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路人和持灯者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acedf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新时期文学四十年。作为新诗的重要研究者和新时期诗歌的重要批评家,吴思敬的学术和批评生涯也持续了四十年。四十年间,吴思敬亲历了新时期的诗歌史,见证、推动和守护了新时期诗歌的发展,他是改革开放四十年诗歌的同路人和持灯者。他本人,也已经成为新时期诗歌史的一部分。

在场的批评和创作的和声


  将吴思敬形容为当代诗歌的同路人,是因为他的批评事业,始于新时期诗歌的发端,他的批评历程,也一直同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他一直是一位在场的批评家。
  吴思敬诗歌研究和批评的起点,是对青年诗人刘斌的评论《读〈天上的歌〉兼谈儿童诗的幻想》,发表在1978年3月11日的《光明日报》上。“幻想”,在之前十年的禁锢中,已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词。吴思敬敏感抓住了刘斌诗歌中浪漫主义的手法,肯定了诗歌的“幻想”。从这一篇评论起,关注青年,关注诗歌的主流和新声,就成为吴思敬批评研究的一个特点。
  在“朦胧诗”还是一个语含讥讽的称谓的时候,1980年8月3日,吴思敬就在《北京日报》发表了文章《要允许“不好懂”的诗存在》,为“朦胧诗”争取生存空间。此后,他剖析“第三代”诗歌的特质,为“他们”等在诗坛上定位;对上世纪90年代诗歌主潮及时作出判断;对21世纪初的诗歌潮流作出评述。可以说,在改革开放40年的诗歌中,他从来没有缺席过。
  对于当代诗歌,作为一个批评家,吴思敬不只是一位观察者和品判者,而是将自己的批评事业投入到当代诗歌建设中。他总是最近距离地感受着当代诗歌跳跃的脉搏,及时地回应它,发出和声。吴思敬的批评文字,实际参与和影响了当代诗歌的进程,同它一起生长,密不可分。实际上,还有许多卓越的批评家,对当代诗歌作出了精彩的解读和研究。但如同吴思敬这样,亲身参与了当代诗歌的建构,作为当代诗人的同路人一路走来,在每个历史关节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还是不多见的。他不是历史的回望者和旁观者,他就在历史之中。
  有别于那种强调文学研究“独立价值”的学者,吴思敬更希望文学批评可以同当下的文学创作对话。在强调文本独立性的新批评成为学界热潮的时候,吴思敬就对新批评提出过质疑。他认为“单纯从符号学、语义学的角度,对作品的语言、结构、意向等做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的研究”,走的是“一条钻牛角尖的路”。他总是敏感地追踪着诗歌创作的潮头,悉心地体味着诗人们的创作动向。他的批评文字呈现出开放和讨论的姿态,欢迎诗人们加入讨论,并以此对诗人们的创作发生实际影响。

前沿的眼光和宏观的视角


  吴思敬总是敏感又犀利地关注到当代诗歌发展的最前沿,在人们对诗歌的现状和未来认识尚存混沌的时候,他以文字为灯,澄明了一些模糊的地带。
  当有人把“文革”后一些青年诗人的诗称为“令人气闷的‘朦胧’”,加以贬义地冠以“朦胧诗”称号的时候,他干脆以“朦胧”立论:“‘朦胧’作为一种艺术风格,说来也算是源远流长了。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些诗人的‘嗜痂成癖’。因为,平心而论,‘朦胧’也是一种美。”
  其后,他更是超脱一时一地的论争,从时代发展和新的美学形态出现的高度论证“朦胧诗”出现的合理性,敏感又准确地将新的诗歌称为“现代诗”,认为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诗人为了捕捉变化的世界中的微妙感觉,难免运用抽象变形、意象暗示、隐喻通感、省略跳跃等手法,并认为“诗歌现代化的提法反映了诗歌要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规律”,以此为“新的”“怪异的”诗辩护。
  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形态各异,缺乏统一而明确的创作倾向。对这一时期诗歌的描述,吴思敬用了这样的句子:从身边的事物发现需要的诗句。他认为进入上世纪90年代,青年诗人们普遍“把半空悬浮的事物请回大地”,“由过去对现实的漠视、回避,转入对现实存在状况的敞开与关怀,由对隐喻、象征意象的迷恋,转入让存在在诗中直接呈现自己”。这样的描述抽丝剥茧,对上世纪90年代诗歌创作的变化作了清晰的概括。
  到了21世纪初,诗坛愈来愈众声喧哗。吴思敬于这喧哗声中,将世纪初诗歌的态势归纳为:消解深度与重建新诗的良知并存,靈性书写与低俗欲望的宣泄并存,宏大叙事与日常经验写作并存。在纷繁复杂、如破碎的镜子一般的新世纪诗坛上,什么样的概括都难臻完美。然而,吴思敬用三个“并存”,勾勒出了世纪初诗歌的轮廓,有助于人们透过诗人莫衷一是的自我表达,更准确地把握诗歌创作的现状。这种高屋建瓴的批评眼光,非由对当代诗歌数十年如一日的关注者不能拥有。
  吴思敬能对诗歌发展的前沿总是持有关注、抱以理解、给予评说,同他对诗歌之美的理解是分不开的。在他看来,诗歌美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流动不居的。他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追求,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追求的美和发现的美。”  从美的变迁来看待诗,就会积极理解诗歌的创新;从美的视角来看待诗,又会超越一时一地诗歌观念的桎梏。
  因为吴思敬对诗美的热爱,对“新的”“怪异的”诗的理解与同情,他就如手持一盏灯火,矢志不渝地守护着、温暖着诗歌这一隅园地。如他所说:“中国诗人在寂寞中坚持着,中国诗坛的圣火并没有熄灭,诗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贴近,但愿我们也能主动去拥抱诗。”

