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主对豆野螟的药剂敏感性和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昆虫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幼虫对3种药剂敏感性的差异,及其体内4种解毒酶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豆野螟对高效顺反氯氰菊酯和灭多威的敏感性差异显著,豇豆>四季豆>扁豆;对茚虫威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豆野螟体内4种酶活性都发生了变化,乙酰胆碱酯酶(AChE)羧酸酯酶(CarE)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豇豆>四季豆>扁豆;但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之间不具有显著差异.推测:取食扁豆的豆野螟体内产生对
其他文献
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了9种杀虫剂对海南、山东、广东、湖北武汉和襄樊等5个地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田间种群的毒力,和室内相对敏感品系比较。结果显示,5个地区的小菜蛾
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1~4龄若虫的酯酶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龄期中华稻蝗的蛋白含量不同,随着龄期的增长,蛋白含量也随之增加,但各龄期增长的比例不
大多数昆虫的视觉器官除了复眼外还有一些简单的小眼,称为单眼。昆虫成虫和半变态类若虫的单眼称为背单眼,位于头顶两复眼之间。背单眼在数目和结构上都有较大变化,但基本结构包
泡桐网蝽Eteoneus anuglatus Darkeet Maa在湖南宁远、冷水滩等县区1年发生5~6代,以成虫在树枝缝隙及枯草丛、土缝等处群集越冬。8~9月高温干燥时发生严重。人工饲养及田间观察
分别利用培养皿和“Y”形嗅觉仪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危害的马尾松针(Pinus massoniana
测定了氯氰菊酯、啶虫脒和椰甲清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 Boucek寄生椰心叶甲Brontispa Iogissima(Gestro)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云南省红河弥勒、楚雄东华、昆明寻甸、丽江七河及昭通昭阳共5个烟区的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种群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5个烟区烟蚜对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