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燮君,研究员,现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亚欧基金会博物馆协会执委、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研究哲学、当代城市文化和新学科宏观理论、图书馆学、博物馆学。著作有《生活中的时间学》、《生活中的色彩学》等,论文有《关于开创空间学的思考》、《向古埃及文明敞开襟怀》、《甲骨风云与文化之谜》、《走进青铜文明》、《聚焦玛雅》、《城市的文化风骨——上海文明史探源》等。现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哲学系学习博士研究生课程。
随着上海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上海多元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日益摆上议事日程、融入日常践行。本文对此做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博物馆与多元文化遗产保护
从曾经的涓涓细流到如今的势不可挡,“全球化”已成为博物馆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1995年国际博协斯塔万格大会、1998年的墨尔本大会和2002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都共同见证了“博物馆与全球化”这一主题正受到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如何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把持住本土文化的发展方向,借势壮大民族精神是亟待中国博物馆深思的课题。“全球化”与“中国性”、世界性与民族性、融合与个性等,这些对立的统一呼唤着博物馆文化自觉、文化自省和文化自新意识的强化。
作为一座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在五十余年的历程中,汇集藏品百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达十二万余件。文物类别涉及青铜、陶瓷、书法、绘画、甲骨、玺印、玉石器、牙骨角器、丝绣织染、少数民族工艺、外国工艺品、杂类等二十一个门类。其中,青铜、陶瓷和书画并称为馆藏三大特色,既丰且精。上海博物馆自1952年建馆之日起,励精图治、锐意变革,率先步入以举办国际展览、加强跨国研究和共享全球信息等为特征的“博物馆全球时代”。上海博物馆对“全球化”发展背景的理性思考具体表现为对多元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敏锐把握中,反映出上海博物馆立足于实践文化创意、塑造品牌形象和拓展发展空间的科学管理意识。
上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生活的升华
上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寻觅上海城市的文化血脉,其源头竟在六千年前。在上海文明的发祥地,距今约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五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四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和三千七百多年前的马桥文化依序演进,上海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血脉清晰可见。这是上海的文明之源、文化之根。构成这条文化血脉的重要元素是散布上海各处的二十七处古文化遗址,这对于城市文化血脉的寻觅和解密具有直接意义。对这些珍贵的古文化遗产,除了精心保护外,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上海在20世纪20年代,铁路、纺织、港口等产业初具规模,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城市产业遗产资源。对此,上海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如结合特色文化街区的创建,对上海的泰康路和莫干山路等工业遗存区域实施整体规划、保护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吸取了美国纽约“苏荷”的经验,使这些地区在旧城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如莫干山路五十号,这里本来是一片旧厂房和老仓库,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21世纪初,莫干山路五十号迎来了一群艺术家,使这个近代工业文明的“遗址”变成了一个现代艺术的场所。现在,以此为基础建成的莫干山路的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已成为以视觉艺术为特色的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如唐山路、多伦路等也正在进行同样的尝试,由此形成了一幅多元的城市文化景观,为多元的城市生活增添了情趣各异的斑斓色彩。
