因此高中生需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减少在学习和生活上不必要的支出,通过减轻家庭负担来承担家庭责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体恤父母、回报家庭;高中生要懂得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通过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树立适度、合理、节俭、健康、绿色的正确消费观念。
(三)加强文化熏陶
高中生正确消费观念的树立还需要长期的文化熏陶。众所周知,高中阶段是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三观”也直接影响消费观念的形成。因此,学校需要格外重视对高中生的熏陶,使之各种观念正确,避免步入歧途,学校可以通过建设与正确消费观念相符的校园文化达到这一目的。学校要巧设消费文化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文化载体,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消费文化氛围。例如,可以开展“如何正确消费”主题班会、消费知识竞赛、学生有关消费行为的辩论赛等,使高中生通过这些活动体会生活,在活动中了解到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行为,摆脱错误消费观念影响下的错误消费行为;还可以通过黑板报、文化墙、动漫宣传画栏等图文并茂的方式,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让高中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正确消费的真谛。除了以校园文化为主的文化熏陶外,社会、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都要注重对高中生的正确消费观念的培养,可以采取正面新闻、专题宣传片、公益广告等文化传媒手段,坚决反对挥霍无度、拜金主义的消费行为,倡导适度、绿色、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综上,通过文化传播、熏陶,高中生能在正确消费的文化氛围中,吸收知识,健康成长,收获学习的快乐。
总而言之,高中生是消费的特殊群体。高中生没有资金收入,各种消费行为都是依赖父母。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高中生应当充分认识到良好消费意识、正确消费观念的重要性,并发现消费背后的更多要求,通过不断学习进步来实现自己的思想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 郑益乐.普通高中消费教育的缺失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12-13.
[2] 胡敏春 霍延露.江苏省新坝中学高中生体育消费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6):23-24.
[3] 段畅兵.高中生消费状况及行为原因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