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提起薛世才,在兰州军区机关及其所属部队,很少有人不知道。虽然很多干部战士没见过他本人,但通过军内外的报纸,大家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在薛世才的工作经历中,有一半时间是在记者岗位上度过的,中间还在原公安部队的公安部队报社当了几年记者。他的足迹遍及松花江畔,中原大地,黄河源头,贺兰山下,戈壁草原,长城内外,先后发表过2000多篇(幅)的新闻稿件和新闻图片。有些稿件,还被新华社作为通稿使用。转业到地方工作后,薛世才不忘本行,忙中偷闲,时常有新闻作品见报。《西安的“铁”市长》《铁市长的“铁”手段》《密梨压枝路人管》等,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有的还获得了全省报告文学优秀奖。
搞新闻工作,薛世才是半路出家。他文化不高,只上过一年半初中,就在抗美援朝的热潮中当了兵。到了部队,他当过文化教员、管理枪支弹药的军械员、修械所长、军事参谋。可他偏偏对搞新闻有兴趣。那时候,部队里“笔杆子”少,既然他有这个爱好,领导便让他改了行。
依我看,搞新闻工作,至少要具备“五不怕”:一不怕天热,二不怕受冻,三不怕挨饿,四不怕熬夜,五不怕跑路。在薛世才身上,正好具有这些精神。作为读者,看到的往往是一篇佳作问世,记者如何出名,如何风光,而对新闻作品背后的艰辛不大知情。为了采写一篇稿件,为了找报社编辑当面请教,多苦多累,薛世才也不在乎。他曾经恳求司机坐过拉猪的大卡车,车上绷着一张大网,下面是一车膘肥体壮的生猪,他坐在网子上面,猪在下面乱咬乱拱,他在上面颠上颠下,一坐就是整整一天;因为忘记带粮票,他饿得受不了,却吃不上饭,忍饥挨饿找到当地武装部去借一斤粮票;一次,他住在一个县上的小旅馆,打开被子一看,虱子乱跑,没办法,只能脱得一丝不挂睡觉;在陇海线上采访要动笔写稿了,怎么也想不出一个满意的标题,睡到半夜,又穿衣下床,顶着三九天的寒风,跑到桥头哨所去向哨兵讨点子……
我和薛世才是交往几十年的老朋友,每当提起这些,他从不言亏言悔,“不就是掉几根头发、几斤肉嘛 !”相反,好像他还占了搞新闻的便宜。也对,一个人不管在哪个行当,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吃苦是最起码的条件。每年,薛世才都将四分之三的时间“泡”在基层。刚转业到地方,他什么职务也没有,处于“试用期”。短短几年工夫,他被提升为副处长、处长、陕西省省级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就是他靠吃苦靠实干干上去的。
搞新闻,打交道最多的是群众。薛世才有一副菩萨心肠,人品好,人缘好。走到哪里,他都惹人喜欢,特别是在基层,很快能成为干部战士的知心朋友,大家都愿意跟他说心里话。他采写的新闻,多是战士们在学习、训练、执勤、生产、生活中的故事,真实生动,质朴无华,浅显易懂,大家爱读爱看。很多初学新闻的战士,和他见过面没见过面的,都对他很是佩服、敬重,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到处打听,希望能和他交上朋友,得到他的指点。说来也巧,一次他在火车餐车上碰到两个正在就餐的军人,就挨着坐了下来。因为是同行,两个军人说他们是去报社送稿子的,问他认识不认识兰州军区新闻科的薛世才,想顺便去找找他。他说他就是,两个军人肃然起敬,又是倒酒,又是买饭,亲热得很,还把写的稿子掏出来请他修改。还有一次,薛世才在青海海北采访,住在军分区招待所,房子小不说,外边冰天雪地,零下20多摄氏度,屋里既没生火,也没开水。他放下行李,去分区机关给军区新闻科打电话汇报情况,坐在旁边的一个年轻军人,听到他自报姓名,得知他就是薛世才时,二话不说,马上给他调换了房间,生了炉子,提来开水,还特意安排了一桌饭菜,像贵客一样招待。他在基层官兵中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新闻报道是一个单位的“门面”。一个单位的精神风貌、工作实绩,能及时宣传出去,广而告之,从上到下不光觉得荣耀,而且会受到鼓舞,变成再创佳绩的精神动力。任何一个有头脑有远见的领导,都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工作。薛世才较长时间在陕西省军区原独立师当新闻干事,不仅采写了大量新闻稿件,为部队争得了荣誉,同时带出了一批报道骨干,成为拿得起放得下的“兵秀才”。 薛世才也就自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特别关心和爱护,即便是工作中有了过失,捅点漏子,领导也会高抬贵手,保他过关。一次他去南泥湾采访,让师里设在当地的一个电台用密码电报将稿子发往解放军报社,造成严重泄密,害得整個兰州军区立刻更换所有电报密码。在政治部支部大会上,大家对他进行了严肃批评,有人提出要加重处理。最后,政治部刘泽主任说,薛世才出问题不应该,本应给予纪律处分,可他在报道工作和培养报道队伍上有功,功大于过,犯错误不是故意,是不懂,检讨了就行了,免予处分。一向豁达乐观的薛世才竟感动得热泪长流。
