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下锤炼高校大学生意志品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d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职责不应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同样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辅导员与大学生们接触最多,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两者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以及高校辅导员如何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下锤炼高校大学生意志品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价值观;意志品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020-02
  一、价值观、意志品质教育的重要性解读[1]
  (一)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必要性[2]
  1.制度范畴。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8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这“三观”教育中,世界观是价值观的前提,有了科学的世界观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价值观的一部分,人生的方方面面都与价值观有密切联系,而价值观对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理解人生、如何处理人事关系都有重要的影响。[3]尤其价值观是构成促进人意志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动力系统的重要因素,因为价值观集中反映了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阶级属性。加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来教育学生,不仅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目标的所需,也是由意识形态斗争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3.人生导向。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价值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枢纽的地位和作用,引导着人类实践活动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调节器,调节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
  (二)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教育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我们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提倡素质教育,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把其外在获得的知识和感受内化为个人内在的稳定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人生之路的“加油站”。坚强的意志是大学生今后成就事业、走好人生之路的精神加油站,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大学生的毕业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自古以来常有“功亏一窥”的教训,而胜利往往是在坚持到最后的努力中获得的。
  二、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价值观、意志品质教育的关系
  1.价值观、意志品质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本质要求。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价值观、意志品质教育是这二项教育内容中最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都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密不可分,都是隐性或显性的价值观教育行为。辅导员的工作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这也决定了辅导员工作本质要求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
  2.辅导员工作是大学生价值观、意志品质教育有效的载体。辅导员工作具有社会性、教育性、服务管理性、政治性、基层性及其直接性的工作特点。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对大学生实施价值观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辅导员应把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在日常工作中逐渐渗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在价值观的引领下锤炼大学生意志品质教育,在生活与学习的点滴中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人体会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3.辅导员工作得益于大学生价值观、意志品质教育。辅导员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与渠道,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使学生指导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些思想会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会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身边的事物,具备理性的判断能力、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质,从而也能够理解辅导员在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的艰辛和价值。这样以来,辅导员的工作也会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更好地促进师生的和谐、同学关系的和谐,以及学生和辅导员自身的发展。
  三、辅导员如何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下锤炼高校大学生意志品质
  1.在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加强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4]。第一,在新生入学、学期开始时进行价值观教育。第二,在学校班级党团工作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第三,在第二课堂、班级活动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第四,在就业指导中进行价值观教育。第五,对特殊群体及贫困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大事,需要辅导员在琐碎的日常教育和管理服务中树立价值观教育的意识。
  2.充分发挥集体和榜样的作用,加强意志品质教育[5]。中国人固有的家庭观念、族群观念对于学生的集体意识的培养是根深蒂固的。在具有良好班风、凝聚力的班集体里面,同学们团结互助,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集体,尊重集体的决定和意见,努力为所属集体争光。这种集体荣誉感和正义感有助于学生坚强、自制、坚持等意志品质的形成。
  另外,榜样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一臂之力。在培养意志品质的过程中,榜样始终占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觀的引领下的榜样更具有说服力,比如科学家、发明家、励志人物、革命先烈等。还可以从周围的群体中、熟悉的人物中选取典型,为学生树立坚强意志的榜样。因为这样的榜样会使学生感到心理距离小、人物亲切、容易接受,使其具有更大地深入人心的作用。同时,教师的榜样作用也很关键,教师也应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样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价值观教育就会更有说服力。
  3.加强学生挫折教育,树立挫折意识[6]。第一,应树立挫折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挫折感使人们经常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日常的小挫折是小考验我们心理品质的时候,面对它们,我们是勇于迎接挑战吗?市场竞争的客观上要求人们具有挫折意识,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第二,要勇于面对挫折。生活中,每经历一次挫折,就会多了一次对生活的真谛的领悟。挫折是生活中的老师,它能培育坚强的意志品质,塑造人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大学生面对挫折时,要在其中学会学习、学会成长,从挫折里面获益终身。第三,应设置挫折教育的情境。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成长环境比较优越,也比较单一,很少能经历磨难,要培养其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是要增加设置挫折教育的情境。丰富大课外活动就可以成为挫折教育情境,某些课外活动、夏令营等活动都可以促进和加强学生宝贵性格特征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4]孙井恒.高校辅导员实施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5]易联树,赵永清.应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J].素质教育,2004.
  [6]韦莉明.“8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精神是大学的精髓,我国大学教育自创立以来,形成了优秀的大学文化价值观传统。但是受社会整体文化价值观不断嬗变的影响,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也受到了冲击。本文立足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传承的现实,在参照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青年教师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发扬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大学文化价值观;发扬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利用名人效应来为地方性高校名校塑造工程服务,实现地方性高校知名度的快速提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提高地方性高校知名度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办学单位、地理区域、就业渠道、品牌联盟、名人效应、名人背书等。其中,名人效应能够为地方性高校快速提高知名度,充分实现品牌价值和品牌延伸,实现学校低成本扩张,名人效应的有效利用对地方性品牌高校塑造是一种品牌关系的运作。  关键词:名人效应;政界名人;杰出校友;文化
摘要:本文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师资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理念、考核方式等方面,总结经验,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语文;独立学院;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33-02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自2005年建校开始,一直把大学语文定为公共必修课。2011年1月,批准立项为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外国人意识到了中国的崛起,中外往来也随之而增加,留学生作为一种交流学习的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学习的主流。针对国外学生来中国的学习情况,中外文化差异以及汉语教学对其产生的影响,文章详细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着力于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改革开放;留学生;文化差异;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
摘要:我们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在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对策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提高民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民办高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4?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76-02
摘要:为适应《生物信息学》课程特点,笔者构建了生物信息学网络考试系统。该考试系统具有试题库容量较大、随机自动组题、自动阅卷和人工阅卷相结合、考试时间倒计时等特点,能克服传统考试的弊端,达到客观公正评价学生考试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考试;网络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随着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高通量自动化测序技术的应用而
摘要: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实用性比较强,学好地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课程的推出,对地理教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本文中笔者提出改善地理教学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精心引导,激发兴趣,开拓智力;采用目标引导,融解教材内容,培养探究意识;正确的运用图,形成空间概念,消化课堂知识。  关键词:教学方法;地理学习;兴趣;地图;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当前区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个案研究法,对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细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学校管理者选聘、培训、考核辅导员提供制度依据,使辅导员开展工作有章可循,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细则;一个体系;两个主体;三个作用;四个阶段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课堂上能用流畅的数学语言交流或回答问题是一件令学生无限幸福的事情,然而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往往却经常受到忽视,特别是教师教学语言不规范造成了学生能做不能讲、要讲讲不好的不良局面。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迫在眉睫。本文着重叙述了在教学过程中阻碍着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的几种现象和如何在规范教师语言的基础上,提
摘要:提高实效性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的着眼点,在种种改革创新的探索中,实践教学的引入成为一个亮点。本文以唐山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改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