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和创业率低是一对共生体,医学院校和医学生对创新创业课堂教学的忽视与就业创业局面的发展变化互为因果,本文立足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岗位,针对高等院校就业创业现状和医学专业教学特点,以完成创新创业教育任务、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为目标,深入分析导致创新创业课堂困境的原因,进而提出加强创新创业课堂教学对策。
关键词:医学;创新创业;课堂教学
一、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展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以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在学习和本土化改革欧美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创业率也逐年提升。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成功开启了“以赛促教”的全国性高校大学生创业新局面,随后的近20年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精英教育逐渐达到顶峰,如今已经与相亲、文艺赛事、娱乐晚会一起跻身于四大电视节目热门。各医学院校在团中央、教育部的带领下也积极参与到历届创业计划大赛之中,甚至还摘得奖项名次。相比之下,面向包括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内的全体高校学生普惠性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依然欠缺。
2015年6月10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4年医学专业是就业最热门的专业之一,2014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前10位专业中有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中医学4个医学类专业。就业形势大好的局面之下,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很少有医学院校单独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个别医学院校将这门课程设为选修课,多数医学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就业指导课程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课时仅有2-3课时。身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课授课教师,如何在课时少、学生轻视和科目专业性低的多重困难下保障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
二、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分析
(一)医学生就业容易、创业难。医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就业压力较小,且就业压力与创业比例结果关联性低,这使医学院校失去了发动学生进入创新创业课堂的天然优势。在不同的视角和统计方法下,有人得出了医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结论,如:医院偏爱高学历人才、大中型医院人力饱和等,但医学专业是近年来众所周知的就业热门专业。国家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扩大了对卫生人才的需求,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老龄化加剧和对生存安全的担忧,也是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大发展、就业形势大好的重要原因。教育部2015年发布报告指出:2014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业(13.0%)和零售商业(11.1%),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则集中于零售商业(14.2%)和建筑业(8.2%),且就业困难不是创业最主要原因。医学生大多将自身置于稳定职业、技能型行业发展路线,缺少创业动机和激情,在没有经过创业培训、缺乏创业技能的情况下,创业比就业难度更大。
(二)学医课业负担重。医学专业是一门极其务实的学科,本科课程门类繁多,且培养年限比一般大学本科专业多一年,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作为从业基础,又需要经历多个科室的见习、实习以及两次规范化培训才能真正走上工作岗位,还要不断提升学历以拓展职业发展空间。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医学生的学历和参加规培经历越发看重,越来越多的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道路。2016年1月11日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5〕97号),要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增加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再次延长了医学生的学习培训年限。沉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削弱了医学生对创新创业课和创业实践的热情。
(三)通识教育课程相对边缘化。在就业率被高度关注的社会大环境之下,许多大学专业被缩窄为应职教育,包括创新创业课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严重不足,不能正确运用汉字、标点的情况大量存在,历史、艺术等文化修养更是欠缺。医学是典型专业教育专业,公众、高校和医学专业大学生自身均将专业学习置于大学生涯最为重要的地位,但医学院校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职业教育学校最大区别是: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兼具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人才。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课程的使命,也是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策分析
针对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应立足医学院校基础、发挥医学专业优势、创新教育方法,改善和加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首先,加强宣传引导。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仅是推动创业、促进就业,还在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质,要通过宣传引导,使学生明白创新创业能力对毕业生生活、工作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创新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既要用一般的课堂教学技巧来创新课堂教学,又要开辟勤工助学、实习、见习、校园文化活动等新的教育园地。再次,推动理论实践。应利用医学院校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专业优势,在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沟通桥梁,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促成学生创业理论和方案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黄英杰.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之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6(1):74-79.
[2]方丹敏.就业率稳定 自主创业大增——《2015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析[J].大学生,2015(15):114-117.
[3]谢建平,杜勇,罗菲,等.西部区域基层医生职业认同及职业规划现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6):882-885.
