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像一股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实际的课堂追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所谓追问,就是教师预设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有针对性地再次提问。在数学教学中,追问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要让追问有实效,必须巧妙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质疑,少用一些“是不是、对不对”的语言,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节奏。及时有效地进行追问,往往会使小学数学课堂绽放异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追问频率;追问精度;追问难度;追问适度
数学课堂追问貌似简单,实则复杂。在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不愿举手,分析起来大致分为几种情况:一是“不愿表现”型;二是“听众”型;三是“自我放弃”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创设热烈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追问过程中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呢?下面结合“圆的认识”两次课堂实录的分析,谈谈对课堂追问的一些思考。
一、两次对比。反思课堂追问频率
1.第一次执教问题整理情况
教师共提出了79个问题,其中追問的问题56个,占71%。追问的类型及频率统计如下:
2.第二次执教问题整理情况
教师共提出了58个问题,其中追问的问题40个,占68%。追问的类型及频率统计如下:3.两次执教问题的个数情况统计表
从两次执教问题的整理情况看:第一次教师共提出了79个问题,其中追问的问题56个,占71%,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一问一答,问题过多,有“满堂问”之嫌;第二次提出58个问题,比第一次减少26%,追问40个,比第一次减少16个问题。从追问类型来看,第一次和第二次递进追问的比率都很高,而第一次无意义追问有8次,不恰当追问有3次;第二次无意义追问有1次,不恰当追问0次,表明在第二次执教中,教师的追问更有针对性。
二、紧扣教学目标,加强课堂追问精度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标,为了达成有效课堂,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处预设追问的问题。紧扣教学目标来设计,则追问的问题精而少,加强了追问精度,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果脱离教学目标来设计,则追问的数量多而杂,会降低课堂效率。如在“圆的认识”的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
第一次课堂片段如下:
生1:我认为1、2、7号是圆,其他的都不是。
师:同意的同学请举手。
师:请选择一个不是圆的图形,说说它为什么不是圆。
生:比如说第3个图形,它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不相等。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如第6个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而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师:那1、2、7号圆,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有圆心,并且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相等,也就是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师:3号、5号为什么不是圆?
生:它们只是用曲线围成,其中的半径都不相等,所以不是圆。
师:原来3号、5号都是用曲线围成的,对不对?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有圆心。
师:1和6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圆心。
师:4呢?
我们把这个片段的问题进行整理:
我们发现在这个练习的反馈中,教师追问了7次,其中有3次是无效的追问。虽然通过这样的连续追问,让学生更明确了圆和其他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化了对圆的特征的认识,但这些并不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因此,在第二次执教时是这样设计的:
生:我认为1、2、7号是圆,其他的都不是。
师:请说出3和5不是圆的理由。
生:用半径去看的话,在同一个圆中,每一条半径都不相等。
师:说得不错,只有1、2、7号是圆。
在第二次执教片段中,教师没有一次追问,而是抓住学生的“半径都不相等”这一关键,巩固了“在同一个圆中,半径相等”这一特征。见好就收,点到即止,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拓展思维空间。把握课堂追问难度
教师的适时追问会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得到尽情发挥,从而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果追问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这样的教学过程会呈线性,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缺少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课堂容易变成“满堂灌”;如果追问的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则教学过程呈块状,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引入:
师:下个星期的大课间,我们年级准备举行套圈活动,8个班每班选一名代表进行比赛。裁判员为节省时间,让8名运动员一字排开,你同意裁判员的做法吗?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很明显,中间的运动员距离近点,准确率一定会高,两边的很难投中。
师:那你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生:绕套圈的地方围成一个圆圈。
师:木桩放在哪里?
