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把握好船舶船体建造检验的重要节点,是提升检验质量及效率的关键,同时也是船舶建造质量的前提保障。船体建造方面,船体质量的高低与焊接质量的检验控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实际的检验工作中,结合船体建造质量实际情况,寻求船舶建造质量检验控制要点的有效步骤和措施方法,能在船体建造实践中确保船舶建造质量,并满足船舶行驶安全性需求。
关键词:船体;结构;焊接;检验
1导言
船体结构检验一般侧重于结构完整性及焊后焊缝质量的检查。除了某些高应力区域以外,对于焊前的坡口准备、结构装配等,一般采用巡检的方式进行控制。焊接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船体结构的建造质量及船舶安全,若船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形,还会影响船舶的吃水,加大船体的阻力,甚至影响船舶的性能。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船体结构的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工作。
2船体建造中焊接质量检验概述
船体建造中的核心是焊接质量检验,也是最常使用的技术。从重要性作用分析来看,船体结构的连接,以焊接技术的推广实施来实现。通过船体建造中焊接质量检验的应用,来达成对船体繁杂结构、样式及其整体质量的影响。在相关的焊接质量问题实践中,能以督查和及时的更正的检验绩效,确保船舶建造满足实际航运需求。
3船体结构焊接质量及缺陷分析
船体结构所存在的焊接缺陷比较多,依焊缝位置不同,可将其分为内部缺陷和外部缺陷,其中内部缺陷主要包括气孔、夹渣、焊接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等情况;外部缺陷主要包括焊缝外形与尺寸与要求不符、咬边、焊瘤等情况。在船舶建造过程当中,影响船体结构焊接质量的原因有很多,如焊接设备及技术落后、焊接工艺参数设置不当、所使用材料质量不合格、坡口加工、天气情况等,任一环节的处理出现问题或未科学处理,都可能会产生焊接缺陷,影响焊缝质量。
4船舶船体建造前的检验检查工作要点
船舶船体建造前的检验检查工作主要包括:
(1)船舶船体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的检查工作,确保船厂设计方案能够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并通过专业检验机构批准,获得审图意见书后,提早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改进。
(2)对船厂生产条件进行检查,包括生产环境、技术设备、主要设施、质量控制制度等,确保船厂生产资质能够满足项目要求。
(3)重点检查船台设施,由船厂提供船台合格证明,确保其陆地耐压部分长宽、耐压强度等参数与生产任务相适应,并对船台下沉进行测量和记录,检查胎架等设施。比如船底要与地面净空高度不小于800mm,通过确保各项参数符合要求,确保建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4)由船舶建造师对船舶焊接工艺和技术条件等进行可行性论证,并由专业机构进行审批,确保技术方案的可实施性。
(5)建立一套完整的材料检查和管理制度,对原材料入库、存放、发放管理流程进行详细设计,制定检验标准,为实际管理活动提供指导和约束。
(6)检查焊接工人等各个专业施工人员的资质,比如在焊接队伍中,抽查人数不应少于30%,如果抽查过程中发现N人不符合技术要求,还要再额外抽查2N人,保证施工人员资质符合要求。
(7)在正式开工前,认真填写前期检查意见和整改措施表,注明整改期限,在遗留问题未得到解决前,不能进行建造检验。
5船体结构焊前检验控制要点
5.1焊接质量检验规范要求
在焊接质量检验技术规范要求中,主要涉及GB/T12604.1-1990超声、射线、渗透、声发射、磁粉、涡流、线性象质计等检测;GB3323-1987钢熔化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GB/T12605-1990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及其相关气体检测等。
5.2加强普及船舶焊接专用材料及设备
