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解的“五四”爱情神话——浅析张爱玲的《五四遗事》

来源 :资治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shab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爱玲的《五四遗事》是描写“五四”新青年婚恋题材的短篇小说。她在小说中展现了新青年们进退维谷的婚恋状态,更创新性的将眼光投射到了男“娜拉”出走后的困境,以及对新旧女性婚恋状态的审视,将两性关系放置到历史语境中进行审视、批判和反思,消解了“五四”的爱情神话。
  【关键字】“五四”;女性爱情悲剧;爱情神话
  张爱玲的《五四遗事》讲述了一段受“五四”先进思潮影响的青年男女,追求恋爱和婚姻自由的一出闹剧。新青年罗和新女性密斯范相识相恋,而罗在家乡早已娶妻,为了与密斯范结合,罗回到家乡与妻子离婚,历时六年,终于大功告成。离婚归来的罗发现密斯范顶不住家中的压力,已经准备嫁人。气急败坏的罗娶了王家小姐,才发现密斯范由于新女性的身份婚事告吹,两人再次相遇后,旧情复燃,罗再次离婚,历时五年终与密斯范成婚。婚后的罗大失所望,经济拮据,后经他人的劝说,将前两位妻子接来同住,最终成了“一夫三妻”的滑稽模式。
  一、男“娜拉”的出走
  “五四”时期,接受新思想的女性抗争封建礼教,拒绝包办婚姻,试图冲出家庭牢笼,她们将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看做自己的心灵导师,掀起了“娜拉出走”的热潮。这种小资产阶级爱情至上主义的风潮被鲁迅及时叫停。1923,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讲演中指出:由于缺乏独立的经济地位,娜拉出走以后“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鲁迅用《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来警醒人们:建立在依附男性和缺乏经济独立上的出走,不过是由父权家庭的“牢笼”逃向夫权家庭的“牢笼”,距离女性独立、婚姻自由的目的地,中国女性要走的路还很长。
  在《五四遗事》中,张爱玲对“五四”所带来的自由恋爱,并不否定,只是带着嘲讽的语气描写当年的做派。小说重心在于“恋爱自由”、“婚姻自由”进入中国环境后的变异,最终被拖回了传统。书中的人物并没有真实的姓名,而是用简单的姓氏或者是“密斯”代替,张爱玲将人物符号化,她所指的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特定的一个群体。在这里,张爱玲站在了男性的角度去思考“五四”新潮带给进步青年的窘境。在此之前,谈到五四时期的婚姻解放,作家们总是站在弱势女性的视角去描绘她们的被禁锢、被束缚和被压迫,却很少有人思考到男“娜拉”出走后面临的困境。
  在传统观念的认知中,男性在“出走”后承受的压力和所做的牺牲似乎要比女性少很多。但在张爱玲这里却得到了不同的答案。罗原本是个家庭殷实的中学老师,在追求自由的婚姻后,耗尽了十几年的光阴,散尽家财,不容于乡党,最终却沦为了不敢向前妻们伸手要钱,并常常遭受她们鄙夷的地位。更可悲的是,他一心追求的“灵魂伴侣”密斯范,最终也沦为了一个不修边幅、沉迷赌博的世俗女子。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争夺婚姻自由的战役中,众人都伤痕累累,却落得一个啼笑皆非的结局,着实令人唏嘘。罗的婚姻悲剧不仅仅是因为自身性格的软弱性,更是由于自己盲目地投身于时代大潮中的“恋爱大军”,与密斯范的爱情还没有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就急于摆脱旧式婚姻带给他的羁绊,与范的爱情火花也早早的熄灭于平淡的家庭生活中。而罗的爱情幻灭之后,为经济所迫的他又重新走向了旧式婚姻,也看出了他内心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对待爱情的盲目乐观和尚未革新的传统观念使得男“娜拉”出走后同样面临着“回家”的结局。
  二、女性爱情神话的破裂
  《五四遗事》中共描写了两类女性的爱情悲剧。以密斯范为代表的新女性处于新旧交替的尴尬时期,新思想的冲击与旧传统的束缚使这类女性成为半旧的“新人”,追求恋爱自由的不彻底性,使她们身上往往带着世俗的算计。“她迎合着他的每一种心境,而非一味的百依百顺。他送给她的书,她无不从头至尾阅读。她崇拜雪莱,十年如一日。”这样的举动无不显示出密斯范讨好的意图,接受了新思潮的女性,却仍然逃不了依附男人的习性,受教育的经历成为她们争夺男性依附权的有力武器。张爱玲用她们身上的世俗气,消解着五四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的崇高性。而这类新女性的爱情最终也没有成为“才子佳人”的爱情神话,不彻底的新女性追求不彻底的的自由爱情注定是一个悲剧
  以王小姐、罗的结发妻子张氏为代表的旧式女性在这段故事中扮演着一个“无辜者”的角色。她们长久习惯于“贤妻良母”的角色,本应安逸的度过余生,五四时期的新思潮却让旧式女子的婚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她们在这场挽救婚姻的战役中竭尽全力,却又显得无能为力。当罗提出离婚时,张氏不停的哭闹,并质问他,“‘我犯了七出之条的哪一条?’她一面愤怒的抽噎着,一面尽盯着他问。”旧式女子并没有身为独立女性的自我认知,自然不能接受婚姻破裂的打击,她们将婚姻视为自己永久的归宿,爱情自婚姻开始就未出现过,自然注定是一场爱情悲剧。
  【參考文献】
  [1]鲁迅.娜拉走后怎样[C]//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张爱玲.五四遗事[C]//张爱玲.怨女.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95
  [3]张爱玲.五四遗事[C]//张爱玲.怨女.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90
  作者简介:张倩(1992.9~),女,山东省枣庄市,曲阜师范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长恨歌》是王安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人们奉为史诗爱情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以一名上海普通女性王琦瑶的情感经历为主线,揭示了城市文明的演进沧桑。本文通过对《长恨歌》中男女关系的分析,来揭示作者的情感价值观以及对浮华人生的深刻体会,从而领悟对作品的内在意蕴。  【关键词】《长恨歌》;男女关系;城市;人生  《长恨歌》这部小说描写了上海这座城市中王琦瑶与众多男人的故事,既可以看做是一部城市小说,
期刊
