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空白,让学生玩味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指引让语文课堂逐渐活跃丰富了起来。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比如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当堂练习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有的学校为了强力推进新课程,还规定了一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或半10分钟,或20分钟不等,多了,则不被允许,这些措施,在课堂改革推行之初也是有一定成效的。然而,随之也出现了一个十分突出也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留给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干什么?怎么干?时间如何分配?如何让教学环节的思考与管理细化,让学生的活动有意义,而非徒有形式,课堂里除了热闹,只剩热闹。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尝试,觉得课堂既不该讲得过满,也不能让学生消磨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刻意留下些空白,让学生玩味。
  其一,留下过程。语文教学都有理解字词这个环节。如何把这个任务真正留给学生?现在的做法大多是学生通过资料书了解部分字音、词义,或者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片展示字词,学生只需抄、读、记。这效率的确高,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步骤——查词典。很多学生上中学后几乎不查词典,更没有在阅读时遇到生字、生词主动查词典的习惯。我的做法是:无论课中、课外,遇到生字词一定要当堂查词典,教师决不讲解,让学生自己去明白它的读音、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体验了过程、记忆深刻,了解意义全面,养成了动手的学习习惯——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其二,留足时间。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放在教育的首位”(爱因斯坦)。有的老师一怕冷场,二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常常是刚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就匆匆忙忙打住,学生根本未把内容或问题弄明白,或思考还不到位,结果导致自主学习不自主。现在很流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前必须有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环节,只有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熟悉了内容,形成了初步的见解,才能构成有效的小组讨论。遗憾的是许多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个环节,一个问题下去,立刻就是小组讨论,难免会出现只有少数几个思维活跃的学生在议论,而更多学生却无话可说,或者在讲一起与该问题无关的话题。
  其三,留下破绽。新课程让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讲台走下去,平等地参与到与同学们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再是权威,学生不再盲从了。这对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自信自立、创新思维很是重要。有时,教师在教学中有意留下破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安塞腰鼓》一文时,有一段朗读出现了几处错误,学生听完录音后,我请学生谈完老师朗读的优点后,话锋一转,问道:老师的朗读虽然声情并茂,很有感染力,但其中有几个地方与课文不一致,请大家谈谈朗读内容与课文内容哪个更好些,为什么?学生们思考后,开始发言了。学生一:课文中第六段的“看!”老师读成了“你看”。我认为原文好,“看”一个字单独成段更能读出力量,与文章激情、铿锵的整体基调一致,而且更能吸引读者,引起读者注意,同时很好的完成了鼓响前与鼓向时的转折;如果改成“你看”,力量不够,表达效果就差些。学生二:课中19段的“才能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老师读成了“锤击”。我认为“搏击”好,因为“承受……锤击”似乎是后生们在锤击黄土高原,动作方向是向下,这与实际情形不符,而且“锤击”是单方面的单纯动作而已,不能体现黄土高原的小伙子们那种抗争的力量和精神;而“搏击”却有拼搏、奋斗、向上的意义,所以“搏击”更好。学生三:第11自然段,课文是“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老师读成“晦暗又明晰,明晰又晦暗”。我认为课文的好一些,多一个“了”字体现了安塞腰鼓变幻的过程,有层次感;而少了一个“了”字,不但没有了这种效果,而且显得矛盾,难以理解。……留下破绽,让那堂课有了出奇的精彩。
  其四,留下争论。争论,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与灵感,将课堂思维引向深入。在教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一文中,学生的见解都是丑小鸭依靠自己始终不屈的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于是,我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可是有人认为丑小鸭本身就是天鹅,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它最终成为天鹅,并非靠努力“变”成的,而是无生的。这个问题马上成了导火线,立即就有不少同学附和,而且在文中找出了“丑小鸭”并未“始终不屈的奋斗”的依据;但也遭到了更多同学的反对,于是双方唇枪舌战的争论了起来。一方伶牙俐齿,一方有理有据,随着争论的不断升级,课文内容被学生们反复的引用、解读,文章主题被学生不断的挖掘,充实、丰富、拓展,课堂因此而意味无穷。
  其五,留下疑问。有问题才有思考,可以说问是思之源泉。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此可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事,可惜这个环节被老师们普遍忽略。原因有二:一是认为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二是认为课堂上花太多时间在这方面不值得,高考又不让学生提问题,况且的确有太多的课程要学习,时间牺牲不起。出现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学生一直没有得到锻炼,从来都是老师讲自己记,或按老师的问题去思考,未养成主动质疑的意识,一篇文章理所当然是这样,没有什么好问的。但如果我们的学生从一进学校开始,老师们就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大胆鼓励,结果当然不会是这样。至于第二个原因,那是老师们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试想,如果我们培养出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努力解答问题的习惯和热情,教学不是快乐而轻松的事吗?效果会是事半功倍。我在实践中确实有了这样的收获,每篇课文讲课前我都会请同学们就文章内容、语言、主题、技巧等方面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写在书上,课文按我的问题一步一步赏析完后,我会请学生提出老师未解答到的问题,而我一堂课最精彩的环节,往往就在这里。《猫》这篇文章讲完后,我按惯例问到,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或者认为老师没有讲到的问题吗?一位同学举手问道:课文第7段讲第二只猫失踪后“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这里的“终于”有什么表达作用?我不动声色的请同学们思考后帮他解答,有位同学答道:这里的“终于”应理解为“最终还是”,表达出“我们一家”很认真地很辛苦地找了许久,但结果还是没找到”。另一位同学接着回答:“最终还是”还表现出了“我们一家”因失去猫后的那种无奈与悲伤的感情。紧接着有学生问道:老师,如果这三只猫出现在“我家”的先后顺序不一样,第三只猫首先来到“我家”,结果会一样吗?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发言更加积极,思考更加深入地展开……
