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史纪事本末》看谷应泰的政治思想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5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清初历史学家谷应泰所纂述的《明史纪事本末》,模仿南宋史学家袁枢所著《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保存了明朝的典章事迹等,为后人探究明朝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明史纪事本末》保存有谷应泰的政治思想,包括良好的修养、和睦的君臣关系和任人唯才的君主论,核吏治的安民思想和兴教育思想的民本论,立法和无私执法的法律论,这些政治思想对后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K24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3-0102-03
  清初历史学家谷应泰所著《明史纪事本末》被众多学者高度评价,通常作为原始的史料被运用,史学界一直将其作为“研究明代史事的基本史籍之一”[1]。研究《明史纪事本末》的学者有徐泓、屈宁、陈祖武、谢国桢等,其成果颇丰,如有关于其编纂、史源问题的研究,还有某篇章的校读等。对谷应泰的研究成果也有很多,但对他的政治思想的研究却非常少。本文现就谷应泰的政治思想作一探讨,希望他的君主修养、君臣关系、人才观和安民教育思想的民本理论、法律论的政治思想可以给予我们借鉴与启发。
  一、谷应泰与《明史纪事本末》
  谷应泰(1620—1690年)字赓虞,别号霖苍,清初学者,是1647年的进士,曾做过户部主事、浙江提督学政等。他雅好经史,博闻强记,“夙有网罗百代之志”[2]序。据说他在当秀才的时候,“案设制举之文动以万计,皆能成诵”[3]谷赓虞先生传。年纪稍大一些致力于经史,“于书无所不窥,尤长于史学”[4]594。这都为他成年后的撰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谷应泰到浙江上任之后,在西湖畔布置了一个书舍,广邀江浙的一些名流,开始会编有关大明王朝的史册。
  他最重要的功劳是编撰了长达八十卷的《明史纪事本末》。该书于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开始编撰,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冬成。这本书成于《明史》之前,有傅以渐序,谷应泰自序,其记事开始于1352年朱元璋起兵,终结于1644年明朝灭亡,其最后一卷为《甲申殉难》,以扼要的文笔概括了明代的史实,是一部独特的明朝断代史。《明史纪事本末》每一卷是一个专题,比较完整地记叙了明代从建国到消亡的重要历史事件。
  《明史纪事本末》每卷的结尾都有“谷应泰曰”,表达作者对这一卷所记述史事的论评。该书每一卷的主题和用词都反映了谷应泰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我们能够从中感知他的政治思想。
  二、谷应泰的君主论
  (一)君主修养论
  君主,是人们所仰望并且赖以生存的所在,能宽广纯厚而不刻薄刚愎,广大人民才会归顺。君主修养即君主的自身素质、自我修养(也即德行),君主只有自身素质、自我涵养高了,臣下才追从听命。“有德易以王,无德易以亡。盖古者贤明之祖,在德不在险也”[2]161。
  君主要具备“仁”“义”“礼”“智”“勇”,简称五德。“是则五德既备,百神自呵”[2]12。谷应泰认为朱元璋能夠取得很大的成功,“虽曰神运,盖亦有人事焉”[2]12,在于他五德皆备。朱元璋能够采纳冯国用的谋略,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提倡仁义,不贪恋金钱,是其“仁”也;朱元璋能够嘉奖靳义,“礼葬福寿”,允许陈埜从元,是其“义”也;朱元璋占领太平召见名人志士,并吞金陵慰藉人民,是其“礼”也;朱元璋调动队伍营救“六合”,假借天语来拒酖毒,环宿卫平定谋反之人,是其“智”也;朱元璋在海牙溃退黄墩,在彩石与常遇春对战,坐着训斥元朝的使臣,不崇奉韩林儿,是其“勇”也。从谷应泰对朱元璋的这些评论中,可以看出他是赞赏朱元璋的。可以说朱元璋的这些自身素质、自我修养是其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者,君主要谦虚谨慎。有人说陈友谅失败在于他太轻敌,张士诚失败在于他固于自守,谷应泰说陈友谅轻敌源于他的气骄,张士诚的自守源于他的志满。“盖论事者动言高皇之英武,而不知生平之谨慎也,至若九虎之臣,貔貅之佐,莫不汗马功高,风云气壮”[2]113。所以,一个人需要谦虚谨慎,作为君主更不能骄傲自满。君主要谦虚谨慎,不断地学习,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管制大臣,治理国家。
  还有,君主要坚持不放弃。“太祖屡挫而气不折,友谅小胜而志益骄,此明之所以兴,汉之所以亡也”[2]51。朱元璋自起义开始,二十年后才建立明王朝,若中间有一次放弃了,那么他就有可能失败,明王朝或许也就不会建立。君主在实施对人民有益的政策时,有时候会遭遇一些人的反对,那么这个时候君主就要坚持,不要他人一反对就立马放弃。只要保持不放弃,多做对人民有好处的事,国家才会更好地发展。
  (二)君臣关系