因船舶焊接的特殊性,其所使用的专用材料及设备基本只适用于船舶焊接方面,很少用于其他领域,再加上材料及设备的选择还应充分考虑焊接工艺和要求以及资金受限,在日常工作中,多数会选择利用普通焊接材料进行施工,进而影响焊接质量。为此,首先应加强普及船舶焊接的专用材料及设备,一方面要加大专用焊接材料及设备的投入,尽量全面配置专用焊材;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焊接材料及设备的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断研发全新的专用焊材及设备。此外,还应重视研发绿色、智能化、数字化焊材及設备,以促进船舶焊接工作的智能化、可持续化发展。
5.3焊接工艺和坡口质量
在焊前检验前验船师应对船厂的焊接施工工艺有一定的了解。同一道焊缝在不同阶段可能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如某散货船货舱舷侧T型材对接焊缝,在中组时是平焊,采用V型坡口,而同样的焊缝在大合龙时是横焊,采用的是单边坡口的形式,一,两种焊接方式的坡口形式,焊接参数都有所区别。这就需要船厂在工作场所张贴与施工相关的焊接工艺简图,否则工人凭主观经验施工可能会造成焊接质量隐患。船厂在合龙阶段较少有张贴相关信息的措施。若对现场坡口参数有疑问,可以让船厂提供相关的焊接工艺简图进行核查。
坡口内部不能有明显的凹槽、锯齿、锈和毛刺,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应予清除并保持清洁和干燥,不能有水、油污、杂物等,特别是深熔焊全焊透区域。
焊接坡口形式应符合焊接工艺和认可图,注意坡口的形式、角度、钝边的大小等参数。对于一些关键部位的坡口形式须熟悉并重点关注。
5.4严格遵循焊接相关规范,选择恰当的焊接方法
据以往总结,船体结构多数焊接质量问题均因焊接操作未依相应技术规范实施而引起,如坡口未彻底清理、焊缝周围存在污渍、油渍、铁锈等。为此,在进行船体结构的焊接过程中,务必遵循相应的焊接规范,于焊接前做好焊缝清理工作,保证焊缝的干燥、整洁。同时,在进行埋弧焊操作时,应注意焊接速度,保证焊接轨道平整。此外,还要选择恰当的焊接方法,针对波浪形控制,可选择刚性固定法,在将零件焊接上之前,应先于外部加设刚性结构进行约束。遇强制性焊件不可随意变动。但要考虑的是,刚性固定法会产生较大的力,若焊接材料相对脆弱应避免选择此法。焊接时尽量选择低能量线,以半自动焊代替手工电弧焊,以尽量避免结构发生变形情况。针对某些只能选择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作,应依相关规范将电压控制于24-26V之间,电流控制于90-110A之间,等情况稳定后再实施焊接工作。
5.5船体密性试验检测
船体焊接质量通过检查后,应将船体各临时开口进行密封,安装密性构件,然后进行船体密性试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根据相关检测标准把握好检测流程,对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准确性进行保证。特别是对于容易漏水的焊缝等部分进行密性实验,首先要保证检测区域的干燥性,然后进行压水或充气试验,将相连接舱室进行分隔处理,以便更好的找到漏水点位置。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缺陷要及时补救,并按照上述测试方法,对其进行再次检测,确保船体密性能够符合要求。
5.6检验焊缝表面质量及具体规格
检验焊缝表面质量是对船体结构焊接质量检验的首要环节,在检验确定质量合格之后,还要实施抽样检查,主要检验所抽取样本的内部质量,检验确定合格之后,再实施密性实验。注意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首选要详细了解并掌握焊接相关工艺文件,知道不同类型焊接所在的钢材编号、所对应的焊条编号及焊接的具体规格。此外,还要清楚地了解焊缝的类型及其相关标注方法。焊缝的具体规格包括焊接的大小和样式;焊缝的样式主要包括角接焊缝、塞焊、对接焊缝和搭接焊缝四种,其中角接焊缝又可分为双面全焊透角焊、双面填角焊、链式断续角焊和交错断续角焊等。
结语:基于焊接质量检验在船体建造中的控制要点分析,是严格焊接质量检验规范要求的体现。通过在船舶船体建造过程中,根据检验节点及时开展相关试验检测工作,可以提前发现船舶船体建造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消除。采用这种检验控制方法,可以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程时登.船舶建造焊接质量与检验控制分析[J].珠江水运,2014(17):73-74.