理论的观照和历史的视野


  吴思敬的批评和理论建构是相辅相成的。他以诗歌批评走上诗坛,随后就开始了扎实的理论研究,以此为批评打下厚实的根基。他的批评事业,又在丰富和印证着他的理论建构。
  批评由理论作为底色,同时又体现着历史的纵深感。如《20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20世纪新诗思潮述评》《90年代中国新诗的走向》《90年代诗歌的平民化倾向》《从黑夜走向白昼——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诗歌》等,都是对诗歌史上的重大话题和当代诗歌的潮流现象做出论述。即使是诗人论,也是将评论对象放入纵的时间轴上加以考察。眼界之高,叙述之廓朗从容就自然而然了。在吴思敬那里,他不仅仅从“当代”来考察“当代诗歌”,更进一步地强调当代诗歌在新诗序列中的位置。虽然新诗一直在“新”,一直在“后”,变化之快几让人眩晕,但从新诗史的角度看,事情或许没那么复杂,新诗的发展还是有其内在的线索。吴思敬敏锐地从康白情的诗中发现了“生活流”,因而表示对当代诗歌中的“日常主义”不必那么“惊诧”。吴思敬认为当代诗歌绝不是“断裂”,而是继承了新诗的传统,他将其总结为,从精神层面上看是“一种蓬勃的革新精神”,从艺术层面上说是一种现代性质、对现代化的追求。正是因为对历史视野的重视,他认为要让传统进入现实的空间,与现实对话。“传统只有进入人们现实的生存空间,才能发生效应,这才是传统的复活。”这些发言,既回应了对当代诗歌“没有传统”、甚至否定其价值的批评,也是对当代诗歌沉迷当下、热衷自我神话现象的有力警醒。

