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措施。方法:通过四个步骤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过程进行阐述。结果: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能顺利接受康复治疗,同时能够坚持日后的康复训练。结论: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心理护理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占据了主要地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高发病,其发病急,疗程长,致残率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院康复科在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时期脑卒中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收到一定的成效。现将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脑卒中患者386例,其中男351例,女35例,年龄38—83岁。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精神压力。
2 方法:
2.1耐心倾听期(入院评估期):收集患者第一手资料,进行入院后评估,做出护理诊断;了解患者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及家庭等情况;密切护患关系。护士对待患者态度要诚恳、认真,语气要尽可能的和蔼,语言要通俗易懂;介绍病情要含蓄,多用“可能”、“有可能”,不要过早给患者下结论,以迎合患者否认期心里。此期应实施要求对家属配合的要求: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过多的焦虑感,要含蓄的等待结果。
2.2急性期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共同的心理状态为焦虑与恐惧,担心疾病能否治好,害怕瘫痪的肢体不能恢复,影响生活,连累家人。对此护士应表示理解和同情,用尽可能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等与患者交谈,加强心理疏导和安慰,同时向患者介绍脑卒中有关方面知识,使病人心中有数,树立信心,还可以介绍一些临床上现实的康复的病例,同时介绍科室的医疗护理情况和技术水平,让患者对科室及医护人员、诊疗水平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2.3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调整心理平衡,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端正对疾病的态度,从而促进健康的恢复,这是心理护理的基本内容。因此对脑卒中康复期的患者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不良的心理变化并给予指导;长期长时间瘫痪的患者,常常有人格上的心理变态,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交谈,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让患者认识到疾病的治疗不只单靠药物,健康的心理是加速康复的首要条件和重要条件之一;应向患者指出,随着病情的好转,偏瘫症状也会随之减轻。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使其面对现实,积极进行代偿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锻炼,激励患者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做康复训练;对失语患者要耐心,由于患者急于交谈,但深感力不从心,词不达意,情绪焦虑急躁,所以与其交流时可应用手势、表情、体态等方式进行简单对话;对有书写能力的患者可用文字进行交流,对于感觉性失语患者,尽可能用动作示范,进入康复期后应加强语方训练,使其逐渐恢复语言功能;环境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因此要保持环境整洁、安静,清除有害刺激因素,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稳定情绪。
2.4家庭的支持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家属交谈,语调亲切、态度热情,耐心仔细听取家属的诉说,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滿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及时向家属进行脑卒中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让家属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转归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人际互动关系,激发患者对家人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临床工作中共同为患者早日康复做好工作。
3 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语言沟通和交流,不断鼓励患者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其优势,发挥自身特长,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使其感到即使是这样也不会是家人的累赘,自己要生活得更有价值,因此需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4 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做患者心理护理是一体的,是缺一不可的,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配合,对脑卒中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是靠单纯的康复治疗,没有心理护理和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心理护理是极其必要的,通过心理护理,使脑卒中患者能顺利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治疗,而且坚持以后的康复训练,使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艳丽,万学珩.老年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状态及护理[J].国际护理杂志,2010,29 (3):394-395.
[2] 韩利民.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82-83.
[3] 苏晓玲.综合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2,3:116-118.
[4] 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5-69.
[5] 王凯,王晓东,陈丰等.老年急性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相关因素研究[J].当代医学,2008,1(416):37.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高发病,其发病急,疗程长,致残率高,给患者及其家属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院康复科在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时期脑卒中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收到一定的成效。现将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脑卒中患者386例,其中男351例,女35例,年龄38—83岁。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精神压力。
2 方法:
2.1耐心倾听期(入院评估期):收集患者第一手资料,进行入院后评估,做出护理诊断;了解患者性格特征、生活习惯及家庭等情况;密切护患关系。护士对待患者态度要诚恳、认真,语气要尽可能的和蔼,语言要通俗易懂;介绍病情要含蓄,多用“可能”、“有可能”,不要过早给患者下结论,以迎合患者否认期心里。此期应实施要求对家属配合的要求: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过多的焦虑感,要含蓄的等待结果。
2.2急性期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共同的心理状态为焦虑与恐惧,担心疾病能否治好,害怕瘫痪的肢体不能恢复,影响生活,连累家人。对此护士应表示理解和同情,用尽可能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等与患者交谈,加强心理疏导和安慰,同时向患者介绍脑卒中有关方面知识,使病人心中有数,树立信心,还可以介绍一些临床上现实的康复的病例,同时介绍科室的医疗护理情况和技术水平,让患者对科室及医护人员、诊疗水平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
2.3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调整心理平衡,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端正对疾病的态度,从而促进健康的恢复,这是心理护理的基本内容。因此对脑卒中康复期的患者要仔细观察,及时发现不良的心理变化并给予指导;长期长时间瘫痪的患者,常常有人格上的心理变态,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交谈,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让患者认识到疾病的治疗不只单靠药物,健康的心理是加速康复的首要条件和重要条件之一;应向患者指出,随着病情的好转,偏瘫症状也会随之减轻。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使其面对现实,积极进行代偿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锻炼,激励患者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做康复训练;对失语患者要耐心,由于患者急于交谈,但深感力不从心,词不达意,情绪焦虑急躁,所以与其交流时可应用手势、表情、体态等方式进行简单对话;对有书写能力的患者可用文字进行交流,对于感觉性失语患者,尽可能用动作示范,进入康复期后应加强语方训练,使其逐渐恢复语言功能;环境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因此要保持环境整洁、安静,清除有害刺激因素,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保持稳定情绪。
2.4家庭的支持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家属交谈,语调亲切、态度热情,耐心仔细听取家属的诉说,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滿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及时向家属进行脑卒中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让家属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转归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人际互动关系,激发患者对家人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临床工作中共同为患者早日康复做好工作。
3 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语言沟通和交流,不断鼓励患者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其优势,发挥自身特长,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使其感到即使是这样也不会是家人的累赘,自己要生活得更有价值,因此需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4 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做患者心理护理是一体的,是缺一不可的,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配合,对脑卒中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只是靠单纯的康复治疗,没有心理护理和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康复效果。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心理护理是极其必要的,通过心理护理,使脑卒中患者能顺利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治疗,而且坚持以后的康复训练,使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艳丽,万学珩.老年慢性患者的心理护理状态及护理[J].国际护理杂志,2010,29 (3):394-395.
[2] 韩利民.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82-83.
[3] 苏晓玲.综合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2,3:116-118.
[4] 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5-69.
[5] 王凯,王晓东,陈丰等.老年急性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相关因素研究[J].当代医学,2008,1(4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