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绘本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隨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不断更新,幼儿园语言学科中绘本教学已经成为了不少幼儿教师首先的教学活动形式,开展绘本教学成为了主流。但是因为教师经验和认知的缺乏,绘本教学的形式化、盲目性等成为了现代年轻教师对绘本教学的普遍问题。“如何提高绘本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成为了各园所教师探讨研究的话题,带着前辈的经验,自身实践的切身体会,发现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之前的教案设计尤为重要。
  一、绘本的分类和选材
  得到老师青睐、孩子喜爱的绘本教学活动绝大多数取决于绘本内容的趣味性、文学性、生活化。那么,在设计设计绘本教学前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繪本的选材是尤为关键的。优秀的绘本不仅仅只是描述一个故事,也不仅仅只是蕴藏一个道理。它对幼儿的影响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绘本《贪吃的小蛇》,从每页的水果图片、小蛇肚子的变形图等方面可以引发孩子大胆的想象和表述,感受故事的趣味性。这是站在语言领域学科来进行活动的设计。但也有老师将《贪吃的小蛇》,从每页的水果的形状和先后出现的顺序等方面切入,让孩子认识圆形、三角形等常见的图形,学会按事物出现的顺序进行依次排序等的科学活动。
  绘本《小花猫找朋友》中,通过小花猫找朋友教育幼儿平时怎么和小朋友游戏活动。小花猫遇到婆婆前怎么样和八哥和小黄狗说话,通过婆婆的教育小花猫知道怎样和小朋友交往。
  看来,绘本教学不只是专为幼儿园语言领域学科服务的。它的分类取决于教师对该绘本研读的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如何将绘本进行分类,并选择出适合不同幼儿阅读的绘本教材呢?
  (一)引导性提问推动幼儿思考
  在整个绘本阅读活动中我采用了大量的这类语言,引导幼儿思考,从而推动绘本阅读活动的进行。
  例如,当幼儿在欣赏第一幅图画时,发现了在画面的右上角有一块咖啡色的物体,幼儿感到很疑惑,我就运用了引导性的语言引导幼儿思考:“你觉得小老鼠在花园里发现了什么?”通过这样一个引导性的提问,幼儿纷纷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幼儿表示:“小老鼠在花园里发现了一座小山。”还有的幼儿说:“小老鼠发现的是一条泥土河。”等,通过一个引导性的提问就帮助幼儿想象,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再如,当幼儿关注到小老鼠的表情时,我提问:“眼睛弯弯的说明是什么?”孩子回答是高兴。随后继续追问:“什么事情让小老鼠觉得开心啊?”用这样一个引导性的提问又一次带动幼儿进入了想象的世界,表达的空间。
  (二)设疑式语言激发幼儿兴趣
  设疑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推动幼儿积极思考。在本次绘本阅读中,我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了设疑性的提问,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始终都保持积极探索的热情。
  例如,“我们看一看,小老鼠是走掉了,还是怎么样了?”用这样设疑性的语言激发幼儿探索的热情。
  (三)体验式的语言带领幼儿走进绘本
  绘本阅读注重体验和感受,幼儿不仅在绘本阅读中能体验故事的情景和情节,还能在阅读故事时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绪。我在阅读过程中运用体验式的语言,带领幼儿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的情绪。
  二、教学方法策略的运用
  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口头语言法,直观教学法,时间练习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四种教法。对幼儿教育的深入研究和实践中发现,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对于每个老师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的运用就是适合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法。绘本教学的教法同样如此,以下是笔者在绘本教学中对教学法的理解和运用。
  (一)口头语言法
  五大学科领域的教学活动中首选则是口头语言法。口头语言法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最直接的方法。在绘本活动教案的设计中,老师对每个环节的关键提问、过渡语、有效回应等都是口头语言法运用的体现;在绘本活动流程的现场中,老师对故事情节的讲述,对深奥词语的讲解。
  (二)直观教学法
  绘本教学中对直观教学法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绘本教学概念中“把绘本作为教材为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服务的教与学的全过程”的概念体现了绘本教学中发挥绘本的直观性特点来完成教学内容。在绘本活动教案的设计中,老师对绘本的页面需要用提问、等待、演示等形式,让孩子充分的观察、理解和表达。直观教学法主要是为了幼儿在绘本教学中有效的把握重难点。
  (三)实践练习法
  实践练习法的运用是绘本教学中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一种教法。在《指南》中将语言学科分为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那么,绘本教学中运用实践练习法也是对幼儿“读”的能力的培养,“读”是指幼儿对绘本画面、词句、蕴含的道理等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游戏情境的导入,现场模仿的穿插,反复演练的深入等,在幼儿进一步掌握绘本教学中重难点的同时,也能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得到升华。
其他文献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又有新的小朋友上幼儿园了,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特别差,平时上学书包是父母拿,衣服是父母给换。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造成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孩子的行为习惯普遍较差,所以我们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讲,主要包括幼儿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卫生行为习惯,锻炼的习惯等。对于幼儿来讲,让幼儿保持有
期刊
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很庆幸能走上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成为一名英语教师。任职以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知道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掌握各项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课后及时批改作业,耐心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同时,积极外出听课及评课,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教学水平有了一定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在幼儿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其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幼儿教师通过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可有效的实现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氛围调动,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的作用。与此同时,利用信息技术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扩展幼儿视野,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都有着积极的效果。基于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的种种优势,幼儿教师应正确运用信息技术,
期刊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土壤,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学生的创造力,展示不同学生的风采。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提供自主探究的材料,编制自主选择的练习,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让每个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都能自主探究,自由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一、创设氛围,自主探究  教师必须从观念上、行动上、方法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学
期刊
幼儿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因此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较易达到教学目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技术使教学信息形式多样化,变化不断,这适应了幼儿兴趣容易转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以圖片、声音、动画等不同方式出
期刊
综合实践课是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它是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同学自己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增长意识的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特殊性。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思维  教学中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人才,这和发现式学习分不开。不论是学生独立发现,或是教师指导发现,学生皆系
期刊
对于社会激烈的竞争,教师肩上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的建设人才。过去的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实践少,导致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偏低,这样下去,学生将无法参与到激烈竞争中,无法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在《新课标》中,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能力,去搞好自己的工作,为祖
期刊
人生百年,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所铸就的,它需要一步一给脚印,踏实地往前走,比的不是速度,比的是一颗诚实踏实的心。坚持做好每一步,忘却曾经所付出的汗水,勇敢去做到每一步的坚持不懈,就会看到胜利的召唤,我始终相信,坚持过后,成功就会抵达。  要想成功,付出的心血就会很大,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西汉的司马迁“李陵之事”保守违背道德的指骂,蒙受委屈,在经过唾骂和无尽折磨时创作了捍世之作《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
期刊
有这样一群孩子,当他们还在非常小还不懂父母亲的真正含义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便离开了他们,到遥远的地方去为了生计而奔波。他们只是偶尔能从父母的电话里感受到其父母的存在与关爱,从小他们就没有父母的陪伴只能像小树一样孤独的成长。人们给这样没有父母亲陪伴而孤独的孩子们取了一个名字:留守儿童。  我校处于偏远的贫困山区,留守儿童自然十分的多。通过平常在学习与生活当中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
期刊
有一首歌唱到:“如果你对天空向往,渴望一双翅膀,放手让你飞翔……”放手或许就是生活赋予的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与气度。同样,在教育上,尤其在疑探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应适时放手,也许一切就会更加精彩。其实,放手也是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为学生的未来奠基的、智慧的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而要达到此目标,就需要循序渐进、逐渐放手,也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时就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