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应该是怎样的形象呢?
一直以来,我们经常以这么一个例子来宣扬教师的“随机应变”。有一天,老师上课说错了一个词,结果学生很是惊讶,并纠正了他的错误。为了维护教师的权威,他灵机一动,就说:“不错,不错!刚才老师故意说错了一个词,结果我们同学都能很快指出,说明我们很多同学都很认真听课……”但是,在提倡诚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现在,这种做法合适吗?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表演舞台,学生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需要双方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众所周知,“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就是教与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双方都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教师并不是万能的,自然也会碰到疑难和困惑,而教的过程正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现困惑的平台,从而发现自已知识储备的缺漏,进而及时有效地补缺补漏。因此,人们常说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在互动中,施教者同时受教并获益。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充分地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同时珍视这个自我提高的机会——教学本身,争取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十来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在学生为我指出错误时,我都是真诚地道歉,并改正,甚至和学生一起查字典。我认为,这样做,恰恰告诉了学生,要学会真诚,要真诚相待。实际上,教师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们共同学习,教学相长,有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学生也在与教师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学能力。教学相长的过程,即是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建立的过程。
前不久在阅读课中,阅读新课《庐山的云雾》,我提出以师生比赛的方式进行朗诵课文。这时有不少学生争着叫嚷着要跟老师比一比。瞧,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也来了兴致,自认为不会输给这群乳臭未干的小毛猴。我们共同选出了挑战的同学。比赛的方式是挑战者同读一个自然段,由在座的学生评委评出优胜者。比赛开始了,由我先读,我满怀自信读完整段,挑战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几轮下来后,一张张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了。“老师,我来评,我来评!”小豆丁们评得有模有样,“老师,我觉得您读腾云驾雾、飘飘悠悠应再轻点、轻点。”“老师,您读得真流利,但我觉得您的表情要再丰富些。”个别高手更是指出了我平时发音时圆嘴、翘舌、唇齿音的不到位。我不禁感到惭愧,直觉得愧为人师啊!我对他们心悦诚服,主动拜师,小豆丁们读书的热情高涨,挑战声不断,在朗读的不足中,我请求孩子们给我一次补过的机会,他们爽快地喊:“好!老师加油!”他们带头朗读为我打气,他们认真倾听我的朗读,他们不吝啬对我的表扬与指导。“老师,您进步了!”“老师,您读得太好听了!”“老师,这一段里您只有一个字没读准!”……我非常真诚地对他们说:“老师谢谢你们,今天老师学到的知识可真多呀!”并再次认真读给他们听,直到他们满意我这个学生才罢休。下课铃声响了,我请孩子们以后要多鼓励我,他们集体对我鼓起掌来,“加油哦,老师!”
课已停,意犹存!从教室里出来,我还陶醉在刚才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好可爱的一群小豆丁,他们是那么的执着,那么地认真!回想起课堂上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那一张张因得到肯定而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很快乐,同时也留给我深深的思考。曾几何时,我也曾听人说过:“医生是越老越有经验,而老师是越老越无学问。”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再也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如果,你高高在上,凭着你的老经验,凭着你过去获得的知识去教学,那么“越老越没有学问”就会成为事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就一定要虚心向学生学习。相互欣赏的师生关系,一定能带来教育教学的高效益,一定能催发灵性与活力,实现教学相长,争取站稳讲台。
当学生能主动为老师挑刺、拔刺,说明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好事!而教师与学生比赛,与学生互动,既可以相互促进,沟通交流,同时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从讲台上走下来,在交往中做学生的同伴、朋友,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真正做到从一个“尊严者”转化为学生学习、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参与中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亲近感,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实现师生共长。若活用孔子之言,可以这么说:“教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学。教学教学,亦教亦学,教中有学,教中进学,学以致教,亦师亦生,教学相长也。”
“享受学生,共同成长”的理念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育理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一直以来,我们经常以这么一个例子来宣扬教师的“随机应变”。有一天,老师上课说错了一个词,结果学生很是惊讶,并纠正了他的错误。为了维护教师的权威,他灵机一动,就说:“不错,不错!刚才老师故意说错了一个词,结果我们同学都能很快指出,说明我们很多同学都很认真听课……”但是,在提倡诚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现在,这种做法合适吗?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表演舞台,学生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需要双方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众所周知,“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就是教与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双方都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不是分离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教师并不是万能的,自然也会碰到疑难和困惑,而教的过程正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现困惑的平台,从而发现自已知识储备的缺漏,进而及时有效地补缺补漏。因此,人们常说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在互动中,施教者同时受教并获益。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充分地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同时珍视这个自我提高的机会——教学本身,争取师生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十来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在学生为我指出错误时,我都是真诚地道歉,并改正,甚至和学生一起查字典。我认为,这样做,恰恰告诉了学生,要学会真诚,要真诚相待。实际上,教师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们共同学习,教学相长,有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学生也在与教师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学能力。教学相长的过程,即是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建立的过程。
前不久在阅读课中,阅读新课《庐山的云雾》,我提出以师生比赛的方式进行朗诵课文。这时有不少学生争着叫嚷着要跟老师比一比。瞧,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也来了兴致,自认为不会输给这群乳臭未干的小毛猴。我们共同选出了挑战的同学。比赛的方式是挑战者同读一个自然段,由在座的学生评委评出优胜者。比赛开始了,由我先读,我满怀自信读完整段,挑战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几轮下来后,一张张小手争先恐后地举起来了。“老师,我来评,我来评!”小豆丁们评得有模有样,“老师,我觉得您读腾云驾雾、飘飘悠悠应再轻点、轻点。”“老师,您读得真流利,但我觉得您的表情要再丰富些。”个别高手更是指出了我平时发音时圆嘴、翘舌、唇齿音的不到位。我不禁感到惭愧,直觉得愧为人师啊!我对他们心悦诚服,主动拜师,小豆丁们读书的热情高涨,挑战声不断,在朗读的不足中,我请求孩子们给我一次补过的机会,他们爽快地喊:“好!老师加油!”他们带头朗读为我打气,他们认真倾听我的朗读,他们不吝啬对我的表扬与指导。“老师,您进步了!”“老师,您读得太好听了!”“老师,这一段里您只有一个字没读准!”……我非常真诚地对他们说:“老师谢谢你们,今天老师学到的知识可真多呀!”并再次认真读给他们听,直到他们满意我这个学生才罢休。下课铃声响了,我请孩子们以后要多鼓励我,他们集体对我鼓起掌来,“加油哦,老师!”
课已停,意犹存!从教室里出来,我还陶醉在刚才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好可爱的一群小豆丁,他们是那么的执着,那么地认真!回想起课堂上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那一张张因得到肯定而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很快乐,同时也留给我深深的思考。曾几何时,我也曾听人说过:“医生是越老越有经验,而老师是越老越无学问。”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孩子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再也不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如果,你高高在上,凭着你的老经验,凭着你过去获得的知识去教学,那么“越老越没有学问”就会成为事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就一定要虚心向学生学习。相互欣赏的师生关系,一定能带来教育教学的高效益,一定能催发灵性与活力,实现教学相长,争取站稳讲台。
当学生能主动为老师挑刺、拔刺,说明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好事!而教师与学生比赛,与学生互动,既可以相互促进,沟通交流,同时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从讲台上走下来,在交往中做学生的同伴、朋友,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真正做到从一个“尊严者”转化为学生学习、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参与中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亲近感,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实现师生共长。若活用孔子之言,可以这么说:“教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学。教学教学,亦教亦学,教中有学,教中进学,学以致教,亦师亦生,教学相长也。”
“享受学生,共同成长”的理念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育理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