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化学;演示实验;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实验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35-02
作者简介:温世琦(1979.2-),女,中教二级,现任迭部县高级中学化学教师。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化学奥秘。这就是高中化学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在新教材中注重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天性,通过提供与学生背景有关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高中实验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笔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1 做好演示实验
培养学生的能力,要靠多方面的配合、靠客观和主观的努力。目前,各学科常采取“精炼、多练”,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笔者觉得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实验设备尚不完善的条件下,演示实验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备课时做教学研读教材、教参。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心设计实验,改进课堂演示实验,发挥演示实验在课堂上的特殊作用,将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课题之一。
1.1 实验带头,提出主题:常规教学往往使在讲解某一概念、性质时,插入演示实验,再解释实验现象,这样学生是被动地思考。若采用开门见山地先演示实验,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讨论、看书、得结论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很活跃,不但能较快地解决有关问题,而且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1.2 精心设计,突出重点:演示实验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若需时长或非重点内容的实验,应改进实验装置,进行综合设计,尽量做到一个实验既是重点,又能激发学生钻研问题,贯通新旧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1.3 预测现象,探索结论:科学大都是遇到问题时再探索解决的办法而发展的,在一种理论解释不通时在寻求新的方法解决能否在学生中培养肯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呢?应当进行试探。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自发地去看书、分析,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集中他们的意见,学生则会兴致盎然,最后让他们直接获取知识。例如:学习盐水解时先让学生判断。教师用实验来判断学生的正确性。
1.4 借助实验,拓展思路:做实验不在多而在精。一个简单的实验往往可以让学生观察到许多现象,提出许多问题,促进他们联想、对比。一堂课的演示实验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使在一堂课里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演示,其效果也是不佳的,。甚至还会其副作用。在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对实验进行合理安排,合并同类实验,并尽可能做到“精讲精练”,用一个实验进行分析、综合,让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扩展了思维范围,获得的结论是扎实、实在的。
1.5 运用小结,发展思维:一节课结束前,教师往往要进行小结、归纳。采用实验小结,通过演示综合实验,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发挥。
2 提高实验效率
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验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习惯;组织学生实验是尽量避免单纯验证教师讲课结论的正确性,应让学生亲自去探索问题,以实验促思考,使他们在实验课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之中。
2.1 边讲边做,合理安排:现行的高中化学新课本里不但安排了教师讲解过的有关知识及演示过的实验内容,还安排了许多家庭小实验、课外探究实验及思考题,这无疑是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自己探究性做实验的余地,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而教师正确指导学生如何做实验,怎样做好实验,怎样对已做出的实验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是最关键的。
2.2 小组配合,成败分析:学生实验时,不易讲得太多、太细,没有思考的余地的实验效果不大。但进行小组实验时,若安排不好,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做中和滴定实验时),所以进行实验时,要求学生既要独立做实验,又要相互配合。
2.3 开动脑筋,设计实验: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是逐渐形成的,有层次的,从初中学会基本操作到高中的部分技能形成,直到具有了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每阶段学生的实验,对不同内容的实验都因有所分析。进入高中后的实验应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探索问题,解决为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分析为什么有这些现象?其变化的实质是什么?要它来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这样操作?有没有更好的实验设计方法?你准备怎样设计等等。
2.4 严格要求,提高效率:学生实验时,往往急于求成导致实验失败,或方法不拓造成失误。学生不重视最佳效果,有的实验内容虽较少,但学生“照方抓药”,不动脑筋,耗时很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可进行限时完成实验,并检查效果。限定时间也能激发学生注意思考。
2.5 自选实验,开拓思路: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元素化合物部分,学生基本能看懂,就让他们自学。指导他们做某些性质实验时,有些内容就先准备好涉及一节课内容的实验药品,放手学生自己看书、做实验,小组分析讨论。对学生自学时遇到的问题仅做一些简单的回答,帮助他们分析。对基础不好的学生及时辅导、指导。尽量把学习、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总而言之,化学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实验技巧,更重要的是借助于实验培养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根据实验内容和类型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启发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实验和学习过程,从实验思考、操作过程中来获取知识,来获取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分析、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S],2003
