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诵读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出声诵读。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诵读又很多方法,但是最基本的方法是朗读和吟读。在现当代,社会上兴起学习国学的热潮,全社会大兴诵读经典作品的热潮。许多专家学者建议,诵读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国学经典进一步推广到了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在中小学语文的教学学习中,大多数的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积极自主的运用诵读法,学校中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正如古人理想中的那样“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学中却很少有这样的诵读氛围。国学经典、文学作品在内的经典在大学校园里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却是英语的诵读声音。经典诵读这极端的变化是非正常的现象,亟待纠正。大学校园理应恢复国学和文学诵读的基础地位,特别是文学经典。因为他不仅是引领大学校园氛围的推手,也是引领社会氛围的推手。
一、虽然有多种因素造成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绝少书声,但总体概括起来,却是在于师生自身的素质和认识上的问题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在当今浮躁实用的社会心态影响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被边缘化的速度加快、重要性与日俱降。作为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般由“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两部分构成。而随着功利化和市场化的社会风气,古代文学等许多基础理论课程在大学里都成为鸡肋。其教学时间也难以保证,往往被挤占,腾给了那些社会认可、应用性强的所谓热门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往往被大幅度压缩,教学受到严重影响,教师们就不得不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做出一定调整。教师为了系统的传授相关的文学史知识,就不得不减少文学作品的教学时间。文学作品讲授的减少,自然使得自然诵读也就少人问津,长此以往,古代文学课程就成了老师讲授文学知识的课程了。
另一方面,师生的素质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诵读法的运用。对于老师来说,他们都是年轻的一代,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培养下成长起来,并没有受过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教育,并不熟悉旧时的诵读法。老师自身诵读功底不行,素质不高,缺乏自信,自然会在课堂上无法教授甚至忽略。而吟读的继承者更是凤毛麟角,而老一辈深喑此道的先生如袁行霈、周有光、霍松林、叶嘉莹却也年岁已高,照此下去,吟读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文化遗产。老师在教学方法的认知上也存在较大的偏差,他们许多人认为,诵读是摇头晃脑的旧式学习方法,已不再适合现代化的课堂,吟读甚至成为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是封建糟粕。整个大学课堂出奇的安静,老师在讲台上满堂灌,学生很少发出声响,就算有机会诵读也会因为怕影响其他课堂教学而终止,这个方法被认为不适合。
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对人言形势感到非常陌生,甚至读好一篇文言文都很难,更别说在情感上与文章产生共鸣。没有理解其中意思,没有感情,在这种情形下,让他们积极去诵读,对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甚至在中学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下,许多同学对诵读产生了反感和厌烦。考试就像一根指挥棒,这使得高中学生不得不诵读,死记硬背,被动重复,并没有理解各种真意,跳过的高考的龙门来到大学里,必然对诵读深恶痛绝。同时,现代科技的冲击,图像时代的来临,音频的立体性和图像的直观性,深深的吸引着广大学生,很多学生对其产生了惰性和依赖性。通过现代科技,经典的诗文诵读已变得很简单,只要带着耳朵就可以轻松享受,而不必自己开口。在功利化的现代,大学校园里面充斥着英文的诵读,人们会将大学校园里高声诵读古诗文的同学视为 异类。校园氛围的丧失,从根本上导致了文学诵读无法开展,学生的不良情绪影响老师,老师的不良行为影响学生,师生相互影响,这就导致了古代文学诵读实在难登大学课堂。
二、在古人看来,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开口发声是理所当然的。诵读法无论是在各级学校的教学中,还是在过去的启蒙教育中都是第一方法,其基础地位从未动摇过。“掌仪率诸生会于肯善堂,合雅乐歌诗,至夜乃散。诸斋亦自歌诗奏乐,琴瑟之声彻于外。”这是古人办学时的盛况,像这种读书声朗朗的场景,在古代是在常见不过了。
