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三农”问题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探讨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3098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四年聚焦“三农”问题。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农业领域的改革发展跟不上经济新常态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要求,势必形成国民经济的短板,因此,解决当代“三农”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下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 供给侧改革 农业发展
  “三农”问题在中国作为一个术语提出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此后逐渐被媒体、理论界和官方引用。事实上,“三农”问题自建国以来作为社会主义改革的首要问题就一直存在,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三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农产品供求失衡、要术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的发展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农村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农民的安居乐业。牢固的农业基础,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保证,是社会稳定、国家安定的基石,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保障,以“三农”为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是改革的关键。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发展蓬勃。据考古学家考证,中国农业文明始于7000多年前,且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农业可以决定一个王朝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的占比在逐渐减少。当前,我國农业正处在转型期,在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的现象。粮食生产量、粮食进口量、粮食库存量增长的同时造成了农产品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的现状愈加恶劣、粮食生产失衡、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剧了我国农业面临的困境。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为应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第一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而它的引伸概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于 2015年12月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文件上。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围绕市场的需求进行农业生产,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党和国家更是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从各方面谋划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力。
  农业供给侧可以看做是供给侧的一个部分,它的核心与供给侧是一致的,但更具针对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忽视需求和否定需求,而是更加注重需求,以需求为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即从农产品供给入手,通过调整自身,重组和优化生产要素,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促进农产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实现农产品与消费的最优化匹配。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总遵循,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在遵循世界农业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状,创新改革、大胆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现阶段,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应从结构、政策、要素、需求四个方面推进。
  首先,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应将调整农业结构作为重要抓手。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不仅受资源的约束,同样也受需求的约束,农产品结构和质量问题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农业自身矛盾重重,尤其是生产与环境的矛盾,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已经导致中国农业竞争力和生态保护上处于劣势。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并且表现出农产品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农业结构变动既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又是农业经济增长的过程。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发展优质的新产品,促进三产融合,使农业发展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应完善农业支持政策。近年来,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财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但针对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来看,农业支持的水平仍然不够高。调整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指向性是保障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政策目标要形成中央保战略、地方保特色的架构;补贴对象应由广大农户向新型农业的经营主体延伸;补贴产品要针对不同产品设计差异化价格的支持政策;补贴机制上应注意脱钩补贴与挂钩补贴相结合。同时,要深入推进惠农资金整合工作,加大农业部门预算的专项整合;及时发放惠农资金,对惠农资金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再次,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应进行要素升级和要素优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提质增效,强调增加要素的量,提升要素的质;并重生产性要素与服务性要素;注重要素的组合投放与优化配置。增强与创新农业经营新型主体及其主导作用是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生产性要素方面,不仅要保证数量的供给,更要创新农业科技机制,将新型技术与生产相结合,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本的优化升级,保证基本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的竞争力。服务性要素方面,不仅要保证与生产要素的有效匹配,更要通过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通过制度的改革创新,实现环境、技术、信息、制度、创新的有效供给,最终实现各种要素的优化配置。
  最后,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应重生产而不限于生产。在农产品市场需求方面,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仅要优化农产品生产,还要优化农产品加工、储存、和运输,提升农产品的种类、品质、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还要满足人们对农业多样化的需求。我国目前中高收入群体正在形成,传统中低端的农产品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发展农村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等,正好适应这部分中高收入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确立新的发展理念,依靠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山水文化等资源,发展新业态,农民不仅可以卖产品,也可以卖风景、卖生态、卖观赏、卖文化、卖人文等。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农业经济想要在未来继续保持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就必须加强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是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科学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增加农业收入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因此,不仅要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满足农产品需求的有效供给,还要满足农业多功能性所带来的服务性需求的有效供给,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业,形成新的产业链,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合理发展,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休闲价值、文化价值的体验和服务。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想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就不能放弃这样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机会,在稳定农业产量的基础上,逐一解决涌现出的新问题、新矛盾,做好上层建筑的规划和指导。只要我们坚定方向、持之以恒地走好中国特色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路,就一定能够收获深化改革的累累硕果,推动我国农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刘欣宜(1994年-),女,河南信阳人,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邮编650200,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发展研究
其他文献
机械和电气工程统称为机电工程.近年来,我国在机电工程中,电气和自动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为相关的机电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所涉及
本文研究了在 pH =6.70的缓冲溶液 (KH2 PO4 -NaOH)中锌试剂与汞生成的蓝色配合物。在最大吸收处吸光度与汞离子的含量成线性关系 ,配合物的吸收峰值为λmax=545nm ,比锌试剂
在溶胶-凝胶工艺获得高质量Bi4Ti3O12薄膜的基础上,制备了Ag/Bi4Ti3O12栅n沟道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研究了Si基Bi4Ti3O12薄膜的生长特性及其对铁电薄膜/硅的界面状态和铁电场效
期刊
近些年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但是人们也面临网络安全威胁,因此我们需要保障网络的安全性.本文结合网络安全威胁和网络监管的现状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
期刊
为了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减少雨天的公路积水量属于关键要点,而依靠下水道排放道路积水的措施早已无法适应现代的实际需求.采取顶管技术能够不进行挖掘便完成管道排放,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程焊接技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传统的焊接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了,特别是现在的机械结构是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加密.所以
主要是国家运用税收杠杆引导房地产经营的方向,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交易秩序,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维护国家权益,促进房地产开发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土地增值税是指单位和个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时应当缴纳的税款,以土地自然增值或涨价利得为课征对象,为资本利得税之一种,更靠近直接税。在我国税法中,资本利得税并非独立税种,完全置于所得税名下。将土地增值税从所得税中独立、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