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襟视野、知识储备以及“美的批评”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指算来,新世纪文学已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在这十几年中,一批曾经是批评界“小字辈” 的“70后”批评家不知不觉已步入中年岁月。检视其文学批评实绩,也是成绩日丰,渐趋成熟,越来越表现出不俗的实力。这一代批评家已成为(至少可以说很快将成为)批评界一支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王迅,无疑是这一代批评家中的佼佼者之一。在2008年至今不算太长的六七年中,王迅写作了百余篇批评文章,另已出或将出多部著作,粗略算来,其文学批评写作已逾百万字。钱志富誉之为“文学批评道路上的苦行僧”①,对于勤勉笔耕的王迅而言,应是种很准确的描述。当然,王迅的文学批评成就与价值主要不是由其数量来衡量,而是更体现在其批评文字的质量:对文本及文学现象深入独到的剖析和准确判断,以及批评文字中呈现出来的批评个性。
  王迅是一位观念开放视野开阔的批评者。王迅的文学批评就其批评对象而言属于一种广义的文学批评,涵盖了文学批评的多个侧面,多个层次。从大的方面来看,王迅的文学批评文字包含两大块:以文学创作为对象的批评与以文学批评为对象的批评。后一种批评,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这样几篇文章:《美的批评》《回到传统诗学的原点》《文学批评的生命维度》。这些文章可以说是王迅建基于自身批评实践之上的关于批评理论的探讨,同时亦是其批评观的直接宣示,其中可见出作为批评家的王迅的自我期许,对其前一种批评文字也有明显的影响:王迅诸多以作家作品为对象的批评文章正是其批评观念的具体体现。在以文学创作为对象的批评中,也不只是用一种视角写作,其中,既有宏观研究,如《新世纪中国小说雅俗面向与趋优态势》一文是对新世纪小说发展趋向的总体把握,《介入历史,逼近精神—2011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揽胜》《沉郁的文学——2013年中短篇小说阅读札记》《艺术新变及其裂隙——2014年中篇小说美学分析》《边缘立场与叩问气度——2014年中篇小说主题学分析》等文则是晚近小说发展的年度综论;又有对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在对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中,纳入王迅批评视野的作家作品可以说非常广泛,莫言、余华、马原等先锋作家,林白、王安忆、迟子建等女性作家,韩东、刘震云、东西等晚生代作家以及贾平凹、李锐等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作家及其作品都是王迅的批评对象,而且还有对台湾作家白先勇、陈淑瑶的批评。从文体的角度,王迅的文学批评以小说评论为主,但也兼涉其他的文体,如《余华小说随笔散论》。王迅对新世纪的小说有这样的描述“不仅表现在纸质媒体所发表和出版的小说,也包括类型网络小说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类型化通俗小说在全媒体时代崛起,与纯文学领域的小说或者说雅小说双峰并峙而又和谐共生”,对于这样的状貌,王迅誉之为“新世纪中国小说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②。这样的言说除了可以见出王迅作为一个成熟的批评家对文学发展态势的敏锐感知与准确描述之外,也可见出王迅批评观念的包容性与开放性。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观念,王迅的批评文字对通俗文学与新兴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多有涉及,尤其是对至今仍被不少学者目为通俗作家的麦家不但在多篇论文中多有论述,而且写出了近20万字的专著《麦家论》。王迅认为:“批评应有大胸襟大视野”③,这样的“大胸襟大视野”当然应是多种因素的融合方能形成,但阅读的广泛、视野的开阔、观念的开放肯定是批评家大视野大胸襟的必要表现,是形成这样一种“大胸襟大视野”的必备条件。