人们常用声情并茂来形容一篇优秀的古诗文,这样恰如其分的描述,画龙点睛。诵读法“因声而见情”和“传情发于声”,声和情一而二,二而一,互为表里,彼此遗存,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深深体会。曾国藩在《处事金针·学问之道》中曾这样描述着“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可渐入佳境。”在此用它来诠释,再好不过了。
一方面,诵读可以还原文学场景,将古人之情传达于读者之心。平上去入的四声调,将古人与今人通过这份激荡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拍打与心岸,带给了诵读着别样的情感冲击,这就是传说中的传情发于声。古人通过“音”和“声”,而并不是“文”来论述情的,“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音节要比字句更重要。又有古人说“诗有比兴不能尽者,故被之声歌,使抑扬以毕其意。”这说明了“声”与“情”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在诵读之前,要先理解文章意思,默读,精思,把握和捕捉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和抒发的感情,体会作者的酸甜苦辣,烂熟于心之后,脱口而出,集声情于一致,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所描述的环境中,委婉处委婉,激昂处激昂,了解作者说什么,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各方面都会大有益处。诵读就在于由情出声,在作者和读者中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
另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体会到中国文字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久诵久读,即能体会到不可言传的巨大愉悦感,因声而见情。中国古典诗文格律美的重要体现是因声韵而产生押韵和平仄,这一点是我们古文所独有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像五色石一样,声音的美,抑扬顿挫的转折变化正是情感的外在表现,随着声音的变化,意境也随着变化,往往令读者陶醉其中。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四声之说,在《诗》、《骚》中变高度注重音韵美。《离骚》鸿篇唯有高声诵读,才能体会其自信、悲愤、激越、悱恻、深沉、坚定、流连等百般滋味、万般情怀,而默读则难以体会其波澜壮阔的情怀。相信在课堂诵读《离骚》都会使诵读着大受洗礼,心灵受到震撼。“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这话是赞美名士风度,更是倾倒于《离骚》的声韵之美。能在酒精的作用下,自由解放自己,旁若无人诵读美文,听着自己的声音,感受到君心我心原为一心,这才是真正的名士境界。 诵读将“声”与“情”紧密的联系起来,诵读的过程并不是死记硬背的,而是一个揣摩和理解的过程,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三、综上所述,我们要求在课堂上将就文学的强化诵读,必须通过改变主观认识和提高客观环境。但是从现实条件来看,改变文学的产生环境,便能够提高文学课程的尊严和地位。以便于缔造出一种符合适宜的积极氛围。我们可以憧憬满校园颂弦歌,这样的大环境便是自信的民族之风。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老师也必须要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对教学法的认知,以便于创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注意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不能单单的为诵读而诵读,而应该带有一种目的而去教学,追求功利和审美的统一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注意培养与诵读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意力的集中是高效率完成任务的前提条件,那么在教学中的诵读同样如此。有文学家薛碹:“凡读书须虚心定气,可以密察其意,则缓声以诵之。但急声以诵,心杂气粗,岂能识其旨趣之所在耶?”。(《薛文清公读书录》卷五)朱熹认为读书人应做到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在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然都能到矣,眼口岂有不到乎?”。所以,在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告诫学生聚精会神,要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读书,声音需要洪亮。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养成读书的良好心态,只有这样读书遇到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文意理解与诵读教学相结合。书读百遍,词意自现。就告诫我们读书并且理解书的意思是建立在诵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老师不能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诵读文学作品,更要求学生在下课继续诵读作品。并且在读书的时候最好能仔细揣摩作品的内涵。最好能身临其境的了解作者当时的想法。正如黄子云在其诗词中《野鸿诗韵》提到:“当吾吟咏时,必须要揣作者当日所处境遇情况,然后以作者之心感悟我知心,或有或丧,若即若离,始也茫焉无所遇,终焉元珠垂曜,灼然毕现我目中矣。”这样的境界,就是作品之言放佛与我同行,作者之意即我心之呼唤,诵读至如此境界,便可方为有得。
