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360名新生儿、早产儿(包括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抽血的部位选择及成功率进行统计、比较。动脉穿刺成功与否与护士基本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加强自我练习,提高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结果:桡动脉成功率高,宜最常选择,其次是肘动脉、踝动脉及头动脉等较少选择。
关键词 新生儿 动脉抽血 体会
资料与方法
2007年9月~2007年12月为360名患儿动脉抽血,其中1小时~1天为200名,2—10天为100名,11~30天为60名;早产儿为170名,足月儿为190名;极低体重儿(<1500g、≥1000g)为10名,低出生体重儿(<2500g、≥2000g)为160名,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g)为190名;抽血量需2ml为190名,4~6ml为140名,6ml以上为30名。
准备用物:1次性注射器5~10ml(按采血量所定)连接5号头皮针,0.1%安多福消毒液,消毒棉签,胶布,抽血所需试管等。
抽血选择部位的依据和护理要点:①桡动脉:首选桡动脉,此位置在掌面正中右侧1/2桡关节处(是成人测脉搏处),因此位置较易暴露,患儿任何舒适卧位都可。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拳头,顺着血管走向轻轻拉直。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同时消毒操作者右手示指、中指指腹。用已消毒好的示指、中指摸清动脉搏动。左手拇指、示指背面绷紧皮肤。右手持5号头皮针连接注射器。在搏动点最强下约0.5cm处45℃角进针,见回血,停止进针。左手固定好患儿穿刺手,防止针头移位。右手持注射器抽吸,若抽吸有困难,稍转动针头位置,直至抽吸顺利。抽取所需血量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针。棉签按压约5分钟以上,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时间延长至10分钟,见无出血后,再用无菌医用胶布压贴针眼,防止针眼再出血及感染。采血后,按需要分别注入所需试管(先注入血培养、血气分析、抗凝试管、再干燥试管等)。再次观察针眼有无出血才能离开。②肘动脉:此处位置手臂脂肪较厚,动脉位置较深,在肘关节处正中偏内上0.5cm(也是测血压听诊搏动处)。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肘关节,拇指绷紧皮肤,常规消毒后,右手持5号针头连接注射器,在搏动点最强下约0.5cm处45℃角进针。见回血后右手持注射器迅速抽吸。抽足血量后拔针、止血同上。③内踝动脉:此位置在下肢内踝与后跟之间下约0.5cm处。因此位置皮下脂肪薄,不易固定,且此处血管较大,出血量也较多,抽吸后较易针眼出血。故为次选。操作者左手握住后跟部,拇指绷紧皮肤,常规消毒后,右手持针头45℃角进针,见回血后迅速抽吸,抽血完毕,拔针止血同桡动脉。
结果
桡动脉抽血成功率最高,也最常选择,其次是肘动脉、踝动脉。还有其他动脉,如股动脉、足背动脉、头动脉较少选择。见表1。
讨论
优点:动脉抽血可以随意体位,也减少很多麻烦,而且是单人操作,简便、快捷、损伤性小、成功率高。桡动脉可以反复多次抽吸,特别是那些极低出生体重儿或早产儿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需反复抽血,如是静脉供不应求,故常动脉采血。缺点:动脉压力大,出血量较多,按压不当易出现针眼出血或皮下出血。故拔针后一定要按压好针眼位置,慎防出血。在临床工作中,应熟练掌握各部位动脉的解剖位置。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查对制度及保护好血管非常重要。更要不断加强自我练习,总结经验,力争做到穿刺一针见血,1次成功,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技术水评,保障患儿身心健康。
关键词 新生儿 动脉抽血 体会
资料与方法
2007年9月~2007年12月为360名患儿动脉抽血,其中1小时~1天为200名,2—10天为100名,11~30天为60名;早产儿为170名,足月儿为190名;极低体重儿(<1500g、≥1000g)为10名,低出生体重儿(<2500g、≥2000g)为160名,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g)为190名;抽血量需2ml为190名,4~6ml为140名,6ml以上为30名。
准备用物:1次性注射器5~10ml(按采血量所定)连接5号头皮针,0.1%安多福消毒液,消毒棉签,胶布,抽血所需试管等。
抽血选择部位的依据和护理要点:①桡动脉:首选桡动脉,此位置在掌面正中右侧1/2桡关节处(是成人测脉搏处),因此位置较易暴露,患儿任何舒适卧位都可。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拳头,顺着血管走向轻轻拉直。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以动脉搏动最强点为圆心,直径大于5cm),同时消毒操作者右手示指、中指指腹。用已消毒好的示指、中指摸清动脉搏动。左手拇指、示指背面绷紧皮肤。右手持5号头皮针连接注射器。在搏动点最强下约0.5cm处45℃角进针,见回血,停止进针。左手固定好患儿穿刺手,防止针头移位。右手持注射器抽吸,若抽吸有困难,稍转动针头位置,直至抽吸顺利。抽取所需血量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针。棉签按压约5分钟以上,凝血功能障碍者按压时间延长至10分钟,见无出血后,再用无菌医用胶布压贴针眼,防止针眼再出血及感染。采血后,按需要分别注入所需试管(先注入血培养、血气分析、抗凝试管、再干燥试管等)。再次观察针眼有无出血才能离开。②肘动脉:此处位置手臂脂肪较厚,动脉位置较深,在肘关节处正中偏内上0.5cm(也是测血压听诊搏动处)。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肘关节,拇指绷紧皮肤,常规消毒后,右手持5号针头连接注射器,在搏动点最强下约0.5cm处45℃角进针。见回血后右手持注射器迅速抽吸。抽足血量后拔针、止血同上。③内踝动脉:此位置在下肢内踝与后跟之间下约0.5cm处。因此位置皮下脂肪薄,不易固定,且此处血管较大,出血量也较多,抽吸后较易针眼出血。故为次选。操作者左手握住后跟部,拇指绷紧皮肤,常规消毒后,右手持针头45℃角进针,见回血后迅速抽吸,抽血完毕,拔针止血同桡动脉。
结果
桡动脉抽血成功率最高,也最常选择,其次是肘动脉、踝动脉。还有其他动脉,如股动脉、足背动脉、头动脉较少选择。见表1。
讨论
优点:动脉抽血可以随意体位,也减少很多麻烦,而且是单人操作,简便、快捷、损伤性小、成功率高。桡动脉可以反复多次抽吸,特别是那些极低出生体重儿或早产儿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需反复抽血,如是静脉供不应求,故常动脉采血。缺点:动脉压力大,出血量较多,按压不当易出现针眼出血或皮下出血。故拔针后一定要按压好针眼位置,慎防出血。在临床工作中,应熟练掌握各部位动脉的解剖位置。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查对制度及保护好血管非常重要。更要不断加强自我练习,总结经验,力争做到穿刺一针见血,1次成功,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技术水评,保障患儿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