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三部曲”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5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如何进行,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和探讨的问题,而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诗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诗歌教学 新课程 体验感悟 心灵对话
  
  新课标中“阅读与鉴赏”第一条就指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现代社会,物质的一面日见发达繁复,可是,不少人的精神世界却贫乏苍白得可怜!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应不应该继承先人的优秀思想?难道真的就让屈原的香草、李白的酒杯、杜甫的眼泪永远留在时光的背影里?难道我们的生活就真的天天面对钢筋水泥丛林,隔绝山水明月清风?“诗的国度”里诗的传人已寥若晨星,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哺育了一代代文人学子,而如今,我们却成了数千年诗歌文明的“失忆者”。鉴于此,我们认真审视当代语文教育中的诗歌教学,分析其面临的现状,并探寻有效教学方式,力图使诗歌教学恰当地纳入语文素质教育的逻辑体系,这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百仞之山,取之有道,凡事都应有其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以为诗歌教学应走好以下“三部曲”。
  
  一、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里要说的最重要的一条——诗性人格的养成,正如古人所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大量背诵古典诗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古典诗词的过程,即积累典型语言材料的过程,更是在学生心田上播下民族文化种子的过程。语文教育的本质是立人,所谓“读书为明理,作文即做人”。语文教育的终极使命是培养能读会写、知书达理、有君子之风的中华少年。而中华古典诗词负载着伟大的人文精神,对塑造青少年学子的心魄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领悟诗歌之美,并以此来充实心灵,养成人格,丰富人生,是我们鉴赏诗歌的终极目的。
  积累可以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在如何保证学生学习诗歌的量的规定上下一番功夫。我在高一这一学年,在课堂上开辟了“每课一诗”专栏,要求全班同学轮流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爱的诗词(老师先检阅,做好把关工作),谈谈自己的心得,并要求学生课后做到两点:第一,讨论该同学的分析是否中肯,谈自己的见解;第二,在短时间内背诵这首诗。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下来其效果很是不错。
  