  中国古代政治的舞台大多是朝廷,而在这个舞台上,最关键的角色是君王与臣下。君臣关系的处理,影响着整个国家的治理。“君臣之间,相需鱼水,岂尽地脉使然哉,人材良足多也”[2]13。君臣关系要和睦,君主要礼致臣下,勇于接受臣下正确的谏言,臣下要对君主尽心尽力,但切忌愚忠。这样君臣协力同心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孟森以为“仁宣朝事之美,史不胜书,君明臣良,谏行言听,读之令人神往”[5]115-116。“至纳谏之美,史于仁宣纪不胜纪”[5]110。自从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汉代的董仲舒又把它发展为“王道三纲”,忠君思想就成为一种社会伦理观。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倾向于要求臣下对自己忠心不二,但有时候君主却听不进去臣下的谏言,动不动就会惩罚那些敢于直谏的大臣,以至大臣不再敢指出君主的过错,但明仁宗就做得非常好。仁宗皇帝对于自己下的圣旨,一旦发现有错误,就会马上改正。有一次,仁宗颁旨:“惜薪司奏准岁例,赋北京、山东枣八十万斤,为宫禁香炭之用。”[2]412杨士奇提出:“赋枣八十万斤,得无过多?”[2]412仁宗认为杨士奇说的有道理,承认这是自己“急遽中答之,不暇致审”[2]412的错误,立即下令减掉一半。谷应泰对仁、宣君臣评价很高,这不难看出他很是赞赏这种君臣关系。君主应该礼致臣下,当自己出错的时候,接受大臣们的进谏,使自己改正错误。这样君王与臣子之间才能融洽,君臣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得当,国家才会平稳发展。   (三)用人观
  余继登《典故纪闻》记载,宣宗以为“庶官贤否,关国家之治乱,一事得人,则一事理;一邑得人,则一邑安。”[6]卷9《记宣德朝事》以前的用人原则大多是论资排辈,而宣宗在用人的时候只看重人的才干。我们所熟悉的大明名臣于谦,起初只是一个七品监察御史,但朱瞻基慧眼识英雄,看到他的能力,将他选拔为兵部右侍郎。他被称为“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7]卷170列传58《于谦传》。后来历史证明,宣宗是“识货”的。在土木之变的时候,面对英宗被俘虏、瓦刺兵临城下的危殆时刻,朝中其他大臣惊慌失措,唯独于谦挺身而出扭转危机,组织北京保卫战,挽救了明王朝。
  谷应泰在做浙江提学之时,给朝廷提拔了很多有才气的人,而且他们后来大多都占据重要职位。在看待人才的立场上,要做到用人不疑,任之专信,这方面谷应泰就非常赞赏张居正。潘季驯在治理黄河的时候,张居正便“一切假以便宜久任,格藏不问出入,奉行不及事者,下诏狱之,于是当事者日夜焦劳”[2]953。谷应泰认为恰是张居正完全信赖潘季驯,才确保了治河工程的顺利竣工。
  三、民本论
  (一)安民思想
  在《张文忠公全集》中,张居正认为“致下之道,莫急于安民;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8]卷8。永乐后期,官场贪污行贿的风气非常严重。“太宗自十五、六年,数疾不视朝,扈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2]426。“贪官污吏,虚取苛求,无有限量,朝廷每遣一人,有司奉承惟恐不及,而因货贿公行,剥下媚上,有同交易”[9]卷17《永乐十九年条》。宣德时期,对于那些贪赃行贿的官员,无论官职高或者官职低,都依据法律制裁。严皑任职南京御史,因为贪污而被罢免官职,但他仍不思悔改,又“自戍所潜还京师,复胁他贿”[9]卷20《宣德三年条》,最后被宣宗下诏处死。吴中作为工部尚书,把朝廷的木材、砖瓦私行给宦官杨庆盖私府。宣宗询问左右之人,了解实际情况后,下令将其治罪。宣宗的近身太监有的仰仗皇权,胡作非为,只要被揭发,宣宗也绝对不会饶恕。为了更严厉地打击贪污不法之徒,宣宗又特别作出规定:“官吏犯赃者罢纳赎例,仍依律治之。”[9]卷20《宣德三年条》被宣宗任命为右都御史的顾佐,为人“刚直不阿,人比之包孝肃”[7]卷158《顾佐传》。通过这一时期整肃纲纪,贪赃、行贿的现象减少了很多,官吏们大多都能勤政、廉洁。“一时风气如此,故为守令者,无不洁己爱民,耻于清议”[10]卷35《明初吏治》。
  人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2]1365。另外,也不能够逼民太甚。谷应泰劝告统治者们,对于人民的不满,应该做到及时去安抚他们。这样才能使其“解甲归农,卖刀买犊”[2]1308,从而巩固统治。谷应泰的这些分析,有其独特的看法。
  (二)教育思想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了人类社会后,教育就随之产生。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开始就积极“敦教化,兴学校”[2]65。朱元璋采取各种方法来敦厚习俗,务求树立一个考究礼仪、相亲相爱的社会。他规定但凡赴京述职的官员,不陈述桑株数目及学校状况的,用违反法制治罪。因而明代的人都说朱元璋的要求意义深远。在朱元璋治国的愿望中,教育居于重要地位,他对百姓的教化投入了极大的激情,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突出的。
  明朝的学校制度十分齐备,中央有国学,府、县等各级地方都有大小不一的学校,即使是邊远之地,也没有例外。兴建学校以培育人才,然后通过科举制度挑选人杰,用以治理国家。“……设军卫,建学校,无不损益质文,斟酌美备”[2]224。谷应泰对太祖朱元璋兴建学校大为赞赏,可以看出,他希望统治者能够重视教育。只有国家重视教育、接受教育的人多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去管理国家。