博物馆的重要目的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博物馆遗产保护工作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保护收藏品本身,而且包括了整个文化遗产的信息体系和价值体系,无论这些价值是通过有形的(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还是以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全面的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使作为最重要的遗产机构之一的博物馆更加关注自己在这方面的保护职责,包括价值取向、发展目标和实践方法与技术等。这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博物馆要面向社会大众,表达他们在文化上的期望,并参与城市生活,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这几年上海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较快,数量已达一百零六家,其中四十多家为行业博物馆。到2010年上海的博物馆、纪念馆将达到一百五十家。博物馆建设的加强起到了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的作用,为城市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活力。
多元文化反映博物馆对于文化创意的积极实践
文化的魅力在于个性,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尤其如此。费正清先生对此有所感慨:“世界将在文化的思维、文化的理解和文化的碰撞中构建全球化时代。” 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1届会议上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诚如宣言中所言:“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 多元文化无疑是人类值得珍视的共同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博物馆责无旁贷地应当承担起保护、展示和宣传多元文化的职责。博物馆文化创意的迸发也应该关照文化多样性的现实要求。
上海博物馆始终坚持以“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为目标,努力实践对博物馆三大功能的完善:借助于高新技术的收藏保管功能、形成学科发展优势的研究功能和面向现代社会的社会教育功能。近年来,上海博物馆在馆藏文物、展览规划和陈列设计等方面的成功探索充分彰显了一座国际都市中艺术殿堂所应有的世界胸怀。正是这种宽广的文化胸襟促使上海博物馆以文化平等的视角逐步走向国际化。
藏品智慧传递多元文化的历史穿透力
藏品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而藏品文化则是博物馆文化的立论之源。自埃及亚历山大城见证了世界首座“Museion”的初啼开始,博物馆历经了贵族化、政权化、大众化的时代演变。与此同时,作为立馆之本的藏品也相应完成了从贵族家藏、国威见证到文化载体的角色转变。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藏品的人文禀赋决定了其作为人类文明记忆遗存的核心地位将始终不移。
上海博物馆的藏品对中华文明的历史纵深和地域特色的展示具备“透视性、系统性和广博性”。陶瓷精品,南有崧泽灰陶、北有马家窑红陶、东有大汶口黑陶,一应俱全。仅就浙江而言,就涉及良渚、河姆渡和马家浜等多种新石器时代陶器文化。青铜陈列则是涵盖了中原、吴越、匈奴、巴蜀和齐鲁等各个地域的民族风格。古玉珍藏,上自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下迄明清,又自成系统。而在少数民族工艺馆内,观众更是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民族工艺在织、绣、染、雕、刻、编等多方面的精湛技艺,体验中华多民族艺术风格的鲜活与丰富。这些蕴涵着生活睿智的藏品读来亲切、品来有趣、赏来更觉舒畅。
反映文化多样性的藏品突破了语言的障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赏析、品读。从社会学上看,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使人们产生精神寻根的需求。博物馆内阅读藏品的自由性营造了文明的亲和力,宽松的文化空间使文明可以快乐阅读。面对同样一件王羲之《兰亭序》的摹本,有人读出了袚褉之礼,有人品出了行云流水,还有人悟到了二十个“之”字的幻变体态。直面个中玄妙,是藏品的智慧、文化的多样,还是经典的力量?观众可读、可赏、可品、可鉴,直叫人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彩陶、秦砖、汉瓦、唐锦、宋瓷是大中华一脉相承的文物遗存;西藏唐卡、敦煌壁画、蜀地彝器、中原金石则是多民族和如琴瑟的血缘见证;字迹、墨痕、画卷、铸器、雕件更是华夏古文明睿智巧思的力量凝聚。上海博物馆内这些文物藏品凝聚的智慧是能穿越历史的,亦是它们成就了博物馆文化的大气辉煌。近年来,随着博物馆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重视,传统的“藏品”概念也有了更为宽泛的涵义。