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离不开教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asz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这个题目,千万别误解成教师的自恋,我绝无否定还有自学的途径。我这里说的“学离不开教”,一是前面讲过了“学”,要引出一个“教”字来,顺畅。二是从教学过程和语言文字诸多方面来说,学与教确实离不开。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当然就是教离不开学,这一点是绝对的。连孔子都不是生而知之者,我们岂能不学就教?
  前文从字形上讲过“学”与“数”之间的关系,其实“学”与“教”“觉”有关系,与“效”“校”等字的音义也有关系。讲文字离不开字形,一点一画都能说出个究竟来,古趣盎然,但过分沉迷其中,也会流于琐碎无聊。宋、元时期的六书学就有这个毛病。读古书就得突破字形的束缚,因声求义,乾嘉学者这方面的成就实在惊人。汉字学想弄明白字形与所记录音义之间的联系,词源学想弄明白读音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二者各有自己的目标和方法,但常常彼此相通,互相为证。我个人以为研究文字不能没有语义学的眼界,研究词汇不能没有文字学的知识。
  先说教学。《礼记》中有一篇《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论教学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尽管有古代教学内容主要是“道”、今天主要内容是“技”的不同,但“教学”作为一个词语所承载的意义有其一贯性。实施教学这种行为,得具备如下条件:硬件有教者之教,有学者之学,还得有教学场所,软件得有教学目的,有教学方法等等。这些在语言文字之间居然都有联系。教是施教,学是受教。语言中表示施受关系的最初大都用一个字表达,例如授受最初就都写作“受”,语言学称作“授受同辞”。教里有学,学里有教,把教学当作同一个过程,教与学就是互相依存的整体。《学记》中引了古书说“学学半”论证“教学相长”的道理,这其中的两个“学”字有一个一定得读成“教”才通。有一个现在已经不用的“斅”,应当就是学与教的糅合,即是教,又是学。教与学的读音古代很近,现在有的方言中读音也很近,从语言上说二者同源,没有人怀疑。不过,“教”与“学”在甲骨文中就分开了:
  我们讲甲骨文中的“学”字,是两手摆弄五、六,两只手兼表读音;这个“教”字是攴和两个五组合,是形声字,但也不是一般的形声字。攴在这里就是教鞭,贾谊《过秦论》中说鞭扑天下,攴就是扑,打人用的。棍棒下面出孝子,这是那个时代的教学观念,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体罚作为教学方式就表现在文字构形中。两个五叠加起来是爻,学过《周易》的人都知道有阳爻、阴爻,卦是用筹算出来的,是用数堆出来的。这个爻最初也与筹算和数字相关,也是学习的内容,同时也表示读音。与“学”字一样,后来也在下部加了一个子,就是施教的对象,就成了。《说文》说“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把写成“孝”,可能真是“浅人所改”,许慎不会分不清与“孝”的,“孝”字上部是老,字形上和“爻”一点关系都没有。
  把甲骨文中的“学”与“教”放在一起再看看,就能体会到古人造字时惨淡经营的妙想了:
  前者是双手摆弄数字学习算数,五加六等于十一?双手兼表读音;后者是用教具鞭扑学习算数,二五一十?爻兼表读音。
  学也罢,教也罢,目的是什么?觉!何谓觉?老师教,学生学,由不明白而明白是谓觉。《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这个“觉”字中有学字头,读音与学十分相近,偶然吗?当然不是!是音义之间自然的联系,字形是有意的选择。
  怎么教与学?效!上行下效。《周易》说:“崇效天,卑法地。”高效法天,低效法地,那是圣人之效,师法自然,不是谁都能够觉悟效仿的。效父母、效师友是实在的,所以言教不如身教,施教者得以身作则,学习者得照着“模范”“榜样”去效仿。“效”与“教”读音是如此相近,意义如此密切,偶然吗?当然不是。
  在哪里教学呢?校!《孟子·滕文公上》说,要“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不同时代,学校有不同的名称,校之称谓很古老。又是读音相近,语义密切相关,更不是偶然的。
  把“教、学、觉、效、校”放在一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语义的关联与区别;把它们放在音义关系中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同源;从字形上看,我们可以发现造字时代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认识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语言之间是有联系的,文字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我们说文解字,岂能孤立地一个一个单蹦!
