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公选课程的美学借鉴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y7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艺术公选课旨在通过艺术教育,扩大学生眼界和心胸,培育其良好品行及高尚情趣。近年来,高校在解决如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其专业技能等问题上,让艺术公选课落入以认知性、结果性为导向的境遇,在培养中缺失了情感性、体验性等审美内涵。本文通过借鉴美学思维,为艺术公选课程如何解决学生艺术感、实现心灵自由而又维护艺术教育本身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 高校;艺术公选课;美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68-02
  高校作为青年人才成长的重要阵地,对人才的文化素养以及精神风貌的培养具有重大责任,长久以来,高校的艺术公选课程因为承载高校美育教育的重任,更是得到社会各界关注。把美学思想贯穿艺术公选课程始终,将其作为公选课程内在精神基石,使美学意蕴的人文内涵熔铸在培育过程中,将文化(审美)内涵与文化(审美)素质教育相结合,让艺术公选课程真正发挥美育教育的作用。高校公选性艺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
  一 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现状
  1 教学内容空洞,缺乏审美性
  高校艺术类公选课,旨在培养学生高雅审美情趣及健全完善人格,让其具备完美人性。然而在今天,让我们深感遗憾与深思的是,我们对艺术类公选课的教育实施,存在着某种误区——即把艺术类公选课视为游离于专业教育课程或专业素质教育以外的非专业性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根据课程设置来看,往往以一些如《中国音乐名曲欣赏》《好莱坞电影鉴赏》《西方传统建筑》《中国美学史及名作欣赏》等各门具体艺术的赏析性课程来开展教学活动。然而,公选课的美育教育显然不单是文化的认识与消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艺术类公选课,做到以宏观的哲学眼光寻找并发现隐藏在日常生活及社会发展背后带有普遍性、根本性的审美问题并加以解决,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提供感受美、认知美、创造美的一般规律和普遍法则。
  2 教学方式陈旧,缺乏趣味性
  当下,我国高校的艺术类公选课在教学方式上,过于注重艺术知识的灌输式教育以及技能的训练,因丧失趣味性而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认为,艺术公选课程应该以不同艺术为媒介开展教育活动,在充满艺术性的教学氛围中,教师采用艺术化的教育手法,为学生施以以艺术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充实、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丰富情感,提升人格,完善个性。特别对于艺术教育的方法,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切入。它可借助传统的以及新兴的学科,在美学视域下充分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语义学、信息论、系统论、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方法,将知识方面的“他律”转化为审美层面的“自律”,引导学生逐步达到自由的审美境界,领略艺术与美的魅力,进而提升人生境界,最终让其自由和谐地发展,让学生通过内在精神的塑造得到全面培养。
  3 课程门类封闭,缺乏互通性
  截止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基本沿用了近代西方课程分科体系,具有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突出体系本身的独立性和严密性等分科课程的弱点。特别在艺术类课程方面,如美术、文学、音乐等学科彼此壁垒森严,被系统化分割,学科相互间缺乏有效对话和交流等问题。反观艺术自身,集多元性与综合性于一身,它决定了对于艺术课程设置的门类,应该是彼此交融、共通的。卡冈就原始文化(艺术)的上述特性指出:“原始文化(艺术)具有混合性和体裁、种类、样式结构的不确定性。”[1]要实现艺术类公选课程之间的有机协调和促进,我们一方面须沟通各门艺术学科彼此间的联系,让艺术公选课转化为一个充满活力并相互融通的良性生态系统。另一方面让艺术类课程和非艺术类学科进行相互联系及渗透,引导学生于艺术中感受生活之美,打通美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今年在对艺术院校进行调研和座谈时强调,“把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提供各类艺术人才和智力支撑,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新贡献。”特别提出“推动艺术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主张。
  二 高校艺术公选课程的美学借鉴策略
  1 引入审美体验路径,做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
  席勒曾说:“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2]在艺术公选课里引入美学最动人的环节——审美体验路径,将实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目的。美本身具备一个实现的过程,而体验正是美得以实现的唯一现实途径,更进一步讲,在这类课程里,能通过体验使学生与艺术作品相交融,解决教育对象(审美者)与教育内容(审美对象)的对立矛盾,最重要的是,体验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这里,使学生回归到了其把握世界的本质方式——体验,而不是以主体(学生)驾驭客体(课程内容)的方式,被动开展教育活动。
  2 拓宽艺术课程路径,改变艺术教育技术性色彩
  (1)拓宽艺术教育路径,将艺术教育和校园特色、地域特色等结合。可在艺术公选课程里充分利用各种艺术资源,挖掘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特色,甚至独具地域特色的不同艺术形式,同时开发多样化艺术教育平台,用综合拓展、多维交叉的艺术课程教育模式,共享社会资源,活化提炼地域性艺术样式,鼓励学生从自身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将艺术教育充分融入生活。(2)充实艺术内容,让“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尽量让艺术来源多元化。有效整合学校、社区、地域的艺术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化资源。“引进来”,让社会人士加入艺术教育行列,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发挥艺术创造能力的场所,“走出去”,即让学生利用课堂所学与社会活动相对接,参与社会艺术活动。(3)加深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投入,强化其生命的自主体验,弱化艺术教育课程由工具主义带来的技术性色彩。高校的艺术公选类课程,应充分利用高校自身的教育氛围,采用一定的软性策略,向学生施加以艺术内涵为核心的教育影响,真正做到丰富其情感,陶冶其情操,并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自由意志的教育。   3 融合审美哲学思考,提升学生思想境界与层次
