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将谓”的来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i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谓”是唐代出现的认知动词,它来源于认知动词“将”和“谓”的连用,“将”和“谓”都有“认为”“以为”的意义。“将谓”和“将为”不是通用关系,两者来源不同,是两个不同的认知动词。
  关键词:认知动词 同义连用 词汇化
  
  “将谓”是唐代出现的一个认知动词,意义和“以为”“将为”相同。有人认为“将谓”与“将为”是通用关系。“谓”和“为”从先秦就可以通用,王引之《经传释词》举了很多例子,并说:“为谓一声之转。故为可训谓,谓亦可训为。[1](P41)”“将谓”和“将为”确实可以出现在同样的上下文中。如:
  (1)自为新妇到王宫,将谓君心有始终。唯望百年同福贵,拖我如何半路中。(《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
  (2)既为新妇到王宮,将为君心有始终。准望百年同富贵,抛妾如今半路中。(《敦煌变文集•悉达太子修道因缘》)
  那么,“将为”与“将谓”是不是一个词的两种写法呢?“将谓”的来源到底是什么?
  除了认为“将谓”“将为”通用,关于“将谓”的来源还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将”“谓”是同义连用,凝固成词的,如张涤华(1991)。另一种认为“将谓”本是词组,“将”表将来,“将谓”所在小句承接前一小句,如果没有这种承接关系,“将”就失去意义,“将谓”凝固成词(李明,2003)。
  “将谓”在先秦就可以连用。如:
  (3)孙子曰:“不可。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左传•成公二年》)
  “将”表将来,“谓”是言说义动词。
  (4)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桓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说苑•尊贤》)
  “将”是用于选择问句的连词,“谓”是言说义动词,它们并不处在同一层次。
  “将谓”从先秦到六朝的用例都很少,它们的结合关系主要是上面的两种,要发展出“认为”“以为”的意义比较困难。
  李明(2003)所举的《三国志》裴注的例子并不是“认为”“以为”的意思。
  (5)盛又讥其受(任)位非所,将谓仕於董卓。卓初秉政,显擢贤俊,受其策爵者森然皆是。文休为选官。在卓未至之前,後迁中丞,不为超越。以此为贬,则荀爽、陈纪之俦皆应摈弃於世矣。(《三国志•蜀志•法正传》裴松之注)
  “谓”仍是言说义动词,“将”虽然不表“将来”,但是“将谓”所在的小句并非不承接前一小句。上文:“孙盛曰:‘……靖处室则友于不穆,出身则受位非所,语信则夷险易心,论识则殆为衅首,安在其可宠先而有以感致者乎?’”可见,“将谓仕於董卓”是来解释“受任非所”的。“将”是一个语气副词,表示测度、委婉的语气。语气副词“将”在裴注中还可以见到。如:
  (6)将记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
  (7)此器既盖之,且有掩覆,无缘有此。黄门将有恨于汝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例(5)中的“将谓仕於董卓”就是“大概是说仕於董卓”的意思,“将谓”是语气副词和言说动词的组合。因而不能说明“将谓”已从词组转变为认知动词。
  到中唐,“将谓”才有了“认为”“以为”的意义。如:
  (8)纱窗对镜未经事,将谓珠帘能蔽身。一朝虏骑入中国,苍黄处处逢胡人。(刘商《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9)又相喜云:“前从此发去已后,至今不得消息。心里将谓早归本国,不谓更到此间,再得相见。大奇,大奇!”(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我们赞同“将”“谓”同义连用,凝固成词。上文已经谈到“将”有“认为”“以为”的意义,如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有不少例句:
  (10)国家若将已戍之地不可废,已镇之兵不可收,当宜即停东川,并力从事,犹恐狼狈。(《旧唐书•高适传》)
  (11)则天皇帝亲政之时,武氏诸王亦分外职。今居京辇,不降旧封。天下之心,窃将不可。(《旧唐书•武承嗣传》)
  (12)了然不觉清心魄,只将叠嶂鸣秋猿。(李白《同族弟金城尉叔清烛照山水壁画歌》)
  (13)无将一会易,岁月坐推迁。(韦应物《示全真元常诗》)
  “谓”的“认为”“以为”义产生更早,蒋绍愚(1989)指出“谓”在先秦就具有这样的意义:
  (14)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论语•阳货》)
  (15)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在唐代,“谓”的这一意义仍在使用:
  (16)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杜甫《奉赠韦左丞》)
  (17)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李白《陪从叔泛鹊山湖》)
  “将”“谓”意义相同,常常连用,就凝固成了一个词:
  (18)丘中久不起,将谓诏书来。及见凌云说,方知掩夜台。(曹松《哭胡处士》)
  (19)门前蜀柳□知春,风澹暖烟愁杀人。将谓只栽郡楼下,不知迤逦连南津。(崔珏《门前柳》)
  “将为”来自“将……为……”结构[1],可见,“将谓”与“将为”的来源并不相同,两者并非同词异形。而且,“将谓”与“将为”在文献中出现的情况也并不相同。《敦煌变文集》中“将谓”只有《太子成道经》一例,并且这一例的上下文与《悉达太子修道因缘》极其相似,而彼处用“将为”图例(1)、例(2)。而“将为”在变文中却有数十例之多。在禅宗语录《祖堂集》《五灯会元》中,“将为”分别有6例、7例,而“将谓”则分别有17例、43例。总的说来,在近代文献中,“将谓”的出现频率要明显高于“将为”。
  
  注 释:
  [1]王引之.经传释词[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蒋礼鸿(1997)、李明(2003)有论述。
  
  参考文献:
  [1]张涤华.释“将谓”[J].古汉语研究,1991,(2).
  [2]李明.试谈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A].吴福祥,洪波.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7.
  [4]蒋绍愚.论词的“相因生义”[A].吕叔湘.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庆祝王力先生学术活动五十周年[C].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
  (黎路遐 北京大学中文系 100871)
其他文献
一、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可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
宁夏你是否陌生?一片弥漫伊斯兰风情的古老土地,一个展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遗梦,一个神秘莫测、亘古久远的童话。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就穿过它的腹地,滔滔不息,
目的分析血小板(PLT)检测在儿童肺吸虫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和儿科住院确诊的19例儿童肺吸虫病患者的临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影响和制约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仍然很多,其中融资难
期刊
利用自相似技术求解在强非局域非线性条件下的(2+1)维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从中得到1个精确的贝塞尔(Bessel)解析解,其结果表明:这种贝塞尔孤子形成了一类空间孤子簇.
据日本纸品进出口协会网站报道,2014年,奥地利纸与纸浆产业发展较为平稳,且取得了较以往不错的业绩,超过欧盟的平均水平。
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已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中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简单一句
7月1日,美国第二和第三大包装巨头美德维实伟克(MeadWestvaco)和Rock—Tenn合并组建的WestRock公司正式开始运转,两家公司的股票也完成了合并。合并后美德维实伟克股东将拥有新公
Rootkit是能够持久或可靠地、无法检测的存在于计算机上的一组程序和代码.研究了基于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技术的内核Rootkit,阐述了文件系统过滤驱动的工作原理、过滤驱动的实现
片上网络N0c(Network On Chip,简称NOC),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介绍了NOC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总结了NOC的基本设计流程,并给出了NOC研究的关键技术及NOC研究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