2002年10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洲太平洋地区第七次大会发起并率先签署的国际上第一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性博物馆公约——《上海宪章: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与全球化》,宣示了国际博物馆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博物馆界对保护无形文化遗产,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的责任与承诺。《宪章》强调要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制定办法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文化、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上海博物馆在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同时,更坚定了加快发展态势、秉承管理特色、发挥技术优势的信念,为保护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尽自身所能,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大展效应传播多元文化的文明影响力
博物馆以“博”取胜、以“物”为源的特质来源于观众认知文明、鉴赏文物的期望与需求。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更加激发了观众对更多本土文化和异域文明的解读热情。大展以实物解读艺术之链,以经典呼唤人文传承,帮助观众寻觅各种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源头,感受人类文明的力量。
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探索与尝试之后,上海博物馆逐步形成了三大临时展览系列,以满足观众求变求新的观展需求:第一类是古代人类文明系列展——如“大英博物馆藏古埃及艺术珍品展”、“墨西哥玛雅文明珍品展”和“艺术与帝国——大英博物馆藏亚述珍品展”等;第二类是边远省份文物系列展——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丝路考古珍品展”、“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展”、“雪域藏珍——西藏文物精华展”和“晋国奇珍——山西晋侯墓群出土文物精品展”等;第三类是文物极品特别专题系列展——如“《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和“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等。如果说第三类的文物极品展是为人类文明之萃而举行的盛礼,那么前两类则无疑是对人类文明之源的膜拜。丝路之源、玛雅之谜、埃及之神、内蒙之萃、西藏之珍……世界文明之源在跨越时空之后与上海市民在博物馆中相逢、对视、交流。实践证明:上博搭台、各方唱戏、借力施展是丰富博物馆展览资源、拓展城市文化视野的有效创新思路。2000年在上博举办的“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展”让上海市民领略到内蒙古先民所创造的文明与整个华夏文明之间血脉相连的骨肉关系。一时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乐府民歌飘荡在东海之滨的申城。“生生之资,仰给畜牧”的骑马民族带着兴隆洼文化的石锄、陶器、玉饰件和石雕女神像,演绎着“马上行国”与“农业城国”的文明之源。
最为令人感叹的则是展览背后所凝聚的文化策划的创新意识。壬午之末、癸未之年、甲申之冬,上海博物馆的“文化三级跳”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亮丽景观。“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对于书画艺脉的盛大巡礼,千年遗珍的浩荡汇聚以及七十二件国宝的旷世览读,实现了“文化一级跳”。这年隆冬,上博彻夜不眠,朔风中“长队优美”,三四十天的人文盛景托起了沉甸甸的晋唐宋元书画发展史,申城迎来了“中国书画史的学习热”。国宝展对于城市文化精神的塑造是轰动中的悄然、有声中的无声、衍生中的逻辑、偶然中的必然!而“《淳化阁帖》最善本大展大赛大讲坛系列活动”可谓“文化二级跳”。这是跨越整个癸未之年的“二王”之热、帖学之研、墨律之互动。有这么一个申城金秋的文化之夜,三千多名文化人、艺术家、市民百姓欢聚于上海博物馆,历时五六个小时,迎接子夜的来临——《阁帖》特展落下帷幕的时刻。期间,百名书家现场挥毫,书法家示范演讲、点评作品,文化名人即席演说,不时传来古琴雅韵《关山月》、琴箫合奏《梅花三弄》、古筝曲声《柳青娘》、笛子旋律《妆台春思》、埙独奏《阳关三叠》。“周秦汉唐文明大展”自然是“文化三级跳”了。2004年,该展览的举办是将苍伟盛世进行了历史的定格,昔日地平线上积淀的“琴文”如今亮出了“剑胆”。目睹那神态从容的仪仗出行,流光溢彩的鎏金铜龙,贴金彩绘的文武官俑和威武勇猛的汉代辟邪,如痴如醉的观众真正为华夏文物之盛、文化之渊和文明之源而深深折服。
无论是源于本土的宫廷国粹、寺庙窖藏,还是来自异域的帝国珍宝、宝石饰品,上海博物馆正是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的感召下,以博大的文化情怀与各种文明开展对话,让观众震撼于文明的影响力。在辉煌的展览一次次推陈出新的背后,是上海博物馆长久以来甘为文明而执着努力的一种坚持、一份虔诚。
环境语言传达多元文化的艺术感染力
