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以河南省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体育锻炼评价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研究工具,对河南省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分析。分析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适合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发展的相应的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 锻炼场地器材缺乏,课业负担重、缺乏时间等。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
Abstract: the research to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the physical exercise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and symptoms since the rating scale (SCL-90) research tools, in henan province, the different levels, different professional, different gender P.E. exercise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relationship of investigation and measurement analysis.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fter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major effect factor, put forward the suitable for P.E. development exercise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factors after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for: the lack of exercise equipment, schoolwork burden is heavy, and the lack of time, etc.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study further puts forward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henan province;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fter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课余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环节,它为实现高校体育目的和任务提供了又一重要途径。[ 曲宗湖、杨文轩等,课余体育新视野[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1:1.]而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的身体练习活动,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它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锻炼、家庭体育锻炼等各种组织形式和内容。[ 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80-82.]
文章把课余体育锻炼理解为学生体育课以外的课余时间进行的身体活动。在这一基础上,把调查内容分解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参加课余体育体育锻炼的参与率、频度、每次活动持续时间、强度、活动方式、场所、形式、活动项目分布特征等方面。在此,结合调研所取得的大量来自河南省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河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
1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选择
参与体育(Sport involvement)是美国学者凯尼恩在论证体育角色时所用的概念。“参与体育”与“参加体育”(Sport participation)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范畴的概念。“参与”比“参加”行动上有着更广泛的意义,它在“参加”的行动层次以外,还存在着认知和倾向层次,即它不仅意味着直接参加体育运动,还包括与体育运动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事物。本文参与体育锻炼指直接参加体育运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分为主动参与方式和被动参与方式两种。那么,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也可分为两种。[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与调查[R].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67.]主动参与型的学生虽然个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意识各不相同,但参与体育锻炼积极、主动,有浓厚的兴趣、爱好。被动参与型的学生对体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是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一般情况下尚能参与锻炼,但毕业离开学校后,他们的体育行为一般不会持续下去。
表1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
体育锻炼方式 人数(人)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积极主动参与 641 58.3% 58.3%
被动参与 396 36% 94.3%
不参与 63 5.73% 100%
合计 1100 100%
表1统计数据的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总体情况较好,但积极参与率不高。积极主动参与的有64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8.3%;被动参与39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6%;不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有6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73%。因此,目前应在提高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的基础上,重点设法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率,培養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完成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阶段的任务,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选择
频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锻炼频度是指两次参加体育锻炼之间的时间间隔,习惯上用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来衡量。国家体育总局在统计我国体育人口时,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中,对锻炼频度的要求也是每周3次或3次以上。课余体育锻炼频度既是反映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还能反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程度,它又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学校体育的效果。
表2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分布
从调查结果显示(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队伍中,除上体育课外,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每周1~2次以上)的占79.13%,其中,每周3次以上的占57.63%。有11.4%的大学生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此外,有9.5%的大学生不定时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没有形成规律性锻炼。总体上来说,河南省在校大学生中,达到国家体育人口标准中关于体育锻炼频度要求(每周3次以上,含3次)的比例偏低,只有57.63%。还有21%的大学生不定时参加和几乎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也就是说,他们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不稳定性,没有达到经常性。所以学校应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内和课余体育锻炼手段,加大对学生体育基础的培养,加大学校的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直接参与意识,加强其对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激发其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便提高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
表3 不同特征与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频度关系
从表3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频度关系的检验值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频度表现出很大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而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3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
表4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选择分布
课余体育锻炼时间选择是指选择在何时间段内进行体育锻炼。从表4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其中晨练占13.1%,傍晚占37.5%,晚上占16.5%,节假日占14.2%,还有15.7%的大学生锻炼时间不确定。上午和下午也有少部分人参加锻炼,分别是1.6%和1.5%。这可能与高校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分散,学习自由度相对较大的特点有关,中午没有一个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因为中午属于休息时间,并不适合进行体育锻炼。而傍晚占37.5%,说明这个时段是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因为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大脑及神经系统都处在紧张状态,运动生理学曾提出“体育锻炼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以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此时进行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使大脑与学习有关的神经得到休息和调整,从人体生理及课余体育锻炼目的而言,这两个时间段的选择明显优于其它时间。
4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持续时间选择