态度的包容和诗学的坚持


  吴思敬的学术研究和批评文字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其中体现出来的包容性。吴思敬从来不对新出现的事物、即使是不符合自己观念的事物轻易加以鞭挞,而总是尽力去理解,或以新事物的出现来补充、更新自己的观念,这使得他始终保持着与当下诗歌对话的活力。这无疑也是他的夫子自道。从对“朦胧诗”的大力支持,到对“生活流”的理解,到对“他们”等在当代诗歌中的定位,到对伊沙、朱文的肯定,乃至对“下半身”的关注,都可见吴思敬包容开放的批评思想。
  从1990年至今,当代诗歌的“圈子化”现象突出,互相攻讦和自我美化屡见不鲜。以至于无论是诗人或批评家,总会主动或被动地划入某一阵营。属于哪一个阵营,往往是人们关注诗人或批评家发言前不由自主的疑问。然而对吴思敬来说,他只属于“诗”这个阵营,基于人事的成见对他是不存在的,基于偏颇的美学立场的成见对他也是不存在的。上世纪90年代末“盘峰论争”之后,一些诗人和批评家忙着划清阵线——实际上,划清阵线也是种叙事策略,让个人在“斗争”中凸显出来,而吴思敬对两派的争斗并不以为然,他认为“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在创作上“有其各自的合理性”,“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模式”是有害的。他在对具体诗人的批评中坚持的也是诗的立场,在《九十年代中国新诗走向摭谈》 和《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需要的诗句——九十年代诗歌印象》等对上世纪90年代诗歌综论的文章中,他都没有专论某一派的诗人,而是把王家新、西川、西渡、于坚、韩东、伊沙、朱文等放在一起加以观察,甚至探寻他们表面分歧下创作的共性。似乎在吴思敬的笔下,打仗的两方预先“化敌为友”了。
  吴思敬对诗歌有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区别于那些将作品作为客观“文本”、或将作品对象化以建构自身理念的批评研究,作为改革开放40年诗歌的同路人和持灯者,吴思敬的批评研究有着“古典化”的温暖色泽。他用自己的文字为改革开放40年来的诗歌命名和立传。
其他文献
履 历 表  如果一张纸能装下一生,我希望我这张小之又小。  小到只剩下一个格子。  我要在那里寫上:我是孩子的妈妈  妈妈的孩子。七楼楼顶,十月的风中  那些大树只露出摇摆的树梢,  像一蓬野草。  固执的建筑纹丝不动。窗棂上反射的阳光  嗡嗡作响。  起风的日子朋友说我太瘦,不宜出门。  于是把一杯中药慢慢咽下,咂岀香味来。时 光  把时间研磨,用指尖敲碎  只剩这一分一秒。  脑袋不堪重负,
期刊
挂断几百分钟电话后的早安  耳机线里听着彼此呼吸声的熟睡和翻身  人群里十指紧扣到微微出汗的手  路灯 晚风 黄昏帮忙记下来的吻和拥抱  大马路上自顾自地肆意畅谈和大笑  心里攒着些想说的话和一些不在一起时发生  的小事情  想燃烧一整个风和煦光也温柔的下午  迫不及待地讲给你听  披着月光数星星  拉着手去看这个城市夜晚的烟火气  我望向月亮  却只看见你  把某个安静的午后放在耳机里静静听  
期刊
在 冬 天  在冬天  除了太阳和石头再没有什么了  落日和门口那块捶布石  是人间最遥远的距离  风将炽热的晚霞吹落到石头上  就凉透了  在冬天  树木如同干柴一样  大地只剩沉默  天空只剩宽容  每条街道只剩一句诺言的骨架  成为了无法隐藏的悲伤  这个村庄上方飘荡着炊烟  如同原野中站立的那个人孤独的目光  滚烫的灰烬  将随风飘散到所有地方  并长出青草  是什么正在冬天的内部燃烧  
期刊
发出鸟鸣的那个人  我总是在万籁俱静时 听见  鸟鸣的声音 那声音  来自时空深处 钻进我安然的耳鼓  越过向上生长的树枝 带着  仅存的绿色 像一个即将老去的女人  发出最后的声响  一个带着绿色的女人 就像一只  晚秋的候鸟 飞翔  是她唯一的选择 不同的是  女人的翅膀必須具有 理论上的  高度 女人必须是美的  无论花开还是花谢  我带着绿色披肩 寻找鸟鸣的方向  天空像一块蓝色的油画 亲
期刊
天空再也無法长大  诗歌依然披着精美的外套  而我们之间的关系  也怡然地诠释这个比方  蓝天、大海、星空  所有能带来愉悦感觉的  意象,像喷泉一样涌出  没有人知道,规整的花园  已布满几个窟窿  更没有人想象得出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让蒲公英和山柳兰,保持  同频的呼吸和心跳?  幻想和真实,总喜欢共同造就容器  它们会收集指摘和咒语  也愿意唤醒,在较真中沉睡的人  只是,那个天空再也
期刊
春 色  每次与你擦肩  不敢惊呼,怕打碎平静  只有你  能让我看清满面灰尘和斑点  四周的岩石  在你的躯体里隐身  用连绵的暗语交谈  那欲望彰显的云啊  若近,若远  像我,时常藏起虚假的心  我喜欢和他羽翼上的山桃花说话  花瓣在空中凝固  根在山里隐姓埋名呼 声  我畏惧  他修长的Y 形躯体  没有跌宕和起伏  却暗含汹涌  恍若  那些曾被吞噬生命和沉入水底的卡车  与我有关的  
期刊
陌 生 人  她对着桌上的黑白照片叫爸爸,几十年了  小时候,大声地叫,委屈地叫,生气地叫  如今只是过清明时,在心里轻轻地叫  似乎担心,声音大了,会听到应声影 子  傍晚,我们到铜官草灘  面向落日散步  同行的还有两个影子  他们碰触,排斥,挤压彼此  它们越来越长  这么多年,影子也学会了平心静气  以至于  这样撩不起发尾的风声  也盖过它们的声响窗 外  窗外,挂满青果的杨梅枝间  一
期刊
一個秋天  我所在的这个秋天的疼  是多么的具体  不说倒伏,痉挛着的稻穗  也不说挂满枝头的柿子  只说在情人眼里  就只有枫叶,金橘  像小红灯笼  只照来路,从不熄灭  就让草仰望苍穹  让清晨的第一滴泪珠  恋人般抬起秋的翅膀  让我的记忆回溯  捡拾岁月,死后复生  捡拾盛夏的火焰  来安放秋水之宁静  今夜,秋色辽阔  露水都擦亮嗓门  来听听蟋蟀彼此的唱和  我站在有蝴蝶栖息的窗前 
期刊
笑 脸 墙  没有名字,也无需解释  诗上庄的父老乡亲们  会用各种身份,来认领  这一张张笑脸  太奶奶、老爷爷、大叔、二娘、小妹  那些最亲的称呼都派上了用场  一些外乡人,也送来了亲人的眼神儿  当笑脸和笑脸相对  表情就会更加生动  存在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穿中国红的那位老奶奶  笑得格外灿烂  她深远的目光里  有十万亩春天  也有千萬里天空  有时候,笑声会从墙上飞出来  笑得花朵左摇
期刊
思 念  月亮一遍一遍转动在我的眼里  眼瞳爬满远方的思念  月亮下住着我的亲人  我一遍一遍呼唤  落在河流中的月亮  一条思念的伤痛  一寸一寸收紧撕裂的土地  波光粼粼 人间烟火  弥漫在我的生命中  我一遍一遍仰望  银河中的月亮  它在我的眼里干涸、生锈  如母亲流淌的眼泪秘密花园  我长久地等待  在彩云之南  穿过西双版纳原始森林  进入神秘的花园  晨露洗净我满身的泥土  奔跑在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