第三,注重写作训练与诵读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首诗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当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需要参考别人的大量作品,并且在写作的时候自己身心所处的语感也是重中之重。但是语感则是在于平时的积累。我们在日常的诵读过程中不仅仅要主要读书的语感还要注重模仿文章的灵气。但是相对于默读,诵读在语感训练方面的优势是尤为凸显。因为一旦有了极好的语感,就会有创作的想法。曾国藩在其文章《家训》中指出:“李韩欧曾王之文,杜韩苏之诗,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一致,则创作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不绝于耳。”若我们能达到如此的境界,教学通过如此的诵读,这样的教学效果最好。正因为入戏,文学老师才逐渐把学写古典诗文与诵读联系起来。再次提醒我们的学生在文学创作时一个主意声音的变化,作品的押韵、平仄、节奏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这些方法不断的培养学生通过通过念诵来修改文章的好方法,要让他们真真体会到“一旦遇到念口不顺的地方,这就是我需要修改的地方”。
第四,用考试来检测诵读教学。从古至今,考试在教育中一直是指挥棒。考试指向哪里,教育就跟向哪里。考试也提供了一种压力和动力。适当引入考试机制,采取一些功利的手段促进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诵读作品质量的考核,对诵读质量和数量提出必要的要求和标准。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普通话训练。对于古典重要的文学作品要求学生诵读,熟读能诵,并在考试中作为重点考核。除了考试外,平时教学过程中,加强监督指导,临时抽查,计入平时成绩。学校提供一定的平台,如诵读比赛,诵读表演等,激励广大学习积极诵读,自动诵读,创造条件让学生爱上诵读。并将好的诵读作品做成视频广为流传,一方面作为教材指导,另一方面,增强学生诵读的荣誉感和积极性。邀请诵读领域的专家来指导,举办诵读讲座,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浓厚的诵读氛围,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社会各界,全体师生不懈努力,只有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和传承,才能将中国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让国学的内涵真真的带体现,所以广大古代文学教师和爱好者的共同奋斗,一定会让诵读之风在刮遍校园。让广大读者热爱诵读,自觉诵读,积极诵读。人们随处可以听到吐珠纳玉之声。和着铿锵悦耳的声调,精神为之轩昂,境界为之高尚,人生因为这样的诗意而无限美好。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学中却很少有这样的诵读氛围。国学经典、文学作品在内的经典在大学校园里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却是英语的诵读声音。经典诵读这极端的变化是非正常的现象,亟待纠正。大学校园理应恢复国学和文学诵读的基础地位,特别是文学经典。因为他不仅是引领大学校园氛围的推手,也是引领社会氛围的推手。
一、虽然有多种因素造成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绝少书声,但总体概括起来,却是在于师生自身的素质和认识上的问题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在当今浮躁实用的社会心态影响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被边缘化的速度加快、重要性与日俱降。作为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一般由“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两部分构成。而随着功利化和市场化的社会风气,古代文学等许多基础理论课程在大学里都成为鸡肋。其教学时间也难以保证,往往被挤占,腾给了那些社会认可、应用性强的所谓热门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往往被大幅度压缩,教学受到严重影响,教师们就不得不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做出一定调整。教师为了系统的传授相关的文学史知识,就不得不减少文学作品的教学时间。文学作品讲授的减少,自然使得自然诵读也就少人问津,长此以往,古代文学课程就成了老师讲授文学知识的课程了。