【关键词】高中化学;演示实验;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实验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35-02
作者简介:温世琦(1979.2-),女,中教二级,现任迭部县高级中学化学教师。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化学知识中,许多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通过化学实验而获得的。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化学奥秘。这就是高中化学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在新教材中注重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天性,通过提供与学生背景有关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高中实验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笔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1 做好演示实验
培养学生的能力,要靠多方面的配合、靠客观和主观的努力。目前,各学科常采取“精炼、多练”,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笔者觉得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实验设备尚不完善的条件下,演示实验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备课时做教学研读教材、教参。要做到心中有数,精心设计实验,改进课堂演示实验,发挥演示实验在课堂上的特殊作用,将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课题之一。
1.1 实验带头,提出主题:常规教学往往使在讲解某一概念、性质时,插入演示实验,再解释实验现象,这样学生是被动地思考。若采用开门见山地先演示实验,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讨论、看书、得结论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很活跃,不但能较快地解决有关问题,而且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1.2 精心设计,突出重点:演示实验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若需时长或非重点内容的实验,应改进实验装置,进行综合设计,尽量做到一个实验既是重点,又能激发学生钻研问题,贯通新旧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1.3 预测现象,探索结论:科学大都是遇到问题时再探索解决的办法而发展的,在一种理论解释不通时在寻求新的方法解决能否在学生中培养肯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呢?应当进行试探。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自发地去看书、分析,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集中他们的意见,学生则会兴致盎然,最后让他们直接获取知识。例如:学习盐水解时先让学生判断。教师用实验来判断学生的正确性。
1.4 借助实验,拓展思路:做实验不在多而在精。一个简单的实验往往可以让学生观察到许多现象,提出许多问题,促进他们联想、对比。一堂课的演示实验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使在一堂课里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演示,其效果也是不佳的,。甚至还会其副作用。在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对实验进行合理安排,合并同类实验,并尽可能做到“精讲精练”,用一个实验进行分析、综合,让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扩展了思维范围,获得的结论是扎实、实在的。
1.5 运用小结,发展思维:一节课结束前,教师往往要进行小结、归纳。采用实验小结,通过演示综合实验,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发挥。
2 提高实验效率
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实验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习惯;组织学生实验是尽量避免单纯验证教师讲课结论的正确性,应让学生亲自去探索问题,以实验促思考,使他们在实验课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情境之中。
2.1 边讲边做,合理安排:现行的高中化学新课本里不但安排了教师讲解过的有关知识及演示过的实验内容,还安排了许多家庭小实验、课外探究实验及思考题,这无疑是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自己探究性做实验的余地,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因而教师正确指导学生如何做实验,怎样做好实验,怎样对已做出的实验进行正确合理的分析是最关键的。
2.2 小组配合,成败分析:学生实验时,不易讲得太多、太细,没有思考的余地的实验效果不大。但进行小组实验时,若安排不好,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做中和滴定实验时),所以进行实验时,要求学生既要独立做实验,又要相互配合。
2.3 开动脑筋,设计实验: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是逐渐形成的,有层次的,从初中学会基本操作到高中的部分技能形成,直到具有了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每阶段学生的实验,对不同内容的实验都因有所分析。进入高中后的实验应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探索问题,解决为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分析为什么有这些现象?其变化的实质是什么?要它来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这样操作?有没有更好的实验设计方法?你准备怎样设计等等。
2.4 严格要求,提高效率:学生实验时,往往急于求成导致实验失败,或方法不拓造成失误。学生不重视最佳效果,有的实验内容虽较少,但学生“照方抓药”,不动脑筋,耗时很多。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可进行限时完成实验,并检查效果。限定时间也能激发学生注意思考。
2.5 自选实验,开拓思路: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元素化合物部分,学生基本能看懂,就让他们自学。指导他们做某些性质实验时,有些内容就先准备好涉及一节课内容的实验药品,放手学生自己看书、做实验,小组分析讨论。对学生自学时遇到的问题仅做一些简单的回答,帮助他们分析。对基础不好的学生及时辅导、指导。尽量把学习、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总而言之,化学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实验技巧,更重要的是借助于实验培养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根据实验内容和类型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启发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实验和学习过程,从实验思考、操作过程中来获取知识,来获取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分析、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