  或许与其编辑的职业训练有关,王迅特别善于抓取批评对象中的关键词。这样的关键词既是王迅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又是其组织文章的中心线索。王迅把残雪的小说称作“精神传奇”,非常准确地抓住了残雪小说主要呈现人的精神世界的特征,《走向虚无的旅程——残雪小说精神机制论》一文对残雪的分析都围绕感受探寻这样的精神世界展开。对于林白的《北去来辞》,王迅用“逃离”来概括其文本之内故事核心。“主人公海红自我逃离的精神行为”④,同时亦是在概括表达林白对于其以往形成的叙事美学的超越。通过“逃离”这一关键词,把内容的分析与形式的分析联结为一个整体。王安忆的《天香》是一部有着史诗性追求的优秀长篇小说,其中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内涵都十分丰富。对于这样一部体大意深的长篇小说,分析起来头绪复杂,有相当的难度。王迅在其中提取出关键词“虚”与“实”——“确切地说,不但小说的叙述过程游弋在虚实之间,人物的生存态度与精神面向也发生了由‘虚’到‘实’的潜在过渡。在这个意义上,‘虚’与‘实’这组概念在小说中就具有双重的涵义,它既暗示出一个群体的生存意义指向,又呈现出文本操作层面的内在肌理”⑤。在“虚”与“实”的统摄之下对文本的故事与叙述展开细致的分析,尽管分析涉及文本的许多方面许多层次,但文章写得内在肌理明晰而不杂乱。对于迟子建小说,王迅抓取的关键词是“死亡”,王迅说迟子建“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不局限于生存意义,而是择定在死亡这个关亟点上。在整个生命流程中,生与死,作为人生的两极所存在的神秘联系,是迟子建小说书写的重点”⑥。迟子建的小说一直以温馨与诗意著称,能透过这样一种温暖的表层看到隐藏于其中的对于人生生与死的思考,可以见出王迅非同一般的审美洞察力。对于朱文颖的小说,王迅抓取了其“细小”的特征,李冯的小说则围绕“飘移”主题展开分析。
  王迅特别看重批评者的知识储备,认为“批评文章的优劣首先取决于批评家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两者缺一不可,且互相关联。而前者显然是关键,有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批评家审美所见之高下”⑦。王迅接受过多年学院派的正规学术训练,有着良好的知识储备与理论修养,这种良好的学术素养体现在其批评中,即是王迅往往能在中外文化文学发展流变的宏阔背景中评析当代的作家作品,同时又能纯熟的应用各种中外文艺理论,使得其批评文字显现出一种宏阔而又深厚的气势。比如对于残雪,王迅把其作品接受的“小众化”与“中国文化历来缺少自审的维度”联系起来⑧;对于残雪小说“诗与哲学深度交融”美学特征,王迅把她与西方文学中以哲学深度著称的萨特小说作对照,指出残雪“不是用哲学原理指导自己的写作,而是把文学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哲学高度。与萨特为了抽象概念而忘记艺术本身所不同的是,残雪的小说是存在论、认识论与艺术本体论在最彻底意义上的强力结合。对残雪来说,艺术的终极境界就是哲学的高度”⑨。在对残雪小说《新世纪爱情故事》的批评中,王迅把其中阿丝的突围表演解读为艺术家创造人类精神史的象征,对于这样一种“内心苦苦挣扎中追求自我精神发展”⑩的精神的建构,王迅把其与但丁、塞万提斯、歌德、卡尔维诺、卡夫卡等作家的生存及其创作以及《神曲》《浮士德》《城堡》等西方经典作品联系起来,在这样一种精神史发展的链条之中审视残雪作品的内在精神,做出“残雪的创作接续着世界文学在自审维度上的探索”{11}这样的判断。在《在颠覆中重建——莫言审美意识嬗变及意义》一文中,王迅对于莫言小说《蛙》中人物塑造方面的新变进行分析时,首先对十七年到新世纪中国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发展做了梳理,进而指出“当代文学作品中生命含量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家创作中生活经验的贫乏与生命体验的缺席”,而莫言以其亲身经历的现实经验为基础创作的《蛙》“渗透了作家丰盈的生命体验,才使得他的人物充满了鲜活的生命质感”,从文学史的宏阔视野来剖析莫言小说“人物塑造的生命化”的特点,莫言小说人物塑造之于中国文学的价值与意义自然而然也就凸显出来;又以《约翰·克里斯朵夫》《三国演义》《红楼梦》《荷马史诗》《诗经》以及鲁迅的杂文对其他文体的借鉴为参照探讨莫言在《蛙》中“将书信、戏剧和小说等多种文体巧妙地融合在叙事中”的在审美表达方式上的“开创性意义”;在探讨《蛙》中“问题悬置”的特点时,又借用了米兰·昆德拉与乔治·桑塔耶纳的理论。而在其三篇探讨批评理论的文章《美的批评》《回到传统诗学的原点》《文学批评的生命维度》中,王迅更是不论对中国传统诗学还是西方文艺理论都能信手拈来,纯熟应用,融贯中西,纵论古今,融知识性学术性理论性于一体。从批评文字中体现出来知识与学养的广博与厚实来看,王迅的文学批评显然具有学者批评的品格。   但是王迅又对当下学者批评中所普遍存在的文学批评写作缺乏生命意识的介入、文学批评审美性的忽视等不足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王迅是个有着自觉批评观念的批评家,他对文学批评本身及当下文学批评的现状有着相对深入的探讨,已经形成了自己较为明晰的批评观。