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的方法“点赞”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语文老师就是我的爸爸,我成了他的弟子,自然“压力山大”啊。为了学好语文,我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最优的方法。现在,我把其中三个点子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希望你为我“点赞”。
  第一个,和书交朋友,培养对语文的真挚的感情。只有情有独钟,才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有对书动了真情,语文学习才会如鱼得水。我对语文书可以说是呵护有加,给它穿一件贴身的铠甲,不让它轻易受到损伤。按照老师的建议,在白色封面纸上写上一段有文学色彩的自勉的话。我还定下“三不”铁律,即不乱折,不乱画,不乱放。倘若想与书建立起坚不可摧的感情,更要捧起它,阅读它,欣赏它。
  第二个,重视词句的积累,精心制作读书卡片。以前语文老师仅仅是让我们摘录优美词句,不过我觉得收效甚微。现在,我改变了这一传统做法,把选出的词句进行分门别类,有的加了批注,制成卡片。当然,这是一项复杂而有讲究的工程,应该遵循“先粗后细”“不断更新”“定期整理”的原则。时间久了,你的读书卡片俨然一个微型图书馆,可以随时“借阅”。对于精美隽永的语段,我还经常拿出来反复吟咏咀嚼,让它们在脑海中根深蒂固。当你储藏了足够丰富的词句,写作时就会信手拈来,“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吧。现在,老师经常把我的习作“晒”出来,我的自信心屡屡“爆棚”。
  第三个,勤于朗诵,培养对语言的感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值得后人借鉴。老师时常让我们自由朗读课文,我都会读得前俯后仰,声音越大就越起劲,越起劲就越投入。可是,看看周边的同学,尤其是男生,他们的读书如同小和尚念经,声小,无心,寡情,这样的读书要想有所获简直是天方夜谭。我的朗读不局限于课堂,每天晚上在家完成作业后,我都要声情并茂地读一篇文章。毫不讳言,有声朗读是我提高语文成绩的“终南捷径”。
  我还想说,语文学习靠的是日积月累,靠的是广泛阅读,靠的是笔耕不辍。好方法往往事半功倍,愿你早日找到打开语文学习大门的金钥匙。
  【评点】
  初一学生来谈语文学习的方法,勇气可嘉。习作有两个亮点:一是返璞归真。作者没有激扬文字,而是极为真诚地奉献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实在且具个性色彩。可贵的是作者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精髓,即“读”和“积累”。观点鲜明,举重若轻,层次清晰,语言质朴。二是化虚为实。能用生动的事例来诠释抽象的方法,具体可感。如在叙写对语文课本的感情时,明示了自己的做法:穿“铠甲”,写自勉语,定“三不”;如在说明“有声朗读”时,把“起劲”式的朗诵和“和尚念经”进行了形象的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杨文海
其他文献
书画家经常为人题字,文学家作文,也难免会有错漏,经过妙补趣填,往往会产生妙趣横生、意味无穷的效果。  唐代大文学家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堪称千古名篇。相传当年王勃题写此文时,最后一句为“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空了一个字,引起了人们百般猜测,很多人试着填字,却始终不够恰当。都督阎伯舆急忙下令:“快马追上王郎,千金求其一字。”衙卫追上王勃,说明来意,王勃一笑,说:“我将这一字写在你手心
期刊
著名风景区泰山,有一块摩崖刻石上镌刻着醒目的“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才子刘廷桂题镌的。据记载,在比这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被四周的秀丽风光所陶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了“虫二”两字。最初,人们不知是什么意思,后经解释,才知道“虫二”寄寓“风月无边”之意。原来,繁体字的“风”字,去掉左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就剩个“虫”字;“月”
期刊