上海博物馆现拥有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玺印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历代钱币馆和少数民族工艺馆共十个陈列馆和暂得楼陶瓷馆、两塗轩书画专馆以及丝绸之路中亚古币专室三个专馆。近年来,上海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屡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等诸多殊荣,反映出上海博物馆巧妙运用环境设计语言传达文化感染力的不懈努力。雕塑馆内,莲花瓣状的屏风、碑碣式说明、弧形壁龛和红黑基色为观众营造流连于石窟寺庙的特殊情趣,表现出佛教文化的艺术氛围。家具馆内拼瓦漏窗映射着竹影婆娑、青砖地坪与木格洞门相映成趣,再现了明清时期风雅恬静的文化环境。而对涉及各类文化类型的临时展览陈列形式的精心设计则更能反映出上海博物馆运用高度的职业精神诠释着自身对人类多元文化遗产的珍视。1998年,“大英博物馆埃及珍宝展”来到上海,各界对此大展的关注激励了上博专业人员全心投入,无声的陈列语言诠释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使展览设计本身成为文物之外的另一大艺术看点。展览将极富象征意义的金字塔作为设计基点,使之成为展览形式的主旋律。文物的底座采取特别的阶梯样式,壁龛三角柜的周围用金线木条装饰,这些形式都借助了金字塔的造型。而整个展厅的墙面以古埃及神话故事的浮雕作为背景,黄色的沙砾仿佛使人置身于尼罗河两岸无垠的沙漠之中。观众置身其中,依稀听到驼铃声中渐行渐近的埃及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深情对话。2000年 “雪域藏珍——西藏文物精华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在此之前,陈列设计人员专赴西藏进行采风,对西藏独特的建筑特色、民族服饰、风土人情进行深入考察,以确保能够将原汁原味的西藏风带回上海。该展览的设计融汇了诸多西藏的建筑语汇、民居檐饰、红色回纹护栏、流苏门帘装饰,甚至是藏传佛教寺庙中常见的“经书架”,浑然天成的设计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温馨的展厅灯与射灯的交错运用引导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文物上。展览还特意为一件高达三点五米的强巴佛设立了独立的藏式佛堂,藏式风格的石木建筑让步入殿堂的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庄严神圣的西藏文明。
无论是本土的民族文化还是异域的古老文明,上海博物馆都善于在兼顾功能与形式的基础上,平衡一体与多元、融合清晰与虚拟、把握理性与感性、权衡高雅与通俗,运用博物馆的环境语言对多元文化进行艺术性的诠释,赋予历史更为强大的感染力。
结 语
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堆故纸、一屋旧器的栖身之所,更应该成为城市的人文天际线上的一处地标。全球化时代下,博物馆理当成为多元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本土文化的耕耘者、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和国际交流的使者。今天,上海博物馆珍视着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感怀于历史所给予的信任、激奋于未来所寄予的期待。“抖擞精神,踏实践行”是上海博物馆为迎接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和城市文化的辉煌未来而亮出的真实姿态。
随着上海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上海多元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日益摆上议事日程、融入日常践行。本文对此做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博物馆与多元文化遗产保护
从曾经的涓涓细流到如今的势不可挡,“全球化”已成为博物馆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1995年国际博协斯塔万格大会、1998年的墨尔本大会和2002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都共同见证了“博物馆与全球化”这一主题正受到国际社会的热切关注。如何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把持住本土文化的发展方向,借势壮大民族精神是亟待中国博物馆深思的课题。“全球化”与“中国性”、世界性与民族性、融合与个性等,这些对立的统一呼唤着博物馆文化自觉、文化自省和文化自新意识的强化。
作为一座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在五十余年的历程中,汇集藏品百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达十二万余件。文物类别涉及青铜、陶瓷、书法、绘画、甲骨、玺印、玉石器、牙骨角器、丝绣织染、少数民族工艺、外国工艺品、杂类等二十一个门类。其中,青铜、陶瓷和书画并称为馆藏三大特色,既丰且精。上海博物馆自1952年建馆之日起,励精图治、锐意变革,率先步入以举办国际展览、加强跨国研究和共享全球信息等为特征的“博物馆全球时代”。上海博物馆对“全球化”发展背景的理性思考具体表现为对多元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敏锐把握中,反映出上海博物馆立足于实践文化创意、塑造品牌形象和拓展发展空间的科学管理意识。
上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生活的升华
