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杠精”

来源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杠精”,网络流行语,专指抬杠成瘾的一类群体。暑假宅在家里的我,翻看诗集,偶然发现在许多诗词里都隐藏着“怼不过人死不休”的“杠精”。
  怼偶像不手软
  偶像,就是自己崇拜的对象。面对偶像,人们往往会紧张得屏住呼吸,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偶像是那五彩斑斓的泡泡,一不留神就消失了。就连偶像说的一句话,也奉若圣旨。可是,到了“诗圣”杜甫这里,事情就有了例外。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杜甫的偶像,子美兄曾经为太白同学写了十几首诗,而最著名的就是两首《梦李白》了。但当偶像李白在《将进酒》中放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狂言,迷弟杜甫却一反常态,在《古柏行》里大声感慨“古来材大难为用”。
  大家可能会觉得杜甫对自己的偶像也不手软,实在太狠了。其实,杜甫或许是在告诉李白,像他这样的“大材”是难以被朝廷重用的。果然,遭人嫉妒的李白,在被酒灌瘫后,得罪了玄宗,黯然离开了京城。
  项羽也要怼
  一千多年前,在项羽自刎的乌江亭边,杜牧写下了千古名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站在这昔日的战场上,杜牧似乎很惋惜。如果项羽回到江东,像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再卷土重来,说不定就能打败刘邦!毕竟,江东这片土地可是藏龙卧虎,人才辈出,没准儿哪天还能冒出个诸葛亮式的人物呢!
  几百年后,“北宋著名杠精”——王安石路过此处。王同学之所以有这个“雅号”,是因为他太喜欢和古人抬杠了。大家还记得王籍的那句“鸟鸣山更幽”吧,介甫兄却将它改成了“一鸟不鸣山更幽”。难怪黄庭坚嘲讽王同学“点金成铁”哩。
  这次,王安石又玩性大发,一时手痒,在《叠题乌江亭》中高唱:“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虽然王同学说这只是他个人的意见,但明摆着他没有把杜牧放在眼里。王安石觉得江东子弟看到大势已去,便不会为项羽卖命了。可怜的楚霸王在天上要是听到这句话,可能会悲愤地自刎第二次了。
  送别还要杠
  自古以来,送别就不是一件“嗨皮”的事。“多情自古伤离别”,普通人在离别时,都悲伤不已,更何况是多愁善感的诗人们。
  接下来的这三位,居然在送别时也杠上了。
  第一位,是田园诗人王维。在饯别朋友元二的时候,他感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如果不是因为摩诘兄朋友太少,那就是他太感伤了。
  与此同时,同是唐朝人的高适,在《别董大》中深情演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大家可能会好奇,董大是“国民男神”吗?天下每个人都认识他?是的,董大又叫董庭蘭,世人称他为“古琴王子”,是当时标准的“流量明星”。
  也许是觉得王维太悲观,南宋的陈刚中在离别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客舍休悲柳色新,东西南北一般春。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没错,这和王维同学的《送元二使安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模仿了别人的诗,还和别人死杠,陈同学你也太不厚道了!
  其实,用诗词抬杠的古人还有很多,比如:苏轼与张志和,白居易和王维……同学们,你们也来找一找诗词中的“杠精”吧!
  (指导老师:苗沛萸)
  “新”访谈
  新作文:《诗词中的“杠精”》题目很新鲜,请问你是怎么想到写这个话题的?灵感来自哪儿?
  章雅心:去年寒假,妈妈建议我背一些古诗词。当我读到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时,眼前一亮,这和杜牧的《题乌江亭》好矛盾呀!他不是在和牧之兄抬杠吗?!顿时,我的脑海里闪现出“杠精”一词。接下来,我又从书中找出了许多古代诗词里的“杠精”。
  新作文:你是一个古诗词爱好者吗?读诗词,让你收获了什么?你最喜欢的古代诗人是哪一位?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
  章雅心:当然是啦。读诗词,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古人的日常和他们的性格、爱好。比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中,为吃奋不顾身的苏轼;“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中,向好友大呼“约吗”的白居易。
  我最崇拜的是“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她不仅擅长吟诗作赋,还精通金石之学。据说,李清照曾在《词论》一文中,把师父的师父苏轼,师父的师父的师父欧阳修,全都点评了一番。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里,她的智慧和勇气令我钦佩不已。
  新作文:一篇作文,从开始构思,到最终完成,你觉得最难的环节是哪个?你是怎么“降伏”它的?
