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推进农业科技革命,而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推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可持续性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深刻了解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成果的普及与转化应用,努力开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体系建设 问题 对策建议
1.白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情况
随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队伍的不断壮大,白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水平逐年提高,2001年以来累计获得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52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市级科教兴农竞赛186项。
近年来,白城市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大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力度,使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大力实施主导品种主推制度。全市确定9个品种作为玉米生产的主推品种,确定2个品种作为水稻生产的主推品种。玉米、水稻品种的引进应用取得了新进展;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在全市广泛实施,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对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工程培训等,培养有文化、懂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较好的人才基础。
2.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队伍不稳定,人才外流比较严重由于乡镇农业站工作环境艰苦,待遇也比较低,人才“跳农门”的现象比较普遍。
2.2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普遍缺少必要的仪器设备,广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科技人员,常年累月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待遇和其他部门相差特别悬殊,有的地方连基本工资还不能足额按月发放。
2.3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工作难到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单位虽然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所拨经费只能维持开支,根本没有业务经费,有的连开支都维持不了。由于缺少经费,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服务手段落后,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2.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缓慢 由于受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和深造,知识难以更新,业务素质难提高,知识层次相对较低,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5农民接受先进科技知识能力差 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传统耕作习惯根深蒂固,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耕作方式吸收转化能力差,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
3. 农业技术推广对策及建议
3.1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适应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
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重点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按照强化性公益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总体要求,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理顺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2落实“两法”,创新推广方式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和改善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农民需求变化和农业技术推广规律,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创新,提高农业技术的到位率,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延伸到广大农户。
3.3保证经费投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条件
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投入,购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强化课题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手段。逐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服务功能,满足履行公益性职能的需要。
3.4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创新科技推广新模式
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完善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形成人、财、物直接进村入户的科技推广新模式。
3.5健全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充分利用现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建设和完善省、市级农民远程科技培训资源服务中心、县级农民远程科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民远程科技培训站,增强媒体资源制作,数字化储存、服务管理、资源传播和远程培训的能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6加强领导,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政策落到实处
各级党委、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政策研究工作。保障政策落实,为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体系建设 问题 对策建议
1.白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情况
随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队伍的不断壮大,白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水平逐年提高,2001年以来累计获得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52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市级科教兴农竞赛186项。
近年来,白城市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大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力度,使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大力实施主导品种主推制度。全市确定9个品种作为玉米生产的主推品种,确定2个品种作为水稻生产的主推品种。玉米、水稻品种的引进应用取得了新进展;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在全市广泛实施,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对新型农民培训项目、科技入户工程、阳光工程培训等,培养有文化、懂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了较好的人才基础。
2.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队伍不稳定,人才外流比较严重由于乡镇农业站工作环境艰苦,待遇也比较低,人才“跳农门”的现象比较普遍。
2.2工作条件差,待遇低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普遍缺少必要的仪器设备,广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科技人员,常年累月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待遇和其他部门相差特别悬殊,有的地方连基本工资还不能足额按月发放。
2.3资金投入不足,服务工作难到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单位虽然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所拨经费只能维持开支,根本没有业务经费,有的连开支都维持不了。由于缺少经费,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服务手段落后,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2.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缓慢 由于受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和深造,知识难以更新,业务素质难提高,知识层次相对较低,制约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5农民接受先进科技知识能力差 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传统耕作习惯根深蒂固,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耕作方式吸收转化能力差,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
3. 农业技术推广对策及建议
3.1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适应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
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重点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按照强化性公益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总体要求,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明确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理顺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2落实“两法”,创新推广方式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和改善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农民需求变化和农业技术推广规律,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创新,提高农业技术的到位率,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延伸到广大农户。
3.3保证经费投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条件
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经费投入,购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强化课题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手段。逐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服务功能,满足履行公益性职能的需要。
3.4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创新科技推广新模式
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能力建设,完善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形成人、财、物直接进村入户的科技推广新模式。
3.5健全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充分利用现有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建设和完善省、市级农民远程科技培训资源服务中心、县级农民远程科技培训中心、乡镇农民远程科技培训站,增强媒体资源制作,数字化储存、服务管理、资源传播和远程培训的能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6加强领导,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政策落到实处
各级党委、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政策研究工作。保障政策落实,为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