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要求企业不断补充、完善与发展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首先阐述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概念、目标与内容,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与效果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效保障单位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以及充分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政策而制定与执行的一系列控制措施、方法与程序。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原有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概述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涵义与内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制定的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执行以保障财务报告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与完整的控制程序。通常情况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程序和政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充分、恰当的记录公允反映单位实际情况的交易与事项;二是能合理保证单位是依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三是能合理保证企业的资产交易、收支情况已取得董事或管理层的批准;四是能合理保证及时发现并纠正未经批准且对财务报表具有重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具体来说涵盖四个方面:一是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符合适用的会计法规和原则;二是作为财务报表基本构成的账目平衡表符合公认的会计法规与原则且具备可靠性;三是财务报表附注符合公认的会计法规与原则且具备可靠性;四是所披露的支持财务报表附注和数据的经营流程具备可靠性,且相关经营业务活动均取得合理授权。
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单位的所有者、董事会、经理层和高级执行人等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主要在于保证投资者的回报和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当前我国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的利益追求而对财务人员施压,导致财务信息严重失真,这在很大程度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质量产生了影响。
(二)缺乏科学、完善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法律法规。中注协于1996年12月发布并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具体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内容,并指出注册会计师要基于制度基础审计的视角审查和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2008年6月相关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4月出台了《配套指引》,虽然这表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完成,但却没有制定专门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
(三)缺乏统一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目前我国发布并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文件适用于全面内部控制审计,而不能很好地应用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导致许多企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与可靠。
(四)缺乏完善、有效地监督机制。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评价和报告过程需要实施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内控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当前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却没有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内外部监督的乏力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不能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体系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组织机构和权责分配机制。一方面,企业要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责利,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并设立独立的审计、战略、提名等专门委员会,以有效改善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业要遵循科学、高效、透明与制衡的原则,结合企业的文化与性质、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要求等要素,设置科学、合理的职能部门并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限,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与制约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专门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和科学的评
价标准。我国应当建立专门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和配套指引,并要求随同年度报告一起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对存在虚假披露的单位要给予一定处罚;综合国外的相关规定和我国的企业实际制定统一、科学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一方面,企业要建立科学、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明确组织的架构、岗位的设置与职责权限等等;另一方面,证监会、注册会计师等外部监督机构要评价和监管单位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要求企业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存在重大问题的单位要给以相应处罚。
小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完善性与有效性以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与可靠,进而切实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再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与评估[J].财会学习.2013年10期
[2] 王焕春,金贞姬.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问题探析[J].绿色财会.2013年07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与效果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效保障单位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以及充分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与政策而制定与执行的一系列控制措施、方法与程序。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运用,原有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竞争的需要。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体系成为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概述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涵义与内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制定的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执行以保障财务报告及其相关信息的真实与完整的控制程序。通常情况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程序和政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充分、恰当的记录公允反映单位实际情况的交易与事项;二是能合理保证单位是依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三是能合理保证企业的资产交易、收支情况已取得董事或管理层的批准;四是能合理保证及时发现并纠正未经批准且对财务报表具有重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目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具体来说涵盖四个方面:一是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符合适用的会计法规和原则;二是作为财务报表基本构成的账目平衡表符合公认的会计法规与原则且具备可靠性;三是财务报表附注符合公认的会计法规与原则且具备可靠性;四是所披露的支持财务报表附注和数据的经营流程具备可靠性,且相关经营业务活动均取得合理授权。
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单位的所有者、董事会、经理层和高级执行人等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主要在于保证投资者的回报和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当前我国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的利益追求而对财务人员施压,导致财务信息严重失真,这在很大程度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质量产生了影响。
(二)缺乏科学、完善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法律法规。中注协于1996年12月发布并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具体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内容,并指出注册会计师要基于制度基础审计的视角审查和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2008年6月相关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4月出台了《配套指引》,虽然这表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完成,但却没有制定专门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
(三)缺乏统一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目前我国发布并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文件适用于全面内部控制审计,而不能很好地应用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导致许多企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更谈不上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与可靠。
(四)缺乏完善、有效地监督机制。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评价和报告过程需要实施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内控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当前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却没有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内外部监督的乏力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不能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体系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组织机构和权责分配机制。一方面,企业要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责利,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并设立独立的审计、战略、提名等专门委员会,以有效改善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业要遵循科学、高效、透明与制衡的原则,结合企业的文化与性质、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要求等要素,设置科学、合理的职能部门并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限,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协调与制约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专门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和科学的评
价标准。我国应当建立专门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和配套指引,并要求随同年度报告一起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信息,对存在虚假披露的单位要给予一定处罚;综合国外的相关规定和我国的企业实际制定统一、科学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一方面,企业要建立科学、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明确组织的架构、岗位的设置与职责权限等等;另一方面,证监会、注册会计师等外部监督机构要评价和监管单位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要求企业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存在重大问题的单位要给以相应处罚。
小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完善性与有效性以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与可靠,进而切实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再均.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与评估[J].财会学习.2013年10期
[2] 王焕春,金贞姬.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问题探析[J].绿色财会.2013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