其他文献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作文》一文,总结2015年高考作文命题时提出的一个概念。这种作文在试题材料之后给考生发出“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按“任务指令”完成作文,故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请看下面的两则高考作文试题:  1.(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
期刊
到了叙述和介绍中国十二生肖动物的成语文化与对应的阿拉伯文化中的动物成语文化的最后一组了,即猴、鸡、狗以及猪。这篇文章将探究这四种动物在中阿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同时还阐述这四种动物的本性。  一 猴子  “猴”在中国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九,在十二支配属“申”,猴子并不是家畜,与人类的关系就比不上“六畜”那样密切。但是猴子属于灵长类动物,所以在人的感觉上,猴子比其他动物就多了几分亲近感。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期刊
关中的睦邻之帮——福音村  赵先生爱羊,养羊是他退休后的主要生活,以至于现在他一见人就介绍自己是“羊倌”和羊的人类朋友。起初,我对此还有点小小的纳闷,他的口音不是陕西当地人的口音,而更像其山东老家的口音。随着我对他口音的熟悉,我才明白他的名字“杨山”这两个汉语词,也是“山羊”这两个字的同音字。  六十七年来,赵先生几乎没有离开过福音村。也没有这个必要,他家的门前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现代中国动荡和唯利是
期刊
编辑这期《美文》“汉风专刊”时,正值新春时节,整个中国甚或整个地球都在准备着、忙碌着、热闹着庆祝中国年。从电视新闻报道得知,不仅全球华人在庆祝,还带动着世界各地的非华人族裔参与进来,有的国家甚至将中国春节确定为“法定”节日,以后年年与华人一同放假、狂欢。这说明,中国的习俗已越来越多地吸引着外国人的眼球,中国的故事已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感兴趣,中国的文化也已越来越多地走到了全球、融入了世界。  与这样
期刊
余秋雨先生曾说,他看过很多名片,名片上印着“国家一级演员”。余秋雨说他一直不明白,“国家”两个字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是指自己属于官方?还是指自己经过“国家级”评选?但他到处打听,“国家”并没有设立过这样一个统一的评选机构。更奇怪的是,有“一级”必有“二级”,但那么多年来,他说他怎么从来未见过一张名片上印着“国家二级演员”?在北京余秋雨先生还见过一张名片,上面印着“世界文艺界协会主席”。余先生调侃地
期刊
宝宝醒了,哭了起来。现在是凌晨3点。我不清楚她是饿了还是被外面的烟花爆竹吵醒了。虽然已经是深夜,仍有许多人在北京的冬夜里燃放着各式的烟花,喜迎新春的到来。  这是宝宝的第一个春节:她将第一次体验这种爆竹响彻通宵,烟花一直闪耀到天明的经历。对于我,这是第四次。然而这个新年对我这个新组的小家来说意味着很多。  这一年,我用崭新的眼光认识中国的新年。都说中国文化非常博大精深。假使没有扎根并且融入中国真正
期刊
中国古代宫廷很早就有画师供职:周代名为“画史”;两汉时期有“尚方画工”和“黄门画者”;唐朝进一步分为供养、待诏、袛候等等。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御用画院机构始于五代,北宋统一中原后继承接收后周及西蜀、南唐的画院和画家,设立了翰林图画院。自此,画院制度日臻完善,日益隆盛,两宋时期也随之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时至北宋徽宗一朝,宫廷画院达到极盛,画院在制度上革新,画家在待遇上得到极大提高。聚集培
期刊
「打开全文」 又称“打开全文体”,是近年间日渐流行的一种网络新文体,简单说,所谓“打开全文”,是指在书写、传播段子或笑话时,将“包袱”“谜底”“彩蛋”之类设置在“打开正文”后呈现,让“包袱”更响,“彩蛋”更亮,它有约30%的搞笑,40%的恶作剧以及约20%左右的装神弄鬼……调皮或自以为机智。  「他们的人生比世界上任何的电子产品都要重要」 来自作者洁颖推荐,“近日,一个美国南部的彪悍老妈因痛恨其孩
期刊
山水画在两宋之际是个高峰,审美情趣和技法系统在这一时期都日臻成熟。画家“驱山走海”将山川江河,林木溪径,野村人家绘制成一幅连绵美景的山水画长卷。这是须要何等的心智机巧。  表现大跨度空间的山水景色,乃至将千里江山融汇到一幅画中,中国古代绘画者创造性的采用移动、减距、以大观小的散点透视法来表现广阔而丰富的景象。这种方法给画家在空间处理上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自由。  透视,中国古代谓之“远进法”。散点透
期刊
1.请谈谈黄土高原和故乡对你文学创作的意义。  我出生在大西北最为贫瘠的黄土高原上,我的故乡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它算不上美丽,但在我的人生及创作道路上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黄土高原上稀疏的植被,故乡的乡亲们,祖父、父亲、母亲,姐姐,他们在我成长和创作的道路上给我无限的灵感,是我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源泉,也是我心灵深处一处清喜的水泽,一处灵魂的净地。  2.在很多学生着迷于“45度仰望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