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位跳楼学生的遗书,观后让人触目惊心。学生想不开,跳楼自杀……这些层出不穷的事件,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考验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实际上是在拉响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警报。对此,笔者想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大量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并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陈志霞等人运用“自杀态度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抽样方式,对1010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与自杀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有报告说,21世纪80年代中期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20%左右,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左右。据统计,大学生退学者中,因各种心理疾病不能继续学习者占50%。就近的来说,有学者在2004年通过对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500名大一、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大学城大一、大二学生的颓废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仅有11%的学生觉得自己不颓废。大学生将颓废理解为生活困惑,没有目标,无所事事,沉迷游戏、网络、电影等。“郁闷”一词在校园内广泛盛行。困惑、抑郁、焦虑、心理障碍、人格障碍问题比较普遍,已成为校园流行病,殊不知这些学生的偏差行为表现恰恰是心理问题引发的结果。
  二、大学生大量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专家分析,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度和转变,从而建立起自己稳定的人格结构;在心理和经济上将逐步摆脱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从而走向独立和成熟。在這一人生发展过程中急剧变化的时期,在校大学生面临很多重要的人生发展课题,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其中,激烈的学习竞争、就业竞争是主要原因。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果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出现。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的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间,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以往中学的学习,自觉、自主、创新是大学学习的特点。一些同学在进入大学后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以及不了解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考试失利。从而带来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此外,贫困的自卑心理,婚恋观的偏差等,也常常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
  早在90年代初就写进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1994 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9 年1 月,教育部制定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指出,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同年6 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今的大学里几乎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心理小诊所”等。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国家重视,学校关注了,为何还频频发生“2006 年华南农业大学十天之内发生了四起自杀事件;北京大学“小白鸽”事件……”呢? 由于心理问题的不易察觉,学生的不识、不知、不愿求助都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潜在的隐性威胁。尽管很多学校都设立了心理辅导部门,并且承诺保密性,但很多学生都不愿意求助于这些部门,宁愿找好友倾诉,而更多的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而任其发展。学生不愿意走近陌生的专职心理辅导员,这可以理解;但当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也常常不愿意求助于与他们生活接触最密切的辅导员,这多少有点令人费解。我尝试询问学生原因,得到的答案是:辅导员日常事务很多,常常忙进忙出,作为学生也不好为了这点小事麻烦老师。我心里为之震动,不是学生不愿意求助于老师,而是身为辅导员整日只顾着“伏案工作”,给学生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不是学生有意疏远我们,是我们无意拉开了和学生的距离。要想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不是等学生走近老师,而是老师主动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
  四、辅导员加强心理健康的举措
  首先要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将普查与重点咨询结合起来。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处,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要密切配合,利用心理测量表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对于心理健康档案,学生个体的家庭信息、经济状况、个性特征都应详细记录,起到筛选心理高危易发人群的作用,对在心理健康普查中发现的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要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
  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包括介绍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特点,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鼓励他们主动与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华南师范大学某些学院的实践经验,成立“同龄互助”小组,定期开展谈心活动,让一部分不愿意向师长求助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疏导。实践证明这一活动若是高年级的学生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大大消除新生对大学生活的迷茫和恐惧感。此外,还要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减轻就业挫折感;及早开展性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帮助大学生立足自身确立成才目标,以把握大学生活真谛,减少心理困惑的发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在于防微杜渐。作为与学生日常生活最密切的辅导老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要时常了解和“研究”学生。有经验的老师这样说,了解和“研究” 学生有以下几种方法:
  (1)研究书面材料,包括学生个人资料和学校存档资料等。通过研究这些书面材料,可以获得学生的许多情况,如家庭状况和该学生在中学期间的学习成绩及各方面的表现等。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工作带来方便。
  (2)观察,观察学生平时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进行细心观察。从资料上看,有的学生成绩优良,获得过许多证书,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以个人为中心、言行不一等毛病。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所获得的情况是对书面材料的有力补充和验证。
  (3)交流,要建立融洽、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情感交流。通过情感交流,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把自己融入学生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预见学生心理危险信号,承担起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疏导心理危机,帮助学生解决疑惑、舒缓压力、调适情绪,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对违纪事件、高危群体实施监督、跟踪、汇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引导学生培养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打造出家长学生满意、学校社会放心的合格的、优秀的人才。在这一点上,辅导员的力量是不够的,辅导员应当和班导师、思想政治工作者等合作,把德育工作和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虽然德育与心理素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他们在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基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但在总目标上两者是一致的,都在于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往往是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如果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由此也会造成心理压力的加大,甚至出现压抑、自卑、忧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充分的发挥德育的功能,在教学和其他活动中要注意渗透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及诚实、积极向上、自尊自强、坚毅勇敢和敢于创新等优秀品质的教育,并且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通过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除此以外,还应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坚强的意志、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而这些恰恰是心理素质教育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
  有这样一个比喻:心理疾病如同生理疾病,有慢性病和终身性病,而更多的是一时的心理感冒。有人说,21世纪世界流行病由原来的“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病时代”,21世纪将流行心理感冒。这种一时的心理感冒若发现及时,因势利导进行疏导与调适,则可避免许多问题的发生和加重。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承载教书育人工作中,“解惑”、“育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扮演着“导师、导演、导航”的角色。要走近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在成长与成材道路上面临的种种困惑,引导学生看清方向、调节自己、促进人格成熟从而成为健康、有用的社会人。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课堂英语教学注重听、说、读,写作一直是比较薄弱的一个部分.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文章,已经不容易,更不用说用外语来进行写作.但实际教学经验证明,学生的英语写作能
高职学校对幼师舞蹈教学进行创新,可以让学生增加一项实用的职业技能,同时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对于高职院校通过教育改革实现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举措.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专
目的:对PDCA循环在检验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抽调我院2011年5月~2016年5月送检血液标本1124份,对该批血标本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针
原则问题寸步不让rn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思想解放,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毕业生以及同类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层次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了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改进和解决高职毕业生择业和就业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择业;就业率;就业层次    随着高校的扩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全国各类高校两千余所,高校在校生超过2000万,其中普通高校1400多所,本科院校600多所,高职高
归亚蕾,《大明宫词》里的武则天,《橘子红了》里的大太太,《活着真好》里的妈妈,中国台湾影坛的常青树,从影40余年,塑造了百余个女性形象.2008年,归亚蕾获得百花奖最佳女配角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联合吲达帕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纲领,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紧密结合新时期
农业是社会稳定与国家自立的重要基础,而农村与农民问题则一直都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及选择,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进一步的推进农业的发展
【摘要】心理健康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个飞跃,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体育教育;心理健康影响;健康    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