上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遗产。寻觅上海城市的文化血脉,其源头竟在六千年前。在上海文明的发祥地,距今约六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五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四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和三千七百多年前的马桥文化依序演进,上海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血脉清晰可见。这是上海的文明之源、文化之根。构成这条文化血脉的重要元素是散布上海各处的二十七处古文化遗址,这对于城市文化血脉的寻觅和解密具有直接意义。对这些珍贵的古文化遗产,除了精心保护外,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上海在20世纪20年代,铁路、纺织、港口等产业初具规模,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城市产业遗产资源。对此,上海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保护方式。如结合特色文化街区的创建,对上海的泰康路和莫干山路等工业遗存区域实施整体规划、保护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吸取了美国纽约“苏荷”的经验,使这些地区在旧城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如莫干山路五十号,这里本来是一片旧厂房和老仓库,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21世纪初,莫干山路五十号迎来了一群艺术家,使这个近代工业文明的“遗址”变成了一个现代艺术的场所。现在,以此为基础建成的莫干山路的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已成为以视觉艺术为特色的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如唐山路、多伦路等也正在进行同样的尝试,由此形成了一幅多元的城市文化景观,为多元的城市生活增添了情趣各异的斑斓色彩。
博物馆的重要目的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博物馆遗产保护工作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保护收藏品本身,而且包括了整个文化遗产的信息体系和价值体系,无论这些价值是通过有形的(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还是以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全面的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使作为最重要的遗产机构之一的博物馆更加关注自己在这方面的保护职责,包括价值取向、发展目标和实践方法与技术等。这对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博物馆要面向社会大众,表达他们在文化上的期望,并参与城市生活,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这几年上海的博物馆事业发展较快,数量已达一百零六家,其中四十多家为行业博物馆。到2010年上海的博物馆、纪念馆将达到一百五十家。博物馆建设的加强起到了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的作用,为城市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活力。
多元文化反映博物馆对于文化创意的积极实践
文化的魅力在于个性,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尤其如此。费正清先生对此有所感慨:“世界将在文化的思维、文化的理解和文化的碰撞中构建全球化时代。” 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31届会议上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诚如宣言中所言:“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 多元文化无疑是人类值得珍视的共同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博物馆责无旁贷地应当承担起保护、展示和宣传多元文化的职责。博物馆文化创意的迸发也应该关照文化多样性的现实要求。
上海博物馆始终坚持以“国内领先、世界一流”为目标,努力实践对博物馆三大功能的完善:借助于高新技术的收藏保管功能、形成学科发展优势的研究功能和面向现代社会的社会教育功能。近年来,上海博物馆在馆藏文物、展览规划和陈列设计等方面的成功探索充分彰显了一座国际都市中艺术殿堂所应有的世界胸怀。正是这种宽广的文化胸襟促使上海博物馆以文化平等的视角逐步走向国际化。
藏品智慧传递多元文化的历史穿透力
藏品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而藏品文化则是博物馆文化的立论之源。自埃及亚历山大城见证了世界首座“Museion”的初啼开始,博物馆历经了贵族化、政权化、大众化的时代演变。与此同时,作为立馆之本的藏品也相应完成了从贵族家藏、国威见证到文化载体的角色转变。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藏品的人文禀赋决定了其作为人类文明记忆遗存的核心地位将始终不移。
