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集体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新长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foun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包括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这为我们立足“十四五”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的重要途径。
  一、多措并举、创新模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初见成效
  近年来,我省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配套制度、强化政策扶持、加强监督指导等举措,有效带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按照基本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的总体思路,全省各地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重点扶持了一批软弱涣散村,通过入股、合作、自营等方式,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集体经济项目,有效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明显增多。一是产业服务创收模式。二是物业租赁经营模式。三是入股合作分红模式。四是资源优势转化模式。
  二、总量不大、结构单一,发展难题仍然突出
  结构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我省农村集体经济项目中,种养殖项目占绝大多数,而养殖项目风险高,受市场、灾害等因素影响较大,且管理较为粗放、规模小效益低,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收入来源过分依赖于单一产业,一旦行业经济效益滑坡,必然会直接导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出现大幅萎缩。同时,一些村在项目选择上,发展路径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无特色,以采取股份合作制带动村民入股经营的项目比例偏低,增收潜力有限。
  发展不平衡,差距明显,不利于整体发展。由于受地域和管理水平限制,全省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村与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一些地处偏僻山区、自然资源缺乏的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带头人缺乏,能人带动效应不足。有些村的村干部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能力有限,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对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对本村的资源优势挖掘不深,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资金不足,增收渠道单一。一些村在发展初期扶持资金额度小,村里运作项目难度较大,合作经营起不到带头作用,独自经营资金不足,较难依靠担保增信获得信贷支持。
  三、学习先进、创新模式,助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学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干部素质。一是加大对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让群众意识到发展集体经济的红利,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二是出台扶持政策。在税费政策上给予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用于本地卫生、教育等支出部分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在土地政策上,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中物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同时可设置一定数量的专项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采取奖励或补助的形式,对集体经济零收入的村级组织给予重点扶持。三是落实责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县、乡、村党组织抓基层党建项目,纳入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拓宽发展思路,挖掘农民增收潜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探索挖掘各类增收方式。一是依托资源开发增收。对集体土地、森林、草地、荒山、滩涂、水域等自然资源,以资本的形式投资入股,按股分红。将自然资源使用权进行转包、出租或采取合伙经营等方式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发展一二三产业。二是通过资金入股增收。统筹整合财政资金、村集体资金和村民自有资金等,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投资入股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或合作经营共同发展产业。三是盘活存量资产增收。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校舍、仓库、生产设施等开展多种经营。以保底分红的方式合作、入股,参与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多元化发展。四是采取领办创办增收。带领农民创办项目,深入挖掘各村人文、历史、民俗、特产等,整村整屯开发绿色种养殖、生态游、冰雪游、创意农业、民宿休闲农业、养老服务等产业项目。在发展模式上鼓励和支持村集体推行“公司+合作社+村党组织”“公司+村党组织+农户”“合作社+村党组织+农户”等模式,支持村集体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联合经营,形成产业化联合体。
  发挥头雁作用,充分放大能人共享带动效应。着力培养一支有一定文化水平、思想解放、敢闯敢干的村干部队伍,支持能人牵头组建区域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以强带弱、联村促乡,最大限度共享能人。结合村“两委”换届,把发展思路清、带动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乡村能人,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常态化实施“双派双促”计划,调整具有经济头脑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干部到集体经济薄弱村任职,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施“返乡创业回引工程”,组织乡、村两级党组织定点联系在外能人,说感情、讲政策、搭平台,吸引他们回乡创业。深入实施乡村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农闲时间培训计划,利用乡村振兴学院、农民实训基地、人才培训中心等平台,对有致富项目的党员、村组干部及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多元筹措资金,充分激活集體经济启动引擎。引入现代手段,用基金股金撬动发展。创建集体经济发展引导基金,扶持村集体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参股股份制企业及其他现代农业组织。加快对村级土地资产和其他经营性资产的价值评估,推进折价入股,推动股份合作制经营,达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目标。发动社会力量,用公益资金援助发展。鼓励各地发动龙头企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向指定的非公募基金无偿投入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整合涉农扶持政策,形成资金、信息、技术等各类资源的叠加效应。集中各级专项扶持资金、包保帮扶资金、项目引导补助资金、无息农业贷款资金等,投入到前景好、收益高、带动效果佳的集体经济项目中,发挥资金最大作用。开拓经济思维,用众筹众募活化发展。在法律条款的保证下,推行群众募资的新型商业模式,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鼓励村民、社会资本通过投入资金、资产、技术、管理能力、销售渠道等多种形式,参与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调动广大村民和社会资本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增强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柳   絮
其他文献
该研究以二代巨尾桉/降香黄檀混交林(MP)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邻接的二代巨尾桉纯林(PP)作为对照(CK),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和土壤酶活性分别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重点探究南亚热带PP引入降香黄檀混交种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PP相比,MP的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和p H值分别显著或极
古树名木通常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雷电灾害调查中发现部分树木遭受雷击损坏,通过分析雷电破坏原因,并结合经济合理、科学有效的原则,对古树名木采取雷电防护,使雷电对树木的损坏降低到合理范围之内。
为了探讨适宜家蚕稚蚕的通用人工饲料配方,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木糖醇饲养中系家蚕,研究木糖醇对家蚕稚蚕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人工饲料中添加木糖醇对中系家蚕24h疏毛率没有影响,但是可以有效提高家蚕稚蚕的2龄眠重、3龄起蚕重和3龄起蚕率,其中以5%的添加量为最佳,其2龄眠重、3龄起蚕重和3龄起蚕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饲料配方设区,说明木糖醇对家蚕稚蚕的发育整齐度和蚕体重都有正面的影响,在生产中可以考虑加以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抓住“互联网+”带来的发展契机,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建立校园网络监督机制,营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氛围。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