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代,成都就是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城市。传统制造业的几大门类,棉纺丝织业、印刷、造纸和漆器制作等在成都都得到大力的发展。唐宋,成都曾长期是全国的印刷业重镇,也是最早大规模使用雕版印刷术的城市,所印之书种类齐全。得益于周边田野竹木繁茂,河水清澈,成都的纸质量上乘。唐代曾规定,官方藏书要用成都造的麻纸来抄写。汉代起,成都就是全国的丝织业中心之一,蜀锦的产量巨大,除满足当地需要外,还行销省外。精心制造的蜀锦长期作为上贡的珍品。成都的漆器制造业十分发达,光洁亮丽的漆器不仅作为摆设工艺品,而且也作为盛物(食品、金银首饰、针线等等)的器皿。笔者年少时,家里都还用着母亲陪嫁来的各种图案精美的漆盒。
20世纪上半叶,战乱不已,产业的现代化进展迟缓。30年代,纺织、制革、印刷等等行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成都当时有数百家这种传统作坊。1935年的调查显示,成都有44家所谓“工厂”,资本总额约160万元,工厂雇工不过几十人。抗战开始后,沿海和北方的资金和技术进入成都,制造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抗战胜利后,工厂回迁,到1946年6月底,成都原有的化学、机械、造纸等80余家工厂中,有18家倒闭,其余约1/3歇业。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援建中国156项重点工程,成都分得若干,这些项目包括制造飞机和发动机的132厂和420厂,制造电子器具的红光电子管厂和清江仪表厂等等,由此打下成都现代产业的基础。成都工业化的第二波高潮自1964年始。当时备战的需要,促使国家加强战略大后方的工业建设。总计约40万工人和技术人员连同工厂设备从北方和沿海迁入四川。60年代末,成都东郊和西郊,尤其是双桥子一带已经集聚了一批军工企业。这些军工企业为了保密,多用“某某信箱”对外联系,例如“82信箱”(生产电阻电容元件的宏明无线电器材厂),“106信箱”(红光电子管厂)等等。
代表成都先进制造业的这些工厂散布在沙河、塔子山到牛市口这一带的农田和浅丘之间。1970年前后,笔者曾进入成都钢管厂,目睹了现代工业的雄伟景象:火红的钢坯在约1公里长的巨大厂房里,经轰鸣的机器扩张、拉伸,轧制,最后作为成品钢管从生产线的另一头出来。遍布厂区的是喷着熱气,冒着烟火的管道和高炉。火车鸣着汽笛,在两边堆满钢管和坯料的铁路网线穿梭不停。四根大烟囱高耸入云,成为当时成都地标性的建筑,全城可见,因为当时成都的楼房大多不过4、5层。
东郊留下了一代人的工厂生活记忆。那里的很多工厂是由北方和沿海内迁,如420厂由沈阳迁入。在双桥子一带形成了特殊的北方话语区,数万人讲普通话,吃北方餐。工人们使用现代机器生产,工资待遇高,还住在国家修建的在当时算高档的红砖楼房宿舍里。在东郊某个信箱厂工作,在当时甚至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女青年的梦想也是“嫁人要嫁东郊厂工人”。
改革开放后,成都的产业经历新一波的升级换代。2000年,笔者曾撰文展望“2010年的成都”时说,2010年成都将变为一座花园般的城市,崛起一个电子制造业集群,手机将能够看实时电视节目。如今,成都的年GDP早已过万亿,而且形成了能够制造最先进战机(如歼20和“翼龙”无人机等)的飞机制造业;能够生产英特尔芯片,苹果电脑等最先进产品的电子信息产业;能够生产最新型大众和沃尔沃轿车的年产百万辆以上的汽车制造业,以及生产大型机电设备的产业集群。成都作为一个先进制造业中心,正续写其凤凰涅磐般的新生。
20世纪上半叶,战乱不已,产业的现代化进展迟缓。30年代,纺织、制革、印刷等等行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成都当时有数百家这种传统作坊。1935年的调查显示,成都有44家所谓“工厂”,资本总额约160万元,工厂雇工不过几十人。抗战开始后,沿海和北方的资金和技术进入成都,制造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抗战胜利后,工厂回迁,到1946年6月底,成都原有的化学、机械、造纸等80余家工厂中,有18家倒闭,其余约1/3歇业。
20世纪50年代后期,苏联援建中国156项重点工程,成都分得若干,这些项目包括制造飞机和发动机的132厂和420厂,制造电子器具的红光电子管厂和清江仪表厂等等,由此打下成都现代产业的基础。成都工业化的第二波高潮自1964年始。当时备战的需要,促使国家加强战略大后方的工业建设。总计约40万工人和技术人员连同工厂设备从北方和沿海迁入四川。60年代末,成都东郊和西郊,尤其是双桥子一带已经集聚了一批军工企业。这些军工企业为了保密,多用“某某信箱”对外联系,例如“82信箱”(生产电阻电容元件的宏明无线电器材厂),“106信箱”(红光电子管厂)等等。
代表成都先进制造业的这些工厂散布在沙河、塔子山到牛市口这一带的农田和浅丘之间。1970年前后,笔者曾进入成都钢管厂,目睹了现代工业的雄伟景象:火红的钢坯在约1公里长的巨大厂房里,经轰鸣的机器扩张、拉伸,轧制,最后作为成品钢管从生产线的另一头出来。遍布厂区的是喷着熱气,冒着烟火的管道和高炉。火车鸣着汽笛,在两边堆满钢管和坯料的铁路网线穿梭不停。四根大烟囱高耸入云,成为当时成都地标性的建筑,全城可见,因为当时成都的楼房大多不过4、5层。
东郊留下了一代人的工厂生活记忆。那里的很多工厂是由北方和沿海内迁,如420厂由沈阳迁入。在双桥子一带形成了特殊的北方话语区,数万人讲普通话,吃北方餐。工人们使用现代机器生产,工资待遇高,还住在国家修建的在当时算高档的红砖楼房宿舍里。在东郊某个信箱厂工作,在当时甚至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女青年的梦想也是“嫁人要嫁东郊厂工人”。
改革开放后,成都的产业经历新一波的升级换代。2000年,笔者曾撰文展望“2010年的成都”时说,2010年成都将变为一座花园般的城市,崛起一个电子制造业集群,手机将能够看实时电视节目。如今,成都的年GDP早已过万亿,而且形成了能够制造最先进战机(如歼20和“翼龙”无人机等)的飞机制造业;能够生产英特尔芯片,苹果电脑等最先进产品的电子信息产业;能够生产最新型大众和沃尔沃轿车的年产百万辆以上的汽车制造业,以及生产大型机电设备的产业集群。成都作为一个先进制造业中心,正续写其凤凰涅磐般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