前些日子,在几个朋友的“鼓动”下,他将自己以前公开发表过的一部分文字稿件和图片,加上新写的新闻背后的故事,汇集成册,取名《不靠靠山靠实干》,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我在阅读书稿的过程中,常常不由得想起他的许多往事,顺便整理出来,既可以为这本书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又使看到这本书的人特别是从事新闻工作或初学新闻的年轻人,从他《不靠靠山靠实干》的经历中有所启示、有所帮助,这也是我写这篇短文的初衷。
搞新闻工作,薛世才是半路出家。他文化不高,只上过一年半初中,就在抗美援朝的热潮中当了兵。到了部队,他当过文化教员、管理枪支弹药的军械员、修械所长、军事参谋。可他偏偏对搞新闻有兴趣。那时候,部队里“笔杆子”少,既然他有这个爱好,领导便让他改了行。
依我看,搞新闻工作,至少要具备“五不怕”:一不怕天热,二不怕受冻,三不怕挨饿,四不怕熬夜,五不怕跑路。在薛世才身上,正好具有这些精神。作为读者,看到的往往是一篇佳作问世,记者如何出名,如何风光,而对新闻作品背后的艰辛不大知情。为了采写一篇稿件,为了找报社编辑当面请教,多苦多累,薛世才也不在乎。他曾经恳求司机坐过拉猪的大卡车,车上绷着一张大网,下面是一车膘肥体壮的生猪,他坐在网子上面,猪在下面乱咬乱拱,他在上面颠上颠下,一坐就是整整一天;因为忘记带粮票,他饿得受不了,却吃不上饭,忍饥挨饿找到当地武装部去借一斤粮票;一次,他住在一个县上的小旅馆,打开被子一看,虱子乱跑,没办法,只能脱得一丝不挂睡觉;在陇海线上采访要动笔写稿了,怎么也想不出一个满意的标题,睡到半夜,又穿衣下床,顶着三九天的寒风,跑到桥头哨所去向哨兵讨点子……
我和薛世才是交往几十年的老朋友,每当提起这些,他从不言亏言悔,“不就是掉几根头发、几斤肉嘛 !”相反,好像他还占了搞新闻的便宜。也对,一个人不管在哪个行当,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吃苦是最起码的条件。每年,薛世才都将四分之三的时间“泡”在基层。刚转业到地方,他什么职务也没有,处于“试用期”。短短几年工夫,他被提升为副处长、处长、陕西省省级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就是他靠吃苦靠实干干上去的。
搞新闻,打交道最多的是群众。薛世才有一副菩萨心肠,人品好,人缘好。走到哪里,他都惹人喜欢,特别是在基层,很快能成为干部战士的知心朋友,大家都愿意跟他说心里话。他采写的新闻,多是战士们在学习、训练、执勤、生产、生活中的故事,真实生动,质朴无华,浅显易懂,大家爱读爱看。很多初学新闻的战士,和他见过面没见过面的,都对他很是佩服、敬重,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到处打听,希望能和他交上朋友,得到他的指点。说来也巧,一次他在火车餐车上碰到两个正在就餐的军人,就挨着坐了下来。因为是同行,两个军人说他们是去报社送稿子的,问他认识不认识兰州军区新闻科的薛世才,想顺便去找找他。他说他就是,两个军人肃然起敬,又是倒酒,又是买饭,亲热得很,还把写的稿子掏出来请他修改。还有一次,薛世才在青海海北采访,住在军分区招待所,房子小不说,外边冰天雪地,零下20多摄氏度,屋里既没生火,也没开水。他放下行李,去分区机关给军区新闻科打电话汇报情况,坐在旁边的一个年轻军人,听到他自报姓名,得知他就是薛世才时,二话不说,马上给他调换了房间,生了炉子,提来开水,还特意安排了一桌饭菜,像贵客一样招待。他在基层官兵中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新闻报道是一个单位的“门面”。一个单位的精神风貌、工作实绩,能及时宣传出去,广而告之,从上到下不光觉得荣耀,而且会受到鼓舞,变成再创佳绩的精神动力。任何一个有头脑有远见的领导,都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工作。薛世才较长时间在陕西省军区原独立师当新闻干事,不仅采写了大量新闻稿件,为部队争得了荣誉,同时带出了一批报道骨干,成为拿得起放得下的“兵秀才”。 薛世才也就自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特别关心和爱护,即便是工作中有了过失,捅点漏子,领导也会高抬贵手,保他过关。一次他去南泥湾采访,让师里设在当地的一个电台用密码电报将稿子发往解放军报社,造成严重泄密,害得整個兰州军区立刻更换所有电报密码。在政治部支部大会上,大家对他进行了严肃批评,有人提出要加重处理。最后,政治部刘泽主任说,薛世才出问题不应该,本应给予纪律处分,可他在报道工作和培养报道队伍上有功,功大于过,犯错误不是故意,是不懂,检讨了就行了,免予处分。一向豁达乐观的薛世才竟感动得热泪长流。
前些日子,在几个朋友的“鼓动”下,他将自己以前公开发表过的一部分文字稿件和图片,加上新写的新闻背后的故事,汇集成册,取名《不靠靠山靠实干》,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我在阅读书稿的过程中,常常不由得想起他的许多往事,顺便整理出来,既可以为这本书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又使看到这本书的人特别是从事新闻工作或初学新闻的年轻人,从他《不靠靠山靠实干》的经历中有所启示、有所帮助,这也是我写这篇短文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