运动会赛场上总有许多不经意的感人瞬间,正是这些瞬间,沉淀了同学间坚不可摧的团结。  学校秋季运动会的前几天,我们班发生了一件大事——“运动健将”王点的脚崴了!后天就是秋季运动会,这是初三年级最后一次参加运动会,少了王点这个运动健将怎么能行呢?班主任李老师得知后,一边安慰王点不要担心,一边对着我打趣说:“实在不行就让余果上吧!我看你也挺行的!”  转眼就到了比赛当天。放眼望去,操场周围的看台上同学们
期刊
余自幼嗜读武侠,有零钱则攒之,若足即买书,日夜捧阅,废寝忘食。数年遍览各派,与人交谈,不离金庸古龙。熏染日久,行事渐趋怪异,人称外号中国堂·吉诃德。  常梦一白发老者,世外之高人,对余曰:“汝骨骼清奇,实属练武奇才,天下无双,吾将授汝绝世神功。”然白日终未见之,抑或缘分未到也。无人授余武功,余亦盲修瞎炼不辍,常学书中人物打坐练气于操场角落,以至惊吓到来此相会之眷侣,大骂不绝于口。欲练武功,先修其心
期刊
【原文】  有两虎诤①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②;人者,甘饵③也。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④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选自《战国策》)  【注释】  ①诤:同“争”。  ②戾虫:戾,凶猛,暴烈。戾虫,凶残的野兽。  ③甘饵:甘,可口,使人满意的。饵,糕饼,这里指美食。  ④兼:并,这里指同时得到。  【译文】  有
期刊
我小时候就有过幻想,有过希望,想写点什么,也许是一首诗吧,写海岸——那使人产生联想和起划分作用的一条线,那接合点,那汇合处,固态与液态紧紧相连之处——那奇妙而潜伏的某种东西(每一客观形态最后无疑都要适合主观精神的)。虽然浩瀚,却比第一眼看它时更加意味深长,将真实与理想合而为一,真实里有理想,理想里有真实。我年轻时和刚成年时在长岛,常常去罗卡威的海边和康尼岛的海边,或是往东远至汉普顿和蒙托克,一去就
期刊
【名师引路】  写作不仅需要功底,更需要创新。正如面对同一片林海,多数人看到的是生机盎然的树木,你却注意到了万绿丛中的一朵红花;同样面对一片沙漠,多数人欣赏到的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人间胜景,你发出的却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感慨。有了这种与众不同的智慧与视角,我们的作文才会闪现出新颖夺目的光彩。具体而言,这种新颖可以表现为文體、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与众不同。从2016年
期刊
我是一枝梅。  悬崖峭壁,直插云天,云雾密密地织着,笼一层舞女纱裙——整座山上,只有我一枝梅。  熹微的晨光点点,聚拢了又散开,融着河间的冰水,泛着粼粼波光,美得清纯又妖冶。我却只痴痴含着苞儿,低垂着头,不知该做些什么。开花吗?  我尝试着攒起花瓣儿,小心翼翼地一片片散开,恨不得吸尽太阳的光芒与热量,可阳光却总像是有意避开我似的,只吝啬地赐予我一星半点,直到黄昏,夕阳已残,徒留一轮剪影。可能是初春
期刊
琴 歌①  李 颀  琴 歌①  李 颀  主人②有酒歡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③。  月照城头乌半飞④,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⑤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⑥。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⑦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⑧从此始。  【注释】  ①琴歌:听琴有感而歌。歌是诗体名。  ②主人:东道主。  ③广陵客:指琴师。  ④半飞:分飞。  ⑤华烛:饰有文采的蜡烛。  ⑥渌水、楚妃:古琴曲的名
期刊
夜深了,霓虹灯早已熄灭,微弱的路灯光照在厚厚的积雪上,显得格外清冷。寒风不停地呼啸着,那声音令人胆战心惊。凌晨时分,父亲到家了,带着满身的疲惫……  父亲是特地回来给我过生日的。听奶奶说,他为了回来给我过生日,加了好几天的夜班。我摸着他給我买的生日礼物——雪人娃娃,想着他夜晚辛勤工作的样子,不禁红了眼眶。父亲是位医生,这份工作,意味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  难得能休息一天,父亲起得很晚,可起来后的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