王迅指出,当代中国“批评家几乎整体向西方科学理性的批评精神看齐,中国传统的诗学精神反而被束之高阁”“是对批评写作本身的致命伤害”,“批评主体对西方分析哲学的臣服,而又不能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存在本身的能动作用”导致了当下学者批评“从概念到概念,从文本到文本,而抽空了凝聚在文本中的生命含量”{12},艺术感悟的审美穿透力与美感的缺乏,使得“文学评论以引用西方理论为时尚,以注释的多少定胜负,致使文章不仅于读者晦涩难懂,于作者也无启迪”,“当前中国的文学批评更多地表现出辞藻的理论化,西方化(其程序为:具体经验→归纳或演绎→抽象概念),而缺少跟踪作家和感悟文学的生命含量”{13}。而在批评界蔚然成风注重科学性的“英美新批评”式阐释模式,则更是“没有触及审美的核心”“也无关文学的灵魂面向”“仅仅着眼于修辞、语义等层面的纯形式分析,写出的文学评论是没有灵魂的,也是没有体温的,说到底是缺失生命维度的批评”{14}。鉴于此,王迅倡导“美的批评”,提出文学批评的“审美性”。在王迅看来,这样的“美的批评”,首先在于批评活动中“批评家生命意识的介入”,应该是批评家与作家“灵魂层面的深度对话”{15},同时亦是与文本“建立在深刻的生命体验的基础上”的“深层对话”{16}。文学批评应是“从生命出发的诗性言说”,应该“融进批评家的主体精神”{17},不应是纯冷静客观的分析,而应该能见出批评家的主体人格,“洋溢着生命的血色,活跃着批评家的身影”{18},应该有“生命的维度”。其次文学批评文本应该是美的,应该有审美的品格。也就是说,在王迅的批评观中,王迅实际更偏向于把作为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的文学批评也看作一种文学的样式,很大程度上把文学批评的写作当做一种文学写作。王迅的这些观点确乎很是切中当下批评界尤其是学院式批评的弊病。偏于科学性技术性的解读往往会窄化文本的阐释空间,也导致批评文章成为文艺理论的图解与学术语汇的堆砌,“面孔冷漠而机械,语言僵化生硬”“晦涩难懂”{19},毫无美感可言。王迅的“美的批评”应该是纠正这种偏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尝试,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但是,王迅的“美的批评”基本是把中国传统诗学看做其理论资源,是在西方文艺理论与中国传统诗学二元对立的框架中对此进行探讨。尽管中国传统诗学确乎可以为这样一种重视主体参与的批评模式提供某些方面的营养与借鉴,但是这种框架很容易激起某种民族主义的情绪,影响到对问题作平和冷静的学术性讨论,对于这一点,我们理应审慎对待。基于这样一种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重的批评观,王迅对于残雪等的作家批评给予极高的评价与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对李健吾的批评倍加推崇,在其多篇文章中对李健吾的批评做了非常详尽的分析。李健吾是一位很为特殊的批评家,毫无疑问,他既具备作为学院派批评家的足够学术储备学术修养,但其批评文章却又有极强的文学性或者说本身就是文学作品,又具备了作家批评的品格。王迅选择李健吾作为其“美的批评”的示范性批评家应该是说是独具慧眼。无论如何,对于学者批评而言,李健吾的批评应该比残雪等作家的批评有更多的实践方面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王迅把李健吾誉之为“中国批评史上相当罕见”“对自己的批评写作行为本身”有“清醒自觉意识的批评家”{20} ,“对自己的批评写作行为本身”有“清醒自觉意识”,也可看作王迅的一种自我期许。从其现有的批评文字来看,作为年轻批评者的王迅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这样的特质。王迅在对文学批评本身做深入的探讨,形成自己明晰批评观的同时,在批评实践中亦自觉践行。在自己的批评写作中,王迅努力使自己的批评文字在具备学术性的同时,成为一种带有生命热度的文学性写作。王迅这样描述其接近残雪精神世界的过程:“某种意义上,阅读残雪就是主动接受精神酷刑,但在经历种种内心的磨难后,你的精神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到新的等级。进入残雪的世界,我们不能急于辨认其中的图景,因为那是凝视的时刻,也是把感觉敞开的过程。由于每个句子都并非表层所指,而是隐藏着一个幽暗的精神王国,这是一个被遮蔽的处所,在其自身内部包含了谜语般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排空日常世俗,排空是为了更好地接收信息。当我们进入二次审美,也就是纯精神审美,残雪小说中那深渊般的艺术结构就会变得透明如水晶成像在大脑的底部。这其间,你必须凭借那独立不羁的想象力,自愿承受那个超验世界对你身心的折磨。