(作者单位:付恩砚/川北医学院招生就业处;陈飞宇/川北医学院宣传部)
关键词:医学;创新创业;课堂教学
一、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展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创业教育以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在学习和本土化改革欧美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创业率也逐年提升。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成功开启了“以赛促教”的全国性高校大学生创业新局面,随后的近20年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精英教育逐渐达到顶峰,如今已经与相亲、文艺赛事、娱乐晚会一起跻身于四大电视节目热门。各医学院校在团中央、教育部的带领下也积极参与到历届创业计划大赛之中,甚至还摘得奖项名次。相比之下,面向包括医学专业大学生在内的全体高校学生普惠性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依然欠缺。
2015年6月10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4年医学专业是就业最热门的专业之一,2014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前10位专业中有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中医学4个医学类专业。就业形势大好的局面之下,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课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很少有医学院校单独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个别医学院校将这门课程设为选修课,多数医学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就业指导课程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课时仅有2-3课时。身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课授课教师,如何在课时少、学生轻视和科目专业性低的多重困难下保障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
二、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分析
(一)医学生就业容易、创业难。医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就业压力较小,且就业压力与创业比例结果关联性低,这使医学院校失去了发动学生进入创新创业课堂的天然优势。在不同的视角和统计方法下,有人得出了医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结论,如:医院偏爱高学历人才、大中型医院人力饱和等,但医学专业是近年来众所周知的就业热门专业。国家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扩大了对卫生人才的需求,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老龄化加剧和对生存安全的担忧,也是近年来医疗卫生行业大发展、就业形势大好的重要原因。教育部2015年发布报告指出:2014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业(13.0%)和零售商业(11.1%),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则集中于零售商业(14.2%)和建筑业(8.2%),且就业困难不是创业最主要原因。医学生大多将自身置于稳定职业、技能型行业发展路线,缺少创业动机和激情,在没有经过创业培训、缺乏创业技能的情况下,创业比就业难度更大。
(二)学医课业负担重。医学专业是一门极其务实的学科,本科课程门类繁多,且培养年限比一般大学本科专业多一年,不仅需要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作为从业基础,又需要经历多个科室的见习、实习以及两次规范化培训才能真正走上工作岗位,还要不断提升学历以拓展职业发展空间。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医学生的学历和参加规培经历越发看重,越来越多的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道路。2016年1月11日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5〕97号),要求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增加2-4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再次延长了医学生的学习培训年限。沉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削弱了医学生对创新创业课和创业实践的热情。
(三)通识教育课程相对边缘化。在就业率被高度关注的社会大环境之下,许多大学专业被缩窄为应职教育,包括创新创业课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严重不足,不能正确运用汉字、标点的情况大量存在,历史、艺术等文化修养更是欠缺。医学是典型专业教育专业,公众、高校和医学专业大学生自身均将专业学习置于大学生涯最为重要的地位,但医学院校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职业教育学校最大区别是: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出兼具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人才。激发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课程的使命,也是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策分析
针对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应立足医学院校基础、发挥医学专业优势、创新教育方法,改善和加强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首先,加强宣传引导。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不仅是推动创业、促进就业,还在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质,要通过宣传引导,使学生明白创新创业能力对毕业生生活、工作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创新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既要用一般的课堂教学技巧来创新课堂教学,又要开辟勤工助学、实习、见习、校园文化活动等新的教育园地。再次,推动理论实践。应利用医学院校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专业优势,在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沟通桥梁,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促成学生创业理论和方案的实践。
参考文献:
[1]黄英杰.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之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6(1):74-79.
[2]方丹敏.就业率稳定 自主创业大增——《2015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析[J].大学生,2015(15):114-117.
[3]谢建平,杜勇,罗菲,等.西部区域基层医生职业认同及职业规划现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6):882-885.
(作者单位:付恩砚/川北医学院招生就业处;陈飞宇/川北医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