生:中间。
师:那8个同学的距离和木桩之间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生:他们的距离都相等。
学生在这样的情景设计中,很自然地初步感知了圆的本质特征: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处处相等。
四、把握追问时机,提高课堂追问的适度
教师在追问时还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频繁、连续的追问,因为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因而不能引起学生的互动与共鸣,变成了一对一的师生单向交流。因此,教师在追问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容易产生思维的碰撞,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如在“圆的认识”练习中,判断下面的图形中哪一条是圆的直径,教学片段如下:
生1:1、3是直径。
生2:1不是直径。
师:生3,你来说。
生3:1没有经过圆心。
师:不错,直径要经过圆心。那你们为什么没有选27
生3:虽然2穿过了圆心,但有一端不在圆上。
师:也就是说直径不但要穿过圆心,而且两端都在圆上。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当第一位学生说1、3是直径时,教师没有紧接着问:“他说得对吗?”或“你们有意见吗?”而是沉默不语,让学生去争论,思维进行碰撞,争着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整个过程,教师只追问了两次,一次是因果追问,让学生来解释3不是直径的原因;另一次是逆向追问,强化“直径的两端都在圆上”这一特征。
在平常的数学课堂上经常听到的“对不对”“是不是”,这样让学生作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虽有时也能调动课堂氛围,也协调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但对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一点效果都没有。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的的世界,让学生们喜欢数学?追问的次数究竟达到怎样的水平才使课堂效果最优化?不同类型的课是不是有不同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我们数学老师进一步去探讨。
关键词:追问频率;追问精度;追问难度;追问适度
数学课堂追问貌似简单,实则复杂。在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不愿举手,分析起来大致分为几种情况:一是“不愿表现”型;二是“听众”型;三是“自我放弃”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创设热烈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追问过程中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呢?下面结合“圆的认识”两次课堂实录的分析,谈谈对课堂追问的一些思考。
一、两次对比。反思课堂追问频率
1.第一次执教问题整理情况
教师共提出了79个问题,其中追問的问题56个,占71%。追问的类型及频率统计如下:
2.第二次执教问题整理情况
教师共提出了58个问题,其中追问的问题40个,占68%。追问的类型及频率统计如下:3.两次执教问题的个数情况统计表
从两次执教问题的整理情况看:第一次教师共提出了79个问题,其中追问的问题56个,占71%,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一问一答,问题过多,有“满堂问”之嫌;第二次提出58个问题,比第一次减少26%,追问40个,比第一次减少16个问题。从追问类型来看,第一次和第二次递进追问的比率都很高,而第一次无意义追问有8次,不恰当追问有3次;第二次无意义追问有1次,不恰当追问0次,表明在第二次执教中,教师的追问更有针对性。
二、紧扣教学目标,加强课堂追问精度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标,为了达成有效课堂,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处预设追问的问题。紧扣教学目标来设计,则追问的问题精而少,加强了追问精度,提高了课堂效率。如果脱离教学目标来设计,则追问的数量多而杂,会降低课堂效率。如在“圆的认识”的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
第一次课堂片段如下:
生1:我认为1、2、7号是圆,其他的都不是。
师:同意的同学请举手。
师:请选择一个不是圆的图形,说说它为什么不是圆。
生:比如说第3个图形,它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不相等。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如第6个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三角形,而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师:那1、2、7号圆,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有圆心,并且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相等,也就是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师:3号、5号为什么不是圆?
生:它们只是用曲线围成,其中的半径都不相等,所以不是圆。
师:原来3号、5号都是用曲线围成的,对不对?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有圆心。
师:1和6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有圆心。
师:4呢?
我们把这个片段的问题进行整理:
我们发现在这个练习的反馈中,教师追问了7次,其中有3次是无效的追问。虽然通过这样的连续追问,让学生更明确了圆和其他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化了对圆的特征的认识,但这些并不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因此,在第二次执教时是这样设计的:
生:我认为1、2、7号是圆,其他的都不是。
师:请说出3和5不是圆的理由。
生:用半径去看的话,在同一个圆中,每一条半径都不相等。
师:说得不错,只有1、2、7号是圆。
在第二次执教片段中,教师没有一次追问,而是抓住学生的“半径都不相等”这一关键,巩固了“在同一个圆中,半径相等”这一特征。见好就收,点到即止,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拓展思维空间。把握课堂追问难度
教师的适时追问会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得到尽情发挥,从而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果追问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这样的教学过程会呈线性,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缺少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课堂容易变成“满堂灌”;如果追问的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则教学过程呈块状,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引入:
师:下个星期的大课间,我们年级准备举行套圈活动,8个班每班选一名代表进行比赛。裁判员为节省时间,让8名运动员一字排开,你同意裁判员的做法吗?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生:很明显,中间的运动员距离近点,准确率一定会高,两边的很难投中。
师:那你们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生:绕套圈的地方围成一个圆圈。
师:木桩放在哪里?
生:中间。
师:那8个同学的距离和木桩之间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生:他们的距离都相等。
学生在这样的情景设计中,很自然地初步感知了圆的本质特征:从圆心到圆上的距离处处相等。
四、把握追问时机,提高课堂追问的适度
教师在追问时还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频繁、连续的追问,因为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因而不能引起学生的互动与共鸣,变成了一对一的师生单向交流。因此,教师在追问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容易产生思维的碰撞,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如在“圆的认识”练习中,判断下面的图形中哪一条是圆的直径,教学片段如下:
生1:1、3是直径。
生2:1不是直径。
师:生3,你来说。
生3:1没有经过圆心。
师:不错,直径要经过圆心。那你们为什么没有选27
生3:虽然2穿过了圆心,但有一端不在圆上。
师:也就是说直径不但要穿过圆心,而且两端都在圆上。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当第一位学生说1、3是直径时,教师没有紧接着问:“他说得对吗?”或“你们有意见吗?”而是沉默不语,让学生去争论,思维进行碰撞,争着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整个过程,教师只追问了两次,一次是因果追问,让学生来解释3不是直径的原因;另一次是逆向追问,强化“直径的两端都在圆上”这一特征。
在平常的数学课堂上经常听到的“对不对”“是不是”,这样让学生作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虽有时也能调动课堂氛围,也协调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但对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一点效果都没有。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的的世界,让学生们喜欢数学?追问的次数究竟达到怎样的水平才使课堂效果最优化?不同类型的课是不是有不同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我们数学老师进一步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