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国必先兴教。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全面实施,开启了我国教育大发展的新篇章,“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凝心聚力加强内涵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和基本路径。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沐浴下兴起、发展,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前行、壮大。据统计,到2011年,全国民办高校达到698所,在校生505.07万人,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实践表明,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对于增强国家教育实力、扩大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完全靠政府包办,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样,都是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渴求和高等教育事业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都将有明显增长。然而,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伟大的“中国梦”注入新活力是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紧迫而重大的命题。笔者认为,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民办高校的实践经验,在继续逐步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一、为什么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是响应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号召的具体体现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近10年又增长11.9个百分点,2011年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本专科生招生人数达681万。可是数量的多寡并不代表质量的优劣,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拥有3100多万学生的2700多所大学中,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并不多。综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纲要》也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确定为重要方针。为把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纲要》的要求进一步转化为具体政策和举措,教育部制订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突显提高质量这条主线,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高校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给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提供了基本路径。
同时,国内外许多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规范办学,育人在先,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学校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只有规范办学,规范管理,自主与自律并举,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认可,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保证。因此,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良性发展,迫切要求加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静下心来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摒弃功利主义的质量观来谈质量,把注意力聚焦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来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具体体现。
(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办学规模和在校生数量快速扩张,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社会声誉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我省的民办高等教育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民办高校数量达到34所,占河南省高校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已达15所。由于我省是人口大省,高等教育资源还未趋于饱和,但竞争形势日趋彰显。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民办高校在整个高教市场的竞争中仍将处于弱势。办学资金紧缺,办学层次相对较低,条件相对较差,收费高于公办高校2~3倍,这些都是竞争中难以避免的不利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除少数学校外,整体而言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在一段时期内还很难与公办高校竞争。与此同时,民办高校也存在着发展竞争,优胜劣汰,从2012年开始专科二批的招生形势已出现了拐点。
对高校来说,校区大楼、设备等都是外延性的。抓外延,主要是依靠投入,见效会很快,近十年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质量问题却不同,它是内涵性的,涉及面宽,周期性长,需要全面部署,长期坚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民办高校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做文章。然而,由于历史和办学体制的制约,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一般是教学型、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成为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而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前提和具体体现。因此,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我国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存在着现实问题,唯有不断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学校工作重心放到教学工作上,把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用发挥到教学质量提升上,走重教学质量、塑教学特色的教学为本之路,就一定能在民办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取得主动权。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自身塑造形象,创立特色,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办学者已经认识到,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已经成为办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自身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要通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塑造学院的形象。同时,要彰显办学特色,赢得竞争的有利位置,采取特色办学的策略,形成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避免与公办高校的正面竞争,在竞争中发挥自身的特长,扬长避短,特色取胜。 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为例,该院是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博士创办的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当初,学院是创办人集60余年的办学经验与在大陆办学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建设的独立学院。学院抓住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经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于2012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经过9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办学规模明显扩大,综合实力逐步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近年先后荣获河南省民办教育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在我省高等教育界崭露头角,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但是,学院清醒地认识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办学实力需进一步加强。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为此,学院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学院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勾画了学院未来六大重点工程,重点强调质量立校的理念和质量强校的必要性,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抢抓机遇,顺势有为,塑造形象,强化特色,保证学院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二、如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把提高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认识前提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质量是立校之本、办学之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质量,一个学校就很难生存和发展。”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更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能为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加深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的理解,不断结合学校的实际推动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用教学工作的实际成果来支撑民办高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所有教职工必须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识大体、顾大局,增强大局意识,局部服从整体、部门服从学校,全校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做好教学工作,就要加强民办高校教学环境的建设,创造一切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领导精力、师资办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教学,为了教学的一切”。所有领导干部要当好服务员,带头做好服务工作;所有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都要为教学一线服务好,为一线教师服务好,为学生服务好;所有一线教师都要教好书、育好人。办学水平要想走在民办高校前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逐渐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自我育人”的工作体系和“部门齐抓共管、教师全员参与、学生主动有为”的良好局面,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首、教育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力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博采众长,着力打造民办高校人才高地,力求以师资队伍的高素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以师资队伍的比较优势构筑学校发展的长远优势。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行,其中品行是最高层次。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教师跟学生的交往实际是两个生命个体之间的交往,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因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德教育和引领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重视教学和科研,加强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通过有效途径和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要搭建教师沟通、交流、帮扶、发展平台,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咨询,推动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其教学能力。要培养中青年教师养成探究的习惯,不断加强科研,促进学术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不断提高和优化,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转变观念,加强培养,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学院师资的途径有引进和培育两种基本方式,基本思路是对的。首先对特殊人才,急需人才,高学历、高职称适用人才要不拘一格、博采众长、广纳贤才。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不惜代价,加大投入,加快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使之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四是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增强学院吸引力和教师归属感。民办高校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政策和情感投入,坚持以较高的经费投入建立竞争性的薪酬体系,以更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以亲切友善的情感关怀营造有向心力的工作氛围,吸引优秀师资,稳定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归属感。
