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当前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玉米种植产业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也在不断提高,成为人们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还有效地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种植收益,结合实践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重要性
我国为粮食产业大国,从粮食种类与实际产量层面分析,对玉米进行高产栽培十分关键。玉米高产栽培中要对应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通过案例分析后发现,玉米种植受多因素影响,会导致产量下降。因此,高产栽培技术重要价值为:(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提升玉米产量,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受自然环境、土壤养分等影响,会导致产量提升缓慢,在种植中利用高产栽培技术,从方法、施肥、管理等层面入手,可充分发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时效功能。(2)可增加玉米产业经济效益。玉米作为我国重要农作物,产业价值及经济效益都尤为重要,提高玉米产量有利于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因此,应用高产栽培技术,让玉米产量大幅度提升,同时获得客观经济效益。
2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科学选择并处理种子
科学合理地进行玉米选种是影响玉米成活率及产量的关键。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结合区域内土壤、气候、降雨、温湿度等多因素进行合理化的选种,要保证所选择的玉米品种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保证籽粒饱满,高产稳产,达到更高的产量和质量。完成选种工作后,要及时进行种子处理,提高种子萌芽率,降低病虫害发病率。首先将种子晾晒2-3d,在此期间要定时翻动,保证种子受热均匀,充分晒种有利于促进种子发芽和吸水,同时能降低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其次是浸种,准备50℃左右的温水,然后放入玉米种浸泡6h,接着将其放置于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当中浸泡2h后捞出。最后是拌种,可以将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入玉米中,降低黑穗病发病率,亦可将辛硫磷溶液拌入玉米中,能有效预防地下害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期间如发现有受损的玉米种、瘪粒、病粒,要及时将其清理掉。
2.2种植地的选择与整理
玉米种植之前,一定要根据玉米的品种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并整地。玉米是甘肃省第二大粮食产物,具备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还是在肥沃的土地上都可以种植,并且能够良好生长。玉米的茎秆比较粗、分支比较多,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水分和养分来供给。所以,种植玉米的时候尽量选择土地肥沃、方便排灌的地块。选地之后要开始整地,需要进行翻土、疏松土壤,使玉米种子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另外,根据庆阳市镇原县的实际情况起垄,当玉米进入到生长期之后保证通风、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玉米花期的授粉率,实现玉米高产。
2.3合理进行玉米种植
玉米品种的好坏并不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唯一因素,在选择良好的玉米品种后,要根据品种的特性,合理进行玉米种植。种植密度可按照稀植品种、密植品种、中密植品种合理种植,由此也可以分析出玉米的种植行宽窄,并选择出合适的种植技术。新型的种植技术跟之前传统的种植技术有着较大的差别,此技术不仅将浅耕变为深耕,还可以进行精量播种;可以让玉米根部有效地通风,让每一株玉米都可以受到光照。深耕可以让玉米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这样不仅最大程度提高了玉米的质量,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还能让玉米根部更好地吸收到了水分。同时,新型的玉米种植技术降低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2.4施肥管理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只有经过科学的施肥,才能确保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首先,在进行玉米种植以前,农户要对田地进行详细的检测,发现土地中的有机物质含量是否达标。如果不达标,就要及时地对田地施加有机肥,以补充不足的部分,保证土地的肥力可以支撑玉米的生产。其次,农户要把握好玉米在各个成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针对性进行施肥,确保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最后,农户还要根据病虫害情况来进行施肥,当发现有病虫害发生而导致植株衰亡的现象时,及时施加氮、磷、钾等元素来应对病虫害的侵袭。且在整个施肥过程中,都要控制好施肥的量,确保不要出现玉米营养过剩的现象。
2.5玉米灌溉
水分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态,灌溉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玉米,因玉米的生存能力强,在干旱缺水的地区也可以种植,但如果玉米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会缺水死亡。因此,如果想要增加玉米产量,并提高其质量标准,就需要在玉米播种前进行灌溉工作。灌溉可以采用喷灌和沟灌,但在很多地区都选择沟灌的方式,因为沟灌较容易上手,同时还可以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3病虫害防治