由于小说所包含的那种异常尖锐的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分解出的两股势力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惊心动魄的拼死绞杀,时时伴随你的阅读,你的灵魂要经历一次次致命的飞翔,跨越一道道惊险的沟壑,最终到达那个虚无纯粹的领地”{21},这不是板起面孔来带着理性的冷漠对文学文本所进行的技术性分析,而是对批评主体全身心地投入感知文本过程的一种充满感性色彩的形象性描述,文字中显现出来的批评主体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批评家审美阅读过程中的苦痛与愉悦及其内心世界的变化,成为一种可感觉的东西,而且王迅自觉地力图使用“审美化的语言”,这段文字便更近于文学性的表达,与当下流行的学院派批评的文风迥乎不同。在分析格非的《春尽江南》中女主人公姓名前后变化的象征意义时,王迅这样表达“女主人公从秀蓉变成家玉,显然是对时代风尚变化的暗示。秀蓉清纯,天然不凡,象征一种神性和诗意,而家玉尽管外表华丽,却俗不可耐。‘秀蓉’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已经变得像史前社会那样古老,面目模糊,难以识辨,而‘家玉’的时代则‘使时间的进程失去了应有的光辉,让生命变成了没有多大意义的煎熬’而从修辞上看,‘家玉’的‘玉’是否可以解读为‘欲’的谐音呢?我们面对的是彰显物欲的时代,欲望话语总是肆无忌惮地强行侵入我们的生活。这种命名的变化,主要基于人物精神追随时代的自身演进。在这个人人灵魂出窍的时代,家玉的红杏出墙似乎不可避免。此时,在谭端午心里,那个多年前羞怯的少女,如今蜕变为一个虚幻的暗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腐败的甜蜜感’”{22},这段分析显然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是一种“诗性的言说”,除了语言方面追求“美”的表达外,阅读这段文字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批评者内心激荡的情感。当然,就王迅的批评总体而言,学院派批评的特点依然是其主色调。不管怎么说,文学批评毕竟是客观理性研究,与情感表达为其中心内容的文学写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如何使文学批评在提供明晰与准确的文本解析的同时,还能使读者获取一定程度上的审美愉悦,其间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带着这样一种自觉的批评意识,并且在批评实践中作自觉的勤勉尝试,我们相信,王迅在不久的将来写出这种学理性与文学性融合的成熟的“美的批评”还是可以期待的。
  注释:
  ①钱志富:《文学批评道路上的苦行僧——王迅印象》,《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
  ②王迅:《新世纪中国小说雅俗面向与趋优态势》,《上海文学》2014年第3期。
  ③⑦{17}王迅:《文学批评的生命维度》,《中国艺术报》2013年1月11日。
  ④王迅:《审美的位移及其后果——林白<北去来辞>叙事美学裂变踪迹考察》,《南方文坛》2014年第6期。
  ⑤王迅:《从务虚到务实——王安忆<天香>叙事伦理论略》,《中国女性文化》2012年第1期。
  ⑥王迅:《呈现世道人心的纷繁图景——评迟子建长篇新作<白雪乌鸦>》,《中国女性文化》2013年第1期。
  ⑧⑨⑩{11}王迅:《自我何以现身——读残雪<新世纪爱情故事>》, 《文艺报》2013年10月30日。
  {12}{14}{15}{20}王迅:《美的批评》,《艺术广角》2013年第3期。
  {13}{16}{18}{19}王迅:《回到传统诗学的原点》,《中国艺术报》2013年1月11日。
  {21}王迅:《走向虚无的旅程——残雪小说精神机制论》,《南方文坛》2013年第2期。
  {22}王迅:《江南春色今几许?——评格非<春尽江南>》, 《东楚晚报》2012年 2月25日。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本栏目责任编辑 马新亚
其他文献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富创造精神、最具叛逆性的作家。他成就卓著,影响广泛。他用笔、用心创作的长篇小说,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中国式的巴尔扎克。从《浮躁》《废都》到《怀念狼》,从《秦腔》《古炉》到《带灯》,几乎一部一个台阶,一部一个水准。“每一部都有突破其实很难,但他恰恰做到了,每一部都不同,而且更优质。”①  贾平凹的新作《带灯》是一部关注当下、思考现实,书写“中国问题”“中国经验”的优秀长篇小说
期刊