(三)把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
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是学院响应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号召的具体体现,是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学院创立特色、塑造品牌、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不要流于形式,一定要扎扎实实的举办,有方案、有计划、有内容、有监督、有总结、有表彰,努力营造一个尊师重教、坚持教学为中心的氛围,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从而有效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质量年”活动中,学院开展“更新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培养目标;定期举办教师交流会,畅谈工作心得,交流教学经验;邀请教育专家举办教育讲堂,领略前沿教育理论,分享教育思想;进行师资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要加强对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指导,完善“以老带新”的帮扶机制;要举办观摩示范优质课活动,打造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等。
(四)把健全完善教学检查督导评估制度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是严格按照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组织教学,规范教学行为,健全教学档案,完善教学资料,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各系部教师特别是教学工作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评估体系,并通过相关要求指导、完善和改革教学工作,从而推进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按照评估方案的要求,强化高校质量主体意识,以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为载体,开展初步的自我教学评估,从而完善民办高校的教学基本状况数据库,达成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常态监控。
三是进一步秉承和加强“三风”建设,保证民办高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倡导教师重教的氛围,精心培育优良的学风、严谨的教风和浓郁的校风;要充分发挥督导组的作用,加强教学的监管力度;有效完善和改进教学评价制度,认真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活动,形成教学相长的正向能量;重视对教学情况的过程评价,形成对课堂教学情况、教师教研情况和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常态管理;坚持校领导和教研室听课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兼职教师是民办高校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兼职教师纳入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严把“入口关”和“质量关”,坚持对新开课的兼职教师,除审核其他规定的条件外,一律要通过试讲和说课环节。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此项工程虽然紧迫异常,却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坚持不懈地关注与全身心投入,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性决定了教育改革的实施必然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程。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达成以下几点共识:第一,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是根本保障和前提,需要群策群力,重在笃行务实;第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当然这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三,要健全教学组织机构形成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如组建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对教学改革提供理论的支持,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以及其他功能)、考试中心(对考试考核给予有力的规范,如各种考试,特别对高水平证照考试,公务员、考研的辅导等)。
总之,无论是对大学精神的守望,还是对大学理想的追求和对大学的社会责任的恪守,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势在必行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建的民办学校,坚持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需要我们一直去践行和追寻。重视和提高教学质量应是我们永恒的宗旨和孜孜不倦的教育追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全面提高质量为主题,以特色发展、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民办院校”,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上扬帆远航!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完全靠政府包办,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样,都是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渴求和高等教育事业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都将有明显增长。然而,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伟大的“中国梦”注入新活力是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紧迫而重大的命题。笔者认为,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民办高校的实践经验,在继续逐步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一、为什么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是响应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号召的具体体现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近10年又增长11.9个百分点,2011年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本专科生招生人数达681万。可是数量的多寡并不代表质量的优劣,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拥有3100多万学生的2700多所大学中,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并不多。综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纲要》也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确定为重要方针。为把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纲要》的要求进一步转化为具体政策和举措,教育部制订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突显提高质量这条主线,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高校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给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提供了基本路径。
同时,国内外许多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规范办学,育人在先,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学校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只有规范办学,规范管理,自主与自律并举,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认可,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保证。因此,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良性发展,迫切要求加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静下心来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摒弃功利主义的质量观来谈质量,把注意力聚焦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来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具体体现。
(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办学规模和在校生数量快速扩张,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社会声誉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我省的民办高等教育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民办高校数量达到34所,占河南省高校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已达15所。由于我省是人口大省,高等教育资源还未趋于饱和,但竞争形势日趋彰显。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民办高校在整个高教市场的竞争中仍将处于弱势。办学资金紧缺,办学层次相对较低,条件相对较差,收费高于公办高校2~3倍,这些都是竞争中难以避免的不利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除少数学校外,整体而言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在一段时期内还很难与公办高校竞争。与此同时,民办高校也存在着发展竞争,优胜劣汰,从2012年开始专科二批的招生形势已出现了拐点。