3.1玉米褐斑病
本种病害主要对玉米果穗以下的叶片、叶鞘等造成危害,导致叶片干枯问题的发生。发病初期,有圆形、椭圆形黄色水浸状病斑出现于叶片上,病斑直径约为1mm左右,但数量较多。随着病害的加剧,病斑向黄褐色、红褐色转变,且逐渐破裂,有黄色粉状物散发出来。若田块具有较高密度或肥力条件较差,容易加重病情。针对本类病害,需结合玉米品种类型和地块肥力条件,合理控制栽培密度,促使田间通透性得到改善。尽量应用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搭配氮肥、磷肥与钾肥。落实中耕除草工序,促使玉米植株的长势、抗病性等得到增强。田间出现病害后,可向玉米叶片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体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等藥物。
3.2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又被称为玉米腻虫或玉米蜜虫,是禾本科植物较为重要的一种害虫。主要通过吸食玉米汁液以阻碍其正常生长,其为害期一般为苗期至成熟期,为害时可分泌蜜露,并产生黑色霉状物,常导致玉米减产15%-30%。需及时将田间地头杂草清除;采用麦垄套种玉米可提前10-15d,这样能有效避开蚜虫繁殖盛期。在玉米播种前,可采用90%吡虫啉湿拌剂或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在玉米抽雄初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
3.3玉米螟
玉米螟对当地的玉米产量和质量威胁巨大,玉米螟的出现会让玉米面对45%左右的减产。玉米螟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的成熟期,出现极端的降水天气之后,玉米螟的生长会造成玉米出现穗腐病,对当地的农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玉米螟的防治手段以综合防治手段为主,将防治时机提前,使用药剂进行拌种,根据玉米螟的习性,规划诱杀田,引导玉米螟集中产卵,然后使用辛硫磷颗粒剂集中灭杀。还可选择生物方法进行防治,通过赤眼蜂以虫治虫,有效降低玉米田中玉米螟的数量,特别是在玉米螟产卵的时间段,人工释放赤眼蜂,效果更加显著。而当玉米螟已经出现流行的趋势,则需要马上使用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苗期之后,使用10%蚍虫啉、4.5%高效氯氰菊酯,而喇叭口期可使用辛硫磷、乙酰甲胺磷、20%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来控制,效果显著,避免玉米螟对玉米产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4结束语
总之,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长会由于各种外界因素作用,对产量及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对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并在种植期间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而确保玉米的种植效益得到较好的保障,这对于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昌荣.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科技,2019,37(02):36+41.
[2]陈玉珍.云南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与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0,623(3):89-90.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重要性
我国为粮食产业大国,从粮食种类与实际产量层面分析,对玉米进行高产栽培十分关键。玉米高产栽培中要对应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通过案例分析后发现,玉米种植受多因素影响,会导致产量下降。因此,高产栽培技术重要价值为:(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提升玉米产量,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受自然环境、土壤养分等影响,会导致产量提升缓慢,在种植中利用高产栽培技术,从方法、施肥、管理等层面入手,可充分发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时效功能。(2)可增加玉米产业经济效益。玉米作为我国重要农作物,产业价值及经济效益都尤为重要,提高玉米产量有利于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因此,应用高产栽培技术,让玉米产量大幅度提升,同时获得客观经济效益。
2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1科学选择并处理种子
科学合理地进行玉米选种是影响玉米成活率及产量的关键。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结合区域内土壤、气候、降雨、温湿度等多因素进行合理化的选种,要保证所选择的玉米品种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保证籽粒饱满,高产稳产,达到更高的产量和质量。完成选种工作后,要及时进行种子处理,提高种子萌芽率,降低病虫害发病率。首先将种子晾晒2-3d,在此期间要定时翻动,保证种子受热均匀,充分晒种有利于促进种子发芽和吸水,同时能降低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其次是浸种,准备50℃左右的温水,然后放入玉米种浸泡6h,接着将其放置于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当中浸泡2h后捞出。最后是拌种,可以将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入玉米中,降低黑穗病发病率,亦可将辛硫磷溶液拌入玉米中,能有效预防地下害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期间如发现有受损的玉米种、瘪粒、病粒,要及时将其清理掉。
2.2种植地的选择与整理