众所周知,为了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应,需有适宜的运动强度、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和锻炼频度。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是影响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要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除适宜的锻炼频度外,每次锻炼也应有适当的持续时间。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研究表明,短时间,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对机体的刺激十分小,锻炼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效果。了解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可以间接地知道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体育现象和人口现象。体育人口就是有目的地、经常地用一定时间达到一定量度的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口,体育人口是体育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又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参数,也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
因此,笔者想引用体育人口界定标准来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从表3-5可以看出,有65.6%的高校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上,每次锻炼持续间在30min以上的人数最多,说明大部分学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比较科学合理,但仍19.7%的高校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下,还有14.6%的高校大学生每次锻炼的持时间不固定。
表5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分布
从表6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关系的检验值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时间表现出很大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和家庭所在地差异。
表6不同特征与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关系
5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每次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强度选择
运动强度是运动生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运动处方中决定运动量最主要的因素。个体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设计一个适合自身特点和规律的运动处方,控制好运动强度是十分必要的。从表7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83.5%的大学生其锻炼强度在中等或中等以上,有37.3%的高校大学生的运动强度集中在“稍累”这一级。说明大部分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已经达到了适宜的强度。
表7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强度分布
表8不同特征与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强度关系
6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地点选择
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选择反映了体育锻炼的空间特征。了解和把握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空间特征,有利于科学地进行场地、器械等体育硬件设施建设和配置,为高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硬件环境,是有效地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表9中所得数据看出,学校体育场馆、学校健身俱乐部和社会健身俱乐部是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占77%。其中又以学校体育场馆健身设施和学校健身俱乐部为主,并出现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倾向,占62.5%,校外收费场馆占7.72%,广场公园占8.82%,其它场所占6.55%。究其原因,除大学生自身经济条件外,还与社会体育场馆、社会体育环境有关。同时,又反映社会体育设施与组织还没有为大学生建立快捷、廉价、优质的体育网络服务。为使高校大学生能更好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应该在学校公共健身设施和学校健身俱乐部增加投入和管理力度,为高校学生创造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尤其是学校的公共健身设施。由于近年来连续的扩招,使得高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加,而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造成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体育锻炼空间、场地紧张的状况。有关部门应针对这一情况加大对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保证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正常进行。
表9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地点选择分布
7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选择
表10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形式分布
从表10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形式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自由活动,占34.5%,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形式的总体排序依次是:自由活动、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早操、课余比赛、课间操、体育俱乐部;排在前三位的是自由活动、班级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其中参加课余体育俱乐部的学生最少。这反映出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在追求自立性的同时,也说明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许多形式的管理采用松散型的管理模式。体育职能部门的管理目标不明确,计划措施无力,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在日常课余体育锻炼中,大多数是无管理行为,无组织指导,仅凭学生兴趣自由活动,缺乏必要的组织、指挥、指导和服务。因此,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形式落后,缺乏科学性,效率低下。
8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
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特征是研究体育锻炼现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表11中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在项目选择上,前十位的依次为:足篮排(球)、体育健美操、跳绳、跑步、乒乓球、羽毛球、登山、游泳、武术、网球。其中,足篮排(球)健身娱乐性较强,河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选择率较高,达到37.5%;而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塑造身材体形很有帮助,因此选择率也较高,达到16.4%;跳绳、跑步对运动场地的要求不是太高,且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河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对其的选择率也较低,分别达到4.5%和8.91%;转呼啦圈的潮流已经过去,乒乓球和羽毛球虽然也属于普及运动,但是由于受场地限制,所以相对来说选择率要低一点,分别达到7.73%和7.4%;网球的参与程度只有1.1%,因为网球在中国目前还是属于贵族运动,它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运动装备的花费也较高,所以在普通高校的普及率较低。从整体趋势看,河南省大学生对健身手段的技术性因素并不苛求,而过多的是追求其健身因素,尤其是对一些易于开展,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大众健身项目情有独钟。如散步、跑步、羽毛球、乒乓球、各种体操等,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手段的变化和特点。
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
Abstract: the research to college students in he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the physical exercise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and symptoms since the rating scale (SCL-90) research tools, in henan province, the different levels, different professional, different gender P.E. exercise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relationship of investigation and measurement analysis.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fter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 major effect factor, put forward the suitable for P.E. development exercise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factors after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for: the lack of exercise equipment, schoolwork burden is heavy, and the lack of time, etc.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study further puts forward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henan province;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tudents; After school physical exercise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课余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课余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环节,它为实现高校体育目的和任务提供了又一重要途径。[ 曲宗湖、杨文轩等,课余体育新视野[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1:1.]而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的身体练习活动,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它主要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锻炼、家庭体育锻炼等各种组织形式和内容。[ 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80-82.]
