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佗邑唯命”之“唯命”注释商榷

来源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本古代汉语教材收录《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但对文中“佗邑唯命”之“唯命”训释不一。其中,主要争论点在于“唯命”是指“唯命是听”的省略,还是“唯”作为动词,表示引申义任凭。对此,文章从比较的角度出发,研究剖析古籍用例,并对“佗邑唯命”之“唯”详细探究,得出“唯”为动词,表示“听从、任凭”义。最后对“唯命”作出解释:任凭(您)吩咐。
其他文献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把传统文化类课文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编入其中,不仅篇幅众多,而且样式丰富,包括古诗文、古典名著、民风民俗等多种样式的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活动化的策略展开教学:紧扣语文要素,使活动有目标;重视过程推进,让活动有层次;立足单元教材,做到活动有联系;联结认知体验,让活动体验有深度等策略,引导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华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巧妙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欲望,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教材中知识内容的基础上,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带着问题学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是尊重和关注学生认知的发展,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和方向,关键要抓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校把加强专业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推动学校发展新引擎,努力实现农村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所学校,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专业能力,才能提高办学质量。
期刊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因此,我们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一、以学习目标定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的制定决定着一节课的目的和走向,是一节课的“命门”。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有相同点,又绝非同一回事。在制定学习目
期刊
摘要:作为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品质在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数学教师需遵循思维品质发展的一般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养。为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结构化训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正确的学科思维方式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小学生只有具备了结构化的数学思维品质,才能建立起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与数学问题的关联,才能更好地完成由感性经验系统到理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