关键词:船体;结构;焊接;检验
1导言
船体结构检验一般侧重于结构完整性及焊后焊缝质量的检查。除了某些高应力区域以外,对于焊前的坡口准备、结构装配等,一般采用巡检的方式进行控制。焊接的质量直接影响了船体结构的建造质量及船舶安全,若船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形,还会影响船舶的吃水,加大船体的阻力,甚至影响船舶的性能。为此,必须高度重视船体结构的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工作。
2船体建造中焊接质量检验概述
船体建造中的核心是焊接质量检验,也是最常使用的技术。从重要性作用分析来看,船体结构的连接,以焊接技术的推广实施来实现。通过船体建造中焊接质量检验的应用,来达成对船体繁杂结构、样式及其整体质量的影响。在相关的焊接质量问题实践中,能以督查和及时的更正的检验绩效,确保船舶建造满足实际航运需求。
3船体结构焊接质量及缺陷分析
船体结构所存在的焊接缺陷比较多,依焊缝位置不同,可将其分为内部缺陷和外部缺陷,其中内部缺陷主要包括气孔、夹渣、焊接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等情况;外部缺陷主要包括焊缝外形与尺寸与要求不符、咬边、焊瘤等情况。在船舶建造过程当中,影响船体结构焊接质量的原因有很多,如焊接设备及技术落后、焊接工艺参数设置不当、所使用材料质量不合格、坡口加工、天气情况等,任一环节的处理出现问题或未科学处理,都可能会产生焊接缺陷,影响焊缝质量。
4船舶船体建造前的检验检查工作要点
船舶船体建造前的检验检查工作主要包括:
(1)船舶船体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的检查工作,确保船厂设计方案能够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并通过专业检验机构批准,获得审图意见书后,提早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改进。
(2)对船厂生产条件进行检查,包括生产环境、技术设备、主要设施、质量控制制度等,确保船厂生产资质能够满足项目要求。
(3)重点检查船台设施,由船厂提供船台合格证明,确保其陆地耐压部分长宽、耐压强度等参数与生产任务相适应,并对船台下沉进行测量和记录,检查胎架等设施。比如船底要与地面净空高度不小于800mm,通过确保各项参数符合要求,确保建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4)由船舶建造师对船舶焊接工艺和技术条件等进行可行性论证,并由专业机构进行审批,确保技术方案的可实施性。
(5)建立一套完整的材料检查和管理制度,对原材料入库、存放、发放管理流程进行详细设计,制定检验标准,为实际管理活动提供指导和约束。
(6)检查焊接工人等各个专业施工人员的资质,比如在焊接队伍中,抽查人数不应少于30%,如果抽查过程中发现N人不符合技术要求,还要再额外抽查2N人,保证施工人员资质符合要求。
(7)在正式开工前,认真填写前期检查意见和整改措施表,注明整改期限,在遗留问题未得到解决前,不能进行建造检验。
5船体结构焊前检验控制要点
5.1焊接质量检验规范要求
在焊接质量检验技术规范要求中,主要涉及GB/T12604.1-1990超声、射线、渗透、声发射、磁粉、涡流、线性象质计等检测;GB3323-1987钢熔化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GB/T12605-1990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及其相关气体检测等。
5.2加强普及船舶焊接专用材料及设备
因船舶焊接的特殊性,其所使用的专用材料及设备基本只适用于船舶焊接方面,很少用于其他领域,再加上材料及设备的选择还应充分考虑焊接工艺和要求以及资金受限,在日常工作中,多数会选择利用普通焊接材料进行施工,进而影响焊接质量。为此,首先应加强普及船舶焊接的专用材料及设备,一方面要加大专用焊接材料及设备的投入,尽量全面配置专用焊材;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焊接材料及设备的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断研发全新的专用焊材及设备。此外,还应重视研发绿色、智能化、数字化焊材及設备,以促进船舶焊接工作的智能化、可持续化发展。
