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风是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高校学风建设对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弘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都具有积极作用。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是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研究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工作互动关系,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学生党建;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李哲谦(1982-),女,北京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建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035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1-0167-02
  
  学风是大学生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高校学风建设对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弘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明理诚信的道德风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都具有积极作用。[1]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拓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工作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报刊、广播、橱窗和校园网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有利于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改善学生党员队伍质量。加强改进学生党建工作,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奋发向上,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成才目标,有助于在校园内形成努力拼搏、立志成才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
  一、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学院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全面考察、合理计划、坚持培训、坚持团组织推优、坚持答辩、落实联系人、严格政审、实行票决、两级公示的原则,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然而,根据对19个支部四百余名党员的调查问卷显示,目前学生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党章关于发展党员的条件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定性的条件多而定量的条件少,主观的指标比较多而客观的指标较少。[2]而学生党员发展的条件中只对学习成绩作了基本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支部发展党员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有的支部在发展党员时片面追求学习成绩,认为学习好的积极分子就是“一好百好”;有的支部在发展党员时则过分强调学生能力,只看重学生干部工作而对学习成绩忽略不计。其次,支部核心力建设有待加强。目前支部的活动形式和内容都趋于形式化,支部内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最后,管理方式与制度仍然不完整,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和管理仍然较为薄弱。
  二、以党建促学风,全面提高党员质量
  1.完善制度,规范程序,量化党员选拔标准
  对发展预备党员的综合考察,既要考察入党动机、理想信念,也要考察全面素质、学习成绩以及其平时表现、群众基础等。学院在之前团组织推优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针对班级投票和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工作等方面制定了团组织推优量化条例,根据各方面的表现进行打分,择优选择发展更全面的积极分子,为党组织输送优秀人才(见表1)。
  2.创新支部活动形式
  在开展支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改进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增强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参与度。同时,在各支部中开展竞争,对形式新颖、贴近青年的主题党日策划,加大资金支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党员带头进行学风建设活动,以评选百名学习标兵,成才表率等活动为契机,在广大学生中树立优秀典型,以点带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为了加强对党员和积极分子品行的培养,党支部在学生成才、学术交流、职业规划、志愿者服务等方面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如义务支教、科技馆志愿者、义务植树、圆明园爱国主义教育、红色“1+1”社会实践活动等。
  三、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对学风建设的影响
  1.量化党员选拔标准,兼顾党员先进性和优秀性
  学院从2008年开始实施推优量化条例。表2、表3给出了2008年~2010年三年学院党员和积极分子综合测评成绩对比情况,其中每年推优积极分子、发展党员、转正党员均为100人左右。业务素质成绩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加权平均,综合素质成绩是学生在校期间思想道德、学习成绩、身心健康、学生工作情况的综合表现,上述表格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几年学院发展党员的具体情况。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在推优量化条例实施前,发展党员工作对学生党员的成绩要求偏低,2008年推优积极分子的平均业务素质成绩仅为77.8,相比于学生学习三等奖学金的成绩要求为78分以上,可以看出当时相当多的积极分子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工作能力都处于班级中等水平,无法满足党员先进性、优秀性的要求。自2009年开始对积极分子推优进行改革,推出量化条例,积极分子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绝大部分积极分子的成绩都达到学习奖学金或者综合奖学金标准,在选拔党员的过程中兼顾了先进性和优秀性。
  2.加强党支部建设,促进良好学习氛围
  在学生党支部活动中,通过有意识地抓学习,促学风,在广大学生党员中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这不仅促进了广大党员学习能力的提高,还有意识地加强了学生党员服务群众、服务校园的意识。
  表4、表5给出了近三年学院优良学风班获奖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自2009年开始加强党员学风建设工作后,每年评选的7个优良学风班中有4个班级连续两年获得优良学风班,良好的学习氛围得到了巩固。表5给出了部分支部获得优良学风班的统计情况。学院学生党支部纵向划分,例如会计0601、会计0701、会计0801、会计0901构成会计第一学生党支部。在获得优良学风班次数较多的5个支部中,有3个支部获得优秀党支部的称号。由此可以看出,以学风建设为导向,以学生党支部为纽带,树立先进典型,以高年级同学带动低年级同学,对学风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四、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建议
  1.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抓好常态化的学习活动。党支部工作必须融合到学校日常工作之中,通过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为提高和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其他良好条件。[3]
  2.创新活动形式是增强党建活动吸引力的必然选择
  学生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服务社会,二是服务党员。前者是学生党支部在思想引领、智力支持、榜样示范等方面对广大学生产生影响,在思想引导、学术研究、社会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树立先锋模范典型;后者是学生党支部在内部建设及提升党员修养、丰富党员生活等方面拓宽途径。不断强化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完善党支部的服务功能,需要结合高校发展阶段和学生发展情况创新思路、探索方法,使各项活动落实在切实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点上。
  3.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培养作为学生党建的根本任务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第一要务,学生党建工作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的支持体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党总支应不断完善入党机制,制定人才队伍规划,完善入党积极分子梯队建设,党员再教育建设。应继续开展师生共建活动,在教学指导、学术发展、价值观念引导、入党联系人等方面开展专业老师对同专业支部的定期座谈研讨,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教学相长、平等交流的和谐关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云先,何志琴.改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风建设[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2).
  [2]刘子金.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条件设计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3).
  [3]郎学田.略论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