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实现初中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能力途径多元化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c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础物理教育应关注学生科学的态度、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这都需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过实验探究全过程的学生,才能更准确地答题。
  【关键词】 创新思维,初中物理实验;学生能力;途径多元化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更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课标解读》指出基础物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知道一些物理知识,会做一些物理实验,……基础物理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实验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目前相当数量的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1.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论证能力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运用对比实验,让学生从多层面、全方位地认识物理规律,丰富他们的思维。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分析与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实验对比,在解释中使学生学会比较、应变与迁移,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培养了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在课本原有器材的基础上,多发一块平面镜给学生,让学生分别用玻璃板和平面镜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实验体会,再引导学生分析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原因。因为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线也能被光穿过,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讲升华这一节课时,可先演示新教材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再演示旧教材的实验,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证明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体而不必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应选哪个实验方案更合理并分析原因,得出新教材做这改动的原因。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及根据上述材料做出合理的分析。学生不仅仅经过理解掌握了升华的概念,而且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实验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更重要的通过这种充分展示构建物理概念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批评性思考,而不是“人云我也云”。
  2.实验中巧创设问题,培养学生因果推理能力
  物理教学中,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实验过程的适当时机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因果推理能力,以实验为依托,拓宽其思路,挖掘其内涵,提高教学效果。如演示课本实验“用手捏厚玻璃瓶,厚玻璃瓶是否会发生弹性形变”后,增设问题:玻璃细管中水柱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厚玻璃瓶发生形变,也可能是瓶内的水受热膨胀;通过什么实验可以证明你的想法?瓶中水的温度应与手的温度一样或戴上隔热手套。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上述三个案例中,教师在演示实验后,创设问题,培养学生因果推理能力。使演示实验从单一的观察现象模式,发展为探索规律、启迪思维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多元型结构。又如在讲授升华这节课时,我们按课本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后,增设问题:大家看见碘蒸汽是固态碘直接变成气态?还是固态先变为液态然后再变为气态的呢?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因为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往往很容易超过碘的熔点、沸点。而水的沸点是100℃,因此碘在水中加热,碘的温度不会超过100℃,这就说明碘不会出现熔化、沸腾现象。试管中出现的碘蒸汽是直接从固态碘而来的。在“酒精蒸发实验”中,按课本步骤演示实验后增设问题:保鲜袋为什么会涨起来呢?可能是袋里空气受热膨胀,可能袋里的酒精由液体变为气体,也可能上面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3.实验评估环节,培养评估意识和改进探究方案能力
  通过“预设”反馈情景,培养评估意识和改进探究方案的能力。教师通过研究教材中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的知识点,结合教学实际,在实验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评估,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如果把“失败实验”和实验的“异常现象”能当作一种教学资源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共同探究,将会收到意外的效果。通过在实验评估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进一步理解实验、深化实验、完善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学《汽化和液化》一节时做观察水沸腾实验。同学们测得的水的沸点大多数竟然都不同,有的等于100℃,有的高于100℃,也有低于100℃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面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可能是温度计的问题,可能是水的问题,可能是酒精灯的问题等等,如果要探究是否是温度计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把不同的温度计正确放入同一杯沸水中,如果示数相同,则不是温度计的问题;如果示数不同,则应是温度计的问题。如果要探究是否是水的问题呢?同学们再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法用实验去验证。这一“异常现象”的出现,制造了认知冲突和失衡,给学生提供了机遇,进行评估,认识未知,使“异常”变为正常,是培养学生思维积极性,探索未知進而认识和发现真理的绝好教材。
  
  参考文献
  [1]朱青.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小实验的教学[J].中学物理,2010(4).
  [2]丁冬泉.例谈对比性实验在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中的作用[J].中学物理,2010(2).
其他文献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一、讓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  “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  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
期刊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就课堂教学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设
期刊
高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懂难学,思想负担较重。怎样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几点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淡化分数,减轻学生精神负担  传统的考试制度、形式、内容及评估方式,对学生精神压力太大,以分定位,一榜定论,像一具精神枷锁枷走了年青人的朝气,锁住了孩子们的兴趣。重知轻能使同学们钻入“高分低能”的怪圈,个性得不到发展,特长难以发挥,总是围绕高考指挥棒游来转去:凡是考试内容
期刊
【摘要】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教学模式只能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解决一类的教学实际问题。复习课是中学化学课堂中一类重要的课型,如何在复习课中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是广大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多年以来的实践探索,构建了中学化学复习课创新学习模式,该模式注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将课堂教学程序分解为激发兴趣、
期刊
高中化学中,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准确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严肃的自然科学,它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就其学科的特点而言,它是通过可知的物质世界,研究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再把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运用到未知领域中去,从而得出研究未知领域的方法和理论,并指导实践。任何重大的发现都要靠化学实验予以证实。在化学领域中,任何一点小小的失
期刊
【摘要】 中学物理教学,不仅仅是把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能力,使他们拥有敏捷的物理智慧,猜测和想象是物理智慧中最活跃的成分,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探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难把握的难点。  【关键词】 物理探究;猜想能力;培养    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很重要的不同就是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科学探究是和科学
期刊
在化学科学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简明、严密、国际通用的符号系统,即化学用语。化学用语表述了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如原子、分子、离子要用元素符号、分子式、电子式和离子符号来表述,物质的变化要用化学方程式来阐述,化学计算也要靠化学用语,等等。显而易见,化学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要使用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基本工具。  在初中阶段所学化学用语主要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这些又是众多化
期刊
一、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  (1)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用课件亮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哪些需要识记,哪些需要理解,哪些还需要进一步应用。这样学生便可有目的地循标进行探索,而不致于盲目和被动地去接受知识。有時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目标精心编制《阅读与思考》来帮助学生有兴趣地自学教材。(2)引导学生用“一览表”列出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
期刊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在教学中,教师已经尝试运用新课改精神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其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被广泛应用,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体现了我校倡导的“激情课堂”的要求。但此法在应用过程中,既充分体现了它的优越性,但又有些需提高的地方,下面就谈谈我的体会与看法。  一、異质互补,分组合作  实施小组成员的优化组合策略是合作学习能否有效的前提。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
期刊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  初二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自豪,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而且女同学占多数.因此,为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起始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