5.3焊接工艺和坡口质量
在焊前检验前验船师应对船厂的焊接施工工艺有一定的了解。同一道焊缝在不同阶段可能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如某散货船货舱舷侧T型材对接焊缝,在中组时是平焊,采用V型坡口,而同样的焊缝在大合龙时是横焊,采用的是单边坡口的形式,一,两种焊接方式的坡口形式,焊接参数都有所区别。这就需要船厂在工作场所张贴与施工相关的焊接工艺简图,否则工人凭主观经验施工可能会造成焊接质量隐患。船厂在合龙阶段较少有张贴相关信息的措施。若对现场坡口参数有疑问,可以让船厂提供相关的焊接工艺简图进行核查。
坡口内部不能有明显的凹槽、锯齿、锈和毛刺,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应予清除并保持清洁和干燥,不能有水、油污、杂物等,特别是深熔焊全焊透区域。
焊接坡口形式应符合焊接工艺和认可图,注意坡口的形式、角度、钝边的大小等参数。对于一些关键部位的坡口形式须熟悉并重点关注。
5.4严格遵循焊接相关规范,选择恰当的焊接方法
据以往总结,船体结构多数焊接质量问题均因焊接操作未依相应技术规范实施而引起,如坡口未彻底清理、焊缝周围存在污渍、油渍、铁锈等。为此,在进行船体结构的焊接过程中,务必遵循相应的焊接规范,于焊接前做好焊缝清理工作,保证焊缝的干燥、整洁。同时,在进行埋弧焊操作时,应注意焊接速度,保证焊接轨道平整。此外,还要选择恰当的焊接方法,针对波浪形控制,可选择刚性固定法,在将零件焊接上之前,应先于外部加设刚性结构进行约束。遇强制性焊件不可随意变动。但要考虑的是,刚性固定法会产生较大的力,若焊接材料相对脆弱应避免选择此法。焊接时尽量选择低能量线,以半自动焊代替手工电弧焊,以尽量避免结构发生变形情况。针对某些只能选择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作,应依相关规范将电压控制于24-26V之间,电流控制于90-110A之间,等情况稳定后再实施焊接工作。
5.5船体密性试验检测
船体焊接质量通过检查后,应将船体各临时开口进行密封,安装密性构件,然后进行船体密性试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根据相关检测标准把握好检测流程,对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准确性进行保证。特别是对于容易漏水的焊缝等部分进行密性实验,首先要保证检测区域的干燥性,然后进行压水或充气试验,将相连接舱室进行分隔处理,以便更好的找到漏水点位置。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缺陷要及时补救,并按照上述测试方法,对其进行再次检测,确保船体密性能够符合要求。
5.6检验焊缝表面质量及具体规格
检验焊缝表面质量是对船体结构焊接质量检验的首要环节,在检验确定质量合格之后,还要实施抽样检查,主要检验所抽取样本的内部质量,检验确定合格之后,再实施密性实验。注意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首选要详细了解并掌握焊接相关工艺文件,知道不同类型焊接所在的钢材编号、所对应的焊条编号及焊接的具体规格。此外,还要清楚地了解焊缝的类型及其相关标注方法。焊缝的具体规格包括焊接的大小和样式;焊缝的样式主要包括角接焊缝、塞焊、对接焊缝和搭接焊缝四种,其中角接焊缝又可分为双面全焊透角焊、双面填角焊、链式断续角焊和交错断续角焊等。
结语:基于焊接质量检验在船体建造中的控制要点分析,是严格焊接质量检验规范要求的体现。通过在船舶船体建造过程中,根据检验节点及时开展相关试验检测工作,可以提前发现船舶船体建造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消除。采用这种检验控制方法,可以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程时登.船舶建造焊接质量与检验控制分析[J].珠江水运,2014(1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