  章雅心:我觉得一篇作文,最难的环节是写结尾。为了“降伏”它,我通常会在写作前先思考好开头、中间的内容,再动笔。这样,我就会“下笔如有神”,结尾也呼之欲出了。
  新作文:请向同龄人推荐一本你最近最喜欢读的书吧!
  章雅心:我最近喜欢读的书是《明朝那些事儿》。作者运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写了明朝大大小小几十件事,读起来十分有趣。
  奇怪的矛盾体
  我,今年十一岁,安徽合肥人。第一次遇到我,你一定会以为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孩。但是,身边的人都说,我是奇怪的矛盾体。在同学们的眼中,我是“生活中的古董,文字中的潮流”。你可别以为我天天追星、看微博、刷抖音。正是因为我从不做这些事,所以同学们称我为“生活中的古董”。每次他们聊到这些话题,我只能默默地听着,刚想问几句,同学立刻把我推走:“哎呀!这个你不懂!”唉——但是,我可是“文字中的潮流”。在我的文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网络流行语。同学们见了,往往不约而同地问:“你从哪儿学到的?”哼!就不告诉你!在老师们的眼里,我是个极其稀有的“物种”——集懒惰与勤奋于一身的人。语文课,同学们看着PPT,把一行行笔记一字不落地抄了下来。而我的书上,却只有寥寥几个关键词。但是,我做作业时,态度却非常认真。所以,老师在好奇的同时,对我的表现也十分满意。
  作文,就像一台文字照相机
  如何写好一篇作文?许多同学都想知道答案。以前的我就是其中之一。二年级时,刚接触作文,我提起笔来,没有一点儿头绪。一篇文章往往写上两三遍,还没有太大的起色。直到有一天,我在翻看杂志的时候,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作文,就像一台文字照相机,它能把令人高兴的、叫人不满的、印象深刻的……都一一记录下来。这样,既表达了思想,又练习了文字。”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这样做了。生活中,一片树叶、一次考试、一场暴雪……都成为我“拍摄”的对象。后来,我又发现,如果想让“照片”构图饱满,内容丰富,呈现更加完美,我们还要多阅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修图工具”。比如,换一个角度。写作时,把大家熟悉、常用的角度换为新奇、有趣的角度。再比如,加几层“滤镜”。在文章中,过滤那些与主题无关的细节,突出紧扣主题的描写,可以使“照片”更加符合你的要求。
其他文献
亲爱的小星星,在你心中,怎样才算“长大”了呢?  长大,更多时候意味着心理和思想的成熟,而不单纯是个子的长高、年龄的增长。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会了照顾自己,也试着帮助和照顾他人;懂得了爱和被爱;敢于独自面对和解决问题;能够承受挫折,不会轻易放弃尝试和努力……这些都是长大的表现。  在生活中,有沒有哪一个时刻,你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懂事了,长大了?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境,你有没有用文字记录、还原触动内心的那个
期刊
亲爱的小星星们,翻开《新作文》第9期第38页,“作文从哪里来”几个大字跳入眼帘,小编说:“作文就是纸老虎”,我举双手同意!我们已经进行了3期的学习,你有没有获得“作文之眼”,从阅读中找到作文的“灵感”呢?继续跟我来吧。  读书,素材来  “阅读,让我们成为精神贵族”是本期杂志的《鲜策划》,第9至12页的三篇作文都是从“读”而来,由读书而产生的素材一箩筐哦。  我和书的故事。《三“顾”〈怪物大师〉》
期刊