另一方面,师生的素质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诵读法的运用。对于老师来说,他们都是年轻的一代,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培养下成长起来,并没有受过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教育,并不熟悉旧时的诵读法。老师自身诵读功底不行,素质不高,缺乏自信,自然会在课堂上无法教授甚至忽略。而吟读的继承者更是凤毛麟角,而老一辈深喑此道的先生如袁行霈、周有光、霍松林、叶嘉莹却也年岁已高,照此下去,吟读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文化遗产。老师在教学方法的认知上也存在较大的偏差,他们许多人认为,诵读是摇头晃脑的旧式学习方法,已不再适合现代化的课堂,吟读甚至成为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是封建糟粕。整个大学课堂出奇的安静,老师在讲台上满堂灌,学生很少发出声响,就算有机会诵读也会因为怕影响其他课堂教学而终止,这个方法被认为不适合。
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对人言形势感到非常陌生,甚至读好一篇文言文都很难,更别说在情感上与文章产生共鸣。没有理解其中意思,没有感情,在这种情形下,让他们积极去诵读,对诵读产生浓厚的兴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甚至在中学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下,许多同学对诵读产生了反感和厌烦。考试就像一根指挥棒,这使得高中学生不得不诵读,死记硬背,被动重复,并没有理解各种真意,跳过的高考的龙门来到大学里,必然对诵读深恶痛绝。同时,现代科技的冲击,图像时代的来临,音频的立体性和图像的直观性,深深的吸引着广大学生,很多学生对其产生了惰性和依赖性。通过现代科技,经典的诗文诵读已变得很简单,只要带着耳朵就可以轻松享受,而不必自己开口。在功利化的现代,大学校园里面充斥着英文的诵读,人们会将大学校园里高声诵读古诗文的同学视为 异类。校园氛围的丧失,从根本上导致了文学诵读无法开展,学生的不良情绪影响老师,老师的不良行为影响学生,师生相互影响,这就导致了古代文学诵读实在难登大学课堂。
二、在古人看来,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开口发声是理所当然的。诵读法无论是在各级学校的教学中,还是在过去的启蒙教育中都是第一方法,其基础地位从未动摇过。“掌仪率诸生会于肯善堂,合雅乐歌诗,至夜乃散。诸斋亦自歌诗奏乐,琴瑟之声彻于外。”这是古人办学时的盛况,像这种读书声朗朗的场景,在古代是在常见不过了。
人们常用声情并茂来形容一篇优秀的古诗文,这样恰如其分的描述,画龙点睛。诵读法“因声而见情”和“传情发于声”,声和情一而二,二而一,互为表里,彼此遗存,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深深体会。曾国藩在《处事金针·学问之道》中曾这样描述着“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可渐入佳境。”在此用它来诠释,再好不过了。
一方面,诵读可以还原文学场景,将古人之情传达于读者之心。平上去入的四声调,将古人与今人通过这份激荡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拍打与心岸,带给了诵读着别样的情感冲击,这就是传说中的传情发于声。古人通过“音”和“声”,而并不是“文”来论述情的,“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音节要比字句更重要。又有古人说“诗有比兴不能尽者,故被之声歌,使抑扬以毕其意。”这说明了“声”与“情”之间的一种关系。我们在诵读之前,要先理解文章意思,默读,精思,把握和捕捉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和抒发的感情,体会作者的酸甜苦辣,烂熟于心之后,脱口而出,集声情于一致,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所描述的环境中,委婉处委婉,激昂处激昂,了解作者说什么,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各方面都会大有益处。诵读就在于由情出声,在作者和读者中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
另一方面,通过诵读,可以体会到中国文字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久诵久读,即能体会到不可言传的巨大愉悦感,因声而见情。中国古典诗文格律美的重要体现是因声韵而产生押韵和平仄,这一点是我们古文所独有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像五色石一样,声音的美,抑扬顿挫的转折变化正是情感的外在表现,随着声音的变化,意境也随着变化,往往令读者陶醉其中。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四声之说,在《诗》、《骚》中变高度注重音韵美。《离骚》鸿篇唯有高声诵读,才能体会其自信、悲愤、激越、悱恻、深沉、坚定、流连等百般滋味、万般情怀,而默读则难以体会其波澜壮阔的情怀。相信在课堂诵读《离骚》都会使诵读着大受洗礼,心灵受到震撼。“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这话是赞美名士风度,更是倾倒于《离骚》的声韵之美。能在酒精的作用下,自由解放自己,旁若无人诵读美文,听着自己的声音,感受到君心我心原为一心,这才是真正的名士境界。 诵读将“声”与“情”紧密的联系起来,诵读的过程并不是死记硬背的,而是一个揣摩和理解的过程,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三、综上所述,我们要求在课堂上将就文学的强化诵读,必须通过改变主观认识和提高客观环境。但是从现实条件来看,改变文学的产生环境,便能够提高文学课程的尊严和地位。以便于缔造出一种符合适宜的积极氛围。我们可以憧憬满校园颂弦歌,这样的大环境便是自信的民族之风。