文章把课余体育锻炼理解为学生体育课以外的课余时间进行的身体活动。在这一基础上,把调查内容分解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参加课余体育体育锻炼的参与率、频度、每次活动持续时间、强度、活动方式、场所、形式、活动项目分布特征等方面。在此,结合调研所取得的大量来自河南省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河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
1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选择
参与体育(Sport involvement)是美国学者凯尼恩在论证体育角色时所用的概念。“参与体育”与“参加体育”(Sport participation)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范畴的概念。“参与”比“参加”行动上有着更广泛的意义,它在“参加”的行动层次以外,还存在着认知和倾向层次,即它不仅意味着直接参加体育运动,还包括与体育运动直接或间接有关的事物。本文参与体育锻炼指直接参加体育运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分为主动参与方式和被动参与方式两种。那么,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也可分为两种。[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与调查[R].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组.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67.]主动参与型的学生虽然个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意识各不相同,但参与体育锻炼积极、主动,有浓厚的兴趣、爱好。被动参与型的学生对体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是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一般情况下尚能参与锻炼,但毕业离开学校后,他们的体育行为一般不会持续下去。
表1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方式
体育锻炼方式 人数(人)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积极主动参与 641 58.3% 58.3%
被动参与 396 36% 94.3%
不参与 63 5.73% 100%
合计 1100 100%
表1统计数据的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总体情况较好,但积极参与率不高。积极主动参与的有64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8.3%;被动参与39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6%;不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有6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73%。因此,目前应在提高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的基础上,重点设法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率,培養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完成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阶段的任务,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选择
频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锻炼频度是指两次参加体育锻炼之间的时间间隔,习惯上用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来衡量。国家体育总局在统计我国体育人口时,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中,对锻炼频度的要求也是每周3次或3次以上。课余体育锻炼频度既是反映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还能反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程度,它又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学校体育的效果。
表2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分布
从调查结果显示(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队伍中,除上体育课外,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每周1~2次以上)的占79.13%,其中,每周3次以上的占57.63%。有11.4%的大学生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此外,有9.5%的大学生不定时地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没有形成规律性锻炼。总体上来说,河南省在校大学生中,达到国家体育人口标准中关于体育锻炼频度要求(每周3次以上,含3次)的比例偏低,只有57.63%。还有21%的大学生不定时参加和几乎不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也就是说,他们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不稳定性,没有达到经常性。所以学校应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内和课余体育锻炼手段,加大对学生体育基础的培养,加大学校的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直接参与意识,加强其对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认识,激发其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便提高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
表3 不同特征与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频度关系
从表3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频度关系的检验值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频度表现出很大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而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度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3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
表4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选择分布
课余体育锻炼时间选择是指选择在何时间段内进行体育锻炼。从表4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相对比较集中。其中晨练占13.1%,傍晚占37.5%,晚上占16.5%,节假日占14.2%,还有15.7%的大学生锻炼时间不确定。上午和下午也有少部分人参加锻炼,分别是1.6%和1.5%。这可能与高校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分散,学习自由度相对较大的特点有关,中午没有一个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因为中午属于休息时间,并不适合进行体育锻炼。而傍晚占37.5%,说明这个时段是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因为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大脑及神经系统都处在紧张状态,运动生理学曾提出“体育锻炼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以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此时进行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使大脑与学习有关的神经得到休息和调整,从人体生理及课余体育锻炼目的而言,这两个时间段的选择明显优于其它时间。
4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持续时间选择