时间在小说内外的流动从来都是不均质的,读旧海棠的小说,常让人顿生四下静谧,天光渐慢之感。故事往往并不多么复杂,但说故事的人,却像是存了心要将它一丝一缕地抽出来,再有一搭没一搭地缝合回去。在这拆解和缝合的过程中,许多琐碎被抖落出来,一些做了剪裁与机巧,一些做了遗落与留白,故事便慢慢生出细碎的诗意来——而说故事的人呢,仍是气定神闲的。《下弦月》中有一句话,用来形容旧海棠的写作再合适不过,如同祖孙俩的睡
期刊
李春龙17岁开始写诗,至今已逾20年,写作技巧日趋成熟。10年前,他给自己的写作定下方向:只写胞衣地大兴村,这是他诗歌写作技巧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一、凝神故乡大如轮  1  双凤岭是邵东县地势最高、最贫瘠之地,大兴村是双凤乡一个行政村,更在双凤岭深处。“层层叠叠的小山脉/ 是双凤大地脸上的皱纹/ 虽然看不见大兴村/ 但我知道/ 在某一条皱纹里/ 有我生了根的童年/和正在与我的童年作伴的父母”
期刊
一、诗人的活命  王威廉:今天很高兴能和两位朋友对话,一位是青年诗人冯娜,一位是青年批评家唐诗人。冯娜被首都师范大学邀请为驻校诗人,我想,我们今天的聊天不妨从这里开始,聊聊文学作品跟诗人、作家的生存状态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生存状态一定会影响他所写出的作品,诗人、作家为了生存,不得不游走于各种各样的机构之间,这些机构有权力的,也有市场的,它们构成的其实就是一种文学制度。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知
期刊
笑笑不想到深圳,她说只想跟奶奶在一起,一辈子都跟奶奶在一起。  奶奶疼惜地笑着说:“傻妮子,怎么能一辈子跟奶奶在一起呢。奶奶老喽,要死喽,陪不了你多久喽!”奶奶不忌讳死,她信佛,天天念“阿弥陀佛”,她有地方去,不怕死。  笑笑不知道怎么回奶奶的话,过来搂奶奶的脖子。她闻着奶奶几天不洗头的气味,把鼻子往外翻了翻继续搂着。  笑笑十五了,开始懂事了,没有奶奶就没有她。小时候早上奶奶给穿衣服,她叫奶奶叫
期刊
本人在平时的艺术创作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水墨人物画领域出现了许多平面化处理的现象,这在以往是没有出现过的,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现象。平面化处理——在水墨绘画过程中使用平涂、方块状宽笔触、没有太多虚实关系、干湿浓淡、明暗变化的新水墨表现手法;在画面构成元素上力求简洁、单纯、直截了当,减弱墨色层次变化,淡化空间纵深感,不显凹凸变化,力求平整。  为什么一大批艺
期刊
生活告诉我们,朋友情谊的深厚,并不决定于相聚时日的多少。不少人天天相聚,却永远不会走近。而有的人,极少的交集,却可以达到相知。我和人称“侗乡歌王”的著名音乐家王辉的结缘便是如此。  王辉先生和我接触不多,但算得上心灵相通的好友之一。我与王辉先生相识,是在二十多年前。那时,我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文化艺术处工作。那年夏天,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以及几家音乐刊物在武陵源联合主办庆祝建党七十周年音乐
期刊
无风之始,却是爱欲酝酿,山雨欲来,根本无法遏制。然而这华丽的爱欲从头到尾都是在设计之中,是多年的女友唐逸对我的情感考验,我自然是没有通过考验,因为女友拿来试探我的这个叫陶的女人,长相颇似父亲年轻时曾经野合的女赤脚医生。当陶第一次被女友唐逸带去我家时,她的容貌一下子激活了我母亲封存多年的记忆,“时过境迁,尽管一切早已化作尘烟,可开门的刹那,母亲记忆的那道暗门被倏然推开,她再次回到了多年前那个灯火通明
期刊
赫拉克利特的那句“性格即命运”交代了人生转圜的终极理由。事实上,性格也即文学乃至哲学。文字是最明心见性的东西,对小说家和诗人如此,对文学评论者,同样如此,只是这个普泛的命题在其中的呈现会更隐匿也更深层。王迅总是给人以谦逊而执着的印象,正暗合了他文字踏实内敛的气质。他是我们刊物的作者,平日里的交流即便是通过网络隔空进行,我依然能感受到他对文学评论的热忱和用心。  王迅有着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科背景和专
期刊
初读丁东亚的小说,一种来自俗世生活中不为人知的陌生感油然而生,那些被压抑的声音如同在午夜发出的呜咽悲鸣,带着阅读者投入到似真似幻的梦境之中,疲于奔命地寻找自我的真实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陌生感的获得并非仅仅只是梦的不真实与突兀,更来自于它对当下生活的强行介入,更是一方“内在的外来者”的角色争相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上演了一幕幕“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好戏。也恰恰是这种阅读上陌生感的获得,丁东亚的小说书写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