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高光谱特征的红树林种群识别研究-以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来源 :海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plas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树林种群的组成和分布对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无人机高光谱影像,进行光谱特征分析、光谱微分变换和包络线去除,提取了911组17个光谱特征参数,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13个用于决策树构建的特征参数,最终通过C5.0决策树模型获得了研究区红树林种群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植被种群呈现自上到下不同类型的分布情况,研究区上部以桐花树和秋茄混合类型为主,中间区域呈现白骨壤、桐花树和秋茄三者共生的现状,研究区下部则以白骨壤分布为主,伴生有少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7—2016年中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运用标准差椭圆刻画其时空分异特征,并引入广义矩估计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洋渔业生态效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海洋渔业生态效率较高的地区为江苏、广东和山东,生态效率中等的地区为浙江,生态效率低的地区为辽宁和福建,生态效率无效的地区为河北、广西和海南;海洋渔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布的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偏移,且空间格局在南北方向呈扩张状态,在东西方向呈收缩状态;海洋渔业的产业结构
冷源取水安全是核电运行安全的重要部分,会受到多种海洋堵塞物的威胁。为科学支撑滨海核电站取水口堵塞物防治工作,亟须掌握取水口的精细流场。走航和定点相结合的测量方式可同时获取流场的时空变化特征,适用于滨海核电站取水口精细流场的测量;走航测量宜采用具有底跟踪功能的ADCP,该设备具有测量精度高和数据处理简便的优点,然而在使用中应注重规范性以减少测量误差;以潮流为主的海域在涨急和落急时段的流场较稳定,在这段时间内进行走航数据插值可得到涨急和落急时段的精细流场;应用该方案获取某滨海核电站取水口的精细流场,测量结果显
为缓解大连各类涉海行业在用海过程中的矛盾,实现海洋开发利用的统筹协调,促进海洋生态空间的协调发展,文章重点分析大连用海活动之间以及用海活动与海洋环境之间的冲突性和兼容性,初步划定大连海洋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并制定管制规则。研究结果表明:大连用海活动之间以及用海活动与海洋环境之间兼具冲突性和兼容性,只有建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海洋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分区制度,从宏观层面科学规划海洋空间,使每类资源和每处空间均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并发挥最大功效,才能实现海洋生态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工程的发展领域包括从前期可行性研究到建设运行管理、从基础性研究到技术开发应用以及从装备制造硬件研究到战略规划研究,都是自主创新,联合攻关以及产、学、研共同努力的重要成果,整体上代表我国海洋工程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是促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创新型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打造创新型领军人物的重要机制,对于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科技人才成长、海洋强国建设和海洋事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方略,海洋工程建设对于
海洋生物技术是规模化生产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获取海洋生物产品和服务的系统工程技术。自1989年日本东京第一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会议以来,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在促进海水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发海洋生物制品、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建设“和谐海洋”等领域得到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传统海洋生物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催生了包括海洋天然药物、海洋生物材料等许多新的产业生长点。第十二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会议于2019年9月9−13日在日本静冈召开,会议以“下一代的海洋生物技术”为主题,旨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海洋生物技术研究
为增强对海上风电海缆路由廊道的认识以及促进海上风电项目集约节约用海,文章梳理广东省海上风电路由选划的基本情况,分析统一划定海上风电海缆路由廊道的困境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自然资源部门在审批过程中不断呼吁建立海缆路由廊道,并与企业和地方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基于集约节约用海等原则选划部分海缆路由的登陆点,但海缆路由廊道仍面临选划工作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利益相关者复杂且众多以及技术工艺存在不确定性等难题,亟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将路由廊道规划统一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时总结海上风电和海缆的相关技术并借鉴先
海−气界面CO2通量的估算采用块体公式,其等于气体交换速率、CO2溶解度以及海水与大气的CO2分压差的乘积,其中的气体交换速率通常与风速相联系,不同作者提出了气体交换速率为风速不同幂次多项式的参数化方案。本文对比了气体交换速率为风速函数的主要研究结果,发现与风速多项式的依赖关系相比,观测数据所基于的观测方法对于气体交换速率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本文用多种不同的气体交换速率参数化公式计算了1982−2018年全球的CO2
为了解鱼卵、仔稚鱼的种群动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2014−2015年利用大型浮游生物网对莱州湾海域20个站位进行表层水平拖网调查。4个航次共采获鱼卵135275粒,仔稚鱼2456尾,隶属于9目16科20属。鱼卵、仔稚鱼主要种类变化依次从春季的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鰉(Liza haematocheilus),到夏季的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和布氏银汉鱼(Allanetta bleekeri),到秋季的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
鲐鱼(Scomberjaponicus)是西北太平洋的重要捕捞对象,其分布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为定量分析海表温度和叶绿素浓度等影响因子对渔场分布的作用,文章采用产量重心、地统计插值和广义加性模型等方法,结合2017年西北太平洋2艘灯光敷网渔船的渔捞日志和海洋环境数据,探究该海域的渔场分布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鲐鱼产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7月的产量最高,9月的CPUE最高;产量重心于4-9月由SW方向向NE方向移动,并于9-12月返回SW方向;鲐鱼渔场的最适海表温度为1
为了对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生活史早期的生长、死亡、输运和分布等进行研究,将其生长、死亡等早期生物过程进行参数化,利用物理模型(FVCOM-Global)模拟生成北太平洋(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