玉米种植之前,一定要根据玉米的品种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并整地。玉米是甘肃省第二大粮食产物,具备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还是在肥沃的土地上都可以种植,并且能够良好生长。玉米的茎秆比较粗、分支比较多,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水分和养分来供给。所以,种植玉米的时候尽量选择土地肥沃、方便排灌的地块。选地之后要开始整地,需要进行翻土、疏松土壤,使玉米种子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另外,根据庆阳市镇原县的实际情况起垄,当玉米进入到生长期之后保证通风、透光,从而有利于提高玉米花期的授粉率,实现玉米高产。
2.3合理进行玉米种植
玉米品种的好坏并不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唯一因素,在选择良好的玉米品种后,要根据品种的特性,合理进行玉米种植。种植密度可按照稀植品种、密植品种、中密植品种合理种植,由此也可以分析出玉米的种植行宽窄,并选择出合适的种植技术。新型的种植技术跟之前传统的种植技术有着较大的差别,此技术不仅将浅耕变为深耕,还可以进行精量播种;可以让玉米根部有效地通风,让每一株玉米都可以受到光照。深耕可以让玉米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这样不仅最大程度提高了玉米的质量,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还能让玉米根部更好地吸收到了水分。同时,新型的玉米种植技术降低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2.4施肥管理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只有经过科学的施肥,才能确保提高玉米的产量与质量。首先,在进行玉米种植以前,农户要对田地进行详细的检测,发现土地中的有机物质含量是否达标。如果不达标,就要及时地对田地施加有机肥,以补充不足的部分,保证土地的肥力可以支撑玉米的生产。其次,农户要把握好玉米在各个成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针对性进行施肥,确保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最后,农户还要根据病虫害情况来进行施肥,当发现有病虫害发生而导致植株衰亡的现象时,及时施加氮、磷、钾等元素来应对病虫害的侵袭。且在整个施肥过程中,都要控制好施肥的量,确保不要出现玉米营养过剩的现象。
2.5玉米灌溉
水分决定了植物的生长状态,灌溉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玉米,因玉米的生存能力强,在干旱缺水的地区也可以种植,但如果玉米长期处于缺水的状态,会缺水死亡。因此,如果想要增加玉米产量,并提高其质量标准,就需要在玉米播种前进行灌溉工作。灌溉可以采用喷灌和沟灌,但在很多地区都选择沟灌的方式,因为沟灌较容易上手,同时还可以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3病虫害防治
3.1玉米褐斑病
本种病害主要对玉米果穗以下的叶片、叶鞘等造成危害,导致叶片干枯问题的发生。发病初期,有圆形、椭圆形黄色水浸状病斑出现于叶片上,病斑直径约为1mm左右,但数量较多。随着病害的加剧,病斑向黄褐色、红褐色转变,且逐渐破裂,有黄色粉状物散发出来。若田块具有较高密度或肥力条件较差,容易加重病情。针对本类病害,需结合玉米品种类型和地块肥力条件,合理控制栽培密度,促使田间通透性得到改善。尽量应用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搭配氮肥、磷肥与钾肥。落实中耕除草工序,促使玉米植株的长势、抗病性等得到增强。田间出现病害后,可向玉米叶片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体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等藥物。
3.2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又被称为玉米腻虫或玉米蜜虫,是禾本科植物较为重要的一种害虫。主要通过吸食玉米汁液以阻碍其正常生长,其为害期一般为苗期至成熟期,为害时可分泌蜜露,并产生黑色霉状物,常导致玉米减产15%-30%。需及时将田间地头杂草清除;采用麦垄套种玉米可提前10-15d,这样能有效避开蚜虫繁殖盛期。在玉米播种前,可采用90%吡虫啉湿拌剂或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在玉米抽雄初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
3.3玉米螟
玉米螟对当地的玉米产量和质量威胁巨大,玉米螟的出现会让玉米面对45%左右的减产。玉米螟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的成熟期,出现极端的降水天气之后,玉米螟的生长会造成玉米出现穗腐病,对当地的农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玉米螟的防治手段以综合防治手段为主,将防治时机提前,使用药剂进行拌种,根据玉米螟的习性,规划诱杀田,引导玉米螟集中产卵,然后使用辛硫磷颗粒剂集中灭杀。还可选择生物方法进行防治,通过赤眼蜂以虫治虫,有效降低玉米田中玉米螟的数量,特别是在玉米螟产卵的时间段,人工释放赤眼蜂,效果更加显著。而当玉米螟已经出现流行的趋势,则需要马上使用化学药剂来进行防治。苗期之后,使用10%蚍虫啉、4.5%高效氯氰菊酯,而喇叭口期可使用辛硫磷、乙酰甲胺磷、20%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来控制,效果显著,避免玉米螟对玉米产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4结束语
总之,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长会由于各种外界因素作用,对产量及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应对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并在种植期间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而确保玉米的种植效益得到较好的保障,这对于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昌荣.浅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科技,2019,37(02):36+41.
[2]陈玉珍.云南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与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0,623(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