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VP)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0例。记录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患者的IPSS、QoL和Qmax的改变,以及尿流率、膀胱压力和残余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IPSS评分、QoL和Qmax、尿流率、膀胱压力和残余尿均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电切术;前列腺增生症;IPSS;临床效果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高[1],严重影响着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成为泌尿外科研究重点[2]。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技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切除中得到广泛使用。对我院收治的100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治疗的1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参照 第三届国际BPH委员会的推荐意见中的诊断标准[3]。年龄51—87岁,平均67±6.6岁;平均病程5.9±3.6年,临床症状表现为: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尿路感染、血尿及膀胱结石。所有患者均行直肠指诊、B超,部分患者行CT、膀胱镜检查明确诊断,并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予以排除前列腺癌患者。
1.2 方法 取膀胱截石位。硬膜外麻醉,作低位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和尿道黏膜麻醉。采用型号QLXQJ电切镜,电切输出功率160W,电凝功率80W,0.9 生理盐水作冲洗液,冲洗液高度50cm。,监视器下直视入镜,观察尿道与前列腺各叶增生情况,前列腺与膀胱颈及双侧输尿管口关系,应用电切环切断前列腺尖部末端的尿道黏膜,然后在精阜前缘电切一小创口,并逐渐加深,前推腺体至膀胱颈1.5~2.0cm处,在前列腺包膜上止血阻断腺体血供,将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分开,先用镜鞘逆推中叶,然后于前列腺尖部侧方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沿外科包膜剥离左、右侧叶达前列腺前叶12点位,使增生腺体360。均被剥离。除中叶部分腺体与膀胱颈相连,其余各叶均与膀胱贯通,在剥离过程中电切纤维黏连带,电凝血管断面,这样增生腺体血供大部分已阻断,周围标志清晰。此时可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将已剥离的腺体快速切碎、冲出再次置入电切镜,检查创面并作修整和止血,术后留置导尿管3~5d,视情况作膀胱冲洗。
1.3 观察指标:观察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患者的IPSS、QoL和Qmax的改变,以及尿流率、膀胱压力和残余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与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术前、术后患者的IPSS、QoL和Qmax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等离子电切在前列腺增生的IPSS、QoL Qmax改变
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手术后尿流率、膀胱压力和残余尿均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患者术前、术后IPSS评分、尿流率、膀胱压力和残余尿的情况
注;1cm H20= 0.098 kPa,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VP)自从1998年Gyrus.CO以来发明此电切技术以来,受到临床的普遍推广,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标准手术方式[4],成为BPH外科治疗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表明,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IPSS评分、尿流率、膀胱压力和残余尿均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IPSS降至(5.8±6.4)分,QOL降至(1.5±1.2), 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研究结果提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尿流动力学改善明显[5]。综上所述,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柯昌兴,王剑松,左毅刚,等.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同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74例[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1):54.
[2] 那艳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34..
[3] 顾方六.第三届国际BPH委员会的推荐意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17(5):311.
[4] 吴伟江,王行环,王怀鹏.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与经尿道普通电切对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08,(47)
[5] 叶卫东,劳日初,胡建峰,等.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前列腺增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2):22
【关键词】 电切术;前列腺增生症;IPSS;临床效果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高[1],严重影响着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成为泌尿外科研究重点[2]。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技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切除中得到广泛使用。对我院收治的100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治疗的1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参照 第三届国际BPH委员会的推荐意见中的诊断标准[3]。年龄51—87岁,平均67±6.6岁;平均病程5.9±3.6年,临床症状表现为:排尿困难、急性尿潴留、尿路感染、血尿及膀胱结石。所有患者均行直肠指诊、B超,部分患者行CT、膀胱镜检查明确诊断,并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予以排除前列腺癌患者。
1.2 方法 取膀胱截石位。硬膜外麻醉,作低位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和尿道黏膜麻醉。采用型号QLXQJ电切镜,电切输出功率160W,电凝功率80W,0.9 生理盐水作冲洗液,冲洗液高度50cm。,监视器下直视入镜,观察尿道与前列腺各叶增生情况,前列腺与膀胱颈及双侧输尿管口关系,应用电切环切断前列腺尖部末端的尿道黏膜,然后在精阜前缘电切一小创口,并逐渐加深,前推腺体至膀胱颈1.5~2.0cm处,在前列腺包膜上止血阻断腺体血供,将增生腺体与外科包膜分开,先用镜鞘逆推中叶,然后于前列腺尖部侧方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沿外科包膜剥离左、右侧叶达前列腺前叶12点位,使增生腺体360。均被剥离。除中叶部分腺体与膀胱颈相连,其余各叶均与膀胱贯通,在剥离过程中电切纤维黏连带,电凝血管断面,这样增生腺体血供大部分已阻断,周围标志清晰。此时可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将已剥离的腺体快速切碎、冲出再次置入电切镜,检查创面并作修整和止血,术后留置导尿管3~5d,视情况作膀胱冲洗。
1.3 观察指标:观察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患者的IPSS、QoL和Qmax的改变,以及尿流率、膀胱压力和残余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与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术前、术后患者的IPSS、QoL和Qmax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等离子电切在前列腺增生的IPSS、QoL Qmax改变
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手术后尿流率、膀胱压力和残余尿均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患者术前、术后IPSS评分、尿流率、膀胱压力和残余尿的情况
注;1cm H20= 0.098 kPa,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VP)自从1998年Gyrus.CO以来发明此电切技术以来,受到临床的普遍推广,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标准手术方式[4],成为BPH外科治疗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表明,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IPSS评分、尿流率、膀胱压力和残余尿均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IPSS降至(5.8±6.4)分,QOL降至(1.5±1.2), 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研究结果提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尿流动力学改善明显[5]。综上所述,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柯昌兴,王剑松,左毅刚,等.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同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74例[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1):54.
[2] 那艳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34..
[3] 顾方六.第三届国际BPH委员会的推荐意见[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17(5):311.
[4] 吴伟江,王行环,王怀鹏.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与经尿道普通电切对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08,(47)
[5] 叶卫东,劳日初,胡建峰,等.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联合腔内剜除法治疗前列腺增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