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异性教学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有差异性教学,力争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通过这样的教学研究,力求数学教学“以人为本”、“心中有学生”。从教学目标分层要求,教学内容分层渐进,教学形式分层组织,教学评价分层等方面进行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
  1 教学目标分层要求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教师既要重视教学中的统一标准,突出教学要求的一致性,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做到统一性与层次性相结合。一方面根据課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类设计,使全体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就是“下要保底”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考虑到“上不封顶”的目的,在目标设计时要有弹性,提出的目标要有层次性,以保证不同学生求知需要能得到满足。俗话说“跳一跳,摘桃子”。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
  1.1 显形与隐性目标相结合
  教学目标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的编造,不是教学上装点门面的摆设,也不是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一切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准点。是全部教学设计的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其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既然是一种“质量标准”,那么必须是可以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加以肯定,对于教学目标这个问题,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研究,如布卢姆、加涅等的研究都是非常著名的。他们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其中知识技能是显性的目标,而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隐性的目标。在教学中,如果只有显性的目标,那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组“死”的符号型结论,势必造成单纯的知识传递,造成死记硬背和封闭僵化,使教学缺乏生命力。
  1.2 短期与长期的目标相结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目标应是短期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既要让学生学好最有价值的数学(基础性、发展性、现实性的知识),又要重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短期目标是指本课和本单元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这种知识性目标也是数学教学的最低目标;长期目标是指过程与方法,是指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热爱科学、勤苦于思考,善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长期教学目标是通过一节节课中的短期目标来实现的,而每节课的短期目标必须体现长期教学目标。如果仅仅有短期目标,那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分低能,眼光短浅的。因此,应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课堂,开放的课堂需要开放的目标,开放的目标需要开放的教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是双重目标同时实现的课堂。如新课程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一课就是通过创设捐款、购物、乘车、存钱等活动情境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大小面值之间的坦率,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形成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2 教学内容分层渐进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层次性,由浅入深、分层渐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措施。起点较低的同学教学指导要有所倾斜,设计问题采取“小步子、慢速度”的教育原则;对优生设计的教学问题要灵活一些,而且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更要有一定的梯度,由基本题到变式题再到发展题,还要设计一些机动题,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来取舍。
  2.1 分层提问
  首先设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如果问题过难,“学困生”的思维就跟不上,甚至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问题过易,优生会觉得没有兴趣,造成注意力分散。设计问题的原则是确保各类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回答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既定的学习任务转化成学生易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并设计出一定的问题情景。
  2.2 分层练习
  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努力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设计有针对性的适合课堂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認识水平的练习,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2.1 同一练习,分层要求
  把统一层次的课堂练习变为多层要求的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自己的训练目标,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潜能,以期达到“你到达目的地,我也到达目的地”,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都有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2.2.2 不同学生,不同的练习
  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层次,在设计练习上也应该是多层次的,这是课堂教学分层的延续,也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实行“自由选择”,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首先,应把练习设计成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一类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题,及难度稍大的课本和配套《作业本》的习题进行分解或给予具体提示的习题,让学困生经过努力,尽力完成,让他们在练习中逐步达到学习目标。一类是根据教学内容中等要求设计的,面向大多数学生设计的练习,供中等生练习,让他们在练习中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再一类是根据优等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内容设计的要求教育,难度稍大的习题,让他们在探索中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彩霞.浅谈小学数学差异性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0):87.
  [2]陈洁璇.浅谈差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1):103.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职是针对初中毕业生的教育培训机构,是培养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学院,是我国针对未成年的再教育,是培养中高端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基地。而在目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计算机理论基础为主要课程,对学生进行讲解与教学,从而导致了学生缺乏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应用,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传统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方法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新的矛盾,这就需要教育行业对中职计算机教
期刊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是思政课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面对新媒体平台不良信息、社会舆论负能量传播、社会行为负面示范的挑战,开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创新教学方法、建立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评价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基础学科,物理中的许多理论都和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初中物理也是物理学入门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今后进行学习和生活研究的基础。  有的初中生才上物理课一小段时间,兴趣就已经渐渐消散了,这几乎成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维持学生学习兴趣以积极主动学习,是个需广大教师长期研究的问题。教与学的冲突是教学工作中的主要冲突,如何解决这一冲突是教学工作积极运作的动力。  一、学
期刊
子女教育没有固定的模版,名师教出的名徒也是因材施教的结果,再好的老师也很难把不学习的孩子教成状元,游泳冠军也不可能将一个不下水的孩子教成游泳高手。硬給的东西肯定没有想要的东西好接受。有好多家长硬逼着孩子走自己喜欢的路,结果适得其反,甚至造成悲剧!所以在子女教育上要了解孩子的性格和爱好,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与自信,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但孩子有错时一定要管,而教要自身正,自己怎样做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促进了高职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利用“课前导学”、“课堂教学”、“课后应用”、“过程评估”四环互动教学模式夯实了学生的口语,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当代大学生的口语能力一直受到社会的和关注,为此培养学生语言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高职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和职场相关的情景表达。目前国内外资企业越来
期刊
摘要:虽然国家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农村的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从而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农村的教育发展比较落后,这样就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接受不到教育,出现了很多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的不文明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不文明习惯会对留守儿童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需要站在公共政策的视角下
期刊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学仍不同程度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老师包讲、学生包练的单调、枯燥机械重复的教学模式中,而是要针对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来设计适合使不同学生得到相应发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来不断激发兴趣,挖掘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兴趣;质疑;竞赛;表扬  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
期刊
摘要:趣味体育游戏在幼儿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探究趣味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并提出有关游戏开发和应用的一些见解,旨在为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趣味;体育游戏;促进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自主的,抒发快乐情绪的实践活动。游戏是自然赋予幼儿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活动,是符合学前儿
期刊
现代的人们生活在网络空间中,一日三餐,摩拜单车,公交乘车卡,处处都有网络的身影,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拥有7.1亿网民(1),网络时代,时空界限越来越模糊,世界的另一端常常存在于眼前的方寸间。一个按键就能表达情绪、分享思想,一个话题就能汇集智慧、凝聚力量,一个创意就能丰富生活、改变世界。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推动国际社會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一年前的网络安全和信
期刊
摘要:调查显示,高校学生60%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因此,高校公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高校公寓建设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公寓建设的意义,既要让高校公寓成为学生温馨生活的家园,又要发挥好其隐形学园的功能,让公寓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本文重点分析了二元公寓视角下,高校公寓隐形学园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