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辩论这一教学形式的引入,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它以开放、灵动和新颖的特点,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学生在积极的争辩中,碰撞了思维,迸发了情感,展示了个性,同时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言语能力,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可谓是一举数得。但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变”了味的辩论,与我们的初衷相去甚远。
【案例1】《将相和》教学片段
师:如果秦王叫兵士来抢蔺相如手中的和氏璧的话,他真的会和和氏璧一起撞向柱子吗?你认为会的请举手。
(有小部分的学生迟疑了一会儿,举了手)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认为蔺相如不会。这样吧,咱们各自来谈谈看法,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不会,因为蔺相如出访秦国前,答应赵王如果拿不到十五座城,他一定会把璧带回去。
生:我认为也不会,这只是蔺相如吓唬秦王的手段而已。
生:是啊,要是他与璧一起撞向柱子,和氏璧不是拿不回去了吗?
生:我认为如果秦王叫兵士来抢蔺相如手中的和氏璧的话,他一定会撞向柱子的。中国不是有句话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刚才有同学说,要是与璧一起撞向柱子,和氏璧就拿不回去了。我觉得如果蔺相如的脑袋撞在柱子上,以身殉国,不拿和氏璧回去又有什么关系。
生:蔺相如不一定会死,可能在他撞之前,已经被身边的士兵拦下了。
……
相信教过此课的老师,看了以上教学片段,一定会和我提出一样的问题:案例中的话题——“他会不会和和氏璧一起撞向柱子”,真的有必要辩论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话题陈述内容不正确,因为作为一个强国的国君,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用“抢”这个有失身份的方式来强取和氏璧。其次,蔺相如这样做是看准了秦王的为人,知道他不会来抢,蔺相如心里有数。第三,就算秦王真这样做了,我想蔺相如是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和和氏璧一起撞向柱子的,所以说这是个假辩题,这样的辩论容易让学生越辩越糊涂,越辩越离题。
【案例2】《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
师:老师听到有一种声音,说要把圆明园重新建造起来,同学们,你们认为有没有必要?
生:我觉得有必要。建起来的话,我们又可以一睹圆明园以前的辉煌。
生:我觉得没必要。圆明园这么大,要建的话,要花多少钱啊?
生:我们可以捐钱呀,中国有多少人口,就算每人一块,也有很多钱。
生:我觉得没必要。圆明园内许许多多的文物被抢的抢,烧的烧,毁的毁,就算建起来,也是个空壳。
生:我觉得可以建起来。我在资料上看到,现在不少文物已经追回来了,而且,有许多的爱国人士都花钱把文物买回来。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但是有许多的文物都毁了,都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了。
生:有多少就放多少。
……
编者安排这篇文章,目的是要学生记住中国近代史上的这段屈辱历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由于之前教师成功的引导和铺垫,此时学生的表情严肃,课堂气氛寂静又庄重,整个课堂氛围很符合文本要表达的意思。可是,此时老师的一个辩论——圆明园有没有重新建造的必要,明显与文本的主题思想格格不入,使本已推向高潮的课堂,瞬间一落千丈、一蹶不振,先前那样严肃的课堂氛围已荡然无存,显然,这个环节成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分水岭。其实,这个话题根本没有辩论的价值,因为是否重建圆明园不是本篇课文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小学生要关心的问题,这个辩题太大了。
【案例3】《少年闰土》教学片段
师:学到这儿,老师心里有一个疑问,想请大家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你们喜不喜欢少年鲁迅的这种生活?
生:我不喜欢。因为整天关在房子里,一点活动时间都没有,太闷了。
生:我也不喜欢。一天到晚的做作业、看书,没有一点业余的时间去干自己喜欢的事。
生:我也不喜欢。这样也太不自在了,一点自由的时间都没有。
师:有喜欢的吗?
(等了不少时间,总算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有点喜欢鲁迅的生活。
师:为什么?
生:可以学知识。
生:一天到晚学知识,你不累吗?
生:天天读书,你肯定会头昏脑胀的,这样的学习有什么用?
生:课文里说“闰土的心中有着无尽的希奇事……而我的伙伴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他们就像井底之蛙,难道你想作井底之蛙?
(那位学生被说得哑口无言)
师:看来大家都不喜欢少年鲁迅的这种生活。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针尖对麦芒,灵牙对利齿,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辩论场面。可是在以上案例中,出现的却是一边倒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辩论中必须有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只有存在不同意见的双方,才有各自思想的碰撞与交锋,学生才有辩的价值。可是,案例中的辩题,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少年鲁迅的这种生活是学生不喜欢的,它不存在所谓的双方意见,因此,学生辩不起来是可想而知的事。而那个说有点喜欢鲁迅生活的学生,他是真的喜好,还是想迎合老师的意图,这个我们无从得知,可是令该教师想不到的是:他的意见成了同学们的众矢之的!由此可见,案例中的辩题是一个空辩题,只是走了一个过场而已,并无实际意义。
辩论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手段是要为目的服务的。可是上述几个案例中,教者却把辩论本身当成了教学目的,纯粹是为辩论而辩论,这显然是不对的。同时,上述案例中的论题也有问题,这些辩题要么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要么游离文本主题,显得很随意,丝毫没有辩论的价值。所以,为了避免假、大、空辩题现象的出现,我们要细读文本,要细读,细读,再细读,准确把握住教材的“灵魂”,设计出符合文本价值取向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小、实辩题,只有这样,我们的辩论才会不失初衷,才能富有实效。
【案例1】《将相和》教学片段
师:如果秦王叫兵士来抢蔺相如手中的和氏璧的话,他真的会和和氏璧一起撞向柱子吗?你认为会的请举手。
(有小部分的学生迟疑了一会儿,举了手)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认为蔺相如不会。这样吧,咱们各自来谈谈看法,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不会,因为蔺相如出访秦国前,答应赵王如果拿不到十五座城,他一定会把璧带回去。
生:我认为也不会,这只是蔺相如吓唬秦王的手段而已。
生:是啊,要是他与璧一起撞向柱子,和氏璧不是拿不回去了吗?
