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诊断髋关节置换后慢性假体周围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诊断尚缺乏有效特异性的指标,研究发现D-二聚体水平在炎症疾病中会升高,因此D-二聚体可能成为诊断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目的:观察D-二聚体检测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提高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至2018年收治的髋关节翻修病例,根据诊断标准分为无菌性松动组(n=83)和慢性假体周围感染组(n=61).术前3d测定D-二聚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和白细胞总数,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分析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与结论:①慢性假体周围感染组的D-二聚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沉和白细胞总数均高于无菌性松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D-二聚体曲线下面积为0.898,比降钙素原(0.816)、红细胞沉降率(0.773)、C-反应蛋白(0.708)和白细胞总数(0.669)都要更准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01);③D-二聚体的最佳截断值为1470.5 μg/L,诊断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敏感性为83.6%,特异性为89.2%;④提示D-二聚体在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优于其他炎性指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沉和白细胞总数),D-二聚体与其他炎性指标联用有利于早期诊断慢性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及评估病情.
其他文献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是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渠道。所以,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
期刊
在食堂和学生一起排队,吃最便宜的清炒豆芽;早上八点刚过就来到办公室;同年轻教师一样给学生讲课、参加研讨会、出差实地调查……很难想象,这是一位88岁高龄、精神头儿十足的老人。他就是我国大气环境化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王文兴。  自1952年大学毕业,王文兴将六十余载美好时光奉献给了工业催化和环境化学科研事业。如今,在本应颐养天年的米寿高龄,他依然带着学生走在环境量子化学科研
作为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重塑语文课堂结构,使学生在教师打造的高效课堂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As a language teacher, we must chang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a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