“明天周一,你那一讲数学拓展还没做!”老妈扬起不易觉察的笑,“难道你忘记了上次做三讲数学拓展的酸爽?想再体验一次?”  “不要,我马上做!”我脸上的笑容瞬间崩塌,扔下漫画书,打开《举一反三》。嗯,不如做分解质因数吧,这个可简单了,我扬扬得意地挑挑眉。  可没想到,这第一题就让人刺窝里摘花——无从下手:“有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体积是39270立方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期刊
月光如水的秋夜,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蟋蟀鸣叫声。  钟表的时针慢慢指向11的时候,爸爸的呼噜神曲便拉开了帷幕。  “呼,呼,呼……”起初,声音微弱,好像鬼鬼祟祟的小偷在踮着脚尖走路,轻轻的,不仔细辨别,几乎分不清是喘息声还是呼噜声。  “呼!呼!呼!”紧接着,震耳欲聋的呼噜声骤然而至,瞬间划破了夜空的宁静。那声音一声高过一声,似海浪猛烈地拍打着堤岸,像奔跑的骏马仰天发出长长的嘶鸣,两公里以外的人都能
期刊
班级即江湖。  在武林盟主,也就是班主任的管辖下,江湖上各帮派明争暗斗,高下难分,各派招式,令人叹为观止。  调皮捣蛋派  此帮派为武林盟主最头疼的一派,由众多“学渣”和“学灰”组成。  此派练功极为辛勤刻苦,偷带零食功、恶作剧功、睡功和逃课功都属于此派绝学。  该帮派帮主又瘦又小,但武功高强,常常带领其他成员与管家婆派做斗争。  此派宗旨只有一句话:“不将江湖搅得天翻地覆不算完!”  管家婆派 
期刊
“砰——哐!”瞬间,门被猛地推开,刺耳声打破了小区的宁静。我大步流星地跨过门槛,根本来不及换鞋、卸书包,飞一般地越过客厅、走廊,目光直接落到餐桌上的水瓶上。  下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偏巧我没有带水,眼巴巴地望着同样大汗淋漓的同学们正“咕嘟嘟”地大口灌水,只好把仅剩的唾沫一个劲儿地往嗓子眼儿里咽,但喉咙里却如火烧一般,麻辣辣的疼,仿佛正被千万根细小的针扎着。好不容易等着老师慢条斯理地布置完作业,随着
期刊
“老爸!就陪我坐一次过山车嘛,求求你了!”  坐过山车是爸爸的最怕。一个身高一米八的大汉可以瞬间缩成一个“小矮人”。瞧,他用颤抖的左手捂住发烫的脸,把眼睛眯成一条缝,右手不停地朝我摆动,头也疯狂地左右摇晃着,不一会儿,头上就顶了一个“鸡窝”,战战兢兢地朝妈妈那边退去。  不少人围在老爸旁边,捂着嘴偷笑,还时不时对着他指指点点。我硬是忍着不笑,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拉住老爸的衣角,求他陪我玩一次。  
期刊
我已经宅在家里快一个月了,准确地说是28天零6个小时37分58秒。每天都是面条、青菜、馒头,馒头、青菜、面条,就是没有肉。偶尔吃一次鱼肉——鱼肉能叫肉吗?每次在抖音上看到美食主播津津有味地吃牛排、意面、红烧肉,我的心都碎了。  没办法,只能看着手机上的菜谱解解馋,吃一口馒头看两眼手机,逼着自己把馒头想象成三明治、肉夹馍、肉包子……就像离开水的鱼儿,离开土壤的秧苗,离开大草原的狮子,我多渴望吃一顿全
期刊
说起我们班的各科老师,怎能不说说我们班最大的那朵奇葩——曾老师。  “大家好,我叫曾小利,英文名sunny,我希望像太阳一樣给大家阳光。”开场白真好,而我们的曾老师,sunny,也没有让我们失望,成了一个自带闪光灯的“太阳”。  “咔嚓”,随着清脆一声响,一个超高清的画面进入了老师那拥有无限内存的手机。  “好——”班级中的各路绿林好汉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久久不息。  “黄XX,来来来,你自
期刊
那天早上,太阳躲在家里不出来,我很不情愿地打开电脑,垂头丧气地进入数学课堂。  数学老师激情澎湃的声音进入我的耳朵:“接下来我们看这一题。”他自顾自地讲起来,却全然不知PPT上的题目已经变成了白板。幸亏老师及时看到了讨论区里同学们的提醒,手忙脚乱地重新加载了半天才恢复正常。但此时讨论区里已经炸翻了天,王同学信誓旦旦地说:“老师用了PPT隐形之术。”张同学立马表示不服,认为白板喜欢上了帅气的数学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