生:我认为如果秦王叫兵士来抢蔺相如手中的和氏璧的话,他一定会撞向柱子的。中国不是有句话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刚才有同学说,要是与璧一起撞向柱子,和氏璧就拿不回去了。我觉得如果蔺相如的脑袋撞在柱子上,以身殉国,不拿和氏璧回去又有什么关系。
生:蔺相如不一定会死,可能在他撞之前,已经被身边的士兵拦下了。
……
相信教过此课的老师,看了以上教学片段,一定会和我提出一样的问题:案例中的话题——“他会不会和和氏璧一起撞向柱子”,真的有必要辩论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话题陈述内容不正确,因为作为一个强国的国君,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用“抢”这个有失身份的方式来强取和氏璧。其次,蔺相如这样做是看准了秦王的为人,知道他不会来抢,蔺相如心里有数。第三,就算秦王真这样做了,我想蔺相如是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和和氏璧一起撞向柱子的,所以说这是个假辩题,这样的辩论容易让学生越辩越糊涂,越辩越离题。
【案例2】《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
师:老师听到有一种声音,说要把圆明园重新建造起来,同学们,你们认为有没有必要?
生:我觉得有必要。建起来的话,我们又可以一睹圆明园以前的辉煌。
生:我觉得没必要。圆明园这么大,要建的话,要花多少钱啊?
生:我们可以捐钱呀,中国有多少人口,就算每人一块,也有很多钱。
生:我觉得没必要。圆明园内许许多多的文物被抢的抢,烧的烧,毁的毁,就算建起来,也是个空壳。
生:我觉得可以建起来。我在资料上看到,现在不少文物已经追回来了,而且,有许多的爱国人士都花钱把文物买回来。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但是有许多的文物都毁了,都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了。
生:有多少就放多少。
……
编者安排这篇文章,目的是要学生记住中国近代史上的这段屈辱历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由于之前教师成功的引导和铺垫,此时学生的表情严肃,课堂气氛寂静又庄重,整个课堂氛围很符合文本要表达的意思。可是,此时老师的一个辩论——圆明园有没有重新建造的必要,明显与文本的主题思想格格不入,使本已推向高潮的课堂,瞬间一落千丈、一蹶不振,先前那样严肃的课堂氛围已荡然无存,显然,这个环节成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分水岭。其实,这个话题根本没有辩论的价值,因为是否重建圆明园不是本篇课文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小学生要关心的问题,这个辩题太大了。
【案例3】《少年闰土》教学片段
师:学到这儿,老师心里有一个疑问,想请大家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你们喜不喜欢少年鲁迅的这种生活?
生:我不喜欢。因为整天关在房子里,一点活动时间都没有,太闷了。
生:我也不喜欢。一天到晚的做作业、看书,没有一点业余的时间去干自己喜欢的事。
生:我也不喜欢。这样也太不自在了,一点自由的时间都没有。
师:有喜欢的吗?
(等了不少时间,总算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有点喜欢鲁迅的生活。
师:为什么?
生:可以学知识。
生:一天到晚学知识,你不累吗?
生:天天读书,你肯定会头昏脑胀的,这样的学习有什么用?
生:课文里说“闰土的心中有着无尽的希奇事……而我的伙伴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他们就像井底之蛙,难道你想作井底之蛙?
(那位学生被说得哑口无言)
师:看来大家都不喜欢少年鲁迅的这种生活。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针尖对麦芒,灵牙对利齿,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辩论场面。可是在以上案例中,出现的却是一边倒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辩论中必须有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只有存在不同意见的双方,才有各自思想的碰撞与交锋,学生才有辩的价值。可是,案例中的辩题,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少年鲁迅的这种生活是学生不喜欢的,它不存在所谓的双方意见,因此,学生辩不起来是可想而知的事。而那个说有点喜欢鲁迅生活的学生,他是真的喜好,还是想迎合老师的意图,这个我们无从得知,可是令该教师想不到的是:他的意见成了同学们的众矢之的!由此可见,案例中的辩题是一个空辩题,只是走了一个过场而已,并无实际意义。
辩论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手段是要为目的服务的。可是上述几个案例中,教者却把辩论本身当成了教学目的,纯粹是为辩论而辩论,这显然是不对的。同时,上述案例中的论题也有问题,这些辩题要么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要么游离文本主题,显得很随意,丝毫没有辩论的价值。所以,为了避免假、大、空辩题现象的出现,我们要细读文本,要细读,细读,再细读,准确把握住教材的“灵魂”,设计出符合文本价值取向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小、实辩题,只有这样,我们的辩论才会不失初衷,才能富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