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终身受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本文立足于数学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数学 小学教育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56-01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1]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可塑性较强,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孩子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
低年级儿童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对于养成什么习惯来说,犹如一张白纸,真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契机,言传身教,时刻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伴随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教师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严谨规范,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板书示范过程中,我认真数学,力求规范标准,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看着,不由地发出“这么漂亮”的赞叹,眼神中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这时,我因势利导,“只要你认真写,你也会写的这么漂亮,想不想试一试?”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拿出本子,一笔一划地写起来。虽然这只是一次平常的示范,但学生已经有了认真书写的意识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上好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它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自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所以,教师就应该把数学内容赋予感情色彩,编成故事,采用小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感到非常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获得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并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活动是愉快的享受。我的做法是:1.形式多样的口算;2.趣味十足的数学游戏,如对口令、对号入座、找朋友、开火车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愉快的获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
三、正确运用数学语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语言讲究逻辑严谨、精练准确,数学语言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過程中,数学语言的逻辑严谨、精练准确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深刻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一些公式、数的读写要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规范学生的语言。如在教学认识乘法的过程,在介绍乘号时,我强调读一个字“乘”,接着学生跟着读,效果不错。但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有不少学生读作“乘以”,因为有不少孩子之前已经接触过乘法,爸爸妈妈教过他们,但新课标不强调“乘数”与“被乘数”,读法发生了改变。于是我引导学生:“看谁读得最准确,看谁听得最仔细。”学生通过认真听讲指出了应该读“乘”。
四、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
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及时批改反馈,准确评价,循序渐进地训练并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正处于发展养成阶段,因此,老师对他们应严加要求。例如,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出现加减误算、乘除混淆的错误,把加号看成减号,乘法当做除法。针对这一现象,我出了一组4 4 3,4×4 3,5 6,5×6非常相似的题目,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说哪里不同,再通过算一算互相讲评,体会结果的不同,感受审题的重要性。
五、创造机会,让学生反复练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不仅应向学生提出要求,给学生指明学习方法,而且要让学生反复练习,逐个落实,并持之以恒。例如,刚入学时,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用先讲解、后看书的办法。当学生初步形成了课堂规范,具有一定自制能力时,可采取“讲一讲”“看一看”的办法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思考。例如,可参照课本的例题,先读例题,然后理解例题,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例题。
六、结合儿童认知特点,建立学习制度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养成品格。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方法,作为学习制度确定下来。教师应将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学习方法贯穿于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2]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的要求要具体可行,循序渐进,重在落实,并要认真检查、督促,不给学生造成一次侥幸的机会,即使是一个等号划歪,也要纠正和反复训练到合格为止。低年级教师还要多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锻炼成为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衔接的重要环节。让我们帮助孩子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不断积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国忠著.教学质量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11页.
[2]何如栋主编.小学数学教育科研.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37页.
[关键词]数学 小学教育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56-01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1]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可塑性较强,是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孩子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
低年级儿童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对于养成什么习惯来说,犹如一张白纸,真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契机,言传身教,时刻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伴随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中,教师的态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严谨规范,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板书示范过程中,我认真数学,力求规范标准,学生们聚精会神地看着,不由地发出“这么漂亮”的赞叹,眼神中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这时,我因势利导,“只要你认真写,你也会写的这么漂亮,想不想试一试?”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拿出本子,一笔一划地写起来。虽然这只是一次平常的示范,但学生已经有了认真书写的意识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上好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它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自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所以,教师就应该把数学内容赋予感情色彩,编成故事,采用小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感到非常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获得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并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活动是愉快的享受。我的做法是:1.形式多样的口算;2.趣味十足的数学游戏,如对口令、对号入座、找朋友、开火车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愉快的获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
三、正确运用数学语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语言讲究逻辑严谨、精练准确,数学语言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過程中,数学语言的逻辑严谨、精练准确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深刻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一些公式、数的读写要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规范学生的语言。如在教学认识乘法的过程,在介绍乘号时,我强调读一个字“乘”,接着学生跟着读,效果不错。但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有不少学生读作“乘以”,因为有不少孩子之前已经接触过乘法,爸爸妈妈教过他们,但新课标不强调“乘数”与“被乘数”,读法发生了改变。于是我引导学生:“看谁读得最准确,看谁听得最仔细。”学生通过认真听讲指出了应该读“乘”。
四、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
让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及时批改反馈,准确评价,循序渐进地训练并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正处于发展养成阶段,因此,老师对他们应严加要求。例如,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出现加减误算、乘除混淆的错误,把加号看成减号,乘法当做除法。针对这一现象,我出了一组4 4 3,4×4 3,5 6,5×6非常相似的题目,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说哪里不同,再通过算一算互相讲评,体会结果的不同,感受审题的重要性。
五、创造机会,让学生反复练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不仅应向学生提出要求,给学生指明学习方法,而且要让学生反复练习,逐个落实,并持之以恒。例如,刚入学时,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用先讲解、后看书的办法。当学生初步形成了课堂规范,具有一定自制能力时,可采取“讲一讲”“看一看”的办法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思考。例如,可参照课本的例题,先读例题,然后理解例题,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例题。
六、结合儿童认知特点,建立学习制度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养成品格。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方法,作为学习制度确定下来。教师应将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学习方法贯穿于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2]教师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的要求要具体可行,循序渐进,重在落实,并要认真检查、督促,不给学生造成一次侥幸的机会,即使是一个等号划歪,也要纠正和反复训练到合格为止。低年级教师还要多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锻炼成为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衔接的重要环节。让我们帮助孩子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不断积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国忠著.教学质量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11页.
[2]何如栋主编.小学数学教育科研.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