  二、感悟: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歌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抒发内心情感、陶冶情操性灵的文学样式,是用来流淌情感、倾吐心灵、表现生命体验的艺术篇章。诗歌和散文是与人的心灵距离最近的文体,容易使学生产生亲切、熟悉、认同的感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欣赏诗歌是读者与文本的心灵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生只有在阅读中调动真情去感悟、去赏析,才能解读出作品的丰富意蕴,从中得到心灵的愉悦、净化与美的思索启迪。
  欣赏诗歌不只是要让学生读懂文本,更要引导学生读活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譬如学生阅读鉴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读出的应不只是毛泽东眼里的湘江秋景和他心里的人生豪情,更该是学生自己体验欣赏的湘江秋景和相似的豪情壮志、自信蓬勃;学生阅读鉴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读出的应不只是徐志摩与康桥的幽幽别情,更该是学生自我聆听到的心灵深处朦胧淡雅的别情。诗与散文不同,语言凝练、含蓄,用词准确生动。指导学生学习诗歌时,必须要求学生多读,反复推敲,仔细品味那些经过作者精心锤炼的语言精华,才能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才能品味到诗歌的语言美。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写京城气势雄伟,点明繁华的送别之地。“风烟望五津”写遥远缥缈的五个渡口,点明荒凉的宦游之地。此情此景,友人别离,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两人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这是别中之别,所表达的感情真挚诚恳,关心的话语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非常动人。忽然作者笔锋一转,宽慰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乐观豁达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深切地感动了每一颗年轻而善感的心,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
  所以,诗歌教学更应该是导学而不是教学,“心有灵犀”还需要教师的“一点”来沟通,教师要通过导学搭建学生与文本心灵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三、探究: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我们现实中的诗歌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应试教育的压力,大多致力于在阅读阐释的过程中探求作者的原意,并把它作为唯一“权威”的解释,常常用单一固定的答案去解读意蕴丰厚的诗歌作品。这种独白式的阅读教学离开了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创新,无法呈现丰富多元、绚丽多姿的文本世界,诗歌文本解读最终只能枯萎在机械单一的文本世界里。
  诗歌教学不是独白式研究,而是探索式对话;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理性阐释,而是学生与文本情感的融合共振和对文本诗意个性化的玩味品读。诗歌欣赏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美妙的互动过程。“诗无达诂”,诗歌是朦胧含蓄、富于象征和暗示的作品,为读者的想像和解释保留着无穷的可能,因而任何一种解释都难以成为最后的定论。优秀的作品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它向每一位读者暗示了不同的意义,所以“百家争鸣”“曲径通幽”无疑成为文本解读的最高境界。诗歌语言追求模糊性、多义性、不确定性和空白效果,再加上读者带着独特的期待视野进行阅读,因此对文本的解读必定是自由的、个性化的。譬如郑愁予的《错误》,历来被认为就是一首写“闺怨”的爱情诗,可是对于正处于青春年华、善感多思的学生,完全可以有更丰盈多元的解读。诗中那个女子在寂寞中苦苦等待什么?过客的内涵是什么?单单诗中的“过客”那嗒嗒而行的马蹄、渐去渐远的身影,就能悄然唤醒学生擦肩而过的遗憾、无法挽留的伤感等生命体验、心灵感受,对“过客”的内涵有了个性化的、丰富多元的解读。学生可以联想起自己似水的年华,把“过客”理解为“不得不走向凋谢的美丽容颜”,“挽留不住的青春韶光”。学生也可以联想起自己生命里来来往往的人,把“错误”理解为是“一次美丽而短暂的邂逅”,“过客”可以理解为人生里一个真实的过客,比如茫茫人海里擦肩而过的陌路人;也可以把“过客”理解为只能陪我们走一程的亲人、朋友,虽然注定终将分离,不能一生同行的结局,却都给彼此留下了一段美好清纯、诗意隽永的回忆。学生还可以把“过客”理解为生命的代名词,不管我们对生命多么眷恋不舍,它都是短暂脆弱的,每个人都是世上匆匆的过客。
  总之,近年来,高考卷中诗歌鉴赏所占分值有增无减,诗歌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出现了诸多令人鼓舞的积极信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诗歌教学的现状却不尽人意。为此,在新课程环境下以素质教育理念来观照、认识、指导诗歌教学就尤显重要,且刻不容缓。笔者不揣浅陋,将这方面若干思维碎片杂陈于上,作为引玉之砖,就教于同行与方家。
  ★作者简介:金琼琼,浙江省永嘉罗浮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对比教学法”是古诗词教学中的常用方法。通过将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或不同时期的同题材之作通过对比,我们能够让学生对作品本身、诗人情感、时代特征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学生自主地品味鉴赏诗歌、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答题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古诗 鉴赏 对比教学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在几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中,对于林黛玉的外貌描写有几处不同的表述。本文就此問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文本的表达效果,人物形象的特点等作了细致的分析,阐述了笔者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情境 表达效果    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呕心沥血撰写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亲友间先后借阅、传抄,留下各种版本。各种版本中,仅仅关于女一号林黛玉的眉
【摘 要】为使高考作文“符合题意”,就必须过好审题关,因为审题直接关系到立意、选材和构思的优劣,此文就对高考试题中的三大类文题(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审题从各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以期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减少审题误差。  【关键词】高考作文 审题立意 审题要诀    《考试大纲》在作文考试要求的“基础等级”中,第一条就是要求作文“符合题意”。而高考作文要做到“符合题意”,就必须过好审题
中学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要注重语言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将道德教育的活水引进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教书与育人,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让中学语文课堂闪耀道德教育的璀璨光芒。  一、小处着手,挖掘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应从小处着手,注重细节。对于一些看似平淡无奇却含义丰富的语句,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字的深刻
【摘 要】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选用一两个例子,针对平时作文中出现的普遍性错误,进行概括性的纠正以巩固正确的认识,对作文的信心和水平都会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而要做好这些,必须找到一些支点。支点找准了,作文就很容易了。  【关键词】高考备考 作文复习 支点    记得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我们也要对考生说:“给自己一个支点,让你的作文更容易。”那么,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选
【摘 要】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语文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有高水准的教学语言艺术造诣,还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并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语言 语言艺术    我读《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时很欣赏作者对于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技巧的几点总结:言之有物,论之有实;言之有序,条理清楚;言之有启,循
【摘 要】“代为之思”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以虚写实的手法,本文以几篇诗词作品为例,详细论述了这种手法的使用特点及其作用,以期对学生分析鉴赏此类作品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古典诗词 写作手法 以虚写实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古诗词阅读鉴赏题第3小题为: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摘 要】《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感情纠葛历来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基本事实是,三十年后,周朴园不顾鲁侍萍的“藕断丝连”,断然抛弃,曾经的偶像早成陌路。周鲁二人的“情变”表现了人性的复杂,这样的艺术构思完成了对典型人物的立体塑造。  【关键词】《雷雨》 感情纠葛 人性  曹禺的戏剧《雷雨》中,周朴园跟鲁侍萍的感情纠葛是极其重要的一条线。三十年前的始乱终弃造成了鲁侍萍一生的痛苦,她坚决反对鲁贵把女儿带
【摘 要】磨课是许多中学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形式,通过磨课,可以探讨文本,研讨学情,调整教案,完善教法。本文详细记录了一次教研组磨课的过程,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关键词】教研 课堂教学 磨课    本学期,学校分配了二位刚大学毕业的老师,于是,我们教研组便经常性地开展新老教师磨课。所谓新老教师磨课,是指新老教师共同备课,探讨文本,研讨学情,磨合教案、课件,再相互听课、评课、反思
很多理科老师在讲解某例题后,常常再用一些同类的题目来巩固,以便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语文也是可以归类学习的,下面就《荷塘月色》的教学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文章体裁的归类  《荷塘月色》作为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秀散文,编录在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中。散文体裁在课本中的比例不在少数,且散文体裁的阅读理解在各级各类语文试卷上纷纷登场。这足以证明以此文为典型教学生学会有关散文的方法尤为重要。  结合《课标》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