  四、法律论
  (一)立法的重要性
  法律对人民的强制作用能够让人们往善的一面发展。一个国家的法律是绝不能够出现任何的差错和混乱的,因为这关系到国家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法之凉也,国制乱矣……山泽纳污,国君含诟”[2]559。因此,立法很重要。朱元璋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他明确法制和秩序的建设、社会的谐和,会使大明朝立于愈加稳定的根底之上。朱元璋制定了众多的法制律例,如《祖训》《大诰》《大明律》等。谷应泰对朱元璋制定律法给了很高的评价:“至于著律令、定典礼、置百官,立宗庙……无不损益质文,斟酌美备,遍考百王之迹,深明治乱之故,振坠绪于秦灰,永贻谋于周历。”[2]223-224从中可以看出谷应泰是赞同国家制定法律的。他认为法律只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更多的还是要教化人民,要实施仁政。
  (二)无私的执法主张
  执法须公正。人是法令的拟订者,也是法律的奉行者。这就需要执法者公允、无私地依法办事,只有这样法律才会起到它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公”是执法者不因个人情感影响法律的执行,“正”是无论什么人触犯了法律都严惩不贷。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这样评价太祖:“观其惩宦官之失而禁内官预政,惩女宠之祸而戒母后临朝,惩外戚之乱而令不封后家,惩藩镇之变而制武臣不预兵食,祸本乱阶,防维略尽。”[2]223谷应泰的这些独到的见解就是希望统治阶级能够执法公正,不因阶级不同而惩罚不同,这说明他具有先进的法律思想。
  五、结语
  《明史纪事本末》这本书里体现了谷应泰很多积极、先进的政治思想,像统治者要有良好的自我修养、任人唯才的用人观,要有民本思想,重视教育,依法治国执法公正,但他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鼓吹封建正统的唯心史观,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等。对于谷应泰的政治思想,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去对待,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借鉴继承其中的精华。
  参考文献:
  [1]陈祖武.《明史纪事本末》杂识[J].文史,1989(31).
  [2]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谷廷珍,谷时正.河北丰润谷氏五修族谱六卷[Z].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燕喜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
  [4]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
  [5]孟森.明清史讲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1.
  [6]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9]夏燮.明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赵翼,曹广甫.廿二史札记[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郭亚杰(1992—),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单位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责任编辑:朱希良)
其他文献
针对夏桥矿(已报废)各水平涌水量较大,拟建立井下蓄排水系统,并利用峰谷时电价差价对矿井排水时段进行优化,以节约排水费用,提出了井下水闸墙上预留放水管数的计算方法,即:探放水管数
对利用随机分析方法建立安全系数与可靠性相耦合的滑坡稳定性二元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利用随机分析方法可确定滑坡安金系数的分布形态,计算出最大可能安全系数下的滑坡破坏概
论述了模糊聚类理论用于隧道涌水量预测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影响隧道涌水量的主要因素及其量化公式,并以秦岭特长隧道(Ⅱ线)为对象,预测出其涌水量介于1.0~3.0m3/d·m
陕北台塬区深层湿性黄土厚度大,地基处理困难。室内试验表明:该区黄土的湿陷性与其结构、天然含水量、孔隙比、时代成因等因素相关,黄土的湿陷系数由上到下逐渐递减,表明湿陷性随
自动地电阻率法在探测地下老窑巷道等地质异常体中,当异常体的埋深增加时,其相对视电阻率曲线的异常会逐渐变得平缓而且模糊。为此,对视电阻率曲线求差分,以突出深部异常,将实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