  在艺术类公选课中以美育为立教之本,以审美为育人之本,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哲学理念作为该类课程的哲学基础。首先,以哲学思考与哲学教育为基本视角,从审美人格建构出发,注重审美哲学思考和审美人格建构的内在联系,从自身人格构建开始思考,回到审美哲学原点作为学生“认识自身”的维度,再以美学视角切入,致力于彰显艺术表述,进而从哲学思索审美内涵与艺术表现之关系。其次,通过艺术教育发展人之感性生命力,使其自觉走向审美之途,通过艺术的作用让世界本身生成为一幅“待完成”的作品,需要以安静栖息之方式来完成——即通过哲思的运化作用,使艺术成为人的最富于人性的存在方式及选择方式,帮助学生找到一切生命活动审美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并最终寻到其从事社会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诉求。最后,通过融合审美哲学思考,为社会转型人之思想境界提升,提供一个“美学”的解决策略。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之差距、国之差距,某种程度实则是“审美趣味与审美素质”的差距。审美哲学思考的介入,能让学生在艺术类课程中重新焕回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等“属己”的“品质”,当其觉知自身品质,才能培养自己能享受诸如体育、美术、音乐、文学、美术、宗教等精神层面的能力,提升其由内而外的“贵气”——精神贵族气(相信精神高于物质的一种气质)。
  4 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注重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美学视域的借鉴,于艺术类公选课而言,并不与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维护意识形态阵地相矛盾,相反,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当下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即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在世界范围内交流与互动,这一过程本身伴随的是西方强势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向弱势地区扩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等带来了强烈冲击。基于此:首先,高校须在艺术教育的课程理念设置、内容价值导向、学术话语权等方面,相对于其它教育形式,从意识形态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与重视,通过艺术教育的实施,强化其从社会层面整体维护意识形态的作用。在课程内容上,高校艺术教育应注重弘扬、宣传本民族(国)的良性意识形态,以理论为基石,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心理进行润化和激励,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中引导并构建和谐、稳定的意识形态,在学生中产生价值认同上的正向合力。其次,意识形态本身不仅对社会成员具有思想层面的整合性、教化性与优化性,还能通过诸如艺术教育等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确立共同的核心价值目标,这一目标与高校艺术教育目标相一致,从而从高校的阵地开始,培养学生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优先感知者和践行者。最后,高校艺术教育在价值取向方面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强化学生的价值认同观与民族身份确认感,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整合力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与审美的强大魅力,另一方面,让艺术课程本身发挥其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学生能在艺术的自由王国里,积极发挥自身主观意识,通过持续性引导,让其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卡冈.艺术形态学[M].凌继尧,金亚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217.
  [2]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9.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班导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大学第一年是从高中生活适应大学生活的过渡期,是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和生活习惯的关键一年,这就要求班导师满怀热情、认真、细致、全面开展工作,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期,为整个大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在深入分析当代大学新生的特点及班导师工作职责及作用的基础上,探析做好大学新生班导师的工作思路。  [
[摘 要]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网络话语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就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6-0064-0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环境下教育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教育体系的构建,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虽
[摘 要] 台湾高校在育人方面注重全人教育和人的一生发展。本文梳理了台湾高校在育人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做法:以健全人格培养为目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人文涵养,教学管理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健全的心理辅导为人格成长保驾护航。对大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目标是全人发展;要以学生为本,完善教育内容与方式;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体系;打造人文关怀校园文化,助力
[摘 要] 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时至今日积极心理学已在世界心理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培养积极心理学能够让人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自我价值,从而获得幸福感。而在我国现今的高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步地受到了重视,如何能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构建中就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旨在帮助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