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有效课堂、高效课堂,这两个词语成为许多教育界人士热议的焦点。有效课堂是指课堂教学要有效率,而高效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不仅有效更要高效。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课堂高效呢?又怎样判断一节课是否高效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课程改革经验,总结出:看教师,四个“是不是”;看学生,四个“多不多”的教学方法。
看教师,四个“是不是”
一看备课是不是充分。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备课要做到精准地解读教材,精深地理解课标,精细地研究教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件做得怎么样,精不精?二是教具准备得怎么样,像不像?三是练习题准备得怎么样,全不全?四是课堂预设与生成问题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这些问题准备得越好就是越充分。
二看重点是不是突出。教师讲课一定要突出重点,一节课的教学中心一般不能太多,比如,小学数学新授课的重点,一般来说当堂要学什么,什么就是重点。学倒数,倒数的意义就是重点,学分数的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的方法就是重点。有的教师复习上节课用了前半节课的时间,再用后半节课的时间来讲新课,这样就造成了两个中心,两个重点,这是不可取的。
三看难点是不是突破。教师讲课一定要突破难点,教学中的难点有时也是教学中的重点,但有时难点和重点各不相同。如,小学四年级数学中的认识图形一课,什么是立体图形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却是本节课的难点。这就一定要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不用解释定义,只需正确识别,为图形的分类打好基础就可以了。
四看“导学”是不是恰当。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学生的辅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这说明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在“教”,而在“导”,教师的“导学”一是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是否运用了“导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二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导”得是否恰到好处。
看学生,四个“多不多”
一看自主思考的时间多不多。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自主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一旦形成将终生受用。从教材内容来看,一些基础知识是比较容易学会的,一般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是能够得到正确答案的,经常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与习惯,也为教师泛泛地讲解节省了时间。
二看展示汇报的机会多不多。新课程也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同学之间在一起互相帮助,集思广益,交换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二是能够把自己的思考或小组研究的结论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汇报,通过演讲、汇报、交流向全班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既是汇报的过程,同时更是向全班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因此,课堂上学生展示的机会越多,展示的内容越丰富,课堂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看获得信息的数量多不多。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动,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到前台展示之后,全班学生都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这样的收获,这样的信息量,是教师课前无法预设的。事实上,没有充分的自主、合作与展示,就不会有更多的信息量产生。
四看当堂训练的内容多不多。训练的内容无论是从方式方法还是从知识含量来看,概括起来应该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多角度、分层次的。立体式是指既能有横向上的拓展,又能有纵向上的探究;大容量是指既说明训练内容多,又说明训练的题型变式多;快节奏是指既表示训练的形式多变,又表示训练的时间紧凑;多角度是指既需要变换不同的角度切入,又需要培养学生多维思考能力;分层次是指既可以让优秀的学生拔尖,又可以让普通的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综上所述,判断一节课是否高效,一看教师能否做到四个“是”,二看学生能否得到四个“多”。因此,教师是促进高效课堂的推动者,学生是享受高效课堂的受益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肥乡县文成学校)
看教师,四个“是不是”
一看备课是不是充分。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备课要做到精准地解读教材,精深地理解课标,精细地研究教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件做得怎么样,精不精?二是教具准备得怎么样,像不像?三是练习题准备得怎么样,全不全?四是课堂预设与生成问题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这些问题准备得越好就是越充分。
二看重点是不是突出。教师讲课一定要突出重点,一节课的教学中心一般不能太多,比如,小学数学新授课的重点,一般来说当堂要学什么,什么就是重点。学倒数,倒数的意义就是重点,学分数的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的方法就是重点。有的教师复习上节课用了前半节课的时间,再用后半节课的时间来讲新课,这样就造成了两个中心,两个重点,这是不可取的。
三看难点是不是突破。教师讲课一定要突破难点,教学中的难点有时也是教学中的重点,但有时难点和重点各不相同。如,小学四年级数学中的认识图形一课,什么是立体图形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但却是本节课的难点。这就一定要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不用解释定义,只需正确识别,为图形的分类打好基础就可以了。
四看“导学”是不是恰当。新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学生的辅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这说明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在“教”,而在“导”,教师的“导学”一是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是否运用了“导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二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导”得是否恰到好处。
看学生,四个“多不多”
一看自主思考的时间多不多。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自主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一旦形成将终生受用。从教材内容来看,一些基础知识是比较容易学会的,一般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是能够得到正确答案的,经常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与习惯,也为教师泛泛地讲解节省了时间。
二看展示汇报的机会多不多。新课程也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同学之间在一起互相帮助,集思广益,交换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二是能够把自己的思考或小组研究的结论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汇报,通过演讲、汇报、交流向全班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既是汇报的过程,同时更是向全班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因此,课堂上学生展示的机会越多,展示的内容越丰富,课堂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看获得信息的数量多不多。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动,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到前台展示之后,全班学生都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这样的收获,这样的信息量,是教师课前无法预设的。事实上,没有充分的自主、合作与展示,就不会有更多的信息量产生。
四看当堂训练的内容多不多。训练的内容无论是从方式方法还是从知识含量来看,概括起来应该是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多角度、分层次的。立体式是指既能有横向上的拓展,又能有纵向上的探究;大容量是指既说明训练内容多,又说明训练的题型变式多;快节奏是指既表示训练的形式多变,又表示训练的时间紧凑;多角度是指既需要变换不同的角度切入,又需要培养学生多维思考能力;分层次是指既可以让优秀的学生拔尖,又可以让普通的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
综上所述,判断一节课是否高效,一看教师能否做到四个“是”,二看学生能否得到四个“多”。因此,教师是促进高效课堂的推动者,学生是享受高效课堂的受益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肥乡县文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