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一面旗帜,但它又必须合作在课堂教学的筋骨处、要害处和灵魂处,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也非表演般地合作。然而,在听了诸多示范课、评优课抑或公开课之后,笔者心中便生出一种不说不快的隐痛和忧虑来。
一、教学活动中强求学生合作,在无须合作处合作,是迎合某些领导的要求及听课者的喜好,是教者故弄玄虚的外化,致使课堂教学出现图形式、凑热闹、合而不作的尴尬局面。
笔者曾经听过一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公开课,竟然在不足40分钟内,教师让学生分组学习达三次之多。第一次,在听了名家的朗读录音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那声情并茂的朗读有什么体味;第二次,要求学生口头扩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三次,探讨苏轼“人生如梦”的慨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客观地说,教者动机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参与,而他也许没有想到参与的方式不只是分组一种。
后来听说,这一教法是教师花一周时间磨出来的,同时得到过区教研员多次现场指导和首肯。然而,我却至今不明白,为什么教学课堂中合作学习非分组不行,同桌合作是不是合作?合作的前提是什么?合作的前提应是自主,变味的合作不是真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好看,热闹徒有,尴尬尽出,别无其他!
二、人为地拔高学生水平,在无力合作时合作,教师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学生的听或说五花八门,但说说讲讲中几无闪光之点,产生了合而无作的冷场局面。
如果说强求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是图热闹、图形式的话,那么就可以说醉心于分组合作学习就是教师一种偷懒行为的外露。最近,听同行讲述了一位老师第一课时教学苏洵《六国论》的情况。上课伊始,他就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翻译全文,而教师自己呢,则坐在讲台上看某种最新一期的文学杂志。教室里一开始就热火朝天,颇为热闹。约30分钟后,教师让小组长走上黑板写出本组成员不懂的问题,结果一个班的学生提出了近40个问题。自然,问题之中确有问题,但如此放羊式的合作有什么效果呢?教师又让学生分组讨论,企图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但是百分之六十的问题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平心而论,这位老师的出发点在于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发现问题,但值得思考的是:一篇论证严密、气势充沛的史论,是正在处于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阶段的高二学生能读懂的吗?此为一。二是这种撒网式的合作学习有效果吗?三则是“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责任落实到位了吗?如此分组合作学习,只能是老师偷懒行为的一块遮羞布,看似学生都参与了,其实不过是教师有意或无意地拿新理念开玩笑。
三、漠视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一味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是毫无二致的小组长发言,形成了变“一言堂”为“几言堂”的放而难收的被动局面。
毋庸讳言,今天的分组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形式,美化的是外表,如要考究其效果,只有学生自己明白,一堂课下来,收获几何,有无发展,老师是无法考量的。试想,一个班级少则五十几人,多达六七十人,分作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少则三四人,多则七八人。讨论时难免有插不上嘴的。因为,讨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分钟,而在这极其短暂的时间内要学生形成共识或找着共同的问题,实在是赶鸭子上架。再者,每一次合作学习后都是组长发言,但是组长的发言能够反映每一成员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吗?能够使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独特吗?这其实又造成了另一种“一言堂”。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扩展语句”的公开课。此类语言表达训练,须给定具体的材料或设置一定的情境。对这些材料或情境,个性化解读十分明显。而教者同样按小组合作讨论,结果可想而知。为使课堂教学中有合作学习的“看点”和“亮点”,老师要求学生按小组来学习,尔后,让四个学生上黑板写出自己扩写的语句。笔者很纳闷,这四个同学的答案是积小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呢,抑或压根就没有吸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如此分组合作学习只能泯灭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只能是大一统的包装,只能是对合作学习理念的一种异化和消解,只能扭曲学生的个性和天性。
诚然,“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是要不要合作,用什么样的形式合作,应据具体内容而定。如何指导、引导学生合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义务和天职。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两个人可以,分小组可以,全班一起同样可以。因为,关键不在人数的多寡,合作的宗旨和归宿是在学生“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努力使“合作学习”这朵教学新理念之花开成浑圆,是新理念、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矢志不渝追求的方向和极致。
一、教学活动中强求学生合作,在无须合作处合作,是迎合某些领导的要求及听课者的喜好,是教者故弄玄虚的外化,致使课堂教学出现图形式、凑热闹、合而不作的尴尬局面。
笔者曾经听过一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公开课,竟然在不足40分钟内,教师让学生分组学习达三次之多。第一次,在听了名家的朗读录音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那声情并茂的朗读有什么体味;第二次,要求学生口头扩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三次,探讨苏轼“人生如梦”的慨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客观地说,教者动机是让学生多活动,多参与,而他也许没有想到参与的方式不只是分组一种。
后来听说,这一教法是教师花一周时间磨出来的,同时得到过区教研员多次现场指导和首肯。然而,我却至今不明白,为什么教学课堂中合作学习非分组不行,同桌合作是不是合作?合作的前提是什么?合作的前提应是自主,变味的合作不是真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好看,热闹徒有,尴尬尽出,别无其他!
