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认知障碍(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是认知障碍较为常见的症状,贯穿疾病始终,并随疾病进程而改变.BPSD发生率高,症状复杂多变,目前对其认知不足,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因
【机 构】
:
300308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临床心理科;518020 深圳市康宁医院老年科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障碍(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是认知障碍较为常见的症状,贯穿疾病始终,并随疾病进程而改变.BPSD发生率高,症状复杂多变,目前对其认知不足,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因此,现结合国内外有关BPSD诊治进展和我国的现状总结BPSD的识别、评估的关键点以及BPSD的干预策略.正确识别和有效干预BPSD可延缓认知障碍进展,改善认知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临床中应予以关注.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因此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
目的 通过室间质量评价(EQA)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真菌培养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开展情况及检测质量.方法 2019年EQA共发放10份样本(冻干菌株)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其中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治疗中实施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折麦布药物方法的临床价值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开展冠心病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42例,实施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的158例抑郁症患者,在研究结束后(时间均值为1年)对患者
目的 探讨重性精神障碍患者面部表情特征与攻击风险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观察研究,选取2019年9—12月北京15家社区医院的30例既往有攻击行为且符合国际疾病分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自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的389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自杀组171例,非
睡眠障碍和精神障碍共病很常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睡眠障碍在精神障碍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探索睡眠障碍在精神障碍病因学中的作用,首先需要实现睡眠障碍的准确评估
心境障碍以心境或情感改变为基础,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情感高涨,大多数症状多继发于心境改变.此类疾病发作时常常与应激事件等因素有关,易复发,且疾病经济负担重.心境障碍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