上海博物馆的藏品对中华文明的历史纵深和地域特色的展示具备“透视性、系统性和广博性”。陶瓷精品,南有崧泽灰陶、北有马家窑红陶、东有大汶口黑陶,一应俱全。仅就浙江而言,就涉及良渚、河姆渡和马家浜等多种新石器时代陶器文化。青铜陈列则是涵盖了中原、吴越、匈奴、巴蜀和齐鲁等各个地域的民族风格。古玉珍藏,上自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下迄明清,又自成系统。而在少数民族工艺馆内,观众更是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民族工艺在织、绣、染、雕、刻、编等多方面的精湛技艺,体验中华多民族艺术风格的鲜活与丰富。这些蕴涵着生活睿智的藏品读来亲切、品来有趣、赏来更觉舒畅。
反映文化多样性的藏品突破了语言的障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赏析、品读。从社会学上看,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使人们产生精神寻根的需求。博物馆内阅读藏品的自由性营造了文明的亲和力,宽松的文化空间使文明可以快乐阅读。面对同样一件王羲之《兰亭序》的摹本,有人读出了袚褉之礼,有人品出了行云流水,还有人悟到了二十个“之”字的幻变体态。直面个中玄妙,是藏品的智慧、文化的多样,还是经典的力量?观众可读、可赏、可品、可鉴,直叫人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彩陶、秦砖、汉瓦、唐锦、宋瓷是大中华一脉相承的文物遗存;西藏唐卡、敦煌壁画、蜀地彝器、中原金石则是多民族和如琴瑟的血缘见证;字迹、墨痕、画卷、铸器、雕件更是华夏古文明睿智巧思的力量凝聚。上海博物馆内这些文物藏品凝聚的智慧是能穿越历史的,亦是它们成就了博物馆文化的大气辉煌。近年来,随着博物馆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重视,传统的“藏品”概念也有了更为宽泛的涵义。2002年10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洲太平洋地区第七次大会发起并率先签署的国际上第一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性博物馆公约——《上海宪章: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与全球化》,宣示了国际博物馆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博物馆界对保护无形文化遗产,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的责任与承诺。《宪章》强调要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制定办法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文化、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上海博物馆在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同时,更坚定了加快发展态势、秉承管理特色、发挥技术优势的信念,为保护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尽自身所能,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大展效应传播多元文化的文明影响力
博物馆以“博”取胜、以“物”为源的特质来源于观众认知文明、鉴赏文物的期望与需求。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更加激发了观众对更多本土文化和异域文明的解读热情。大展以实物解读艺术之链,以经典呼唤人文传承,帮助观众寻觅各种民族文化影响力的源头,感受人类文明的力量。
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探索与尝试之后,上海博物馆逐步形成了三大临时展览系列,以满足观众求变求新的观展需求:第一类是古代人类文明系列展——如“大英博物馆藏古埃及艺术珍品展”、“墨西哥玛雅文明珍品展”和“艺术与帝国——大英博物馆藏亚述珍品展”等;第二类是边远省份文物系列展——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丝路考古珍品展”、“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展”、“雪域藏珍——西藏文物精华展”和“晋国奇珍——山西晋侯墓群出土文物精品展”等;第三类是文物极品特别专题系列展——如“《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和“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等。如果说第三类的文物极品展是为人类文明之萃而举行的盛礼,那么前两类则无疑是对人类文明之源的膜拜。丝路之源、玛雅之谜、埃及之神、内蒙之萃、西藏之珍……世界文明之源在跨越时空之后与上海市民在博物馆中相逢、对视、交流。实践证明:上博搭台、各方唱戏、借力施展是丰富博物馆展览资源、拓展城市文化视野的有效创新思路。2000年在上博举办的“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展”让上海市民领略到内蒙古先民所创造的文明与整个华夏文明之间血脉相连的骨肉关系。一时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乐府民歌飘荡在东海之滨的申城。“生生之资,仰给畜牧”的骑马民族带着兴隆洼文化的石锄、陶器、玉饰件和石雕女神像,演绎着“马上行国”与“农业城国”的文明之源。