二、人为地拔高学生水平,在无力合作时合作,教师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学生的听或说五花八门,但说说讲讲中几无闪光之点,产生了合而无作的冷场局面。
如果说强求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是图热闹、图形式的话,那么就可以说醉心于分组合作学习就是教师一种偷懒行为的外露。最近,听同行讲述了一位老师第一课时教学苏洵《六国论》的情况。上课伊始,他就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翻译全文,而教师自己呢,则坐在讲台上看某种最新一期的文学杂志。教室里一开始就热火朝天,颇为热闹。约30分钟后,教师让小组长走上黑板写出本组成员不懂的问题,结果一个班的学生提出了近40个问题。自然,问题之中确有问题,但如此放羊式的合作有什么效果呢?教师又让学生分组讨论,企图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但是百分之六十的问题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平心而论,这位老师的出发点在于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中发现问题,但值得思考的是:一篇论证严密、气势充沛的史论,是正在处于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阶段的高二学生能读懂的吗?此为一。二是这种撒网式的合作学习有效果吗?三则是“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责任落实到位了吗?如此分组合作学习,只能是老师偷懒行为的一块遮羞布,看似学生都参与了,其实不过是教师有意或无意地拿新理念开玩笑。
三、漠视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一味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之后是毫无二致的小组长发言,形成了变“一言堂”为“几言堂”的放而难收的被动局面。
毋庸讳言,今天的分组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形式,美化的是外表,如要考究其效果,只有学生自己明白,一堂课下来,收获几何,有无发展,老师是无法考量的。试想,一个班级少则五十几人,多达六七十人,分作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少则三四人,多则七八人。讨论时难免有插不上嘴的。因为,讨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分钟,而在这极其短暂的时间内要学生形成共识或找着共同的问题,实在是赶鸭子上架。再者,每一次合作学习后都是组长发言,但是组长的发言能够反映每一成员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吗?能够使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独特吗?这其实又造成了另一种“一言堂”。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扩展语句”的公开课。此类语言表达训练,须给定具体的材料或设置一定的情境。对这些材料或情境,个性化解读十分明显。而教者同样按小组合作讨论,结果可想而知。为使课堂教学中有合作学习的“看点”和“亮点”,老师要求学生按小组来学习,尔后,让四个学生上黑板写出自己扩写的语句。笔者很纳闷,这四个同学的答案是积小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呢,抑或压根就没有吸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如此分组合作学习只能泯灭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只能是大一统的包装,只能是对合作学习理念的一种异化和消解,只能扭曲学生的个性和天性。
诚然,“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但是要不要合作,用什么样的形式合作,应据具体内容而定。如何指导、引导学生合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义务和天职。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两个人可以,分小组可以,全班一起同样可以。因为,关键不在人数的多寡,合作的宗旨和归宿是在学生“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努力使“合作学习”这朵教学新理念之花开成浑圆,是新理念、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矢志不渝追求的方向和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