【摘要】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取得初步发展。但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有些方面还是表面的、不够具化的,这其中包括了当前社会现象所存在的虐童事件。虐童事件深刻揭示了我们在发展幼儿教育事业还存在诸多不足:幼儿教师本身德育意识缺失、托幼机构监管不到位、国家缺乏具化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等。本文根据当前的热点现象,为缓解虐童事件的发生找到一个大致的方向,如
期刊
【摘要】暑期社会实践是当前高校重点支持的实践项目之一,其实效性关系到高校社会实践项目价值的实现。基于此,文本以“实效性”为逻辑起点,对暑期社会实践进行评估,发现评估中问题,找到评估措施,以保障高校暑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关键词】暑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估  一、暑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估的概述  1.实效性评估的着眼点。高校暑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估涉及组织设计、实践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当前我们着眼于效
期刊
【摘要】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几经历史演变仍岁月悠久,长盛不衰。“国家盛,运河兴”;“运河兴,城市荣”,因此德州借助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典型城市,享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赞誉。新中国的成立后,各级政府对大运河进行了新的规划,德州再次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因此作为运河沿岸城市的德州经济的发展亦是随着大运河而此起彼伏的。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德州;经济发
期刊
【摘要】滇剧作为云南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对于云南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研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滇剧本身也极具云南地区特有的艺术文化色彩,在我国传统戏剧表演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改变,滇剧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地域性的限制逐渐出现了传承方面的危机。因此,本文针对云南传统滇剧在新时期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有助于云南传统滇剧传承的方法与路径,以期对云南传统滇剧的传承作出一
期刊
【摘要】东亚向来是美国外交战略重点关注的地区,特朗普执政美国政坛后,美国传统的外交战略格局将并且正在发生重大改变,美国不会大张旗鼓宣扬重返亚太,但是美国东亚战略的核心仍然是遏制中国,写作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分析美国必然遏制中国的原因和其可能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美国东亚战略;遏制;中国  2016年11月9日,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任总统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发去贺电,祝贺特朗普当选美国新任总统。可能
期刊
【摘要】本文对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方法,服务方式及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重点介绍了青田县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服务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和自己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地方文献;收集;服务  所谓地方文献,需以浓墨重彩突出地方特点。是指有关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文教卫生等各方面的各种资料。地方文献是历史文献的一个部分,它是一个地区在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
期刊
【摘要】在我國当前的经济发展基础上,尽管有了按劳分配的制度,并且严格的打击各种隐性收入,但是在现实的国情上,在我国高收入的国情中有一部分人存在着不为人知的隐性收入。显性收入可以在官方公布的名单中查找对照隐性收入却处于“地下状态”,社会的隐性收入五花八门,严重的破坏了社会收入的公平。本文主要是从法理学的角度研究社会隐性的收入,并且对治理社会隐性研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字】隐性收入;法理学;法制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出现了数十位容县籍将军,上将8名中将17名,下将达60多名,因为此将军群体,容县一度被誉为“民国将军县”,容县的将军群体在民国时期,产生的原因复杂又具有代表性,对于当时的社会具有重大作用。本文通过数据调查结合各方史料,重点阐述此群体的军衔情况,出现的原因与其在当时社会的真正作用。  【关键字】容县;将军;民国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自治区级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 201510
期刊
【摘要】共享单车是企业在校园周边、地铁口、公交站点、居民居住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有偿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关键词】哲学视角;共享单车;哲学思考  2014以OFO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更加便捷。目前,中国共享单车市场中OFO和摩拜(mobike)两家企业优势明显,截至2016年底,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整体用户数量已达到1886万,2017年,共享单车市场用户规模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