  其六,留下熏陶。教材中所列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文章,它们或从生活情趣,或从主题思想,或从写作技巧上都有值得学生们在写作中借鉴、学习甚至可以模仿的地方,遗憾的是学生们很少从课文中获得写作的指导,教师们也往往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尤其是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种重人文轻技巧的倾向,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篇文章教学完了,学生却不知道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当然不知道学习文章写作方面的哪些长处,这样的教学是不完整的。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让学生感染文学家们艺术的熏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生模仿作文、比较作文,不但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架起一座沟通课文与学生心灵、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桥梁,可谓一石三鸟。初一课文《斑羚飞渡》第九自然段写第一对老少斑羚跳跃山涧,我为了让学生细细体会与学习作者叙述的简洁清晰,描写的形象生动,要求每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把这段内容写在作文本上,然后把自己的作文与原文对照,找出原文比自己的文章好在哪些地方。通过对比作文,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原文是如此之妙,由衷地生出敬佩之情。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对所学文章的喜爱,在学习中更加认真地阅读课文、欣赏课文、琢磨课文,而且在作文中便会自觉地接受课文的感染和指导。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新课程对老师们的要求,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高明的丹青手,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留下自信与智慧。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因此,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成为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全面的、均衡的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时代要求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要掌握最新的教育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技术。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
期刊
当前,英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文”轻“语”的现象,只注重对语法方面的训练,忽视对口语的训练,使口头表达能力不高。  口头表达过程,是人们将自己的言语(思维)借助词语按一定句式快速传达为外部言语的过程。人们边想边说,边说边想,不断地把自己的意思完整地口头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包括思维能力、快速选词造句能力、运用口语表情达意能力等的训练。  一、思维能力的训练  首先,
期刊
一、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应克服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应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长乘以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展现出公式推导过程。首先,让学生用某一面积单位的小方块摆满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然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祖国语言。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语言有两个方面的榜样,课文是有形无声的榜样,教师教学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榜样。语文教师语言只有言之有理,言之成序,言之动情,言之生趣,学生才能逐步产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浓厚兴趣,养成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良好习惯,掌握运用祖国语 言的真正本领。那么作为语文教学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语音具有什么特点和要求呢?我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
期刊
人们常称当今的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是信息流通量大,信息波及面广,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日巨增的信息,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在校总学时已经决定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学会学习,主要是指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其重要,通过信息技术课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上好這门课才可使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 
期刊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情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  教师如能将体育教学活动处于创设的最
期刊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初中学生,学习的能力、学习时的注意力以及学习的基础差别很大,这就决定了我们只用一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课堂教学实践更能证明这一点。老师水平很高,但如果课堂不能被激活,一部分学生恹恹欲睡,或思想开了小差,其教学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因此,研究课堂上激活的艺术是十分必要的。我在“激活语文课堂”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一、重视导语  一个好的导语能把学生带入一种心向往之的教学境界。导
期刊
做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一直在思考音乐对于高中学生的意义:是让学生在“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的绝响中顶礼膜拜?还是让学生在贝多芬、普契尼这些振聋发聩的名字前高山仰止?音乐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音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技巧的层面,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角度认识音乐教育的价值,这是《新课程标准》的精髓。而在当前巨大的升学压力下的音乐课,逐渐变成了娱乐课,甚至是放松课。(放松是音乐的一种意义,但绝对不是
期刊
问题的提出:一是学生关于作业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在对我校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仅有36%的学生乐于完成作业。二是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存在机械性、盲目性、随意性大;而对作业的评价形式单一。三是在我校开展的家长对教师队伍工作现状满意度评价中,学生作业是家长满意度最低的。  一.教师鼓励评价 ,激发学生感悟学习的真谛  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对于学生来说,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
期刊
新一轮历史课改的帷幕已经拉开,它由原来的编年体的编书体例变为模块式教学。改变了以往的课程目标,反对过去只注重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结合史实,自己得出结论,从而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它强调改变过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更多的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评价方面既有基础知识的检验,也有基本能力的考查,还有社会实践的测评,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不仅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