最为令人感叹的则是展览背后所凝聚的文化策划的创新意识。壬午之末、癸未之年、甲申之冬,上海博物馆的“文化三级跳”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亮丽景观。“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对于书画艺脉的盛大巡礼,千年遗珍的浩荡汇聚以及七十二件国宝的旷世览读,实现了“文化一级跳”。这年隆冬,上博彻夜不眠,朔风中“长队优美”,三四十天的人文盛景托起了沉甸甸的晋唐宋元书画发展史,申城迎来了“中国书画史的学习热”。国宝展对于城市文化精神的塑造是轰动中的悄然、有声中的无声、衍生中的逻辑、偶然中的必然!而“《淳化阁帖》最善本大展大赛大讲坛系列活动”可谓“文化二级跳”。这是跨越整个癸未之年的“二王”之热、帖学之研、墨律之互动。有这么一个申城金秋的文化之夜,三千多名文化人、艺术家、市民百姓欢聚于上海博物馆,历时五六个小时,迎接子夜的来临——《阁帖》特展落下帷幕的时刻。期间,百名书家现场挥毫,书法家示范演讲、点评作品,文化名人即席演说,不时传来古琴雅韵《关山月》、琴箫合奏《梅花三弄》、古筝曲声《柳青娘》、笛子旋律《妆台春思》、埙独奏《阳关三叠》。“周秦汉唐文明大展”自然是“文化三级跳”了。2004年,该展览的举办是将苍伟盛世进行了历史的定格,昔日地平线上积淀的“琴文”如今亮出了“剑胆”。目睹那神态从容的仪仗出行,流光溢彩的鎏金铜龙,贴金彩绘的文武官俑和威武勇猛的汉代辟邪,如痴如醉的观众真正为华夏文物之盛、文化之渊和文明之源而深深折服。
无论是源于本土的宫廷国粹、寺庙窖藏,还是来自异域的帝国珍宝、宝石饰品,上海博物馆正是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的感召下,以博大的文化情怀与各种文明开展对话,让观众震撼于文明的影响力。在辉煌的展览一次次推陈出新的背后,是上海博物馆长久以来甘为文明而执着努力的一种坚持、一份虔诚。
环境语言传达多元文化的艺术感染力
上海博物馆现拥有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玺印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历代钱币馆和少数民族工艺馆共十个陈列馆和暂得楼陶瓷馆、两塗轩书画专馆以及丝绸之路中亚古币专室三个专馆。近年来,上海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屡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等诸多殊荣,反映出上海博物馆巧妙运用环境设计语言传达文化感染力的不懈努力。雕塑馆内,莲花瓣状的屏风、碑碣式说明、弧形壁龛和红黑基色为观众营造流连于石窟寺庙的特殊情趣,表现出佛教文化的艺术氛围。家具馆内拼瓦漏窗映射着竹影婆娑、青砖地坪与木格洞门相映成趣,再现了明清时期风雅恬静的文化环境。而对涉及各类文化类型的临时展览陈列形式的精心设计则更能反映出上海博物馆运用高度的职业精神诠释着自身对人类多元文化遗产的珍视。1998年,“大英博物馆埃及珍宝展”来到上海,各界对此大展的关注激励了上博专业人员全心投入,无声的陈列语言诠释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使展览设计本身成为文物之外的另一大艺术看点。展览将极富象征意义的金字塔作为设计基点,使之成为展览形式的主旋律。文物的底座采取特别的阶梯样式,壁龛三角柜的周围用金线木条装饰,这些形式都借助了金字塔的造型。而整个展厅的墙面以古埃及神话故事的浮雕作为背景,黄色的沙砾仿佛使人置身于尼罗河两岸无垠的沙漠之中。观众置身其中,依稀听到驼铃声中渐行渐近的埃及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深情对话。2000年 “雪域藏珍——西藏文物精华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在此之前,陈列设计人员专赴西藏进行采风,对西藏独特的建筑特色、民族服饰、风土人情进行深入考察,以确保能够将原汁原味的西藏风带回上海。该展览的设计融汇了诸多西藏的建筑语汇、民居檐饰、红色回纹护栏、流苏门帘装饰,甚至是藏传佛教寺庙中常见的“经书架”,浑然天成的设计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温馨的展厅灯与射灯的交错运用引导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文物上。展览还特意为一件高达三点五米的强巴佛设立了独立的藏式佛堂,藏式风格的石木建筑让步入殿堂的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庄严神圣的西藏文明。
无论是本土的民族文化还是异域的古老文明,上海博物馆都善于在兼顾功能与形式的基础上,平衡一体与多元、融合清晰与虚拟、把握理性与感性、权衡高雅与通俗,运用博物馆的环境语言对多元文化进行艺术性的诠释,赋予历史更为强大的感染力。
结 语
博物馆不仅仅是一堆故纸、一屋旧器的栖身之所,更应该成为城市的人文天际线上的一处地标。全球化时代下,博物馆理当成为多元文化遗产的保护者、本土文化的耕耘者、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和国际交流的使者。今天,上海博物馆珍视着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感怀于历史所给予的信任、激奋于未来所寄予的期待。“抖擞精神,踏实践行”是上海博物馆为迎接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和城市文化的辉煌未来而亮出的真实姿态。