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性词汇及其语用功能探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常的交流中,为了产生某种交际效果,说话人会在特定的语境种临时创造出一些新的词汇,这些词汇包括新形态、新意义的词,也包括语义拓展后的原有词。本文主要对临时性词汇的定义、特征、生成方法以及其达到的不同功能进行介绍,以期对英语学习者从多种视角分析研究临时性词汇提供基础。
  关键词:临时性词汇;语用功能;生成方法;语境
  作者简介:董文英(1992-),女,汉族,河南新乡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20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1
  一、临时性词汇定义及其生成类型
  依据生成方式和语用推理过程的不同,临时性词汇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具有新形态、新意义的临时性词汇和语义拓展后的原有词汇。
  1.具有新形态、新意义的临时性词汇
  新形态、新意义的临时性词汇是指说话人出于某种交际需求,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根据特定的构词规则临时创造出的具有新形态、新意义的词汇。这类词汇仅供一小部分人使用,对语境的依赖性极高且具有共时性。因此,这类词汇一般很难进入词库、被词典收录。该类词汇也被一些国外语言学家称为语境词,例如在一对话中,说话人通过在“bring together”后增加词缀-er,构成了新的词汇bringer-together。依照上下文,该词可能是指将人(或物)聚集在一起的人,这类词往往发生在即时语境中,具有很强的共时性。
  2.语义拓展后的原有词汇
  语义拓展后的原有词汇通过一些认知方式如隐喻、转喻等实现语义转移,也就是给原有词汇赋予新的含义。许多语言学家认为,现代的年轻人大量使用这类词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词汇大部分逐渐被淘汰,也无法在相应词库有记载,也有少部分因为一些特点如意义独特,或者容易记忆等而幸存下来,逐步获得大众的认可,并最终被词典收录。例如:
  “今天他当着他爸妈的面和女朋友剪彩了!”小刘兴奋地说道。这句中的“剪彩”并不是其单纯的字面意义,而是一种比喻用法,是对人们大脑中关于剪彩的原型意义进行了拓展。
  二.临时性词汇的特征
  1.在造词方法方面,临时性词汇非常灵活,其形态结构也复杂多样。词、短语甚至是句子都可以是临时性词汇,如“瀑布汗”、 “apple-juice table”、“a job-job”等。一些认知手段如转喻、隐喻等都可以用来生成临时性词汇。此外,合成法也可以创造临时性词汇,而这类临时性词汇往往需要具体的语境信息量。例如,“他从来不摆架子,大伙都称他为‘农民书记’”。该句中,“农民书记”就是通过合成法创造的临时性词汇。
  2.语义的不明确性,即词汇本身缺少一些信息,也就是会产生信息沟。在不明语境的情况下,听话人往往无法理解临时性词汇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例如“苹果桌”、“出租车司机家”等,这些词汇在不了解语境或未提供上下文信息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语义的不明确性。
  3.语境的依赖性。同样的一个词汇在不同的情景语境中,语用意义不同,所指示意义也不相同。例如在一则对话中,孩子仿照“旅行家”这一词汇,创造出“出租车司机家”这一临时性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而该临时性词汇“出租车司机家”对于语境就有着高依赖性。
  三.临时性词汇的语用功能
  1.吸引注意或突显功能。临时性词汇带有一定的“标记性”,而这会使听话人尤其注意。因此,对于临时性词汇,听话人在认知上需要付出较多的努力。例如,在“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鸡!”中,创作者仿拟已知词汇“战斗机”并生成和语境极为契合的“战斗鸡”,诙谐幽默,使人们对这句话印象深刻,从而不断传诵。
  2.信息的压缩或简化
  人们在创造临时性词汇时,经济原则是一项不得不提的原则,对于在对话中不断出现的信息,為了避免啰嗦,说话人会选择一些双方熟知的一些临时性词汇,通过压缩或简化信息来实现其交际意图,例如,“把那个小熊台灯给我”(把那个像小熊一样的台灯给我)。
  3.增强幽默性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往往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同样在词汇的创新中,孩子们也往往能创造出一些新的词汇,产生“语出惊人”的效果,让大人们啼笑皆非。例如:“慢递叔叔啊,你怎么才来?我都等你好半天了!”该句中的“慢递叔叔”在指责快递员速度过慢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又达到幽默效果,避免了尴尬,使人际关系得到缓解,大大发挥了其语用功能。该类词汇的这种语用功能在美国的情景喜剧如《破产姐妹》、《生活大爆炸》中也频繁出现。
  4.宣泄情感
  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临时性词汇,她主要是为了表达说话人的一些情绪例如生气或者不耐烦,这类词汇也是因此而生的。其多采用引述转类法,说话人会将整个句子转化为动词,因此,这种方式生成临时性词汇只是用于宣泄感情,其本身往往并没有什么意义。例如:
  A:Now well?
  B: Don’t now-well-me!
  例子中“now-well-me”本身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意义,说话人只是转述了前一个说话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愤怒等情绪。
  结语:
  本文主要是对于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总结,从而对临时性词汇的定义、特点、生成方式以及其达到的语用功能进行简单介绍,以期对英语学习者从多种角度研究临时性词汇这一特殊语言现象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印金凤:英语临时语( nonce words)探讨[J]. 外国语, 1987年.
  [2]华先发:英语仿词及其修辞特点[J]. 外国语, 1999年.
  [3]任静生:论英语杜撰词的构成方式、修辞特点及翻译[J]. 中国翻译, 2003年.
  [4]冉永平:词汇语用信息的临时性及语境构建[J].外语教学,2008年.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陈颖(1993.3-),女,汉族,浙江丽水人,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法律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公司法律事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2  现如今,年轻人结婚花样很多,其中大多倾向于中西合璧的婚礼。仪式时候采用西装婚纱,仪式后敬酒则换上中式礼服。谈到古代人结婚,不仅婚礼办得讲究,从相亲开始每
期刊
基金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课题批准号:CXJJS16015),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摘 要:《史记·封禅书》中对于箜篌的记载,是指我国土生土长的卧箜篌,竖箜篌则是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大多数学者对“箜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学的领域以及考古学领域,本文将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箜篌”的命名问题,“箜篌”一词的发展演变及“箜篌”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摘 要:所谓时制就是以发话时为中心限制前后时间的语法范畴。韩国语是黏着语,汉语是孤立语,正是因为分属不同语种,在语法方面有很大差异。通过研究韩国语和汉语时制的不同,更为清楚地了解韩汉之间文化语言差异,以便于在日常生活中与韩国人更好地交流。  关键词:时制;韩国语时制;汉语时制;对比  作者简介:高悦(1991.12-),女,汉族,山东淄博人,延边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韩汉对
摘 要:本文主要从模因的角度分析英文新词Normcore。模因作为可传播的文化观念或行为,其传播特征包括复制、变异、选择和传承。Normcore从最初兴起的中青年时尚风格,到被文化理论抽象化,从线上理论到线下实践,涵义穿越反时尚和时尚,充满后现代网络世代所特有的严肃与戏谑并存之反讽意味, 具备了模因的自我复制、变异、选择和传承的特征。  关键词:模因;Normcore;复制;变异;传承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