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老师也必须要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对教学法的认知,以便于创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注意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不能单单的为诵读而诵读,而应该带有一种目的而去教学,追求功利和审美的统一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注意培养与诵读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意力的集中是高效率完成任务的前提条件,那么在教学中的诵读同样如此。有文学家薛碹:“凡读书须虚心定气,可以密察其意,则缓声以诵之。但急声以诵,心杂气粗,岂能识其旨趣之所在耶?”。(《薛文清公读书录》卷五)朱熹认为读书人应做到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在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然都能到矣,眼口岂有不到乎?”。所以,在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告诫学生聚精会神,要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读书,声音需要洪亮。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养成读书的良好心态,只有这样读书遇到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文意理解与诵读教学相结合。书读百遍,词意自现。就告诫我们读书并且理解书的意思是建立在诵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老师不能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诵读文学作品,更要求学生在下课继续诵读作品。并且在读书的时候最好能仔细揣摩作品的内涵。最好能身临其境的了解作者当时的想法。正如黄子云在其诗词中《野鸿诗韵》提到:“当吾吟咏时,必须要揣作者当日所处境遇情况,然后以作者之心感悟我知心,或有或丧,若即若离,始也茫焉无所遇,终焉元珠垂曜,灼然毕现我目中矣。”这样的境界,就是作品之言放佛与我同行,作者之意即我心之呼唤,诵读至如此境界,便可方为有得。
第三,注重写作训练与诵读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首诗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当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需要参考别人的大量作品,并且在写作的时候自己身心所处的语感也是重中之重。但是语感则是在于平时的积累。我们在日常的诵读过程中不仅仅要主要读书的语感还要注重模仿文章的灵气。但是相对于默读,诵读在语感训练方面的优势是尤为凸显。因为一旦有了极好的语感,就会有创作的想法。曾国藩在其文章《家训》中指出:“李韩欧曾王之文,杜韩苏之诗,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一致,则创作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不绝于耳。”若我们能达到如此的境界,教学通过如此的诵读,这样的教学效果最好。正因为入戏,文学老师才逐渐把学写古典诗文与诵读联系起来。再次提醒我们的学生在文学创作时一个主意声音的变化,作品的押韵、平仄、节奏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这些方法不断的培养学生通过通过念诵来修改文章的好方法,要让他们真真体会到“一旦遇到念口不顺的地方,这就是我需要修改的地方”。
第四,用考试来检测诵读教学。从古至今,考试在教育中一直是指挥棒。考试指向哪里,教育就跟向哪里。考试也提供了一种压力和动力。适当引入考试机制,采取一些功利的手段促进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诵读作品质量的考核,对诵读质量和数量提出必要的要求和标准。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普通话训练。对于古典重要的文学作品要求学生诵读,熟读能诵,并在考试中作为重点考核。除了考试外,平时教学过程中,加强监督指导,临时抽查,计入平时成绩。学校提供一定的平台,如诵读比赛,诵读表演等,激励广大学习积极诵读,自动诵读,创造条件让学生爱上诵读。并将好的诵读作品做成视频广为流传,一方面作为教材指导,另一方面,增强学生诵读的荣誉感和积极性。邀请诵读领域的专家来指导,举办诵读讲座,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浓厚的诵读氛围,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社会各界,全体师生不懈努力,只有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和传承,才能将中国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让国学的内涵真真的带体现,所以广大古代文学教师和爱好者的共同奋斗,一定会让诵读之风在刮遍校园。让广大读者热爱诵读,自觉诵读,积极诵读。人们随处可以听到吐珠纳玉之声。和着铿锵悦耳的声调,精神为之轩昂,境界为之高尚,人生因为这样的诗意而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