对高校来说,校区大楼、设备等都是外延性的。抓外延,主要是依靠投入,见效会很快,近十年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质量问题却不同,它是内涵性的,涉及面宽,周期性长,需要全面部署,长期坚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民办高校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做文章。然而,由于历史和办学体制的制约,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一般是教学型、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成为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而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前提和具体体现。因此,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我国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存在着现实问题,唯有不断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学校工作重心放到教学工作上,把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用发挥到教学质量提升上,走重教学质量、塑教学特色的教学为本之路,就一定能在民办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取得主动权。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自身塑造形象,创立特色,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办学者已经认识到,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已经成为办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自身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要通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塑造学院的形象。同时,要彰显办学特色,赢得竞争的有利位置,采取特色办学的策略,形成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避免与公办高校的正面竞争,在竞争中发挥自身的特长,扬长避短,特色取胜。 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为例,该院是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博士创办的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当初,学院是创办人集60余年的办学经验与在大陆办学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建设的独立学院。学院抓住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经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于2012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经过9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办学规模明显扩大,综合实力逐步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近年先后荣获河南省民办教育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在我省高等教育界崭露头角,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但是,学院清醒地认识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办学实力需进一步加强。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为此,学院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学院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勾画了学院未来六大重点工程,重点强调质量立校的理念和质量强校的必要性,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抢抓机遇,顺势有为,塑造形象,强化特色,保证学院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二、如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把提高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认识前提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质量是立校之本、办学之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质量,一个学校就很难生存和发展。”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更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能为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加深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的理解,不断结合学校的实际推动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用教学工作的实际成果来支撑民办高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所有教职工必须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识大体、顾大局,增强大局意识,局部服从整体、部门服从学校,全校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做好教学工作,就要加强民办高校教学环境的建设,创造一切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领导精力、师资办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教学,为了教学的一切”。所有领导干部要当好服务员,带头做好服务工作;所有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都要为教学一线服务好,为一线教师服务好,为学生服务好;所有一线教师都要教好书、育好人。办学水平要想走在民办高校前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逐渐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自我育人”的工作体系和“部门齐抓共管、教师全员参与、学生主动有为”的良好局面,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首、教育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力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博采众长,着力打造民办高校人才高地,力求以师资队伍的高素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以师资队伍的比较优势构筑学校发展的长远优势。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行,其中品行是最高层次。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教师跟学生的交往实际是两个生命个体之间的交往,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因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德教育和引领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重视教学和科研,加强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通过有效途径和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要搭建教师沟通、交流、帮扶、发展平台,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咨询,推动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其教学能力。要培养中青年教师养成探究的习惯,不断加强科研,促进学术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不断提高和优化,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转变观念,加强培养,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学院师资的途径有引进和培育两种基本方式,基本思路是对的。首先对特殊人才,急需人才,高学历、高职称适用人才要不拘一格、博采众长、广纳贤才。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不惜代价,加大投入,加快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使之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四是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增强学院吸引力和教师归属感。民办高校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政策和情感投入,坚持以较高的经费投入建立竞争性的薪酬体系,以更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以亲切友善的情感关怀营造有向心力的工作氛围,吸引优秀师资,稳定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归属感。
(三)把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
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是学院响应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号召的具体体现,是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学院创立特色、塑造品牌、永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不要流于形式,一定要扎扎实实的举办,有方案、有计划、有内容、有监督、有总结、有表彰,努力营造一个尊师重教、坚持教学为中心的氛围,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从而有效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 在“教学质量年”活动中,学院开展“更新教育观念”大讨论活动,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培养目标;定期举办教师交流会,畅谈工作心得,交流教学经验;邀请教育专家举办教育讲堂,领略前沿教育理论,分享教育思想;进行师资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要加强对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指导,完善“以老带新”的帮扶机制;要举办观摩示范优质课活动,打造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等。
(四)把健全完善教学检查督导评估制度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是严格按照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组织教学,规范教学行为,健全教学档案,完善教学资料,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各系部教师特别是教学工作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评估体系,并通过相关要求指导、完善和改革教学工作,从而推进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按照评估方案的要求,强化高校质量主体意识,以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检查为载体,开展初步的自我教学评估,从而完善民办高校的教学基本状况数据库,达成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常态监控。
三是进一步秉承和加强“三风”建设,保证民办高校整个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倡导教师重教的氛围,精心培育优良的学风、严谨的教风和浓郁的校风;要充分发挥督导组的作用,加强教学的监管力度;有效完善和改进教学评价制度,认真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活动,形成教学相长的正向能量;重视对教学情况的过程评价,形成对课堂教学情况、教师教研情况和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常态管理;坚持校领导和教研室听课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兼职教师是民办高校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兼职教师纳入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严把“入口关”和“质量关”,坚持对新开课的兼职教师,除审核其他规定的条件外,一律要通过试讲和说课环节。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此项工程虽然紧迫异常,却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坚持不懈地关注与全身心投入,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性决定了教育改革的实施必然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程。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达成以下几点共识:第一,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是根本保障和前提,需要群策群力,重在笃行务实;第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当然这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三,要健全教学组织机构形成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如组建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对教学改革提供理论的支持,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以及其他功能)、考试中心(对考试考核给予有力的规范,如各种考试,特别对高水平证照考试,公务员、考研的辅导等)。
总之,无论是对大学精神的守望,还是对大学理想的追求和对大学的社会责任的恪守,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势在必行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建的民办学校,坚持内涵,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需要我们一直去践行和追寻。重视和提高教学质量应是我们永恒的宗旨和孜孜不倦的教育追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全面提高质量为主题,以特色发展、内涵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水平民办院校”,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上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