众所周知,为了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应,需有适宜的运动强度、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和锻炼频度。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是影响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要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除适宜的锻炼频度外,每次锻炼也应有适当的持续时间。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研究表明,短时间,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对机体的刺激十分小,锻炼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效果。了解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可以间接地知道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体育现象和人口现象。体育人口就是有目的地、经常地用一定时间达到一定量度的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口,体育人口是体育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又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参数,也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
因此,笔者想引用体育人口界定标准来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从表3-5可以看出,有65.6%的高校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上,每次锻炼持续间在30min以上的人数最多,说明大部分学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比较科学合理,但仍19.7%的高校大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下,还有14.6%的高校大学生每次锻炼的持时间不固定。
表5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分布
从表6不同性别、年龄、专业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关系的检验值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时间表现出很大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专业差异和家庭所在地差异。
表6不同特征与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关系
5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每次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强度选择
运动强度是运动生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运动处方中决定运动量最主要的因素。个体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设计一个适合自身特点和规律的运动处方,控制好运动强度是十分必要的。从表7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83.5%的大学生其锻炼强度在中等或中等以上,有37.3%的高校大学生的运动强度集中在“稍累”这一级。说明大部分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已经达到了适宜的强度。
表7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强度分布
表8不同特征与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强度关系
6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地点选择
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选择反映了体育锻炼的空间特征。了解和把握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空间特征,有利于科学地进行场地、器械等体育硬件设施建设和配置,为高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硬件环境,是有效地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重要条件之一。从表9中所得数据看出,学校体育场馆、学校健身俱乐部和社会健身俱乐部是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占77%。其中又以学校体育场馆健身设施和学校健身俱乐部为主,并出现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倾向,占62.5%,校外收费场馆占7.72%,广场公园占8.82%,其它场所占6.55%。究其原因,除大学生自身经济条件外,还与社会体育场馆、社会体育环境有关。同时,又反映社会体育设施与组织还没有为大学生建立快捷、廉价、优质的体育网络服务。为使高校大学生能更好地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应该在学校公共健身设施和学校健身俱乐部增加投入和管理力度,为高校学生创造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尤其是学校的公共健身设施。由于近年来连续的扩招,使得高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加,而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造成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体育锻炼空间、场地紧张的状况。有关部门应针对这一情况加大对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保证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正常进行。
表9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地点选择分布
7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选择
表10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形式分布
从表10显示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形式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自由活动,占34.5%,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形式的总体排序依次是:自由活动、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早操、课余比赛、课间操、体育俱乐部;排在前三位的是自由活动、班级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其中参加课余体育俱乐部的学生最少。这反映出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在追求自立性的同时,也说明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许多形式的管理采用松散型的管理模式。体育职能部门的管理目标不明确,计划措施无力,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在日常课余体育锻炼中,大多数是无管理行为,无组织指导,仅凭学生兴趣自由活动,缺乏必要的组织、指挥、指导和服务。因此,课余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形式落后,缺乏科学性,效率低下。
8 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
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特征是研究体育锻炼现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表11中我们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在项目选择上,前十位的依次为:足篮排(球)、体育健美操、跳绳、跑步、乒乓球、羽毛球、登山、游泳、武术、网球。其中,足篮排(球)健身娱乐性较强,河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选择率较高,达到37.5%;而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塑造身材体形很有帮助,因此选择率也较高,达到16.4%;跳绳、跑步对运动场地的要求不是太高,且没有太高的技术要求,河南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对其的选择率也较低,分别达到4.5%和8.91%;转呼啦圈的潮流已经过去,乒乓球和羽毛球虽然也属于普及运动,但是由于受场地限制,所以相对来说选择率要低一点,分别达到7.73%和7.4%;网球的参与程度只有1.1%,因为网球在中国目前还是属于贵族运动,它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运动装备的花费也较高,所以在普通高校的普及率较低。从整体趋势看,河南省大学生对健身手段的技术性因素并不苛求,而过多的是追求其健身因素,尤其是对一些易于开展,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大众健身项目情有独钟。如散步、跑步、羽毛球、乒乓球、各种体操等,这些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体育健身手段的变化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